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精准扶贫理念的高校贫困生精神脱贫问题探究

2022-03-23 13:09宁苑源
行政科学论坛 2022年11期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精准

宁苑源,朱 佳

(1.华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1100;2.运城学院 思政部,山西 运城 044000)

精准扶贫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实际国情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符合人民的脱贫愿望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习近平多次强调,教育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更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事业的必要组成部分。接受高等教育是经济困难学生迈入社会,更好地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的重要一步。因此,高校资助工作要始终贯彻精准扶贫的宗旨,用科学的方法精准识别资助对象,开展针对性帮扶和动态管理,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真正实现高校“资助育人”的使命担当。数据显示,“2021年,政府、高校及社会设立的各项普通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共资助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学生3925.77万人次,资助金额1450.40亿元”[1],高校资助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但部分高校在落实精神脱贫中存在贫困对象识别不准确、帮扶不精准和退出不及时等情况。这就导致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偏低,容易产生理想信念淡薄、道德品质下滑和其他不良心态,这些问题影响了他们健康发展。因此,高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和“精准到人”的理念,在经济资助的同时做实贫困生精神脱贫工作。

一、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的主要论述

从2013年习近平在湖南湘西首倡“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精准扶贫”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一系列精准扶贫工作政策,并发布扶贫开发工作指导意见,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习近平提出的“六个精准”的扶贫理念、“提升内生力”的战略安排和“持久性脱贫”的发展目标,扶贫思想系统深刻,意蕴丰富,为绝对贫困治理提供了科学指南。

(一)确立“六个精准”的扶贫理念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正确扶贫理念指导着扶贫工作的有效推进。2015年,习近平提出“六个精准”,即“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2]。习近平科学分析我国扶贫工作新情况、新问题,其“精准扶贫”理念的要义在于“精准”二字。

要实现精准脱贫目标,就要做到精准识贫、精准帮扶、动态管理、创新机制、因村派人。精准识贫指对贫困村户、贫困程度及致贫原因等信息准确识别、建档立卡,这是精准扶贫第一步。只有挨家挨户摸清贫困底数,充分掌握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及其分布地区、收入来源、居住条件等信息,才能开展精准帮扶、动态管理,实现精准退出。精准帮扶重点解决“谁来扶”“如何扶”等问题,针对贫困对象具体情况制定帮扶措施、选派干部、拨付扶贫资金,以实现扶贫资源供给同贫困人口需求的精准匹配,这是实现精准扶贫的关键。面对不断变化的贫困因素,需要对脱贫进展、帮扶措施、责任落实和扶贫成效实行信息化、动态化、系统化监管,确保扶贫措施持续发力。因此,不断完善的监管体系是精准扶贫的重要保障。创新机制为精准扶贫提供强劲动力,即通过改进贫困县的各项工作机制,激励党员干部对工作的重视,务实肯干,戒骄戒躁,切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因村派人是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重点,即结合不同贫困村的地理位置、致贫原因、干部结构等,划分不同等级,在充分考虑驻村干部的个人能力基础上,选好配强基层扶贫领导班子,加强精准扶贫队伍建设。

(二)抓住“提升内生力”的战略安排

贫穷并不可怕,安于现状、不谋发展的“精神贫困”才更可怕。居住在边远山区、常年与世隔绝的贫困群众,容易“安贫乐道”甚至以穷为荣。扶贫干部一味送钱送物的“输血”式扶贫,更助长了这种自上而下的懒惰之风,造成“边扶边穷”“越帮越懒”的严重后果,不仅浪费扶贫资源,而且从思想上禁锢了脱贫致富的思路。因此,精准扶贫的实质和重点在于“精神脱贫”,充分调动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发他们脱贫的内生动力。“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3]。从头脑深处摆脱认输怕贫、畏惧软弱,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务实肯干,最终使自己富起来,带动地方富起来,实现国家强起来。

2015年,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会议上指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4],要求大力发展乡村教育。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出的“五个一批”工程也包括“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强调发挥好教育的智力支撑和对贫困代际传递的阻断作用。此外,国家在贫困地区实施了“雨露计划”,鼓励适龄孩子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和一年以上技能培训,提升家庭劳动力的素质,助力稳定就业和脱贫致富。教育可以帮助贫困地区群众克服“精神贫困”,树立起“我扶我”的信心,立足本地资源,扬长避短,实现脱贫致富。

