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品牌战略助推产教融合的路径探索

2022-03-23 07:39
开封大学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产教职业院校校企

林 华

(开封大学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把产教融合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高校和企业要在深化产教融合过程中发挥双主体作用,全面提升高职教育人力资源质量。从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相关文件中可以看到,国家对职业教育走产教融合之路非常重视,作出了战略性规划,要求加强校企合作,深入推进办学模式、育人方式、管理体制改革,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提高职业教育质量。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显得越来越迫切,职业教育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行业企业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精准服务地方,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职业院校是技术技能人才的综合培养基地,实行校企双主体办学模式,与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是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有效路径。产教融合背景下,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优势,紧跟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脚步,以专业群建设为抓手,打造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品牌,以品牌战略助推产教深度融合,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产教融合的内涵

产教融合是指产业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也是指职业院校为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而与行业企业开展的多层次、多方位的深度合作[2]。产教融合的本质是将职业教育与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进步有机联系起来,使职业教育对接行业企业需求,以此培养出能够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产教融合的目的之一是构建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创新办学模式。这需要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双方加强合作,交流融通,相互扶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产教融合是推动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切实可行的办法。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校企合作经历了三个时期:刚开始是初始合作阶段,以接收毕业生为主;接下来是深入合作阶段,主要是进行订单培养和现代学徒制探索;最后发展到战略合作阶段,主要是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规范化是产教融合的发展趋势。加强试点建设和专业群建设,最终推出一批有特色的产教融合型校企合作单位,树立品牌,从而促进地方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助推产业集群的形成,为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为地方经济注入新的活力,这是产教融合的主要路径和意义所在。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产教融合的基本框架。提升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的质量和深度,实施校企合作品牌战略,打造职业教育与产业“共同体”,这是现代科学管理理论在产教融合实践当中的具体应用,是改革创新精神的切实体现,能够促进产教融合战略化发展,进而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增强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开封大学采用“引企入校、校企共建”模式,与中机华远合作,建设现代制造技术中心生产性实训基地,走出了一条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共同发展之路。该生产性实训基地由数控仿真实训室、PLM体验中心、理虚实一体化教学区、数控车铣削加工实训区、自动化加工单元实训区、高端五轴加工实训区组成,配备了先进的加工设备和车间可视化教学信息采集管理系统,集专业实训教学、加工生产、技能培训、职业资格鉴定等多项功能为一体,是国家级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为职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平台。通过合作,企业提高了专业化程度,生产经营更加精细化;学生掌握了新的加工工艺和技术,了解了真实的生产管理过程,学到了真本领。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取得实效,人才输出更符合社会需要。

二、品牌的内涵

品牌是形象和名片,是一种无形资产。学校品牌就是以校牌、校徽等符号标识为学校标志的独特的视觉形象,它以学校的形象、声誉、组织文化、特色专业与学科等为内涵,是对学校个性特征的概括[3]。品牌是市场的通行证,实施品牌战略是参与竞争的必然选择。职业教育发展需要树立职业院校品牌、展示职业院校形象,职业院校的品牌价值主要体现在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服务上。职业院校要想取得较高的认知度、美誉度、忠诚度及综合评价,就要进行品牌战略规划和布局,专注地方优势产业,设置对应的专业和专业群,准确定位,提升办学实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实施品牌战略、产生品牌效应,有利于产教深度融合,有利于提升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国家重点支持和优先培育的产业。品牌化是实现产品高附加值的重要手段。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装备制造业正在通过品牌战略与核心技术,创造更高的价值,进而带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职业院校应按照《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 (2020—2023年)》的要求,结合“双高计划”,整合专业资源,推动产生专业群的集聚效应,使专业群精准对接产业链,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持。

三、以校企合作助推品牌培育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 “职教20条”)指出,到2022年,要建设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骨干专业(群)以及300个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在“双高计划”、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等系列政策的推动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以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取得很大成绩,品牌院校进入发展快车道,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正在引领其他职业院校共同发展。

现阶段的产教融合要求,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对接产业发展需求,人才培养对接职业岗位技能需求。把企业理念、企业文化以及生产环境、生产过程、生产管理方式引入学校,带领学生真做实干,这是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是职业院校内涵建设实现从量变到质变飞跃的途径。企业通过产教融合,可以拓宽创建品牌、发挥品牌优势的路径;学校通过产教融合,可以提升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能力。校企双方在产教融合过程中,都能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因此,既要明确产教融合的大方向,又要促进校企合作的具体化,推动递进式融合。

(一)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是指职业院校中既具有较高的理论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教师。“双师型”教师的数量也是衡量职业院校办学能力和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基于此,一方面要支持教师利用假期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活动;另一方面,要安排教师定期到企业生产一线实践锻炼、学习调研,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攻关,使之掌握专业领域先进的技术和企业生产流程、管理方式,从而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要搭建一个融合教师实践锻炼、学生实习实训和企业项目开发等多方面功能,具有较强职业性和开放性的人才培养平台,使教、学、做、研、培融为一体,创建更加完善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要鼓励专业教师承担实践教学任务,使他们的教学水平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提升。要支持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得到锻炼,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要结合企业需求,优化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使“岗课赛证”内容模块化,融入课程体系;要引入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和岗位技能标准,以此完善课程教学标准,提高教学质量。

(二)推动校企深度合作

2019年,国家推出“双高计划”,“要求高职院校与国内同行业技术领先的企业在人才培养、社会管理服务、技术创新、就业创业、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度交流和合作,形成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3]。校企合作是国内外职业院校普遍采用的办学模式,是提升学生职业技能的关键环节,是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制造2025》和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质量强国,树立质量为先的理念,坚持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4]。校企合作要围绕质量强国建设来开展,走深走实。一方面,在产业链基础上重构专业群,基于岗位需求,优化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共同开发课程、共编教材、共享资源,重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按照职业岗位技术标准来完善课程标准,按照企业生产场景来营造实践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实际生产任务来学习,让实习环节和实际生产无缝衔接;另一方面,要通过校企多方位合作,规范企业管理,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建立主体多元化的产业学院

