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 美 金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泉州 362000)
2020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要求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内容应“注重围绕创新创业”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2020 年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进一步强调高校劳动教育要重视引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国家日益重视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并从政策层面阐释了二者深度融合的可行性与重要性,从而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指明新方向。高校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之间有着密切关系,高校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将二者进行深度融合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有利于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的立身之本。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都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都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为教育目标。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目标在于帮助大学生不断提升自身劳动技能、劳动素养和劳动情怀,引导大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出力流汗、磨炼意志,使之成为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崇尚劳动、践行劳动的时代新人;新时代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在于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塑造大学生创新创业品质,重点培养学生勤劳肯干、开拓进取、诚实守信的品质,使之成为具有创新创造意识的时代新人。[1]综上所述,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育目标具有很强的互促性,主要体现在:①劳动教育可以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石,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的劳动认知,从而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正确的价值引导,为大学生今后从事创新创业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②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劳动价值,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劳动创业,有效提升大学生智力劳动素养。
目前,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育内容大多涉及思想理论教育、知识技能教育与实践锻炼三方面,具有较强的融通性。高校劳动思想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并融入习近平关于劳动的系列重要论述。在劳动知识教育方面,除劳动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还包括大学生毕业后走上职场所需要的劳动心理健康、劳动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实用知识;在劳动实践教育方面,通过组织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岗位实习等方式,引导大学生走出教室,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劳动能力。创新创业思想教育也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引导大学生开展劳动创业活动。在创新创业知识教育方面,除创新创业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还包括大学生毕业之后从事创业所需要的创新创业心理、创新创业政策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在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方面,鼓励大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实践活动,从而促进大学生职业发展。综上所述,二者都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均注重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加深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并强调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增长本领,从而使大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是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同的教学方法,二者具有相通性。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讲解技能,更要注重加强劳动实践,才可以真正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只有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类型的劳动实践项目,鼓励他们“从书本中来,到实践中去”,才能有效激发大学生劳动兴趣,让大学生在“手脑并用”中提高劳动能力,进一步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要求受教育者将学习到的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付诸劳动实践。创新创业教育不能停留于“纸上谈兵”,而是需要付诸实践,大学生只有亲身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感受创新创业思想、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才能体悟“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同时,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都可以采取理论教学、榜样示范、专家讲座、学科竞赛等教学方式,积极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有机结合线上与线下教学,从而不断提升大学生劳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综上所述,二者在教学方法上都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注意引导大学生加强劳动实践和创新创业实践,进而提高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功能相合。