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路径优化研究

2022-03-23 12:46常秋艳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闲暇劳模劳动

常秋艳

(华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41)

立足新时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劳动教育,以更高远的政治站位进行战略设计安排,摆正了劳动教育的位置。新时代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建设者,亟需通过劳动教育来磨砺大学生意志、增强大学生本领,聚力培育时代新人。本文旨在从“何以必为、何以难为、何以为之”三个维度系统阐释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路径优化的可行性,对深入贯彻劳动教育新要求,提升大学生对劳动价值的认同感,开启大学生劳动教育新征程意义深远。

一、何以必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意义追寻

(一)大学生劳动教育汇聚人才合力,是为民族复兴之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40年来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1]中华民族素以勤劳著称,千年的历史文明、百年的革命征程都是劳动最好的见证。我国正处于迈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伟大征程的关键时期。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潜在后备军,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劳动技能,更要紧盯世界科技前端、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发展成为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精于劳动的新型劳动者。因此,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培养大学生形成无私奉献、精益求精的劳动品格;教育大学生将劳动与人生目标、与国家需要相结合;锻造大学生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强军。只有这样才能凝聚起大学生作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关键力量,为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实现“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转化[2],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支持和创新保障。

(二)大学生劳动教育综合育人体系,是为五育同构之本

陈宝生指出:“劳动可以树德、可以增智、可以强体、可以育美,具有综合育人价值。”[3]劳动教育本应与德智体美一道,共同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然而劳动教育在高校中却时常处于缺席的局面。大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劳动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符合德育“向善”的要求;劳动教育帮助大学生提升劳动技能,实现重复性劳动与创造性劳动的有机结合,符合智育“启智”的要求;大学生通过劳动教育实践,磨砺意志、锻炼身体,符合体育“健体”的要求;大学生通过劳动教育发现并创造美,完善审美人格,符合美育“求美”的要求。可以看出,劳动教育不仅有其他四育共同的育人目标,还有着特定的综合育人功能,也正是劳动教育与其他四育的综合性和联通性,使其具有本质意义上的解释性和包容性。高校只有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既实现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的相互促进,趋至良性循环,又保证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的相互融合,实现同频共振,构建“五育并举”大格局,才能提高育人实效,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三)大学生劳动教育形塑时代新人,是为自我实现之基

列宁曾说过,“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4]大学生作为承担历史使命、肩负时代担当的年轻一代,须在劳动中确证自我价值,实现全面发展。一方面,大学生劳动教育培养有本领、勇创新的时代新人。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劳动形态的渐趋复杂,在为大学生提供广阔空间的同时,也对他们自身具备的专业本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劳动教育强调实践练就本领,劳动实践将理论和应用对接,将理想和现实联结,在技能本领提升的基础上,激发他们的创新、创造性思维,实现重复性劳动和创造性劳动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大学生劳动教育培养有担当、肯奉献的时代新人。劳动实践不仅练就大学生的过硬本领,也让他们学会在磨砺中承担时代责任、在成长中奉献自我价值。逆行出征的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奔赴新疆的118名中国石油大学毕业生。正是这些不畏艰险、投身一线的大学生,他们不为功利和虚荣所左右,坚定地选择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是新时代的奉献者和建设者。

二、何以难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现实处境

(一)劳动教育内容滞后,大学生难以适应劳动形态变化

传统劳动教育主要承担生产、技术性培养工作,重点关注大学生劳动技能的提升。随着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当前社会劳动形态发生深刻变化。正如马克思所说:“现代工业通过机器、化学过程和其他方法,使个人的职能和劳动过程的社会结合不断地随着生产的技术基础发生变革,……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5]这就意味着劳动教育必须随劳动形态而变换。一方面,新兴劳动形态的更迭必然加速传统劳动形态的消解。受传统劳动形态生产力低下的影响,劳动时间占据人的大部分时间,而新兴劳动形态是生产力高速发展的产物,个体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随之增多。特别是处于学校和社会交接期的大学生,如果没有劳动教育引导他们合理支配闲暇,过多的闲暇反而会成为滋生混乱的温床。另一方面,新兴劳动形态的变化往往伴随着相关从业人员的增加,加之人工智能对体脑劳动的替代完成,情绪劳动在部分新兴行业所占比重越来越高。新时代的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从业者的主力军,劳动教育如果不能在内容上与时俱进,重视大学生的劳动情绪,将导致他们无法适应劳动形态新变化,进而难以达到未来社会发展对新型劳动力的要求。

