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指导文化创新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路径

2022-03-23 16:16权瑞华张培富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

权瑞华,张培富

(1.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部,山西 运城 044000;2.山西大学 科技与社会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06)

文化的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当今时代,文化创新发展的任务已经被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历史悠久的中华大地上推动文化创新,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并结合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具体实践中两者相互结合,文化创新才能取得辉煌成就。

一、作为文化内核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指导文化创新的内在依据

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一维。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方式上创新文化,形成了关于文化创新的系统方法和理论。②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第82页。这些论述为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激发文化创造活力提供了科学指导和根本遵循。

(一)马克思主义对文化创新的根本指导意义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③习近平:《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5页。。2021年3月22日,他在福建武夷山朱熹园考察时指出:“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④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第315页。2021年7月1日,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①习近平:《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第2版。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重大论断,表明我们党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上有了更加全面的战略思考和科学把握。这是基于马克思主义根本指导地位对文化创新的方法论要求。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系统全面总结了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以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强调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是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历经磨难完成各种艰巨任务的一个重要原因。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文化高质量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美好需求更加紧迫,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更加艰难,亟需文化这一战略资源和治理要素发挥更加强大的精神支撑作用。这是基于马克思主义根本指导地位对文化创新的实践要求。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握住历史发展规律和时代发展大势,党领导人民从全面小康走向共同富裕,实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不断追寻的复兴梦想,更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引,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散发出夺目的光彩。这是基于马克思主义根本指导地位对文化创新的时代要求。

(二)作为文化内核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内涵特征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的基本看法和观点,已在中国得到了运用和发展。它指出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物质财富和思想文化艺术创作产生的源泉,深刻揭示了“人民群众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及在推动人类历史发展进步的社会变革中的决定性作用”②李捷:《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确立了以人民为主体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提出,要“学习和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③习近平:《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求是》2020年第1期。。2018年,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他指出我们要“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群众观、阶级观、发展观、矛盾观,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④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75页。他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守正创新,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江山就是人民”等一系列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话语特点的人民群众理念,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及其和文化的关系?理论界有许多的探讨和回答,如“习近平立足于新时代社会形势的变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史观的核心理念”,创立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从精神上赓续了传统马克思主义人民史观⑤尚娜娜、康沛竹:《马克思主义人民史观的演进逻辑、建构途径及时代诠释》,《广西社会科学》2021年第7期。;“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相结合,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⑥徐光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发展历程和宝贵经验》,《人民日报》2021年11月2日第9版。等。这些论断阐述了群众观的演进逻辑和时代价值,为思考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文化创新的根本指导地位提供了有益参考。本文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蕴含的真理性、人民性、时代性等丰富的思想深意和理论特质,厘清它引领文化创新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路径,从而继续坚持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不断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发展。

1.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蕴含丰富的真理性

马克思主义是具有真理性的科学思想武器。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党的百年奋斗光辉历程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真理性相统一、人民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开放性和时代性相统一的“行”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认为人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们总是通过他自己自觉的预期来创造历史,历史就是人们“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⑦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0页。。苏维埃政权战胜强敌的事实“证实了一条最深刻同时也是最简单明了的马克思主义原理”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48页。,即“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②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节选)》,《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87页。。毛泽东说:“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31页。邓小平曾深情地说他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④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15页。中国共产党历经沧桑磨难,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初心和使命,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史观,证明了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伟业的深厚根基和磅礴力量,明确了无产阶级应遵循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归依。

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总结出党百年奋斗的一条宝贵历史经验就是坚持人民至上。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实践证明,党始终站在历史进步和文化进步的一边,坚持真理,推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中国的不断发展。

