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茜
(兰州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理科在中国古代称作“格致”,即“格物致知”。《礼记·大学》中曰,“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1],意即通过推究事物的原理而获得知识。1993年,中国科学家、复旦大学原校长谢希德女士在《高等理科教育》杂志创刊号上题词“格物穷理,非要穷天下之物,但于一事上穷尽,其他可以类据”[2],进一步明确了“格致”(理科)的现代科学含义,即理科提供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和发现。随着自然科学的不断演进、分化和近代高等理科教育体系的确立,理科已经发展成为由传统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和天文学等基础学科,以及20世纪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海洋科学、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科学等新兴学科组成的大理科体系。高等理科探究自然规律及其应用前景,其研究作为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先导和源泉,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具有极强的基础性。高等理科教育是培养基础学科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应用科学、技术科学、综合学科和交叉边缘学科的重要依托和源泉,是其他各类高等教育的基础。高等理科人才培养对于科学文化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3]一流本科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任务和重要基础,理科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是“双一流”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体现。复旦大学作为中国培养文理基础学科人才的“双一流”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在长期办学中积累了大量培养理科人才的经验。本研究希望通过系统梳理分析复旦大学理科人才培养实践历程,探索其中的规律和经验,以期对同类“双一流”高校理科人才培养实践有所启示。
复旦大学始创于1905年,自1917年开始创办本科以来,开始了高等理科人才的培养。从1942年春至1949年秋,国立复旦大学(包括抗战时期渝、沪两部)理学院四年制大学本科即设有土木工程系、化学系、生物系、数理系以及中国生理心理研究所。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复旦大学主要的任务是培养研究人才和师资,原来的应用性学科全部调出,保留和并入的都是基础理论学科,理科各系实验室大大扩充,复旦大学从多科性大学转变为文理科综合性大学。20世纪50年代后期直到1964年3月,复旦大学在贯彻落实《高教六十条》的过程中,明确了“加强专业建设,集中力量办好汉语言文学、历史、数学、物理、化学5个专业”“积极发展函数论和泛函分析、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半导体物理、高真空物理、低能核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稀有元素化学、摩尔根派遗传学等13个重点学科”[4]的奋斗目标。1966年—1976年,复旦大学包括理科在内的人才培养经历了较大波折。
1978年之后,复旦大学的教学科研秩序全面恢复。1984年4月,复旦大学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建设的10所高校之一。为此,学校在“综合”“渗透”和“交叉”的改革方针下进行系科和专业调整,原有的多个理科列入学校重点建设计划,新设数理统计、运筹学等理科专业,进一步配套充实了表面科学、低能核物理、遗传和遗传工程等实验室,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创造了良好条件。到1988年,复旦大学已建成27个系63个专业,成为一所兼具人文、社科、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管理科学的新型综合性大学。1989年,国家教委将复旦大学的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理论物理、原子核物理、凝聚态物理、半导体物理、光学、物理化学、遗传学等学科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与此同时,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加深和拓宽学生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素质的教材建设、启发式教学、辅修第二专业、提前毕业和报考研究生、导师制、实行教学奖励等一系列教学改革,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这成为本时期复旦大学主要的办学亮点之一。
20世纪90年代初,复旦大学明确其作为高校国家队的发展大计,逐步确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总体奋斗目标。在本科教育中,复旦大学实现了从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素质教育转变。自1991年起,复旦大学相继有数学、物理学、化学等6个基础理科入选建设“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理科基地在办学条件、生源质量、师资素质等方面都有了大幅提升。2007年至2009年,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科学先后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起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4个理科专业实施“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1999年,复旦大学入选“985工程”首批建设高校。2002年,复旦大学启动“211工程”建设。2017年,学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五个理科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在同年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数学评分为A+级,物理、化学评分为A级,生物学、生态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评分评分为A-级。在2019年启动的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中,复旦大学共有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科学等7个理科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1990年“兰州会议”后,“基础理科”和“应用理科”明确成为我国高等理科教育体系中相互补充的两大类别[5]。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的专业分类[6],我国高校目前共有本科理科专业12个大类、28个基本专业和18个特设专业,理科专业总数为46个。为适应我国高校理科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复旦大学不断强化基础理科人才培养,注重应用理科人才培养,实现了理科人才培养体系的不断完善。
