大学生社团运行模式创新研究*

2022-03-23 18:14张德刚李扶摇
烟台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社团育人大学生

张德刚,李扶摇,李 楠

(鲁东大学,山东 烟台 264025)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深化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各高校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改革创新、探索路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生为了共同的爱好、兴趣和责任,自愿组织起来的学生组织,作为高校文化的重要体现,学生社团正逐渐成为呈现校园文化的中流砥柱[1]。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人才培养质量要求的提升,高校对于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究重心也从课内转向课内课外并重,大学生社团作为拓展学生素养、提升学生能力的重要平台,受到了国内学者的较多关注。从发挥作用上看,刘闯提出大学生社团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效果直观,对提升学生创新能力起到重要作用[2]。张志刚得出结论,大学生社团无论对实现思政目标还是提升思政实效都起到积极作用[3]。李婷通过研究高校共青团和大学生社团间的双向互动关系,表明大学生社团建设对高校共青团工作在提升整体素质、明确职能、促进改革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4]。从建设现状上看,宁伟、王在俊认为大学生社团因其自身属性特点导致出现指导教师动力不足、内部管理力度较弱等问题[5]。夏欣认为高校社团承担着高校道德文化教育的重要职责,但实际建设中存在自身定位不准、发展参差不齐等问题,影响社团长久发展[6]。蒋琼指出,大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校园文化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但场地经费、组织管理等方面仍待完善[7]。总的来说,国内学者对于大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持积极态度,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仍待解决。

1 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1 有利于推进“五育并举”,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构建

根据《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暂行办法》界定,大学生社团是指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成立的,按照章程独立开展活动,以实现会员共同愿望的群众性学生组织。总体上,可分为理论社团、科技创新社团、体育社团、艺术社团、志愿服务社团等。大学生社团最大的特点就是“兴趣驱动”,带有极大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同时涵盖面广,活动丰富,涉及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因此,通过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活动,践行“兴趣+能力”的培养路径,有利于构建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学会同他人合作,学会过集体生活,激发好奇心、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从而更好地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1.2 有利于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构建

从社团的“开放性”来说,社团活动是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构建思政工作体系的重要载体。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活动的意义,一方面,通过邀请校内教职工担任指导教师方式,有效融入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打通校内各个职能部门的壁垒,有利于形成校内协同育人局面;另一方面,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有效整合校内外资源,打通学校、社会、家庭的壁垒,有利于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体系,助力形成全员育人无盲区、全过程育人不间断、全方位育人没难点,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落地。

1.3 有利于“第二课堂”建设,丰富高校育人体系

以社团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第二课堂”作为传统的育人载体,在高校育人体系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社团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平台[8],在育人载体、评价体系、制度建设、组织保障、就业指导等方面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尤其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学生社团育人模式凭借其创新性、实践性、多样性、应变性等特点,在思想政治、创新创业、职业生涯、社会实践等多个教育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能很好地推动高校“第二课堂”走实走深,进一步丰富高校育人体系。

2 目前高校社团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2.1 社团活动组织形式单一,效果欠佳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高校社团因其独特的适应性和文化选择性而蓬勃发展,但从实际来看,社团活动存在组织形式单一、实际效果不明显的问题,究其原因包含以下几点。第一,活动策划目的不明确,导致高校社团活动大多面临“立意深远、效果欠佳”的尴尬局面,策划书中的活动效果只体现在活动标题中,而实际效果多以娱乐为主,没有发挥高校社团应有的育人作用。第二,社团活动评价体系机制不健全,仅满足于形式上的开展,活动总结和反思针对性不足,缺乏效果追踪机制,影响社团后续改进和发展。第三,社团指导教师角色缺位,目前对于大多数高校而言,社团指导教师构成分为两类,一类为学校团委管理人员或院系辅导员,此类人员擅长管理运营指导,但难以胜任专业性指导,一类为学校专任教师,此类人员擅长专业性指导,但指导工作很难被认可,也得不到精神支持和物质激励[9],教师主观能动性难以调动,实际指导效果大打折扣。

