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雯晶 汪 岷
(太原师范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0)
在我国两千多年前的医书《黄帝内经》中,就有“胎病”的论述,这比希腊学者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胎教观点早一千多年。中国古人实行胎教,最初开始于西周时期。古代胎教(截至明清时期)大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秦汉时期;第二,唐宋时期;第三,明清时期。
秦汉时期胎教学说初步形成。这一时期的胎教思想认为母亲的一举一动、一思一言与胎儿的发育息息相关。中国历史上最早实行胎教情况的记载,见于汉代的著作:贾谊的《新书》和《大戴礼记· 保傅》。他的两本著作总结记载了先秦时期古代帝王家庭有关胎教的情况,书中论述了在临近生产的一段时间内,王后不听不符合礼乐的音乐的观点。
除了统治者重视胎教外,一些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也都很重视胎教。例如将《楚辞》编订成书的西汉伟大文学家刘向,他的《列女传》中,记述了他的观点:“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邪色,耳不听淫声,夜则令瞽诵诗道正事。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德必过人矣”。[4]又如东汉思想家、政治家王充,他所著的《论衡》一书中,集中论述了胎教的问题。他认为影响胎儿发育的因素,不仅有“外象”,也有孕妇内心的活动“内感”。
南北朝隋唐时期,胎教理论进一步发展,开始有医学家记述、论述胎教问题。这一时期中医学说逐步形成,医学家将胎教与医学、生理学相结合,例如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南宋医学家陈自明等人都在自己的著作中说明了胎教的内容与方法。孙思邈提出了要“弹琴瑟,调心神”,“和情性”,“节嗜欲”,“居处简静”“庶事清净”。[5]陈自明提出了“常日谈正言,身行正事”、“看诗书”等主张。在今天看来,仍然是积极健康的胎教方法,仍然是符合科学要求的。
随着我国古代医术的发展,隋唐以后至明清时期的胎教理论,逐步完备并且科学化。清朝末年,维新运动思想家康有为在《大同书》提出“因感成孕”,“怀感人胎”,认为外界事物对孕妇以及胎儿的影响巨大,主张将胎教纳入教育体制,即由政府设立专门的胎教机构——人本院为孕妇服务。这足以见得中国的胎教理论和实践,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同时也为音乐胎教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世界的胎教研究,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1985年英国《妇产科学杂志》发表“胎儿可以学习吗”的一篇文章,通过一系列实验,论证了胎儿可以听到母亲和外界传入子宫内的声音,包括说话和音乐。文章认为胎儿是有记忆的,在宫内也可以进行学习。音乐这门声音艺术,具有非语义性和非描绘性的特征,它不仅具有认识和教育的功能,还有美育和实用的功能。正如美国华裔音乐治疗家刘邦瑞所说,音乐可以直接引起大脑的反应,比语言引起的反应更加直接,更迅速。本文主要围绕聆听、歌唱、传声器、律动这四个方法展开探讨。
1.聆听胎教的内容
聆听胎教主要是指孕妇进行音乐欣赏,音乐能使孕妇心旷神怡、浮想联翩。优美动听、轻松愉快、幽默诙谐的音乐可以使孕妇心情舒畅,精神得到慰籍,从而使其情绪达到最佳状态,并通过神经系统将这一信息传递给宫内的胎儿,使其深受感染。当音乐从耳朵进入人体,与体内的各个器官运作产生交流,可以帮助孕妇的呼吸、心跳、肠胃蠕动、血液循环等生理机能恢复其原本符合自然和谐的韵律与秩序,使得孕期的压力得到缓解,调节身心的韵律,缓解孕期的不适。
2.聆听胎教的方式
