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 勇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 安徽 六安 237011)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全党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劳动教育……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1]。高校能否依托劳动教育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其完美融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促进人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的一大时代课题。新的课题召唤“五育融合”这一新的理念。所谓“五育融合”,是指由以往德智体美劳“各行其是”的状态转向彼此渗透的融合状态。[2]高校在“五育融合”理念下应该不断摸索和把握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之间的融合点,构建融合机制。对于劳动教育,高校应正确理解“五育融合”理念重要意义,深入挖掘劳动教育的特有育人价值,牢固树立科学的劳动教育观,积极适应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不断开创高校人才培养新局面。
《意见》指出,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五育融合”理念要求高校充分关注劳动教育的特点,在考虑高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德智体美各育与劳动教育的结合方式与结合策略,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作为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劳动对于培养和提升人的道德修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劳动教育能够增强广大青年学生对社会、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大学生群体正处于“拔节孕穗期”,系统的劳动教育不仅能培养他们的奉献精神,而且可以激发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自觉抵制错误思想的影响,勇敢地同不良思潮做斗争,提升自身明辨是非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大学生将个人价值统一到社会价值中,实现“小我”和“大我”的统一;其次,劳动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充分体会与感悟艰苦奋斗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和家国情怀,体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3]最后,高校基于“五育融合”理念优化劳动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价值观念,有利于引导他们树立恪尽职守、脚踏实地、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职业道德,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逐渐养成辛勤劳动的习惯和良好品质。
劳动提升人的道德修养的同时对人的智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其一,劳动教育本身就在向学生传授劳动知识,增长学生的劳动智慧。信息时代,产业技术的更新换代要求劳动者掌握综合技能。五育融合工作的开展可以均衡高校在体力劳动教育与脑力劳动教育过程中的重视程度,促进高校大学生劳动智慧的培养以及实践能力的提升。高校基于“五育融合”理念优化劳动教育的当务之急是让大学生学会劳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对各类事物和现象的观察,在教师的讲解中,形成自身对世界规律性的认识,从而熟练运用劳动知识,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促使学生积累劳动智慧;[4]其二,大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有利于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推动学生的智力发展。具体而言,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给予学生的思维拓展和智力发展以无限可能,引导大学生对所学知识坚持不懈地探索与钻研。
劳动教育是强健人的体魄、提高人的身体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认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在劳动实践中改变着客观世界。这里的“客观世界”就包括人自身,即人的身体素质。远古时代的原始人正是依靠双手和辛勤劳动,克服重重困难,才得以生存并抚育后代。一方面,劳动锻炼能够激发人的身体潜力,高校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各育之间的融合可以在学生日常的学习与工作中充分融入劳动教育因素,通过鼓励学生动手参与劳动教育实践的方式调动人的各项身体机能,使人的身心和体能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适度的体力劳动锻炼可以强健人的体魄,传统高校各项教育工作的开展主要侧重学生对于专业理论知识方面的掌握,德智体美各育与劳动教育的结合可以在理论知识学习之余掌握其实践技巧,在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身体机能,使人的身体素质和各项机能在锻炼中逐渐增强。
劳动教育与美育息息相关。学生在劳动锻炼过程中会对客观世界进行反复的情绪体验,推动学生情感乃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发展变化。一言以蔽之,劳动教育可以提升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一方面,学生在劳动锻炼中能够亲身感悟劳动成果带来的成就感,树立劳动伟大的审美观,激发学生热爱劳动、愿意劳动的主观能动意识,调动学生参与体力劳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劳动锻炼中体验快乐,提升学生理解美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参与体力劳动锻炼可以在收获成果的同时,激发劳动创造的积极性,提升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5]同时,劳动教育可以引导学生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影响,树立正确的劳动审美观,推动高校学生在实际学习与生活过程中充分践行相关的劳动教育理念,促进其审美能力的提升与全面发展。