2.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蕴含鲜明的人民性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最鲜明的特征。在人类思想史上,“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⑤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8页。,把无产阶级解放和全人类解放作为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以一以贯之的初心和使命,在具体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的基本立场、观点。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遭受了各种磨难,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无数仁人志士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治理思想和体制里没有寻找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真经,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思索救国救民的良方。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举起了民主和科学的大旗,促进了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由此到来的五四运动拉开了近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大幕。李大钊、陈独秀等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在中华大地上播下了真理的种子,结出思想的果实。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社会进行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中国人民的前途和命运得到根本改变。正是由于党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才依靠中国人民创造了自己的历史,也给全世界人民的解放发展树立了典范。

3.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蕴含开放的时代性

一百多年前,一个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今天这个幽灵已不再孤独前行,而是在历史的前行中与中华传统文化相遇、交汇,成为了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真经。其中,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中国民本理念相结合,成为共产党人“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治理智慧、“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⑥习近平:《同舟共济克时艰,命运与共创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上的视频主旨演讲》,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8页。的根本立场和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不再只是记录在书本里的教条本本,人民群众成为了历史的参与者、践行者和受益者。在党的领导下,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千帆并进。

(三)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和深厚的精神优势。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它的契合和前行,使流淌在中华儿女血脉中的优秀基因被重新激活,焕发出新的生机。中华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遭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经历了无数风险挑战,但依靠中华儿女的传承和创新,构筑起了民族的精神依托与心灵家园。优秀传统文化为我们中华儿女提供思想指引、教化价值观念、凝铸共同意识、支撑民族精神。

民族复兴需要重现中华文化的凝聚和感召力量,但文化的创新,不应只限于从文化传统自身寻找答案,还应该从真理的力量中汲取养分、萃取精华,将真理的力量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相融合,创造适应人民期盼、时代要求的精神食粮。

马克思主义一传入中国,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发生了紧密联系。近代中国由于落后,许多人提出了“全盘西化”的极端论调,凸显群众自信心不足,而正是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给近代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毛泽东在思考中国前途命运时就是从思考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文化发展相结合开始的。他写下的重要论著如《新民主主义论》以及《论人民民主专政》等,都是从分析中国文化重视民本理念的特点开始的。当毛泽东开始思考中国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时,首先提出的就是坚持群众路线。1945年,在党的七大上,他又把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列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①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590页。。经过一百多年的探索实践,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在今天焕发出了更加耀眼的光芒。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生动写照,是民本理念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唯物史观的结合,创新发展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指导文化创新的理论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在实践发展中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从理论和实践创新上,丰富和发展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急需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对文化创新的指导作用。

(一)以根本立场保证文化工作导向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②《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第1版。,这是基于传统民本理念,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相结合的文化工作导向。马克思主义群众观避免了资本主义追逐自身特殊利益的弊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调“人民至上”,是唯一能够指导人民从受剥削与压迫中获得彻底解放的科学理论,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强调以人为本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历史活动的主体。现代化发展最终意义在于人的现代化,即人在历史活动中主体作用的不断发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促使人民群众不断发挥主体作用的过程。其总趋势就是人民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从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也是我们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道理所在”③欧阳雪梅:《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人民日报》2021年4月16日第9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走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以人民为中心相互统一的道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发挥创造作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要义。

2.文化工作导向突出以人为本

人民群众在发挥主体性的过程中,通过劳动这个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既生产物质生活,也创造精神财富。文化作为人民群众主体精神活动的产物,同时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服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等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传统民本价值理念深入人心,也影响着中国共产党的国家治理导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工作导向,汲取了渗透民族基因的民本理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工作观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相融相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依靠人民群众不断书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热情讴歌人民的创造业绩,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生活需要,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更好地促进以人为本,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文化工作导向衡量出了人民在一个国家文化创新中占据怎样的位置。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政党,其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有盐同咸、无盐同淡,这种党和人民生死相依,荣辱与共的根本特征,校正了文化工作导向,保证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正确方向。

(二)以政治智慧服务文化战略需要

重视文化建设和马克思主义的结合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体系的鲜明特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的过程,就是不断彰显马克思主义真理和道义力量的过程,必将对我国的文化创新产生重大的影响。