根据孕期的不同反应,每个孕妇的不同变化、不同喜好,胎教音乐也要随之而变化。怀孕初期,孕妇偏食以及情绪的变化会引起体内生理的变化,容易发生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血管收缩等不良现象。这时可以选择听柔美细致、优雅平缓、带有诗情画意的乐曲,能够缓解怀孕初期紧张焦虑的心情,具有安定的作用;怀孕中期,孕妇体重的增加和重心的变化会引起肌肉疲劳和机能降低,可以在晨间或晚间胎动时,聆听婉转、悠扬动听的乐曲,能够渗入心灵,具有舒心的作用;怀孕末期,孕妇即将临产,身体越发沉重,行动费力,易感疲劳,可以聆听灵动、节奏感稍强的音乐,改善临产前的心情,使情绪达到最佳状态,迎接胎儿到来。
1.歌唱胎教的内容
歌唱胎教是由胎儿的母亲或父亲,给胎儿唱歌,从而达到令人满意的音乐胎教效果。母亲给胎儿唱歌时可以产生物理振动,胎儿听到的声音既和谐又愉快,使得胎儿从中得到感情上和感觉上的双重满足。英国著名的小提琴家耶胡迪·梅纽因,他曾经在英国胎儿心理学会成立大会上发表过这样的提议:如果想使胎儿舒适安宁,孕妇应该多为胎儿唱歌。
2.歌唱胎教的方式
歌唱胎教的第一种方式是由母亲歌唱。母亲可以哼唱、清唱、跟着音乐一起歌唱。唱歌时保持心情愉悦,富于感情。有的母亲认为自己没有音乐细胞,不能够给胎儿唱歌,其实不然,只要喜爱歌唱,随意哼唱旋律也能让自己身心愉悦,对胎儿来说都是十分悦耳动听的。第二种方式是由父亲歌唱。父亲歌唱的声波以中低频为主,很容易透入子宫。实验与临床都证明,胎儿及刚出世的婴儿对高音比较敏感,让刚出世的新生儿听高音的声波,他会皱眉头表示讨厌。所以,胎儿是很喜爱父亲的讲话声音和歌唱的。父亲给胎儿唱歌,是任何形式的音乐都无法替代的。
父母亲的歌唱比录音机、唱片机的效果更佳。歌唱胎教还可以让胎儿更加熟悉父母亲的声音,加强情感的交流。甚至可以在胎儿出生后继续歌唱,在其繁杂不安时带来很好的安抚效果。
1.传声器胎教的内容
传声器胎教主要是针对胎儿进行音乐欣赏,传声器贴在孕妇腹腔上,为胎儿播放音乐。在选择传声带设备时一定要小心,选择质感好,无杂音的设备。同时,在播放的过程中一定要控制音乐的高度。高频率会伤害胎儿的耳朵,还会造成胎儿烦噪不安。研究表明,音乐频率不应超过2000Hz,且音强不超过60分贝。
胎儿与外界的联系,主要是由听觉器官和听神经来接受外界传入宫内的声波刺激。8周大的胎儿已有耳朵的雏形,听觉系统到26周发育成熟,到28周便能够对声音做出反应,同时拥有记忆力。这时,可以开始进行传声带进行音乐胎教。音乐能使胎儿大脑产生刺激,以提高胎儿大脑细胞的发育水平,促进胎儿智商的发育。
2.传声器胎教的方式
胎儿使用传声器听胎教音乐,要注意音乐频率的问题。胎儿的神经发育还不完全,兴奋很容易传到邻近的神经纤维,所以在大脑皮层容易形成较大的兴奋区。不同频率的声波刺激,在大脑皮质上有着不同的感受部位。所以,胎教音乐一定要保证音乐的声波特性不会损害胎儿的听觉器官,特别是内毛耳细胞和神经细胞。
胎儿听的胎教音乐,应注意听多长时间合适的问题。在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是相互转化的。当外界刺激过于强烈或持续作用,时间过久,相应中枢的兴奋过程超过了神经细胞兴奋性的限度,该中枢就会转入抑制过程。所以,声音持续刺激胎儿的中枢神经就会由兴奋转为抑制。使用传声器进行胎教音乐的时间适度皆可,一般每次5~10分钟,每日3次。
胎儿听的胎教音乐,还要注意不同的音乐类型对胎儿是有影响的。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对此做了实验,胎儿对舒缓轻柔的音乐与强节奏的迪斯科音乐有完全不同的反应。实验中,两种类型的音乐引起的十分钟内胎动数以及胎动类型,有明显的不同。这项实验表明,音乐节奏强烈、夸张的强弱力度、过度嘈杂的音乐不适合胎儿聆听,会使胎儿无法负荷,对胎儿的大脑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同样,过高音量、逐渐递增的摇滚乐和频谱过宽的交响乐,也不适宜作胎教音乐。
1.律动胎教的内容
音乐律动是指在音乐的伴随下,有规律地做出具有节奏感和美感的肢体动作。瑞士的音乐教育家达尔克洛兹最早提出音乐律动这一概念。孕妇用心感受音乐的变化,通过肢体或者器乐表达出音乐的节奏特点和旋律的起伏变化,可以促进母亲及胎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提高创造力,并在音乐的律动活动中感受到快乐。律动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即兴表演,无需排练。不像钢琴、小提琴等乐器,需要长久的练习才可以演奏。并且律动所采用的乐器都是不需要学习,马上可以使用的,大部分是打击乐器。
