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庆,杨雯萍,刘燕华
(西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
2020 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较大进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1]、百姓安居乐业的乡村振兴新画卷生动展现,成为稳定我国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和推进器,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渐壮大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在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提高农民收入、带动相对贫困人口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将是持续推动相对贫困人口走向共同富裕道路上的可靠保障,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上的可靠途径。如何破解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相对贫困人口就业的困境,亟待解决。
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2]。
自2006 年10 月3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2007 年7 月1 日正式实施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量快速增长。以甘肃省为例,农民专业合作社所属行业分类非常丰富,以畜牧业和种植业合作社为主,基本涵盖了当地常见的相关行业类型,实现了村村有集体经济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加了当地相对贫困人口的就业,提高了相对贫困人口的收入,在增产增收等方面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推动了当地相对贫困人口的高质量发展[3]。
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相对贫困人口发展主要采取以下6 种模式。
模式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对贫困人口”。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与相对贫困人口签订用工合同、帮扶带动协议等,引导相对贫困人口进入合作社工作、就业。
模式二:“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相对贫困人口”。在当地龙头企业或对口支援城市龙头企业的带领下,与合作社共同建立与发展一批养殖或种植基地,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高发展。以产业带动乡村振兴,带动相对贫困人口收入与就业,不让任何相对贫困人口掉队[4]。
模式三“:政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就业”。由地方政府牵头,鼓励用工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对相对贫困人口进行技能培训,提高相对贫困人口的“志”与“智”,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有外出打工意愿的相对贫困农户签订资产处置合同,购买或租赁相对贫困农户的现有牲畜或土地,用工企业与相对贫困农户签订就业协议,帮扶其去用工企业就业。
模式四:“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基地+相对贫困人口”。由东部省份对口帮扶企业调研当地市场,发现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在征求本地村民同意的意愿基础上,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产业基地,帮助发展村级企业,带动就业,实现共同富裕,推动当地乡村振兴。
模式五:“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部门+相对贫困社员”。农民专业合作社凭借其自身或社员的资产,为有发展需要的相对贫困社员提供贷款担保,金融部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质、资金用途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为相对贫困社员提供发展资金,解决其扩大种植养殖规模缺乏发展资金的问题。
模式六:“科技特派员+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对贫困人口”。由政府制定政策,引导科研院所的科技特派员到农民专业合作社讲解该合作社社员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生产技术难题,着重解决相对贫困人口因为没有专业知识与技术导致农产品减产等问题而造成的相对贫困,预防脱贫人员返贫。
当前,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以村庄为基础建立的合作社,合作社的成员以理事长的亲戚和朋友为主,参与合作社的相对贫困人口不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部分地区村庄面积较大,部分相对贫困人员的居住地距离农民专业合作社所在地方较远,且信息比较闭塞,基层政府对于合作社的宣传力度不足。部分相对贫困农户不知道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什么、作用是什么的现象依然存在;部分相对贫困人员文化水平低,接受新鲜事物的过程较慢,对参加合作社不敏感、不关心,对合作社不信任,造成了合作社有数量、没质量,带动相对贫困人口就业效果差的现象依然存在[5]。
目前,农村地区的合作社发展规模小,新型服务领域农民专业合作社少,综合经营能力较弱,没有自己的品牌,不能主动适应当前的环境变化,部分合作社逐渐发展成“空壳社”。这些合作社的主要功能较为单一,以生产和销售初级产品为主,科技含量低,没有发展完整的产业链,产品的经济利润较低。存在部分专业合作成员各自为战、分散经营的情况,没有做到统一管理、统一战线。并且绝大部分合作社没有开辟新市场的能力,只能依靠本地域的市场来消化吸收产能,而本地域内的合作社提供的产品基本相同,竞争比较激烈,导致合作社无法实现长久、高质量发展,经营能力逐渐减弱,发展规模变小,吸纳相对贫困人口就业数量减少[6]。