在《意见》出台后,高校劳动教育取得较大进展。但是从“五育融合”理念的视角来看,部分高校优化劳动教育仍然面临边缘化倾向、在实践育人中被虚化、尚未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相关主体对劳动教育不够重视四个方面的问题。
当前,部分高校劳动教育呈明显的边缘化倾向,弱化了劳动教育的价值。其一,在思想认识方面,部分高校对劳动教育缺乏深刻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一些高校片面地将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和实习实训等活动等同于劳动教育,劳动成为学生习得某项技能的手段,弱化体力劳动,不少大学生选择回避累活、脏活,这明显与“五育融合”育人理念背道而驰;[6]其二,部分高校过于关注学生文化课成绩,不重视劳动教育课程,不仅造成学生没能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很难做到劳动自立,而且导致不少学生缺失劳动意识与劳动能力,不愿意从事体力劳动,更谈不上奉献社会、服务人民;[7]其三,家庭、企业和相关社会团体对大学生的劳动教育普遍不够重视。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各育的融合不仅局限在校园环境中,还包括学生在家庭环境以及企业实习环境中劳动知识的掌握以及劳动能力的培养。但具体“五育融合”过程中,部分高校在德智体美各育的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忽视劳动教育的情况,难以提升大学生专业性、创新性的劳动能力,直接影响“五育融合”育人合力的形成。
当前,部分高校劳动教育在实践教学中存在被虚化的情况。部分高校劳动教育的开展混淆目的和手段,紧盯活动开展是否顺利、相关安全保障是否到位,忽视学生集体主义精神与勤劳品质的培养,不够重视发挥“以劳育人”的功能。其一,部分高校在实习实训教学中存在“走过场”现象,甚至仅安排一两天的参观时间,不少学生如此短的时间里只能走马观花,缺乏实质性亲身劳动体验,难以充分发挥实习实训的实效;[8]其二,“五育融合”过程中劳动教育专业训练安排科学性有待提升。劳动教育在“五育融合”过程中的运用需要高校安排专业的劳动实践环节,但不少大学生反映在实习实训中的动手机会明显不够,体会不到体力劳动的真正乐趣,难以通过劳动领悟实践内涵,直接降低了实训教育的质量,阻碍“五育融合”进程的推进。
“五育融合”视角下高校劳动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高校具备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通过劳动教育与其他各育之间的协调配合,进一步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但实际课程体系建设并不理想。首先,高校在劳动教育课程的安排科学性上有待提升。部分高校在课程安排上存在重德智体美,轻劳动教育倾向,劳动教育课程时长较短且主要集中于下午,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注意力有限,不利于学生在劳动教育课程中学习效率的提升;其二,在课程设置方面,部分高校在课程类型的确定以及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较为随意,不仅没有充分考虑本校师生对于劳动教育内容的意见与想法,也没有邀请相关专业对劳动教育课程内容进行论证,没有结合学生特点设置劳动教育课程,对各门课程蕴含的劳动教育元素挖掘不充分,难以发挥“五育融合”的育人效力。
“五育融合”视角下劳动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科学完善的劳动教育评价机制,通过对高校教师各项教学活动以及学生学习行为的综合评价提升高校劳动教育质量。但实际劳动教育评价机制建设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其一,劳动教育评价理念有待更新。部分高校在劳动教育评价过程中仍然坚持传统的评价理念,忽视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各育之间的联系,只对劳动教育内容与方式进行评价,不仅阻碍了“五育融合”这一理念作用的发挥,同样影响了学生全面发展;其二,在评价标准方面,不少高校既没有建立完善的劳动教育评价标准规范劳动教育教师的教学行为,也没有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对学生在劳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高校师生在劳动教育过程中的教学与学习行为无法收到及时的反馈,导致高校师生对“五育融合”理念理解与落实不充分,直接降低了“五育融合”的育人效力,制约了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9]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优化劳动教育必须体现“五育融合”,杜绝分离、割裂五育,用好课堂主渠道,抓好第二课堂,重视整体推进,调动全社会力量,全方位构建以劳育人新格局。
高校基于“五育融合”理念优化劳动教育,要在进一步完善劳动教育党委领导机制与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制定总体规划、开展全面部署,推动形成劳动教育常态化长效机制。其中,特别要用好课堂主渠道,促进劳动教育融入其他课程。
1.高校要根据本校劳动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劳动课程教学大纲,分学段设置劳动课程类型,分层次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明确劳动教育课程的学时和学分。高校可以将劳动教育课程分成劳动理论、劳动技能与劳动实践三类。针对不同专业,可将劳动教育课程分为普及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专业类劳动教育课程应紧密结合专业课教学实际,有机融合劳动教育内容。[10]