(二)过度依赖智能互联,大学生的体脑劳动发展不均衡

新时代大学生成长于科技网络日趋发展的大环境中,他们在充分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身体和思维也产生对智能互联的过分依赖。一方面,在衣食住行上对智能设备过分依赖的大学生,他们往往只有大脑参与劳动,体力劳动的可操作性降低。普及的智能家居替代家务劳作,便利的交通工具替代通勤出行,精密的智能机器人替代重复、高危性工作。显然,人工智能为学习生活带来极大便捷。但也正是身体的离场和实践劳动的缺乏使得大学生体脑劳动发展失衡,体力劳动能力下降的同时,还丧失对“劳动创造幸福”理念的基本认同。另一方面,在学习思考上对智能互联过分依赖的大学生,他们在使用人工智能时,思维被慢慢腐蚀,大脑灵敏度逐渐降低。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大学生只有通过劳动实践,才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才能获取真理性认识。但海量的信息、便捷的渠道使大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总会首先求助网络,而不是经由劳动实践的持续训练,直至思想的成熟。这就必然强化大脑的过度依赖和身体的游离状态,不仅使得大学生产生轻视劳动成果、歧视体力劳动的片面认知,这种过度依赖智能互联的思维方式与要求体脑并用的劳动教育更是背道而驰。

(三)对劳模价值认知不清晰,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趋向功利化

劳模作为一种时代形象,形塑着各行各业的精神风貌。对劳模形象的传播和劳模精神的弘扬是培养大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形塑大学生职业道德感和使命感的重要手段。然而,在互联网和全球化传播语境下,庞杂信息和多元思潮相互交融、碰撞,严重影响部分大学生对劳模形象的认知和对劳模精神的认同。这种不清晰的认知一方面使部分大学生曲解劳动与消费的关系,他们将劳动当作满足消费的手段,将经济收入等同于社会贡献。盲目追捧影视明星和商界巨擘等一些物质财富的极大拥有者,而忽视创造物质财富的行业劳动者,拜金和享乐成为人生的终极追求。另一方面也使部分大学生对劳动价值和劳模精神缺乏正确认识,形成“劳动又脏又累、劳动者地位卑微”等错误劳动观念。他们羡慕明星网红的天价片酬和光鲜亮丽,渴望不劳而获和少劳多获,缺乏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劳模精神。这种重劳动结果轻劳动过程、重物质享受而轻精神追求的现象反映部分大学生劳动价值的物质化和功利化倾向,阻碍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前进步伐。

三、何以为之: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路径优化

(一)复位闲暇教育,正视情绪劳动,助力劳动教育内容更新

正如笛卡尔所言,人存在相互作用的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每个人都是闲暇与劳动的结合体,寻求二者之间的结合点,将闲暇教育系统地纳入劳动教育内容体系之中,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方面以渗透性的课程教育,培养大学生科学的闲暇观。大学伊始的德育课程,将其中涉及心理素质、道德品质、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知识与闲暇教育融合,帮助大学生理解利用闲暇时间与实现自我发展的联系,避免光阴虚度,实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以“开放型”的闲暇空间,为大学生高质量闲暇生活提供空间支持。一是图书阅览室、体育运动场等活动空间的“硬件”支持,闲暇时间的有效利用有赖于闲暇空间的充分扩展。二是“软件”支持,大学生所处环境的氛围、格调和情趣等隐形因素对高质量闲暇生活的养成具有重要引导作用。