(三)坚定“持久性脱贫”的发展目标

打赢脱贫攻坚战,要着眼长远,因地制宜选择产业项目,发展特色产业,确保持久性脱贫,促进贫困地区协调、绿色可持续发展。习近平高度重视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建设,倡导绿色协调发展理念,巩固脱贫成果,提出“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开支骤增户加强监测,提前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5]。

国家扶贫开发工作不能局限于发展地方经济,还要着力解决贫困人口义务教育、住房安全和基本医疗等重要民生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从产业、教育、安置、生态和保障着手脱贫,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在产业脱贫的同时,健全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降低因病返贫的风险;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缺乏稳定收入来源的贫困户提供兜底保障;发展贫困地区基础和高职高专教育,提高贫困群众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在“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地区,做好异地扶贫搬迁及后续扶持;健全对留守儿童、老人、妇女和残疾人士的关爱和服务体系。同样,生态文明建设是贫困地区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关系贫困群众福祉和贫困地区长远发展的大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6],脱贫攻坚要树立整体观、长远观,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的导向,以生态产业化为发展方向,在改善生态环境中发展生产力,在产业开发中守护蓝天碧水净土。

在习近平精准扶贫理念的科学指导下,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六个精准”的扶贫理念、“提升内生力”的战略安排和“持久性脱贫”的发展目标,对于新时代高校的贫困资助育人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要深刻把握“精准”的思想内核,坚持精准扶贫的科学方法和工作要求,推动高校资助工作精准化,将物质资助和思想政治教育充分结合起来,实现经济困难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二、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的主要特征

精神贫困是指大学生由于经济上的问题或受西方价值观的影响而产生的自身认知缺陷和心理问题,表现为理想信念淡薄、道德品质下滑、不良心态滋生等,这种认知缺陷和心理问题会进一步影响贫困生的学习、社交、生活,使之发展成为经济和精神“双困生”。大学生精神贫困问题是高校资助育人的“拦路虎”,如果得不到很好解决,会使国家和高校的帮扶效果大打折扣,也会影响他们成长发展,导致更多的家庭和社会问题。

(一)理想信念淡薄

理想信念作为人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不可缺少的“钙”。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人们就会在激流和迷雾中丧失方向,注定不能顺利抵达理想的彼岸。广大青年大学生是党和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果精神上得“软骨病”,不仅会影响他们自身的成长成才,也会使他们难以担负时代所赋予的历史重任。

当前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表现为理想信念淡薄。理想信念淡薄表现为缺乏奋斗目标,功利化倾向严重,学习态度不端正等。如部分学生没有树立个人理想,缺乏学习动力,贪图享乐,得过且过,只求不挂科混文凭;部分学生不能确立与国家社会人民需要相结合的奋斗目标,缺乏奉献精神和时代责任感;部分学生甚至表现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质疑和否定,无视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片面夸大国家改革发展道路中的困难,盲目迷信国外的发展模式等。

(二)道德品质下滑

无论是祖国繁荣昌盛、社会稳定有序、家庭和谐温馨,还是个人全面发展,都有赖于道德品质的不断提升。贫困生在一些错误价值取向的引导下,容易出现道德失范现象。部分贫困生缺乏诚信,旷课、考试作弊、编造理由请假逃课、贫困贷款申请材料造假、学费贷款不还、就业简历造假等现象时有发生。部分贫困生形成畸形的消费观,追求享乐,不懂感恩,拿着父母血汗钱和助学金盲目攀比,奢侈浪费,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还有些贫困生集体观念不强,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严重,不讲奉献,认为集体应该为个人利益服务。部分贫困生缺乏社会公德心,不尊重师长,不宽容关爱同学,随地乱扔垃圾,甚至在网上散布低俗、虚假甚至淫秽、暴力等信息。这些不道德的行为不仅不利于自身健康发展,也会影响良好校园文化和社会风气的形成。

