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路径探究

2022-03-23 07:39方贤军
开封大学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毕业生院校高职

方贤军

(开封大学 招生就业处,河南 开封 475004)

近年来,高职院校生源多元化,统招生、单招生都有,还有二次扩招带来的社会生源,且毕业生人数持续攀升,每年的普通专科毕业生人数都占据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的近一半,但人才市场供需匹配度不高,岗位需求地域间不均衡,高职院校面临学生就业工作新课题。对此,应明确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向,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灵活变通的人才培养方案,因材施教、加强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顺利就业打下坚实基础。本文试就新形势下如何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作一探讨。

一、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问题

(一)人才供需匹配度不高

在各级各类招聘会上,求职者被拒绝,一般来说,其所学专业或所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与企业的岗位需求不相符是主要原因。部分高职院校没有依据人才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对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及时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才供求不匹配。当前,有些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而有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况比较突出。例如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专业。近年来,我国消费转型升级,人才市场对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激增,这两个专业的毕业生十分抢手。又比如,人才市场对医学美容专业的毕业生有大量需求,但是很多医学类院校并没有开设相应的专业。对此,高职院校应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和就业市场变化,及时对专业设置进行调整更新,适时开设新专业,转并或撤销部分专业,以满足企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促进毕业生就业。

基于理论视角,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认识:在劳动力市场上,就业质量的提升会带动就业率的提升,但是就业率的提升无法有效保障就业质量的提高。提高就业质量是完善大学生就业政策体系的战略目标[1]。高职院校要树立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目标,加快构建就业与专业建设、招生、培养联动的机制,着力补齐体制机制短板,发挥自身与行业联系紧密的优势,推动产学研合作,打造育人共同体,构建产教融合新生态,提高育人质量,拓宽人才输送通道,塑造就业新形态,开创就业新局面。

有效解决专业人才培养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的问题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十四五”期间,我国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时代,新征程。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应深化对产教融合的理解,扩大企业界朋友圈,深度融入行业企业发展,高质量服务国家战略的实施,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二)地域间岗位需求不均衡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方,经济发展程度不一样。北上广区域,经济发达,所需人才较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首选目的地,属于就业的热门区域,存在一岗多人竞争的情况;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人才紧缺。通过对几家网络招聘平台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地域的差异性导致招聘规模与就业质量上的差异性。另外,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不稳定性在增强,离职率较高。不同行业有不同的特点,从事某个行业某项工作的学生,若感到不适应,就有可能选择跳槽。目前,稳定、全职就业学生的比例在持续减小,就业流动性显著增强。

(三)线上招聘模式不完善

受益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高职院校就业工作拓展了思路,拓宽了渠道,提高了效率,开创了新局面。教育部与社会招聘机构联合推出的“24365校园招聘服务”,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云上就业”模式被按下快进键,云宣讲、云面试、云指导、云签约……线上就业服务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云上就业”迅速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方式。但是,有的高校因校园信息化建设存在短板,故在通过校园网开展线上就业指导服务方面存在一定困难。有的HR表示,视频面试时看不到应聘者细微的表情变化和动作,这会影响判断,降低求职简历的可信度。此外,还有网络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都会影响“云上就业”模式的推广和应用。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在进行数字化转型。高职院校应科学谋划,增强前瞻性,积极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加快就业工作数字化,全面提高线上就业工作能力,着力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就业工作新机制。

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的路径

(一)持续优化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方案,为高质量就业提供根本保证

科学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是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所在,也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根本保证。时代的发展要求专业设置更具预见性,生源的多样化要求人才培养方案更具灵活性,适时变通。

5G时代已经到来,数字经济正在发展壮大。大数据、云计算、网络、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研发应用,正逐步改变传统行业的面貌,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高职院校要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继续深化改革,进行科学论证,持续优化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方案,不断调整、完善和提高,以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二)完善人才培养过程和教学条件,保障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质量不断提高

影响毕业生求职和就业的最主要问题是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基于此,高职院校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成果导向,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改善教学条件和环境,改进课程设置,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搭建坚实的实践教学平台,推进实践教学,以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使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顺利通过,不断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三)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高校建立有学校和院系两级教育管理体系。应充分发挥院系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培养学生的敬业奉献精神,帮助学生找准自身定位,设置恰当合理的就业期望值,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加强就业服务和指导,尤其要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就业服务和指导不仅要面向不同群体,还要面向不同个体;不仅要对毕业生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和总结,更要对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的分析与权衡[2]。应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设立就业创业类选修课程,利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担任兼职教师,通过讲解典型案例,对学生进行全面、有效的就业创业指导,以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他们的就业创业成功率。

(四)建立信息化就业服务平台,切实提高就业服务质量

网络时代,高职院校就业工作应充分发挥现代化信息手段的作用,有效利用互联网来进行。应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就业服务平台,建立大数据库,推行“互联网+就业”模式。应建立就业网站,利用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传播手段,宣传中央和地方的毕业生就业政策,搜集、整理、发布和及时推送用人单位(重点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岗位需求潜力较大的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信息,满足毕业生的需要。此外,在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上,要充分发挥校园的主渠道作用,多举办校园双选会,多开展校园招聘活动,为毕业生提供丰富的岗位需求信息。要树立“精准服务”理念,提高就业创业指导和服务的精细化程度,提升个性化指导服务水平,让毕业生获得更好更多的就业指导,满足毕业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他们的就业指导和服务总体满意度。同时,要建立就业跟踪反馈机制,同每一名毕业生都保持联系,关心他们的成长,及时有效地给他们提供帮助,同时通过他们,充分了解就业态势,以提高就业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结语

大学生就业涉及众多家庭的利益,关系到生产要素的优化、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是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新形势下,应持续优化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培养与就业零距离,为高质量就业提供根本保证;完善人才培养过程和办学条件,树立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品质和担当精神,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抵御诱惑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助力其长远职业发展;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完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切实提高就业服务质量;构筑国际化交流平台,拓展国际学习交流路径,完善国际合作交流机制,建立稳固的合作交流关系,努力拓宽就业渠道。总之,要多策并举,开展优质、贴切的服务,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

猜你喜欢
毕业生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