为保证大学生尽快适应未来劳动形态的变化,将情绪劳动纳入劳动教育内容规划中同样必不可少。一是研制科学的情绪劳动教育内容。设计与大学生身心成长规律相符合、与其他教育学段相融合、与生动的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情绪劳动框架,让大学生得以系统掌握情绪劳动的基本内容,提高情绪调节和情绪劳动能力,成为新时代合格的情绪劳动者。二是丰富情绪劳动教育途径。情绪劳动教育要注重与德智体美四育的深度融合以及与大中小劳动教育一体化的主题衔接,有层次地拓宽情绪劳动的教育渠道[6]。除此之外,情绪强调内生性和情感性体验,还要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情绪劳动实践来强化大学生的体验感,将大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获得的内在品质转化为具体的情绪调节和情绪劳动能力。

(二)顺应科技发展,借助人工智能,推动劳动教育实践拓展

一是劳动场景的虚拟化和浸入式设置,拓展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空间。充分利用VR、AI、大数据等网络手段,再现真实劳动场景,学生可以在集视觉、听觉、触觉等融为一体的虚拟场景中体验“足不出户”的浸入式劳动。这种劳动不仅优化学生的感官体验,极大地调动他们劳动学习的积极性,还弥补传统劳动教育受限于劳动场景的短板,为劳动实践提供广阔空间。二是劳动教育载体的多样化与智能化运用,丰富大学生劳动实践的方式。大学生在浸入式体验虚拟劳动场景的同时,还可以运用多种虚拟劳动工具。比如虚拟田野劳动,通过对拖拉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的虚拟操作,短时间内体味农业生产的全劳动过程。[7]多种劳动工具的使用调动大学生体、眼、脑、心、手等共同参与,在手脑配合的劳动实践中锻炼了体脑协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三是实现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的互融互通,拓展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创业实践。就业形势的持续低迷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为大学生将所学知识对接智能技术提供契机。开展“互联网创业”形式的劳动竞赛,大学生从兴趣爱好出发自行组队参与。在利用科技发展解决社会问题的同时,大学生还锻炼了动手、动脑能力,社会责任意识和劳动情感能力随之提升。

(三)以劳模为榜样,弘扬劳模精神,加强劳动教育典型示范

一是将智媒体平台作为劳模宣传的主战场。利用信息化技术和网络传播速度快的优势,以文字、图片、视频等贴近大学生生活的形式报道劳动模范;利用微博、微信、学习强国等融媒体平台,以功能互补、资源融通的传播生态去实现劳模形象、劳模精神的全方位呈现和多维度传播,彰显他们在平凡中创造伟大的优秀品质,从而使劳模形象更加立体,劳模精神更加深入人心。二是将表彰作为弘扬劳模风尚的主渠道。表彰形式上将重大时间节点与日常化时段相融合,使劳模表彰既有宏大的典型性宣传,又有细微的常态化报道,强化大学生的认知体验。表彰对象上将知识创新型劳模与平凡生活类劳模相统一,使劳模表彰既有各行各业的专家精英,又有埋头苦干的普通劳动者,使劳动模范更加可亲、可近、可敬、可爱、可信、可学,拉近大学生与劳模的距离。表彰机制上将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除了给予劳模尊崇礼遇,还要实打实地提高劳模的经济待遇。只有劳动模范和广大劳动阶级的获得感提升、荣誉感增强,才能打牢劳模传承的群众基础,激发新时代大学生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热情。总之,通过对劳动模范的弘扬和肯定,不仅能够激励劳模以更高的热情去奉献社会,引领劳动价值的回归,也让大学生明白“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激励他们以报效国家的情怀和无私奉献的热情唱响时代的劳动赞歌、实现自我的青春价值。

猜你喜欢
闲暇劳模劳动
动物“劳模”竞选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人在何时最清醒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劳模村”里的幸福密码
热爱劳动
闲暇拾笔寄娱情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闲暇时间干点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