(三)不良心态滋生

不良心态的滋生也是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的问题之一。新媒体时代,多元文化使得一些不良心态在高校不断滋生和蔓延。相比较经济状况好的同学,这种不良心态在贫困生群体中更为凸显。不良心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浮躁不安心态。近年来,大学生学业、情感、就业等压力不断加大,部分学生容易出现焦虑浮躁不安情绪。例如部分学生学业上投机取巧,生活上贪图享乐,幻想通过网络直播等平台一夜暴富。二是自卑仇视心态。贫困学生受困于家庭经济条件差、房价高、就业难、看病贵等现实压力,产生自卑颓废心理这是正常的。三是冷漠与敏感心态。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部分学生逐渐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在与人交往过程中难以付出真诚、友善,平添功利、无情和冷漠色彩,产生信任危机。

此外,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还表现在部分学生人格不健全、奋斗精神丢失、执行力不足等方面。这些都严重阻碍贫困生群体的身心发展,影响和谐校园的构建,对高校资助工作带来挑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三、“精准扶贫”助推高校贫困生精神脱贫

应对贫困生精神贫困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高校要创新扶贫理念,寻找新的突破口。习近平精准扶贫理念,对于解决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有重要启示。高校要遵循因势而新的原则,按照精准扶贫理念,在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动态管理、四位一体扶贫格局等方面下大力气,助力高校贫困生实现持久性精神脱贫。

(一)精准识贫奠定帮扶基础

精准识别高校“双困生”,摸清精神贫困程度、致贫原因及贫困种类,为每个贫困生建立档案,是精准脱贫的关键第一步。相对于经济贫困,精神世界的贫困更多地蕴藏在人们的思想和头脑中,难以确定固定的贫困标准,较难用定量方法来识别,只能通过日常交流、行为表现等进行识别、归类。因此,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的识别工作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高校党委要把帮扶贫困生精神脱贫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首要职责和使命担当是帮扶贫困生化解精神危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要坚持“精、准、细”的识别方法,通过自我观察、师生评价等方式,充分掌握班级每个贫困生的家庭背景、求学经历、思想倾向、心理状况和日常习惯等个人情况,真正做到深入学生“看真贫”。此外,高校要建立一体化的学生事务管理平台,借助大数据对学生消费、学习等各方面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归纳分类贫困生精神贫困程度及原因,建立对应的精神贫困档案库。档案库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自尊心,做好必要的保密工作。

(二)精准帮扶完善扶贫体系

1.健全贫困资助体系,强化高校资金支持

经济贫困是导致大学生精神贫困的根本原因之一。高校要广泛征求贫困生的意见,健全和完善资助体系,在确保资助公平公正的基础上保证资金产生最好的效果。与此同时,高校可以根据校园优势和贫困大学生家庭实际,协助贫困生所在地的驻村扶贫干部有针对性地开展经济帮扶,促使贫困生家庭脱贫致富。当然,在物质资助的同时,要注重帮扶艺术,将物质帮扶和精神脱贫统一起来。例如,2019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依托一卡通大数据,对消费远低于全校平均水平的经济困难学生进行隐形资助。这样既能从实质上缓解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困难,又能温暖人心,帮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和感恩之心投入大学生活,获得学生纷纷点赞。高校要改进“奖、助、贷、勤、减、免、补”的资助体系,统筹资助款项,建立健全回报机制,避免给予无条件的资助,使贫困学生产生“不要白不要”的错觉。例如,部分高校将更多资助用于勤工俭学岗位,鼓励贫困大学生通过自身劳动获得报酬,在人际互动中提升自身社交能力。高校与中学、企业合作,在中学和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不仅可以让贫困大学生赚取生活费,也可帮助他们提前适应社会,激发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精神,在服务社会中提高自己的认识。

2.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学生健康成长

面对部分贫困生精神贫困问题,高校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应积极开展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灌输式教育方式,不仅使学生对思政课敬而远之,也使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趣味性与学理性相结合的教学、课后的交流谈心,有助于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帮助他们坚定通过自身努力改变现状的决心和信心。例如,高校思政课教师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和“心灵交流”贴吧平台,加强与贫困大学生的沟通交流,及时发现他们思想观念的偏差,开展针对性教育。部分从小生活在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容易受村民“等、靠、要”消极思想的影响,不能系统全面理解国家扶贫政策和学校资助措施,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可以帮助他们从思想上消除误解,增强理解政策的能力。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激发主体内生动力