1.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文化理论创新的重要源泉

毛泽东在论述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起源上就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群众观,他强调“在文化发展和服务的方向上坚持鲜明的人民立场,在文化的作用上凸显文化的阶级性和革命性”①冯留建:《〈新民主主义论〉文化建设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1年第8期。,指出了人民性对于充分发挥新民主主义文化这一“革命武器”作用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指出了文化的四个方面的重要地位和功能,强调“实现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②习近平:《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第5页。。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③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第479页。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问题。把握住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指导地位,就把握住了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道路,为文化传承和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提供了思想指引。

中华传统文化中“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等民本理念体现了民族的政治智慧,蕴藏着解决文化理论创新难题的重要启示,是我们最深厚的思想源泉和最独特的精神优势。这些思想精华,在内化为我们的行为习惯,涵养着我们价值观念的同时,需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理论为其注入时代灵魂。中国共产党百年以来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守正创新所形成的中国精神,以鲜明的时代价值和创新优势丰富和发展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指导下,文化在传统沃土和社会主义时代精神中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推动文化创新实践

“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党”④习近平:《习近平重要讲话单行本(2021年合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172页。,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推动文化创新实践。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取得的“真经”,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人民群众新生革命力量凝聚下应运而生的,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她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成为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始终坚持人民群众这一根本立场进行文化服务和创造,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文化利益,践行了党性和人民性的相互统一。

早在一百多年前湘江之畔的岳麓书院,意气风发的毛泽东就从古人传承文化、求索真知的精神中得到启示,思索改造旧文化,创造新文化。1942年5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⑤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57页。强调文化工作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就把人民群众的文化建设作为重要任务,毛泽东提出要逐步地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明确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党的中心任务就是解决这个主要矛盾。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创造性地提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⑥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08页。。为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党领导人民一以贯之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制定了一系列加强文化创新发展的政策。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深刻阐明了党更加重视文化创新的重要作用。进入新时代,党的“各类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和管理不断加强”①习近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478页。,思想文化领域向上向好态势不断发展,“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博大胸怀得到生动体现。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盈,文化创新创造更加活跃。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反映人民的心声,与传统民本理念的结合激发了更加丰富的政治智慧。我们迈向新征程,前进道路上将面临更多的艰难险阻。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交锋、我国社会思想观念呈现多元化趋势,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生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任务和挑战更为复杂艰巨,因此,在新时代,当前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文化创新,更好地坚持党对文化创新工作的领导。

(三)以正确价值观念修复不良心态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深情地说到,让人民生活幸福就是“国之大者”,维护好人民的利益,暖民心、安民心、顺民心就是“国之大者”②人民日报海外版“学习小组”:《时代之问:出卷·答卷·阅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94页。,这是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当代价值的生动注解和亲身实践,对年轻一代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引导价值。

青年是事业的未来和希望,关系民族复兴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青年的价值观的养成,与整个社会价值导向息息相关。马克思17岁时,在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就立下了选择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志向。我们的先人也很早就确立了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价值导向。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引导青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文化的影响力首先是价值观念的影响力,各种文化之争,本质上是价值观念之争③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105页。。当前,我国社会处于价值多元期。在复杂社会现实和多种舆论环境的影响下,各种不良价值观念滋生和蔓延,致使青年的价值观紊乱。价值观的紊乱将会影响不良心态的产生,一旦不良心态成为社会习惯,不仅影响社会稳定,更会侵蚀青年的思想。以“躺平”的心态为例,当越来越多的青年选择安逸,将理想信念、价值追求抛诸脑后,不屑于奋斗,甘于平庸,久而久之,“躺平”会成为青年的普遍选择,脚踏实地、拼搏奋斗反被不齿。甚至有些人的价值观背离人间正道,挑战道德和法治的底线。这种心态不利于青年正确价值观的养成和自身的全面发展。

当代青年价值观的培育,需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涵养和润泽,来修复青年群体的不良心态。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青年扣好人生扣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仅是指导党继续前进的优良作风,也是激励当代青年勇往直前、战胜困难的宝贵精神财富。青年在确立人生价值观时,应以扎根人民的视野和胸怀,多一些拼搏精神,少一点安逸心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深层次的源头涵养精神品格,树立敬业服务、团结友善的价值观,脚踏实地坚守宝贵精神财富。