2020年,教育部、工信部下发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指出,以育人为核心的产教融合办学模式改革,推动了职业院校内部不断优化治理结构,带动职业院校探索多元办学的可能及其实现路径[5]。开封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2010年与超达阀门集团合作,开设订单班,进行订单培养。2012年,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加入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阀门分会。2019年5月,“阀门制造产教融合职教联盟”成立。同年9月,开封大学阀门学院建成,这是国内第一家阀门学院,也是全国首家校企合作共建的阀门产业学院。阀门学院依靠阀门行业组织优势,引领职业院校阀门专业创新发展,如今在阀门行业已具有较高知名度,累计培养500多名学生,其中许多人在全国各地大中型阀门企业已成为骨干。学院还为相关企业培训员工2000余名,受到阀门行业协会及相关企业高度认可,具备了一定的品牌优势。另外,开封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建有省级机械制造及自动化高水平专业群,他们充分发挥专业群聚集效力,通过产教深度融合,提升人才培养整体水平,为地方支柱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四)实行“1+X”证书制度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实施“1+X”证书制度。“1+X”证书,即“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020 年,“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开始。双证融通是完善职业教育制度,创新职业院校办学体制,健全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具体举措,有利于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参与人才培养,能够促进职业教育改革。“1+X”证书制度使专业标准与职业技能标准衔接,课程教学内容与岗位实际需要相一致,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有利于学习者快速适应企业需求,在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

(五)实行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人才培养机制。在现代学徒制下,学生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企业,都具有学生和学徒双重身份。学校和企业为育人双主体,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技师分别传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实践教学场景按照工厂实际生产场景来搭建,实践教学模式复制企业生产管理模式,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教学由项目来驱动,岗位技能培养为教学目的。采用现代学徒制,有利于学生跟踪新技术、掌握新技能,提高职业素养,快速适应职业岗位要求,能够实现生产实习、顶岗实习与上岗就业无缝连接,有利于充分发挥校企各自的优势,加速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提升企业的技术实力和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产教深度融合。

从2015年开始,开封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与浙江超达阀门股份有限公司、永嘉三职合作,探索现代学徒制和人才培养新模式。企业主要负责对学生进行技术技能训练和职业素养教育,学校主要负责教学活动的组织安排与学生管理工作。理论学习和部分实操训练在学校课堂和实训室进行,专业核心技能训练在企业生产现场进行。企业选派技术人员到学校,与专业教师共同承担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任务;学校选派教师到企业,参与生产经营活动,以此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和科研能力。永嘉三职每年都选派优秀毕业生前来开封大学进行阀门方向的深造,学生毕业后,对口进入超达阀门就业。2018年,开封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与超达阀门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协议,双方的合作关系得到加强。

(六)加强品牌建设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提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6]拥有品牌就拥有核心竞争力,品牌效应能创造更大的价值。要想使中国产品与国际接轨,就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以品牌战略引领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以质量提升品牌价值,让质量意识贯穿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实现提质增效。

职业院校新专业、新课程的设置,与企业新产品的设计开发一样,有一个完整的过程。在校内小循环中,课程相当于学校的产品,学生相当于我们的用户,教师要引导用户,同时为用户服务。在社会大循环中,学生相当于我们的产品,行业企业是我们的用户,学校要做好社会服务。口碑良好的学校、高质量的专业教育、高素质的学生,如同优质产品一样,也具备品牌效应。所以,职业院校要实施品牌战略,创建品牌,用现代化管理理念进行品牌培育,建立健全评价和激励机制,以点带面,实现高质量发展。开封大学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在近30年的发展中不断创新,如今是“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国家级骨干专业,传统专业在品牌效应下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对职业院校来说,品牌建设最终要归结到人的素质培养上来。职业教育要为制造业、服务业提供人才支撑。为此,要了解企业需求,科学预判产业发展趋势,提前做好技术技能储备;要优化调整专业和专业群,增设就业优势专业、淘汰就业劣势专业,促进多学科交叉发展,更新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职业能力,为中高端产业链提供合格的技术技能人才。

四、以品牌战略助推产教融合

2017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是提升供给体系的中心任务。要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支持校企提品质、创品牌,推动经济发展进入质量品牌时代[7]。实践证明,产教融合能够促进优势专业群和产业群高质量发展。职业院校要以“双高建设”为依托,聚焦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改造,为提高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增强企业竞争力服务,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为品牌战略的实施贡献力量;同时,建立并不断完善校园标准化和信息化质量管理体系以及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内部诊断机制,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育职业教育品牌。要充分发挥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主体作用,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改变学校一头热的现状,为品牌培育营造良好的环境。要以行业企业为主、职业院校为辅,打造“学习工厂”体制框架。要建立校企协同创新平台,加快双方人才流动,实现信息互通和大型仪器设备等资源的共享。要推动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品牌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建立校企融通保障机制,深入挖掘合作潜力、增强合作后劲,保证双方持续合作。要多渠道、多形式宣传校企合作品牌,使之产生品牌效应,提高社会对这类品牌的认知度,提高其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五、结语

《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不断深化产教融合,不断深化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8]。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需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院校要明确自身定位,增强前瞻性,加强校企合作,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专业,创新职业教育模式、探索职业教育新的发展途径,推动“双高计划”和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的实施,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培育复合型、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总之,要立足于“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准2035年远景目标,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落到实处,以品牌战略助推产教融合,促进产业振兴,推动区域经济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产教职业院校校企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