大学生刚步入成年人阶段,人生阅历不足,抗压抗挫能力比较欠缺,进入新环境,往往会出现身体不适和心理焦虑。学校应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邀请专业的心理咨询专家,根据贫困生群体的具体心理问题,建立心理素质档案,分类施策,化解贫困生的心理障碍,减少因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矛盾,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同时,学校可邀请校内外心理辅导师,定期举办高水平心理健康讲座,开设心理健康相关通识教育课程,利用校报、广播站、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宣传心理健康相关知识。考虑部分贫困生因各种原因无法参加心理健康中心组织的线下心理咨询,中心可通过在线网络咨询平台如QQ、微信、钉钉、校园公众号等,为大家提供线上服务。针对容易因各种主客观因素而返贫的学生,必须建立动态跟踪反馈机制,确保一系列心理教育举措精准高效。

4.丰富校园主体活动,构建和谐文化氛围

在帮扶贫困生精神脱贫的伟大实践中,和谐、友善的校园文化环境必不可少。首先,高校可借助当地文化资源优势,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利用“5·25”等特殊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鼓励贫困生积极参与,塑造他们积极乐观的性格和诚信友善的品格。例如,山西高校可挖掘关公忠义、晋商诚信等文化资源,在校园内宣传爱国仁义、诚信宽厚、艰苦奋斗等优良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其次,学校要加强院系、班级、宿舍的整体建设,充分发挥组织、学生会、社团组织的功能,在和谐融洽的校园环境中,提高贫困生的综合素质。再次,学校要积极开展互帮互助活动,秉承“精准”理念,采用师生、生生一对一的帮扶模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助力贫困生尽快实现精神脱贫。最后,学校要加强网络育人功能的建设,利用校园网络平台打造团结向上、积极上进的文化体系,让贫困生在良好的网络环境中感受善意和温暖,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校园生活。

(三)动态管理保障脱贫实效

高校贫困生精神脱贫离不开精准化动态管理,这是高校扶贫措施能够持续惠及精神贫困学生的重要保障。其一,动态管理学生信息。鉴于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的表现多样且不断变化,作为扶贫者的一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辅导员要在逐班逐生精准识别分类建档的基础上,持续跟踪举措进展成效、学生变化等,及时更新档案数据和识别方法,做到进出有序、动态监管。其二,持续管理帮扶举措。作为解决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问题的主阵地和关键突破口,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和心理咨询室要建立健全对课堂全过程和心理咨询活动各环节的监测评估体系,发挥主阵地大规模减贫作用。其三,精准考核帮扶成效。学校可设置短中长期的考核期限,出台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考核指标,对贫困学生的阶段性心理和具体行为,尤其是人生态度、精神状态、奋斗目标、生活细节等方面的表现进行精准考核。此外,学校要坚持校长党委统筹工作,院系主任党总支负总责,思政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推进工作的机制,层层落实贫困生精神扶贫的责任。对扶贫成效进行阳光考评,把严格要求和务实作风贯穿精神扶贫全过程,确保贫困学生实现脱贫。

(四)“四位一体”凝聚扶贫合力

扶贫攻坚的完成不仅取决于贫困对象,也离不开外部力量的支持配合。习近平重视社会合力的作用,强调构建“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高校贫困生精神脱贫不仅是贫困生自身发展的事,更是关乎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和民族复兴伟业的大事。因此,对贫困大学生精神扶贫必须坚持国家扶贫、高校扶贫、社会扶贫、家庭扶贫互为支撑的大扶贫格局,凝聚强大的扶贫合力,共同助力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四大扶贫主体要形成高效的协同机制,关键是以国家扶贫为主导,高校、家庭扶贫为主力,营造全社会关怀高校贫困生的良好氛围,培育解决精神贫困问题的社会专业组织机构。国家要重视主流意识形态的确立、科学理论及文化的传播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引导全社会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要建立社会扶贫的信息平台,鼓励社会企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扶贫,健全协作和监管机制。高校在贫困生精神脱贫工作中要发挥主力作用,要坚持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和心理咨询师扶贫的有机配合,在评奖评优等方面给成效卓著的工作者一定倾斜。家庭要注重传承和培育勤俭为本、德孝为先、家国情深的优良家风,帮助大学生从自身做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担起为家庭谋幸福、为社会送温暖、为国家做贡献的重要使命。

猜你喜欢
贫困生资助精准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