三、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指导文化创新的现实路径

人格的养成离不开诗书的熏陶、礼敬的态度,以及艺术的修养。正如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文化创新也是如此,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结合产生思想火花,怀着礼敬之心和包容胸怀,在时代潮流的激荡中,自信前行。

(一)以根本制度指导文化前进方向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之本,并确立为根本指导思想长期坚持和巩固下去,在意识形态领域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④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1页。。意识形态工作关乎到旗帜、道路、国家政治安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党对新时代文化创新、建设规律认识的新境界,是党带领人民建设美好生活的更为完善的文化制度保证。

新时代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①《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第1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②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第126页。,这是在关于文化前进方向上的重大制度创新。实践一再证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指引了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为文化彰显强大精神力量提供了科学指导。

(二)以历史主动坚守马克思主义文化立场

任何一个民族的思想文化都有一个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的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③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第315页。独特的文化历史传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深厚底蕴与充足底气。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但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④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3页。,在党的百年文化奋进的历史中,始终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汲取着其积极的养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始终坚持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起来,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把握历史主动,向人民群众做好文化宣传思想工作,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在关系到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的问题上正本清源,以敢于亮剑的精神,成为让人民群众信服的马克思主义者,创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新境界。

(三)以礼敬之心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以礼敬之心守正创新传统文化,是我们推动文化创新的态度。“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⑤胡健、刘鑫焱、乔栋、付明丽、郑洋洋:《续写山西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篇章》,《人民日报》2022年1月29日第3版。,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创新的深厚情怀。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现代性是对旧传统的扬弃,文化的繁荣发展需要面向时代进行创新。我们今天不应固步自封,对现代化潮流和交锋视而不见。我们要更多地思考在当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应该如何面对文化的复兴。我们需要正确审视和看待多元的外来文化与思潮,理解文化多样性在世界发展潮流中的意义,从而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创新的出发点,继承发扬好优秀传统文化。既不以现代潮流来否定传统文化,而应从以往的文化源流中吸取对今天有用的东西;也不以传统文化来否定现代性,应积极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马克思主义发展离不开中国化、本土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离不开中华文化和现代创新的相融相通。

在迈向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中,既要注意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更要在时代的潮流中进行创新。立足于传统性,而又不是简单地延续传统,而是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的结合来创新文化,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激发文化创新活力,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推进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传统文化创新在今天的使命就是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与时代相结合,积极地面向现代化,走民族文化的创新之路,这是中华文化走向新的辉煌的题中之义。

(四)以兼容并包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文明的多样性决定了现代化实现道路的多样性。在走向现代化过程中,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带有自己民族和历史文化传统的特色,而相互了解和沟通的最好方式就是文明交流和互鉴。中华文明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人民日报》2022年5月29日第1版。,“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⑦习近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第83页。,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就是中华文明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的历史见证。随着“东升西降”这一力量对比的变化,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成为文明多样发展中不容忽视的独特力量,其稳定性、长期性和广泛性等精神优势日益彰显。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告诉我们,世界人民是相互依存、命运与共的共同体,推动文化创新要本着兼容并包的原则。纵观世界,能够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这两大奇迹的国家少之又少。不论是成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还是彻底消除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中国共产党都践行了人民至上的立场和观念,实现了对历史和人民的庄严承诺,这些成功经验能够通过文明交流的途径为世界各国各民族人民理解和接受。

结 语

马克思主义指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连接了传统和现代,映照了坚守和变革。只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悠久的中华文化传统才能在时代变迁中传承扎根,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情怀才能在思想的激荡中坚守弘扬。唯有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实践中发展,在人民美好生活的进步中进步,为人民提供更多思想成果,构筑起我们可以长久停留的精神世界,支撑一个国家走向时代的前列。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