恩格斯指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劳动教育则是基于人的本质来提升个体劳动素养的教育方式。劳动教育的功能在于培养学生形成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一大批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合格劳动者,帮助学生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创新创业教育是保民生稳就业的重要举措,主要功能在于培养和锻造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提高学生市场应变能力,在满足个体发展需求的同时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步。综上所述,二者都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价值观、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在教育功能上是互为补充、协同共促的,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稳定率和创业成功率,从而实现更加稳定更有质量的创业就业。[3]
目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但受限于各种主客观因素,许多人对劳创深度融合教育仍然缺乏正确认知,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4]一些高校对劳创深度融合育人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劳创深度融合过程中仍将劳动教育等同于常规劳作,难以凸显劳动教育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不利于正确认识劳创深度融合的内在机理、主要职责,影响劳创深度融合育人机制的建立。与此同时,一些高校将劳创深度融合教育目标直接定位为培养“会劳动、能创业”的毕业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对大学生劳动精神、创新意识的培养,甚至着重培养能参赛获奖的大学生,偏离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本质上是跨界合作,即双方将各自教育资源进行融通共享。目前,虽然高校和社会均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推进劳创深度融合,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共享机制、平台,劳创深度融合育人资源配置效率偏低。首先,校内劳创深度融合资源共享率不高。劳创深度融合课程除涉及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还涉及其他专业课程教学,但大多数教师缺乏“整体作战”的意识,难以将校内课程教学资源整合融通。[5]其次,校外实习实践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实习实践基地是高校开展劳创深度融合育人实践的校外延伸,但高校并没有对现有的实习实践基地进行合理利用,使用过程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机性,进而导致校外实习实践资源使用效率不高。
新形势下有效推进劳创深度融合育人工作需要建立和完善规范化融合管理机制,以保障劳创深度融合育人的顺利开展,但是,当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融合机制尚不健全的问题。首先,缺乏完善的师资队伍建设、培训和激励机制。要想真正推动劳创深度融合,关键在于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复合型教师。目前,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课堂教学通常由行政人员承担,他们缺乏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劳创深度融合效果。[6]由于重视程度不够,不少学校承担劳创融合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缺乏相关培训。此外,由于劳创深度融合推行时间较短,劳创深度融合工作的考核、奖惩体系尚未建设到位,教师缺乏主动性,难以获得良好的融合效果。其次,缺乏完善的监管评价机制。监管评价机制对于落实各参与主体职责,提升劳创深度融合育人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许多高校并没有认识到监督的重要性,劳创深度融合育人监管缺位、错位,对不同参与主体参与劳创深度融合工作的考核、评价和激励都未给出明确说明。监管评价机制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各个参与主体缺乏积极性,不利于提升劳创深度融合的育人效率。
致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不仅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共同的价值旨归。因此,新形势下高校要想有效推动劳创深度融合教育工作的持续发展,就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主动树立“融合共生”的育人理念,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贯穿于劳创深度融合的始终,以培养出更多具备综合素质的时代新人。[7]首先,应不断提升对劳创深度融合育人作用的认识。高校劳动教育要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充足的原动力,引领劳创深度融合深入推进。高校领导和专任教师应深刻认识和理解劳动教育本质,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之中,在劳创深度融合教育中培养勤劳肯干、开拓进取、诚实守信的创新创业品质,从而推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还应通过不同途径、多管齐下,有效激发大学生劳动意识,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体悟劳动之艰、劳动之美,实现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同向、同频。同时,创新创业教育要为高校劳动教育提供新的教育内容和实践载体。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可以赋予劳动教育新的理念与实践模式,从而促进二者的深度融合发展。[8]同时,高校通过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提升大学生劳动素养、坚定大学生创新意识,从而更好地验证并巩固劳动教育成果。其次,应不断深化师生对劳创深度融合的理解。高校应通过“外部嫁接”的制度化手段,生成劳创深度融合育人效应,不断提高师生对二者内在关联的理解程度。高校应通过“内部生成”的战略性规划,明确劳创深度融合育人目标,不断加深师生对二者深度融合的支持力度。第三,加强劳创深度融合的理论研究,以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工作。要想提升劳创深度融合的教育效果,必须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必须以习近平劳动教育重要论述为指导,开展劳创深度融合的理论研究,从而建构一套深度融合的理论体系,为劳创深度融合的顺利开展提供指导。综上所述,树立“融合共生”的育人理念可以指引、促进劳创深度融合,进而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系统全面的育人机制是推动劳创深度融合发展的基石,高校只有建立健全劳创深度融合育人机制,才可以推动二者的互利共生、双向深化,不断提升协同育人成效。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健全“融合共赢”的育人机制:①加强劳创深度融合发展的组织保障。