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地协同反制“低慢小”航空器面临的挑战

2022-03-23 07:33:07董明兆
无人机 2022年11期
关键词:航空器我军直升机

董明兆

69008部队

本文从现行法律、法规、制度缺乏,管理职责不明确,装备技术落后等方面,对军地协同反制“低慢小”航空器面临的挑战进行梳理,意在为反“低慢小”航空器作战提供依据。

“低慢小”航空器具有尺寸小、飞行速度慢、种类繁多、操作简单、雷达信号特征低、起降灵活、升空突然等特点,反制方难以确定其飞行航线和方向,探测和识别较为困难。现行《军事训练大纲》尚未将“低慢小”航空器反制纳入我军日常训练科目,军队对“低慢小”航空器的反制面临着探测识别难、综合处置难等挑战,存在反制预案不健全、反制权限不明确、反制手段单一等短板。

近年,“低慢小”航空器产业飞速发展,不少民间爱好者购买了无人机、滑翔伞等产品。普通民众可以轻易获取无人机的技术资料,自行组装无人机;不法分子也容易利用“低慢小”航空器实施破坏活动。在反“低慢小”航空器作战中,我军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我军反“低慢小”航空器作战面临的挑战

针对种类繁多的“低慢小”航空器,目标准确识别是反制行动的基础和前提。当前,我军用于目标侦察探测的直升机主要有“直”-9、“直”-10、“直”-19等军用直升机,以及安装了探测设备的运输型直升机,可利用机载光电/红外吊舱、激光探测装置、雷达等设备实施探测。尽管我军常年担负着国家重要设施和军队重要目标的防控任务,而且经历过多次反“低慢小”航空器的实战,但总体而言,“低慢小”航空器的探测与识别仍存在短板。

一是“低慢小”航空器低空、超低空飞行将导致预警时间短。在城市中,地面雷达显示的杂波较多,探测到的空中信息不连续,目标发现概率降低,雷达的实际目标探测距离很难达到理论数据,这给直升机的目标探测与识别增大了难度。当地面雷达的目标探测距离较短时,尽管直升机在空中待机,也不能保证及时拦截目标。

二是“低慢小”航空器低空、超低空飞行时,可辨识度较低。“低慢小”航空器的颜色种类多,易与地物相混淆,飞行员目视搜索目标非常困难,尤其是直升机在低空、超低空飞行时,飞行员精神紧张,既要随时观察地面情况,又要控制直升机的高度和飞行姿态,减弱了空中目标搜索能力。

三是“低慢小”航空器在空中暴露,说明目标已经升空,它的打击意图随着事态的发展逐步显现。另外,“低慢小”航空器活动空间大、留空时间有限。因此,直升机探测、识别、跟踪、打击“低慢小”航空器具有较大难度。

四是军方仅依靠直升机机载光电/红外吊舱等系统探测识别目标,存在一定的误差。可见光探测设备受天气条件、活动区域等外部因素影响较大,探测距离缩短,直升机连续跟踪和定位目标比较困难。直升机搭载激光探测设备在处置目标过程中,云、雨、雾等天气会导致激光折射或者反射,激光能量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大而降低,目标探测识别能力会降低。除了自身尺寸小外,部分“低慢小”航空器因大量使用复合材料或者采用特殊设计,雷达截面积小,造成机载雷达监视难度增大。

五是每年3月初至4月下旬、9月下旬以及11月上旬是候鸟迁徙的季节,候鸟的飞行高度一般为1~3km,飞行速度通常是30~70km/h,这些鸟类的信号特征与“低慢小”航空器较为相似,二者容易混淆,造成目标误判。

法律、法规、制度欠缺

我国无人机产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人工智能、移动无线通信等技术的蓬勃发展给无人机产业带来了良好契机。但是,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管政策欠缺。

目前,我国有关“低慢小”航空器的监管体制并不完善,相关单位无法有效监管航空器从制造到使用直至报废的过程。“低慢小”航空器的成本低,获取渠道广泛,即便我国有关部门已明确规定,在“低慢小”航空器飞行前,运营者应向空管部门申请飞行空域和申报计划,得到批准后才可以运行航空器,但是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黑飞”现象。“低慢小”航空器未经许可闯入公共敏感区,意外坠落,或者擅闯军事禁区等事件时常发生,给公共安全、国家安全稳定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威胁。