2.为了更好地落实“五育融合”理念,高校应将劳动教育融入其他课程。首先,高校要将劳动教育融入思政教育,实现以劳树德。思政课教师要把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不断增强广大青年学生的劳动观念,大力推动工匠精神、劳模精神进课堂、进教材,使大学生将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其次,高校要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其他课程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知行统一。大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手脑结合深入消化理论知识,才能进一步拓展思维和激发学习兴趣,实现以劳增智;再次,高校要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体育教学,实现以劳强体,为大学生劳动实践奠定生理和心理基础,进而让他们在劳动中创造价值、收获成果。一方面,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能培养其劳动必需的体力、协调力和适应力;另一方面,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形成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自我超越等品质,能够使学生在体力劳动中协同合作,激发他们的创新创造意识,进而使他们在劳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深刻领悟劳动之美,弘扬劳动精神;最后,高校要将劳动教育融入美育,实现以劳塑美。劳动创造美,美育必须依赖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必须依托美育实现个体素质提升。大学生只有在劳动锻炼中体悟到自身价值,才能获得审美愉悦。
高校基于“五育融合”理念优化劳动教育,要下大力气全面落实实践育人,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日常生活。
1.高校要进一步加强第二课堂中的体力劳动活动建设,增强体力劳动的体验性、趣味性和综合性。如,高校可以将大学生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中,在创造性劳动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高校还可以将劳动教育融入大学生公益实践等社会实践活动中,组织开展“最美劳动者”评选活动,积极营造学习劳动模范的良好氛围;定期举办劳动价值观学习沙龙与劳动精神专题研讨,邀请专家、学者来校开展劳动教育专题讲座,并邀请劳动模范和大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互动、心与心的交流。[11]高校既要积极引导大学生主动下基层、进工厂,在亲身劳动体验中感受劳动独特的魅力,也要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性劳动,使他们在劳动中体验奋斗和奉献之美。高校还要基于“五育融合”理念着眼学生全面发展和他们的日常生活,为其构建沉浸式劳动教育场景,在真实的劳动情境中陶冶学生劳动感情、加深学生劳动认知、磨炼学生劳动意志,升华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集体主义精神。
2.高校要建设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校园文化,让广大青年学生自觉弘扬忘我奉献、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劳动精神。高校要将劳动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利用校园中的以劳育人元素。如,高校既可以推出有关“最美劳动者”的多媒体产品,广泛宣传新时代劳动模范的优秀事迹,促使劳动教育紧跟时代发展步伐,[12]也可以充分运用微电影、短视频、VR全景等形式制作有关劳动教育的微文化产品,使劳动教育更具互动性,还可以从奖惩制度、校规校纪等方面入手,营造热爱劳动的校园文化氛围。除此之外,高校在“五一”国际劳动节要大力开展劳动教育专题宣传,深挖国际劳动节的深刻内涵,加深大学生对劳动的深层次理解,促使大学生群体更加认同劳动价值观,自觉参与体力劳动锻炼。
高校基于“五育融合”理念优化劳动教育,必须着眼全局,重视整体推进,推动以劳育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1.建议国家、省(市)、区尽快建立劳动教育综合保障体系,建议各大中小学尽快建立集劳动课程与实践于一体的劳动教育体系,为高校进一步优化劳动教育打下坚实基础。其中,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制定优化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和指导大纲,构建大中小学一脉相承的劳动教育体系。如,对于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规划和设计,在横向上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合理制定劳动教育目标,科学设计劳动教育内容和方法;在纵向上要抓好大中小学在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实施与评价方面的衔接工作。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建设除了劳动技能课外,还要适当补充实践活动课程和具有地方或校本特色的课程,遵循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思路,运用纵横交错、多方参与的形式对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开展课程编制工作。[13]
2.高校要在大学生入校以后的重要节点组织开展更加精准的劳动教育。在新生入学时,高校要在各环节渗透劳动教育。如,高校可以在校史教育中给大学生讲好本校一代代学生的艰苦奋斗史,使学生深刻认识学校取得的办学成就凝结着伟大的劳动精神;在大学生毕业实习时,高校要引导大学生深刻意识到只有辛勤劳动才有收获,未来的职业生涯只有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弘扬不怕苦、不怕累的劳动精神,才能脚踏实地,赢得事业成功;在重要典礼讲话中重点宣传知名校友实干苦干的劳动精神,激励一批批学生满怀饱满的劳动热情走向社会,引导他们积极深入一线基层工作岗位建功立业。
基于“五育融合”理念优化劳动教育,不仅需要高校具备完善的课程体制,还需要科学完善的课程评价机制。
1.更新“五育融合”视角下劳动教育评价理念。高校需要在原有劳动教育评价机制基础上提升关于“五育融合”的重视,明确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各育之间的联系,提升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运用“五育融合”理念的规范性。
2.完善高校劳动教育评价标准。科学完善的评价标准可以为高校劳动教育工作指明方向,优化“五育融合”视角下劳动教育工作开展质量。一方面,高校应当鼓励本校师生积极参与“五育融合”视角下劳动教育评价标准的制定与完善,不断强化他们的劳动观念,端正其劳动态度,丰富其劳动技能,增长其本领才干;另一方面,高校应积极聘请相关专家对本校劳动教育评价标准进行完善。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充分考虑高校劳动教育资源以及生源质量,同时还要将“五育融合”理念纳入评价标准建设过程中,推动高校劳动教育规范性的提升。此外,加强“五育融合”视角下劳动教育的经费保障,政府要努力争取各方的支持,将更多社会资本用在劳动教育实践评价建设和相关课题研究中,为构建以劳育人新格局提供强大的物质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