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师学术道德失范行为成因及对策探究

2022-03-23 16:44
船舶职业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诚信学术道德

刘 月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辽宁 兴城 125105

学术道德是科学研究的基本伦理规范,是提高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的重要保证,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学术繁荣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1]。同时,学术道德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与学风、教风、校风建设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学术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方面,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因此,高职教师学术道德水平是提高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的重要保证,对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学术繁荣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1 我国科研诚信建设和学术失范治理的发展历程

我国非常重视科研诚信建设和学术失范的治理。1999年在国家层面颁布并实施了第一个维护学术诚信、规范科研活动的政策性文件《关于科技工作者行为准则的若干意见》。2004年6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讨论通过了《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和《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2006年科技部颁布了《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2]。2013年1月和2016年9月教育部先后颁布实施了《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和《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2018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是整治科研环境的一项重大举措。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旨在激励和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追求真理、勇攀高峰,树立科技界广泛认可、共同遵循的价值理念,加快培育促进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3]。这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出台,基本形成了科研诚信制度体系、规范了学术行为、推动了科研诚信建设。

2 学术道德的内涵及现状

学术道德是指进行学术研究时遵守的准则和规范。它是治学的起码要求,是学者的学术良心,其实施和维系主要依靠学者的良心及学术共同体内的道德舆论,其具有自律和示范的特性。学术道德准则是在长期的科学研究实践中形成的学术共同体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它包括诚信准则、严谨准则、尊重准则、公开准则、公正准则和责任准则。那么哪些行为属于违反学术道德呢?主要包括以下六方面:一是抄袭,即在论文中引入了别人的观点和成果却没有标注;二是研究内容造假,即捏造、篡改实验数据或修改研究结果;三是论文造假,即聘请他人代写论文或修改论文关键内容;四是署名不当,即参与研究或作出实际贡献的人没有署名却将与本论文毫无关系的人在论文上署名;五是引用错误,即在论文中涉及了某些研究成果却未引用,而将未涉及的研究成果予以引用;六是版权问题,即侵犯他人版权等。

近年来,全国多所高校违反学术道德规范而相继卷入学术造假事件。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存在论文一稿多投、实验数据造假、违规使用科研经费、夸大学术影响力等诸多学术道德失范行为,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学院及教师个人的声誉、动摇了学术的严谨性和崇高性、阻碍了学术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3 学术道德失范现象的成因

从媒体曝光和公开处理的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学术道德失范行为需要引起高度警惕:在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违规使用科研经费以及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的行为,等等。其成因主要包括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发生动摇、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学术道德监督机制匮乏等。

3.1 主观原因

由于高职院校还未形成系统的学术诚信和学术素质培养体系,加之外界急功近利、不劳而获等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得部分高职院校教师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发生动摇,导致学术诚信意识缺乏、学术素质低下。同时,高职院校的职称评聘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学术研究,教师为了快速产生学术成果而尽快满足评聘条件,出现了一稿多投、同个项目重复申报等学术道德失范行为。

3.2 客观原因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存在学术道德相关制度不健全、学术道德失范惩处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使得高职院校对教师学术道德管理不全面、不及时,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发生后,没有明确的惩处措施,加之有些学校更多地考虑自身声誉和形象,更是对学术道德失范行为采取从轻从简处理,这就大大降低了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风险,使得学术道德失范行为频发。

4 高职教师学术道德失范行为治理对策

高职教师良好的学术道德是学院科研活动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形成良好学术生态环境的重要推动力。高职教师的学术道德失范和科研不端行为,会严重影响学院良好的科研风气,阻碍高职院校的科研发展。基于此,高职院校应深入开展学术道德教育,建立学术道德失范行为治理机制,守住学术道德底线,从思想源头杜绝学术道德失范行为。

4.1 开展学术道德规范教育

高职院校应大力开展学术道德规范教育活动,使教师从主观上深刻认识学术诚信的重要作用及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巨大危害,在日常教学和科研活动中自觉遵守学术道德准则、避免学术道德失范问题。高职院校可以将科研诚信教育作为新教师入职培训的内容之一,在入校初就通过专题培训对教师进行科研诚信和科研规范教育,第一时间了解学术道德相关制度、树立科研诚信意识,引导教师将科研诚信贯穿于教学科研的全过程。同时,高职院校应加强教师的道德自律教育,使教师能够将学术道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遵循学术规范,守住道德底线。

4.2 改革学术评价机制

学术评价机制是高职院校学术发展的风向标,引领着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术活动的方向。高职院校必须建立科学、客观、公平的学术评价机制,确保高职院校的学术活动能够可持续地创新发展,并在学术发展的过程中有效地遏制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应依托学院发展方向和专业建设需求,建立科学的学术评价机制,强化科研创新意识和学术道德素养,形成切实可行的学术评价体系,以促进学术研究工作的创新和学术成果质量的提高。一是由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教授及具有正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组成专家库,使其参与到学校成果评优、立项评审等过程中,确保评审工作的公平公正。在开展各类评审工作前,随机抽取相关专家,确保工作的透明性。二是健全教师学术道德评价机制,奖励潜心研究、道德高尚的教师,严惩投机取巧、学术不端的教师。

4.3 建立学术监督机制

高职院校要想有效地规范科研活动,杜绝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就必须建立完善的学术监督机制。一是积极营造广泛的学术监督氛围,确保全员参与学术监督活动,在高职院校内部形成以“遵守学术道德为荣、违背学术道德为耻”的良好学术氛围。二是实行申报课题、成果评选的公示制度,确保科研活动的公开、公正和公平。三是完善学术委员会对科研成果评优、科研课题推荐等学术活动的评审程序,确保评审过程的透明度和合理性。四是加强对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惩处力度。高职院校要想彻底杜绝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就必须建立严格的惩处制度,即明确惩处标准、严格惩处措施,加大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成本,使教师不能违、不敢违。

4.4 完善学术道德防腐机构建设

高职院校应切实夯实基层单位和学术委员会的工作职能,使其履职尽责地发挥在治理学术道德失范行为中的重要作用。学术委员会是高职院校最高学术咨询和审议机构,统筹行使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4],其中学术道德规范是其重要职能之一。因此,高职院校学术委员会应担负起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责任,制定并完善相关学术道德规范性制度文件和相应惩处措施,提高监管力度、拓宽监管渠道,发现失范行为,严肃处理;同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学术道德教育活动,加强师生的学术道德建设,使广大师生了解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及其严重后果,提升师生的学术道德水平和学术素养。而基层单位应承担起学术道德建设的日常管理工作,在项目申报、成果评选的推荐过程中严格把关,确保申报工作的真实性和公平性。

猜你喜欢
诚信学术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