在宏观层面上,有关“低慢小”航空器的法律法规偏向原则性和指导性。“低慢小”航空器的技术开发、制造、市场准入、运行审批、报废等环节缺乏监督和约束。

管理职责不明确

军地各职能部门管理“低慢小”航空器的职责不够明确,管理缺乏联动性。例如,空军为空域审批单位,但是无法审批个人航模的飞行。在操作层面,一旦空情出现,公安部门没有行之有效的处置流程配合军方相关单位、部门进行查处。

现行军地依规配合尚有难度

我军反“低慢小”航空器的指挥机构由地面机动指挥机构和空中指挥机构组成,采用多军兵种联合行动。军方从发现目标、识别目标属性、报告情况、确定打击命令,再到部队处置准备,一系列行动的时间非常紧张。从目前体制看,军地双方协同反制“低慢小”航空器的权责界限比较模糊,军地双方缺乏有效的协同预警机制。协同查证“低慢小”航空器、判明目标类型的过程存在时间紧、环节多等问题,容易延误目标反制的最佳时机。指挥机关及指挥员因平时专项训练少,缺乏综合处置目标的经验。军地部门没有建立常态化联合反“低慢小”航空器的机制,一旦空情出现,依规配合难度大。

装备技术落后,综合处置难

目前,我军反“低慢小”航空器的技术、装备性能、配套性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不小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现有主战装备难以满足多样化作战任务的需要

我国军用直升机研制起步较晚,实战经验匮乏,装备规模和技术水平无法与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相比,难以满足多样化作战任务的需要。有些“低慢小”有人驾驶航空器在特定区域(例如人口密集的城市)上空飞行,军方不易实施火力攻击,只能利用预警直升机对目标进行警告、驱逐或者迫降。但目前运输型直升机较多,预警、侦察、电子干扰等直升机相对较少。

现有机载通信设备难以发挥效能

我军主要依靠短波和超短波电台对执行反制任务的直升机实施指挥。当直升机飞行距离超过一定数值时,地面指挥机构难以对直升机实施有效指挥,设备效能不能发挥。当直升机飞行高度比较低时,空地通话易出现不顺畅,通信易受干扰甚至中断。而直升机距离目标太近时,飞行员往往来不及调整直升机的飞行速度,或完成瞄准修正后失去了目标打击的机会。

现有机载导航设备难以满足全程化稳定指挥的要求

直升机在高楼林立的市区上空飞行时,机载导航设备不能保持稳定性。而“低慢小”航空器的出现和消失都很突然,直升机在搜索“低慢小”目标时,地面固定指挥所难以全程稳定地对直升机进行指挥,这给我军的反制行动带来了挑战,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低慢小”航空器的反制效率。

现有武器难以避免附带损伤

导弹、航炮、火箭弹等“硬杀伤”武器处置某些“低慢小”航空器的优点是战法成熟,打击效果立竿见影,缺点是武器隐蔽性差、造价高,易造成武器资源浪费。在人口密集区,一旦武器碎片或者未爆的弹药落入居民区,易造成附带损伤。因此,在多数情况下,反制方应尽可能采取电磁干扰、布网拦截等“软杀伤”手段,对“低慢小”航空器进行拦截。

结语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无人机与反无人机作战时代已然到来。在侦察、窃密、暗杀、恐怖袭击等领域,低空飞行的无人机对重要警卫对象的安全产生了严峻威胁,特别是在重要警卫对象周边起飞,突然升空后快速接近警卫对象实施袭击,预警系统来不及应急响应,防控难度增大,军地协同反制“低慢小”航空器面临着挑战。此外,“低慢小”航空器一旦与人脸识别、精确制导、蜂群等技术相结合,将给重点警卫对象的安全带来全新挑战,对军地协同反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猜你喜欢
航空器我军直升机
直升机?
环球时报(2022-09-15)2022-09-15 19:18:27
直升机
论航空器融资租赁出租人的违约取回权
航空器的顺风耳——机载卫星通信
太空探索(2016年3期)2016-07-12 09:58:45
火星航空器何时才能首飞
太空探索(2016年8期)2016-07-10 09:21:58
MSG-3在小型航空器系统/动力装置维修要求制订中的应用
工业设计(2016年6期)2016-04-17 06:42:51
直升机取票
海峡姐妹(2015年3期)2015-02-27 15:09:59
直升机很热等5则
我军第一个无线电队的组建和作用
军事历史(1991年2期)1991-08-21 07:06:18
发扬我军官兵一致的光荣传统
军事历史(1990年4期)1990-08-16 02:2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