2.2 社团内部管理松散混乱,凝聚力弱

作为大学课外生活的重要载体,形式多样的学生社团历来是多数大学生延伸兴趣爱好、丰富课余生活的理想选择,兴趣则是大学生选择社团的基本原则和初衷,虽然学生社团已经基本符合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集体的概念,但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管理松散混乱、凝聚力弱的问题。究其原因包含以下几点。第一,组织建设缺失社团纲领性文件,绝大多数学生社团不仅缺少阐述社团建立初衷、明确社团发展规划路径的纲领性文件,在实际运行中也表现出职责不清、分工不明、定位不准、交流不畅的“四不”局面,这是社团凝聚力不足的主要原因。第二,内部引导缺乏集体主义教育,缺乏合理的激励机制和荣辱观教育,多数成员依据自己的价值观和短期目标行动,没有形成正确统一的舆论导向,集体意识淡薄,加剧了社团内部凝聚力不足的状况。第三,管理运营缺少教师参与,学生社团内部管理形式以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为主,社团干部欠缺对社团规模、类型属性等实际问题的思考,导致配套性管理办法难以出台,进而引发社团内部管理松散、混乱。

2.3 社团品牌核心价值观念淡薄,知名度低

品牌的核心价值是有别于其他类似品牌的显著特征,体现为顾客能够明确辨别并牢记的品牌特征和利益特性[10]。学生社团因其自身人员构成类型单一、人员数量差异大、人员更迭频繁、集体相对松散不稳定等特点,往往造成社团品牌意识淡薄、知名度低的问题,究其原因包含以下几点。第一,学生群体流动性强,换届后经常出现社团经营理念、创办宗旨等本就模糊的概念更加弱化,活动策划风格、形式、内容也随之改变,难以打造生命力更强、用户黏度更高的系列活动。第二,学校资金、资源支持有限,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对社团支持不够[11],以团费、会费为主搭配数额较少、等待期较长的资金支持和不稳定的外部赞助而形成的脆弱的资金来源模式,是造成目前部分大学生社团难以维系的重要原因。第三,社团外部竞争压力不足,高校大多采取“同质社团唯一性”原则,即同类型社团间进行整合改进等方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但经过整合后的部分社团,也丢失了创新的动力,进而导致品牌价值日渐消失。

总体来看,这些问题是社团运行中的表层现象,除此以外还有以下两类更深层次的问题。其一,社团运行的“内循环”现象比较突出,具体表现在,一方面是学校的部门内部内循环,社团只是在共青团推动下进行,没有打通各职能部门和专业教师形成合力和协同机制,另一方面是校园内部内循环,连接社会、融入社会实践方面比较薄弱。其二,社团建设与课堂建设的分离现象普遍,在社团管理、运行及研究中,关注课外较多,关注课堂内部较少,从而失去了来自课堂的推动力。此类归属管理和阶段衔接问题作为大学生社团发展的掣肘之处,更是亟需解决。

3 启示和对策

针对社团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别是社团运行中的“内循环”现象和社团建设与课堂建设普遍分离现象,在进行文献梳理研究和有效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启示和对策。

3.1 转变观念,坚持依托学院办社团,特别是依托学院学科专业特色办社团的思路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暂行办法》指出:“高校党委统一领导本校学生社团工作,要把加强和改进学生社团工作,作为高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高校整体工作中”。首先,在这一要求下,坚持依托学院办社团,就是要把学生社团建设纳入到学院整体工作中,有统一全面的规划和支持。这样可以更好地整合相关学科科研优势和专业特色,使得社团的发展有更多可用资源。转变观念,坚持学院办社团,为社团活动课堂进入人才培养体系打下基础。其次,社团中主要学生负责人应来自挂靠学院,有利于及时传达执行挂靠学院相关政策要求,形成学院职能部门与社团负责人的管理合力,促进学生社团与学院人才培养工作加速融合,对负责人来说,这样能够强化其自身归属感和自信心,有助于社团内部管理和长远发展。