合作社权力与责任不清晰,人才短缺,合作社理事长不作为,不敢承担合作社经营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风险,无法参与重大竞争性项目,导致合作社无法扩大经营,发展缓慢。管理与技术性人才短缺是我国西部偏远地区合作社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现阶段,参加合作社的人以中老年人居多,受教育水平较低的限制,合作社成员对合作社的运行管理涉及的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一知半解,导致运营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合作社经营不下去,存在关闭合作社的风险。合作社存在风险、运营困难、削减收购社员农产品等会对带动相对贫困人口就业产生不利的影响。通过对受过大专以上经济管理类教育“90 后”“00 后”的随机采访发现,受家庭、薪资、工作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很少有高学历的人愿意进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进一步导致了合作社发展缓慢,带动贫困人口就业效果不佳[7]。
绝大部分相对贫困人口的文化水平低,综合素质不高,而高技术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于农户的各项素质均有要求,在相对贫困人口中几乎无人能够胜任高技术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要求,只有少数相对贫困人口能够加入此类合作社。而大部分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本身不具有培训相对贫困人口学习此类知识的能力,也没有闲余资金能够提供给此类人员出去学习技术,因此造成了部分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无法解决当地相对贫困人口就业的现状[8]。
部分地区相对贫困人口的普通话不规范,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交流时存在障碍。相对贫困人口的问题管理人员听不懂,管理人员的回答相对专业,不能及时解决相对贫困人口的问题。在科技特派员对社员开展培训时,存在能听懂普通话的相对贫困社员受益匪浅,听不懂普通话的相对贫困社员似懂非懂的现象[9]。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基层村委会逐渐政府化,合作社将在提高农民的生计能力、带动相对贫困人口就业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村两委要认真贯彻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深入到基层中去开展送政策、送信息、送技能、送岗位、送法规等“五送”活动,把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党委、政府制定的政策等信息送到相对贫困人口的家门口。
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帮助贫困人口就业、增加收入等方面的优势,向广大相对贫困人口积极宣传加入合作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鼓励其参加合作社,壮大合作社的队伍,提升合作社的影响力,使农户切实感受到合作社带来的诸多好处,为提升相对贫困人口的生计能力,稳定全国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10]。
发展现代农业、智慧农业,打造智慧乡村等,大力发展优势产业联合社,鼓励各类合作社的联合,为建设新型联合社提供政策、资金等方便,形成强强联合,一条龙服务,发挥各家合作社的专长,互相取长补短,为交易双方提供便利,提高效率,实现产销对接,增强经济实力,为相对贫困人口就业提供多种工作选择,增加就业途径。如打造特色民族工艺品合作社与农家乐合作社的联合社,针对纯手工工艺品费时费力的特点,相对贫困人口可以通过劳力入股的方式,既解决了大量妇女劳动力就业的问题,又能传承民族文化,与农家乐的相互联合,拓宽了民族工艺品的销售渠道。而对相对贫困人口来说,加入合作社,既可以选择制作工艺品,也可以选择在农家乐工作[11]。
明确各自的责任与权力,确保合作社的理事长把“想作为”转变为“敢作为”,破解合作社理事长在推动合作社高质量发展上的后顾之忧,这对于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相对贫困人口就业至关重要。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发挥好农民合作社在带动相对贫困人口中的作用,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国家应当适时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借鉴山东地区推行的新型股份制合作社,对表决制度、资金筹措制度等作出修改,允许向非社员募集资金,按照股份投票等方式吸引更多能人强将参与合作社治理[12]。
要积极与本地高校、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建立广泛的合作,引进农林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公费农科生”,鼓励参与“三支一扶”的大学生参与合作社管理,建立科技特派员库。适时组织专家学者深入田间地头为广大农民指导生产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为满足合作社发展需要培育各类人才。敢于启用具有创新精神、创业经验和甘愿无私奉献的将才充当领导者,加强对合作社理事长的培训,重点培养其市场营销、组织沟通、创新和财会等知识,打造复合型人才强社,提升凝聚力,这是促进合作社长久发展、不断壮大的实施路径。只有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才能更好地带动相对贫困人口就业[13]。
一些相对贫困人口发展动力不足的原因是缺乏职业技术。一个合作社内相对贫困人口的培训需求不同,只有按需所培,才能真正提升相对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政府应建立本地的精准扶贫信息库,摸清各相对贫困人员的职业培训意愿。针对各种不同的培训需要,与各高等院校合作,向相对贫困人口提供对应培训,并提供相关补贴,招收相对贫困人口的适龄子女进入技能学校学习技术。着重培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解决好现存的问题。大力推广普通话,扫除当地旅游的游客与本地农家乐服务人员交流的障碍[14]。
在2019 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重申“要搞好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科学文化素质。”要在尊重当地相对贫困人口文化的基础上,对于有条件、有基础的社员大力推广普通话,让其听懂普通话、会说普通话,有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提高相对贫困人口在相关技术培训中的效率,促进相对贫困人口就业,促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提升广大相对贫困人口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民族自豪感。
对于年龄较大、无法掌握普通话的相对贫困人口,可以成立互帮互助小组,让家庭相距较近、关系亲密能学会、听懂和会说普通话的社员与其成为一组,在培训与生产生活中对其进行帮扶,施行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