复旦大学始终坚持高质量人才培养工作的中心地位,秉持通识教育的培养理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进一步明确了“国家意识、人文情怀、科学精神、专业素养、国际视野”的育人特色和“为国家兴旺、社会发展、人类文明进步培养大批领袖人才、行业栋梁及社会英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掌握未来的复旦人”的人才培养目标。2017年,复旦大学启动实施新世纪以来第二次大规模本科生教育体系改革,发布《2020一流本科教育提升行动计划》,设定2020年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本科生教育体系,2025年本科教育质量水平跻身世界顶尖大学行列,“复旦本科”品牌引领效应逐步彰显。通过梳理复旦大学12个理科专业本科层次人才培养方案,提取人才培养目标的高频词汇,可以发现复旦大学理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共同特征,即按照“科学基础宽厚,学科支柱坚实,专业特色明显”的人才培养要求,全面提升学生在科学素养、专业能力、创新意识、国际视野和沟通合作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使这些优秀学生成长为相关基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蓝本,是落实本科教育政策的主要抓手,对培养一流本科人才具有纲举目张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学校提出“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不断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体制,逐步构建起以综合、文理基础和专业教育三大课程板块为内容的课程体系。2005年学校成立复旦学院,开启全面探索面向全体学生、基于通识教育框架下的住宿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2015年,学校以培养领袖人才、行业栋梁和社会英才为目标,以转变培养观念、更新课程体系、改革教学管理为任务,以提升教学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和开放性、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为要求展开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最终构建完成以通识教育课程、大类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三大板块为内容的本科教学培养方案。2018年,学校在7个院系的11个专业试点实施“2+X”本科教学培养方案,其中“2”指的是通识教育和专业培养,“X”指的是多元发展。学生入学后,首先通过通识教育(包括通识核心课程和专项教育课程)和专业培养(包括大类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夯实学业基础。随后,根据个人特长和人生规划,选择专业进阶、跨学科发展、创新创业等不同发展路径,实现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发展。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转专业和跨校辅修获得更多发展选择。也即,第一至五学期,学生接受通识教育和相应的专业培养;第6学期以后,学生需修读“3选1”多元发展路径课程,完成专业学术进阶生造、跨专业学习实践和进入专业应用实践领域的未来定向[7]。经过几年建设,本科教育形成了以核心课程为主轴,以住宿书院制和导师制为辅翼的通识教育培养体系,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在理科人才培养方面,复旦大学在学生的“通识教育”部分,统一修读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包括外语、计算机、体育、军事、创新创意和社会实践的专项教育课程,同时要在“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社会研究与当代中国”“科学探索与技术创新”“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以及“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等通识教育核心模块课程中分别选择不超过1门的课程进行修读,以此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传递科学理性精神的核心课程,成为后续学生开展专业学习的“垫脚石”和“助推器”。在“大类基础课程”部分,理科专业学生均需在“自然科学类”基础课程中根据专业或专业意向选择修读相应课程并获得18~31个学分。理科多元发展课程包括专业进阶(含荣誉项目)、跨学科发展(含辅修学士学位项目)和创新创业等不同路径,学生需在院系专业导师指导下选择发展路径,按路径要求修读课程。荣誉项目课程是专业进阶课程的加强版;跨学科发展路径的主要载体是学程,即围绕特定专业主题设立的一组系列精干课程,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发展需求选修相应学程,也可以尝试辅修学士学位项目;创新创业路径是面向有志于投身创新创业的学生提供的相关知识、技能和支持,选择这一路径必须修读相关专业特别设计的创新创业学程[8]。
复旦大学本科教育实行“复旦学院—复旦书院—理科院系”三级开放性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复旦学院是学校实施通识教育的教学、研究和管理机构,负责全校本科一年级和部分二年级学生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本科新生(包括留学生)进入复旦学院一年后再进入专业院系学习。复旦书院是实施通识教育、文化育人和学生管理的住宿园区,集学生住宿生活、自我管理和师生共享交流于一体,物理空间相对独立,按学科交叉和大类融合的原则安排住宿。书院配备班级导师、专业导师和复旦学院专职导师的导师队伍帮助同学适应大学生活。第一年学生的所有管理都在书院,当通识教育完成后,才转到专业院系,由此实现了书院导师制和院系班级管理的有效衔接。复旦理科新生书院分布:任重书院——统计学(管理学院);希德书院——化学、能源化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物理学、大气科学(化学系、生命科学学院、物理学系、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志德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心理学(数学科学学院、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复旦学院和书院的设置,为理科新生在一年多的学习生活中树立远大志向、夯筑宽厚学养,融通文理文化、塑造完善人格,以及后三年的专业学习和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同时,复旦自2011年开始实行跨院系大类试验班招生和培养计划,理科本科各专业新生主要分布在数学类和自然科学类试验班中[4],试验班学生由学校随机编班,指定相关院系负责各班级学生一年级的教学管理和学生事务等工作。各试验班学生于第一学年结束后的暑假期间通过两个轮次的专业分流,正式进入相关院系进行专业学习。