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代高校教育的二个重要育人方向,要想实现二者深度融合有序发展,就需要高校建立严格、有序的组织体系,以确保劳创融合育人取得实效。高校可以设立校级、院级劳创融合保障机构,确保全员参与到劳创深度融合育人实践中,并使各自职责得以充分发挥。在融合之初,高校可以先在个别学院开展试点工作,整合学院相关教学资源,加强不同参与主体的交流互动,使劳创深度融合育人工作在各个教学环节得以落实。[9]②完善劳创深度融合督导机制。为切实推动劳创深度融合育人工作做深做实,高校还应加大对劳创深度融合育人工作的监督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与此同时,学校还应在第一时间公布督查结果,将督查结果纳入部门年度绩效考核体系,从而使劳创深度融合育人工作真正“硬起来”。③应着力完善劳创融合素养评价机制。高校应建立健全教育评价机制,加强校内、校外评价同步推进,定期对大学生劳动素养和创新创业素养进行记录和考核,形成质量考核标准,更好地发挥教学评价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高校应科学合理地分析教学评价反馈信息,在此基础上及时对劳创深度融合进行调整优化,从而更好地提升大学生的劳动素养和创新创业素质,培养契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
打造“融合共享”的育人课程体系不仅是高校实现“三全育人”的基本途径,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课程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全面成长,是实现劳创深度融合育人的重要途径。高校作为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基地,应立足第一课堂,加快打造“融合共享”的育人课程体系,要结合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需要具备的知识结构,以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为载体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知识的融合与应用,并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融入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元素,从而不断提升学科协同育人成效。[10]高校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都需要“面向全体”“结合专业”“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这就决定了劳创深度融合育人课程是一种面向全体大学生的“普及性”教育与针对个别大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双轨并行的“广谱式”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在具体实践中彰显其价值与成效,而劳动教育本身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征,由此可以构建“三阶”递进式“融合共享”育人课程体系:①通识教育阶段。这一阶段主要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基础课、劳动通识课等通识课程,使大学生既“明创业之理”又“晓劳动之意”。②专业教育与劳创教育融合阶段。这一阶段应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创新创业教育、劳动教育元素,在学科课堂教学中尝试开展劳创融合教育。在此基础上,面向具有较强劳动素养、创新创业潜质的学生开设“个性化课程”,以帮助大学生树立“在劳动中创新,在创新中劳动”的职业意识。③综合实践阶段。这一阶段可以开设一批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劳育金课”,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和创新创业能力。
教师作为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育人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劳创深度融合育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劳创深度融合育人要求教师除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广的社会阅历之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劳动素养以及创新创业能力,这就要求高校必须重视打造“融合共育”的教师队伍,从而提升劳创深度融合育人成效。打造“融合共育”的教师队伍,高校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①加强“专职化”教师队伍建设。高校劳创深度融合教育是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很多学校尚未配备足够的专职教师。因此,高校应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将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列入师资招聘计划,招聘更多有志于从事劳创深度融合教育的优秀人才,从而为劳创深度融合教育发展提供专业力量。②加大在职教师培训力度。高校在引进专业师资的同时,还应鼓励和支持在职教师参加社会兼职、能力认证培训、访学进修、挂职锻炼,不断提升自身劳创深度融合教学能力。同时,高校应联合企业为在职教师提供技术类、管理类等挂职岗位,使在职教师得以接触行业新技术、产业新技能,提高教师“劳创融合”教育能力。③积极引进校外优秀师资。高校应积极响应《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号召,聘请大国工匠、劳动楷模、优秀创业者、优秀校友、优秀企业家、技能大师作为兼职教师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促使劳创融合教育与岗位一线密切关联。
劳创深度融合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汇聚政府、高校、企业等参与主体,共建行之有效的多方联动机制,创设“融合共营”的育人环境。具体而言,应从以下方面推进:①强化政府政策调控功能。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在劳创深度融合育人工作中的调控作用十分重要。政府可采取免税减税、项目资金支持、服务购买等方式为高校开展劳创深度融合教育提供有力支持。同时,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资金、人力、法律等方面的激励性政策,更好地支持那些积极参与劳创深度融合教育的企业和社会组织,为劳创深度融合教育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营造鼓励劳动、勇于创业的社会氛围。②强化高校主体责任。目前,高校应积极落实《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的相关要求,主动承担起主体责任,以勤工助学、文化活动、实践实训、学科竞赛为抓手,以大学生劳动能力和创新创业素养培养为教育目标,积极开展有特色、有质量、有温度的劳创深度融合教育,从而培养具备政治素质、劳动情怀、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③加强校企合作,拓展实践场域。高校应该加强和企业、社会组织之间的有效合作,为大学生提供劳动创业苗圃、劳动创业加速器、劳动创业孵化器等实践场域,并分享相关知识与技术。整体而言,只有各个参与主体协同发力,共同创设“融合共营”的育人环境,才可以推动劳创深度融合教育健康发展。
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树立“融合共生”的育人理念,健全“融合共赢”的育人机制,建设“融合共享”的育人课程,打造“融合共育”的教师队伍,创设“融合共营”的育人环境,可以促进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