2.律动胎教的方式
音乐律动中,参与创作的乐器有很多,第一种是我们的身体,例如手、脚、胳膊、腿、头等部位;第二种是易上手演奏的乐器,例如海洋鼓、节奏棒、雨声响筒、马祖笛、三角铁等乐器。这些乐器的使用可以让胎儿与母亲有愉悦的身心感受,使之产生丰富的想象力,更加热爱音乐和生活。
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自制乐器配合音乐律动、舞蹈。生活中有很多可以使用的“天然乐器”,例如啤酒瓶盖子制作成摇铃、锅碗瓢盆制作成打击乐器、红豆装在瓶子中制作成沙锤等。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谭盾,他的音乐创作中多次使用水、纸等物品当成音乐元素,获得了大众的喜爱。生活中处处是音乐,要善于发现,大胆运用。
孕妇不仅可以使用乐器或者肢体参与到音乐的律动,还可以使用乐器配合诗歌的朗诵,用创造出的“音乐”来描绘诗歌的意境。例如孟浩然的《春晓》一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选用铃鼓、三角铁、双响筒等乐器即兴演奏,可以构造绚丽的春光景象。
保加利亚的心理学家、医学博士洛扎诺夫通过实验证明:当优美的音乐使左大脑半球进入到抑制状态得到休息后,人的记忆力是通常状态的2.17倍至2.5倍。适当的舒缓音乐赏析,能够调节孕妇的情绪,良好乐观的情绪可以促进胎儿的营养吸收和健康发育;能够对胎儿的听觉进行良性刺激,促进大脑皮质发育;能够使孕妇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帮助脑部供氧,促进睡眠和脑健康。
科学的胎教,在优生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音乐胎教又是胎教中的重中之重。音乐胎教主要是调节孕妇的情绪和对胎儿的感觉通路进行刺激。上个世级九十年代西方出现了“莫扎特效应”这个说法,认为莫扎特的音乐能够提高智商和推理能力,各大商店相关CD一抢而空。但这个说法从诞生起,至今没能够得到科学界的认证。如果把音乐教育以提高人的智商作为主要目标,那可能是音乐教育史上最为极端的目标。要把目光放到音乐对人的身心效应中去,从而发掘音乐对人的注意力、创造力、完善人格等要素的长期影响,这些对孕妇及胎儿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科学和实践都已证明,胎儿可以学习,他的记忆力会因适当的营养和刺激而促进。胎儿有惊奇的能力,他以特有的方式适应世界和体验人间。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胎教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仍然有一系列音乐胎教的乱象,如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信息零散不成体系、音像制品及书籍质量堪忧等。要在胎教过程中不盲目、不随从,与胎儿充分进行规律且积极的情感互动与科学的胎教联结,胎儿出世后的潜意识便会阳光积极,认同自己,内心安全感十足,乐于与人交往,勇于探索世界。
胎教是一种方法,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一种价值观。生命的孕育是一个既惊奇又美妙的人生历程,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取代胎教对人一生的健康所起到的重大影响,错过胎教时机将是莫大的遗憾。胎教是决定整个民族人口素质的关键,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建设幸福家庭的根本元素。人才是社会培养的关键,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树立优生、优育、优教、优化的生育观念。尊重生命,从胎教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