教学保障条件是理科人才培养的基础。作为百年名校,复旦大学的理科人才培养条件在历次国家高等教育重点发展计划中得到充实、升级和提升,为理科人才培养水平不断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加强一流教师队伍建设上,复旦大学通过实施“卓越2025”人才引进和培育计划、举办“光华青年学者论坛”创新引才育才模式,持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升师资教学科研和育人水平。截至2022年10月,全校在编教学科研人员3586人,其中,有博士学位者3307人,占比达92.9%;具有一年海外学习、工作经历者2039人,占比56.9%;各类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661人,占比19%[9]。截至2020—2021学年,学校高级职称教师占比82.8%,学校折合生师比17.63∶1,正教授承担本科教学占比达到90.1%,正教授参与主讲的本科课程门次数占比达到34.7%,门数比例达到41.6%[10]。在经费投入上,复旦大学确立了本科教学经费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加大了对重点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专项支持,从经费上落实了本科教育的中心地位。2020年,复旦大学教学日常运行支出总额为21792.4万元,本科专项教学经费28367.8万元。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14485.8元,生均本科实验经费1426元。全年发放各类奖助学金3727万元,覆盖20186人次,其中发放来自政府、社会和学校的奖助学金2903.2万元,减免学费100.7万元,临时困难补417.2万元[10]。不仅如此,复旦大学还不断升级完善多校区设施环境,战略性调整完成四个校区的新一轮校园规划,确定将邯郸校区和枫林校区作为本科教育主要承载区,强化对本科教育的支持。通过扎实推进校园基本建设,升级改善公共服务设施,着力打造与“一流本科”相匹配的、体现复旦特色和风范的智能化艺术性校园空间。同时,学校以为本科生创设一流实训条件为目标,高标准建设本科实验中心群落,其中包括实验室及实习场所18.9万平方米、22个本科教学实验中心、67个专业教学实验室,其中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含国家实验室)5个,省部级以上重点验室45个。学校专设理科图书馆,各类文献资源丰富。
为持续推进理科实践教学发展和全方位培养理科生专业、社会实践能力,学校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通过平台搭建、资源支持、专业指导和机制保障,构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学生党建相结合、与教学计划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生涯规划和就业选择相结合的“六结合”实践教学工作体系。例如,学校制定《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实习实训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法》,鼓励院系与行业优势单位共建教学实习基地。截至2021年11月,学校各院系与校外单位共建360余个实习基地,和华为、苹果、戴尔等6个企业共建创新教学基地。2020—2021学年,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学分占比进一步提高,理学大类的实践教学学分在总学分中的平均比例为27.4%。2020年,新建7个校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021年计划建成20个。另外,学校还通过与海外知名高校或顶尖专业设立联合培养项目或双学位项目、发展高水平留学生教育、推进全英文课程和学位项目建设、拓展学生赴国(境)外访学和研究实习机会、推进以英语为主的多语种暑期国际课程建设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鼓励学生利用国外的条件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尽快融入学科领域或者是国际一流的科学家群体当中去。
人才培养成效是检验大学办学质量的核心维度,人才培养质量不仅关系到学校的社会声誉,更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复旦大学历来高度重视本科教育在办学治校中的基础地位,真正把本科教育作为学校发展的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将本科教育改革作为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双一流”建设的核心内容,通过不断深化本科生培养模式改革持续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本科教育在大学建设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和全局性地位,复旦大学在建校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本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传统。2010年起,学校逐步明确了本科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和思路,即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探索贯穿本科教育全过程的通识教育新模式;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强化专业优势和特色,完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扩大学生国际交流规模,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着眼国家民族未来,培养具有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国际视野、专业素质的领袖人才。“十三五”期间,学校将本科人才培养和本科教育质量放在学校发展的战略地位,将培养一流本科生作为学校发展的主要目标,将本科教育作为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核心内容。