3.2 形成制度,坚持社团活动课程化建设,逐步进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

社团活动作为高校教育链的外延,不仅提高了高校的管理效率,丰富了大学生的课外生活,更是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学会团队协作、提高沟通能力、强化创新意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社团活动参照课程标准设计,形成社团活动课堂,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专业类课程和公共类课程的兴趣度,完善教学反馈机制,拓展实践类课程实习实训空间,进而丰富“德育为先,五育融合”育人体系的时代内涵。具体为立足专业,从院系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特色、学科特点出发,面向学生实际需求和兴趣,一方面明确每个社团活动的目标,能支撑或者提升学生什么样的能力,丰富现有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积极寻求与现有的专业课堂融合,拓展专业课程体系,从而更好地支撑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在这一前提下,社团活动课堂要进入人才培养方案,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首先可以与灵活性相对大一些的选修课融合,比如专业拓展课,改革课堂模式和教学方法,形成社团活动课堂,进而融合必修课中的相关实践课程,最终达到“社团活动进入课堂,课堂进入社团活动”的融合状态。这些社团活动课堂,有的面向全校学生,有的面向专业学生,均以学生的兴趣为凝聚力,个性化培养发展为指引,更为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外,社团活动进入人才培养体系也为社团活动课堂的开展奠定了经费、场地和师资支持的基础。

3.3 做好保障,坚持建设经费和指导教师双支持

这一点是社团活动课堂具体运行的关键一环。《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暂行办法》指出:“学生社团主要活动经费应来自于高校拨款、社会赞助和会员会费等合法渠道,社团经费必须用于社团集体活动,任何单位和个人严禁侵占、私分或挪用。”目前,绝大多数社团活动经费来源都是学校拨款,从已有的研究综述中也可以看出,缺少经费是一个普遍性的社团运行问题。因此,社团活动课堂一旦进入人才培养体系,在建设经费上,就可以从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整体出发,列入年度经费预算,特别是给予品牌性活动足够的经费支持。此外,在保证实力强劲的“老牌”社团建设稳定发展的前提下,给予新兴社团更多的资金和场地支持,避免其因为资源有限,陷入“资源分配不足—活动质量不高—知名度低—资源分配不足”的恶性循环,难以拓展品牌价值。在指导教师支持方面,可以实行“2+1”导师制。聘请校内专业老师、校外实践老师及高年级学生作为导师。所聘请教师结合社团已有基础,对社团活动课堂进行持续开发和课程设计,教师的课时量计入总工作量,以实现专业教师、专业课堂和社团间的有效链接。校外导师进行实践经验的传授和指导,实行动态聘请,社团用自身活动解决导师劳务,可通过社团成员为导师志愿服务的方式支付,或者通过公益活动的赞助费支付,特殊情况由学院支付相关劳务,以达到校内校外串联协同。高年级学生指导低年级学生作为“小先生教学法”应用实践,对学生本身就是一个锻炼、促进和提高的过程,符合前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原理。

3.4 打造精品,坚持校内外结合实现创新性发展

《高校社团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原则上企业、社会机构不得在学校建立特定冠名的学生俱乐部、协会等社团。对于与企业、社会机构联系紧密的创新创业类社团,确需冠名,须经高校相关部门批准。”按照要求,立足于新时代新发展的实际情况,学校应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度建设,严格审批,大力支持社团,特别是创新创业类社团与相关企业交流合作。企业是创新成果转化的主要平台和试验场,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大学生社团活动,更多地走向企业,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交流合作的方式应该是灵活多变的,可以是定期的合作,也可以是不定期的交流;可以是社团进企业参加拓展活动,也可以是企业人员进校参加社团活动。过程中,学校或院系可以积极争取企业的资金支持,扩大社团建设经费来源,同时可以聘请企业人员作为社团的指导教师或者顾问,丰富社团指导教师队伍的结构。合作企业和聘请教师应参与到社团发展性评价和学生形成性评价环节中去,特别是给予在社会实践、创新创业、职业规划等多方面的评价或意见,不仅是加速高校社团活动社会化进程,培养适应性更强的高素质人才的基础环节,同时也为“家-校-社”共育模式提供了实践经验。

猜你喜欢
社团育人大学生
缤纷社团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大学生之歌
K-BOT拼插社团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