2017年6月,复旦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提出建设“一流本科”,主动对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目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复旦大学本科教育呈现出新的面貌和气象,四年制书院试点改革迈出坚实步伐,跨院系大类招生和培养初步实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扎实推进;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逐年完备,书院育人环境不断改善,学生校园生活更加丰富;教师队伍学缘学历结构继续优化,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组织化、制度化程度提高;教学经费投入持续增长,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教育管理质量意识加强,形成以国际评估标准为参照进行专业建设的共识,质量保障体系内涵得到充实;学生自由选择的机会增加,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参与科学研究的广度与深度超越以往,国际交流的规模和层次继续提升,毕业生素质与能力获得广泛赞誉。在2018年12月6日举行的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意见反馈会上,专家组反馈指出,复旦大学真正把本科教育作为学校发展的根基,全校师生对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形成了共识和良好的氛围,学校教学条件和设施完善,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被有效调动,各项工作令人振奋[11]。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具体化、实践化形式[12],构建和完善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途径。复旦大学长期致力于推进本科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本科生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探索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方式。进入新世纪以来复旦大学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本科生教育体系改革。第一次源于2005年,学校启动“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和面向全体学生的“住宿书院制”试点,2012年“书院制”全面推行。第二次起源于“十三五”规划和“双一流”规划。经过两年的综合研判和系统规划,2017年5月,复旦大学正式启动实施《2020一流本科教育提升行动计划》,对学校的本科教育发展的任务、目标,改革发展的理念、思路、具体路径、行动方案做出全面计划和安排,具有很强的前瞻性[11]。2018年起,全新的本科人才“2+X”培养方案开始实行。同时,与之配套的本科“荣誉项目”和“学程教育计划”一并实施。在这一培养方案下,理科学生前两年可以在学校提供的弹性学制范围内,在自由修读各领域通识教育课程和大类基础课程,夯实个人发展基础、获得基本专业认知和专业志趣的自我探索之后,明确专业方向并持续纵向深入学习。同时,通过修读荣誉课程或参加各类卓越培养计划,强化学术训练,实现专业分层教学和拔尖人才本研贯通培养。理科学生也可以根据个人特长和人生规划选择跨学科学习或参与各类创新创业实践等,开通多重“旋转门”,获得交叉融合培养和更多的发展路径选择机会,实现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发展。
通过实施荣誉教育提高学习自主性与积极性,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是19世纪以来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培养拔尖人才的有效经验。荣誉教育,是专为高潜能优秀拔尖本科生设计的个性化教育模式,也是大众化教育时代的精英人才培养形式,其组织形式有荣誉学位、荣誉学院、荣誉项目、荣誉课程等。复旦大学以“一流本科教育”作为“双一流”建设的重点内容,重点在基础理科领域推进拔尖人才培养。2015年“荣誉项目”在数学、物理、化学、生命四个院系试点启动。截至目前,除心理学和统计学专业之外,复旦所有理科专业均开设荣誉课程。本科“荣誉项目”以更具挑战性的荣誉课程和高质量的科研实践为载体,以教学研究化为目标,着重培养能力卓越、志存高远的优秀本科生通过“闯关式”的学习,不断突破自我,“闯”出优秀,逐步积累专业基础和研究经验,形成宽阔的国际视野和持久的学术竞争力。完成荣誉项目的学生,经院系认定、学校审核后,获得荣誉证书和专项奖学金。学生若直升本校研究生,则享有“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以及导师量身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的优惠政策。
复旦大学作为国内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始终紧跟时代步伐,锐意创新、开拓进取,致力于探索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高水平人才培养方式。在打破文理专业壁垒、改革传统“专门化”教学模式方面持续进行的改革探索,走在全国高校教学改革前列,实现了“从文理渗透、按类教学到文理教育、通识教育的飞跃”[13]。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复旦大学就开始着手启动突破文理壁垒的教学改革。1990年,学校以“打好基础,加强实践,提高能力,增强适应性”为原则,重构形成由“普通教育、基础教学、专业教学”三大板块组成的课程体系框架,并配套推出学年学分制,构建本科培养的崭新格局。1994年,学校进一步将全校60多个本科专业划分为12个学科大类,把同一大类内各专业前两年的基础课程打通,后两年分流培养,实施强调素质教育和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通才教育,按类教学”。自此,自成体系的“专门化”人才培养模式被打破,不同学科专业之间建立起联系,“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本科教学理念得以确立。2002年,学校重建本科教育教学体系,构造包含综合教育课程、文理基础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三大板块的培养方案,开启了由按类教学向大文大理教育的转变。2005年起,学校成立复旦学院,开始探索实行面向全体本科生的通识教育。通过十余年的不断完善,现已建成七大模块、50个基本课程单元、180门课程组成的核心课程体系。2013年,本科生四年书院住宿制度全面启动,通识教育理念深度融入学生的课外生活,“通识课程+组织形态”[14]的通识教育架构基本形成,实施通识教育的土壤愈加肥沃。多元通识课程教育的实施提升了学生的学术眼界、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等“软实力”,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精神、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让提前走进实验室的他们如虎添翼,科研后劲十足。
自由发展的育人环境和相对无为而治的制度设计对创新人才的成长更具包容性。在严格繁琐的管理制度下,学生容易养成被动的学习状态,不利于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很多科学家的成长经历也表明,创新人才是在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中获得成长的,而非在精细的管理体系下被打造而成。自由学习是滋养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土壤,反之必然导致创新能力枯竭。同理,如果大学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无法创造充分的学习自由,创新人才的培养也很难成功。复旦大学从校园环境、学习条件、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管理等不同层面着力为理科生创设自由发展的文化环境和更多内涵丰富、自主选择的学习发展机会。从复旦大学“2+X”本科教学培养方案可以看到,学校为学生自由个性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多元发展的学习路径和相对有弹性的培养机制。学生可以在本专业持续纵向深入学习,修读荣誉项目课程或各类卓越培养计划,以强化学术训练,获得本研贯通培养;可以在培养方案允许的范围内开展更多的跨学科横向学习,或参与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接受交叉融合培养,实现自由开放、多元并进的全面发展。方案对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都提供了有选择性的设计,较好地保障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和选择权。
学科是专业发展的基础,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课程是构成专业的基本要素。学科建设为专业建设提供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学与研究的基地和包含学科发展最新成果的课程教学内容[15]。复旦大学通过持续建设提升一流理科学科,为建设高水平本科专业课程和培养高水平理科人才提供了坚实基础和有力支撑。在2022年10月揭榜的软科中国大学理科实力评级中,复旦大学以215.4的总分位列A类大学第3名,理科综合实力排名全国第三[16]。在代表我国自然科学研究领域最高水平的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方面,2012年—2021年间,复旦大学共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1项,以高质量的科学成果、卓越的科研水平彰显了强劲的基础研究实力,是当之无愧的科研排头兵[17]。在2021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复旦大学的化学学科位列全球第28位;在2021USnew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复旦大学的数学学科位列全球第20位;2021年,复旦大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化学、环境学与生态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物理学、动植物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学科排名,位列中国大陆高校第2名,其中,化学进入全球1‰。另外,复旦大学还建设国家级理科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7门,其中包括物理学类课程10门、化学类课程4门、数学类课程1门、生物学类课程1门和统计学类课程1门,建设上海高校市级精品理科课程38门,上海市教委重点理科课程32门。在2021年10月举行的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表彰会议中,复旦大学教师担任主编的《原子物理学》《数学分析》《微生物学教程》获得全国优秀教材奖(高等教育类);复旦大学教师担任副主编或分册主编的《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技术》获得全国优秀教材奖[18]。
培养基础学科高层次人才是各国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国际经验,是高等教育的重大战略任务。复旦大学以“国家意识、人文情怀、科学精神、专业素养、国际视野”为人才培养特色,在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前列迈进的关键机遇期,在高等理科人才培养领域要继续发挥国内顶尖大学的创新引领作用。复旦大学在“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加大对基础学科的全方位支持力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改革资源配置评价机制和周期设置,营造更加稳定、更加科学、更加宽松的学科发展生态,进一步发挥理科学科在融合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扩大基础理科整体规模,不断取得国际一流的原始创新成果,这势必进一步提升其基础学科的吸引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的成长非一蹴而就。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迭代的时代形势下,理科知识体系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展和延伸。高等理科教育不仅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还高度重视理论与应用密切联系的实验教学和科研训练。理科拔尖人才的培养更是要求将科学知识、探索精神和科学价值观不断融合。未来复旦大学将通过持续深化本科生综合评价录取、强基计划等考试招生改革,建立理科拔尖学生重点发现培养的体制机制,围绕选拔、培养、评价等关键环节推进深层次改革,加强针对性引导,为有志向、有志愿、有志趣投身基础研究的拔尖学生畅通成长渠道,持续提升理科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加快理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育是一个过程,它首先是成长、成人,其次才能成才。要遵循理科人才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营造激励理科人才成长的良好生态,营造科学民主、学术自由、严谨求实、开放包容的创新氛围,改变过度量化、急功近利的评价方式,为拔尖创新人才健康成长创造宽松的环境,厚植英才成长的土壤,鼓励自由探索,充分激发创新活力,释放创新潜能,将会让更多理科拔尖人才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