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022-03-23 01:05昆山市玉山镇第一中心小学时嘉敏
家长 2022年36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目标

□昆山市玉山镇第一中心小学 时嘉敏

分层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符合现代化教育理念。由于受到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生活环境以及遗传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个体有明显差异,这让他们在能力倾向、学习效率、学习方法等方面表现出不一样的特征。然而,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很少有教师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即使实施分层教学法,很大一部分也是浮于表面,这与教师缺乏经验、认知模糊有关。在本文中,笔者结合多年分层教学实践就体育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具体措施阐述几点建议。

一、分层教学在体育教学中应用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必要性

在体育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第一,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由于运动习惯、兴趣爱好、身体素质、家庭教育等各方面的差异,小学生的体育素养参差不齐,如有的学生力量素质强而柔韧性较差,有的学生爆发力强但是耐力素质较差,这些差异是客观存在、无法避免的,所以教师必须予以重视并进行分层教学。第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生为本。在课改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以生为本”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差异性,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这是推动课程改革与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第三,是“双减”政策下的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双减”政策强调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旨在让他们在轻松的状态下高效率学习。既要减负,又要增效,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与指导,而分层教学符合这一要求,它让教师既要关注整体要又兼顾学生个体,可以实现“减负”与“增效”并重,每个学生都能实现横向与纵向的提升。

(二)重要性

第一,有助于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在传统体育课上,学生比较被动,跟随教师机械、重复地练习着某一个动作,无法体验到体育带来的快乐。而实施分层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教学的主体,使他们真正参与教学活动中。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感受到自己被教师重视、关注,学习动力也会变强,从而更自觉、主动地学习与训练,这对提升教学实效性有重要意义。第二,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分层教学的本质是因材施教,即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给他们制定学习目标,学生处在适合自己的位置上,不会承受过重的学习负担,而且面对的目标触手可及,在认真训练的基础上完全可以实现目标,从中获得满足感、幸福感,自信心也会越来越强。第三,有助于发掘学生的潜能。分层教育理念下,教师按照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习惯等将水平差不多的学生分在一个小组,然后对他们进行针对性教育。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优势不足,实施分层教学后,他们的闪光点得到凸显,教师给予针对性指导,加上设置的学习目标在他们可及范围内,有助于增强其动力,学生的潜能也在无形中被逐步挖掘出来。

二、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具体措施

(一)教学对象分层

作为分层教学的主体,学生是教师必须关注的重点,这也是分层的关键。若是分层不合理,不仅不能达到减负增效的教学目标反而会增负减效。简言之,学生分层是有效实施分层教学的前提,教师必须予以重视。为了保证分层的合理性,教师应树立生本意识与以学定教意识,多渠道了解学生的体育素养,如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课堂上观察学生的运动情况等途径了解他们的运动习惯、兴趣爱好、身体素质、学习需求等,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以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发展为前提进行分层,确保教学活动有的放矢地展开。在实际生活中,很多教师根据自己对学生的了解进行分层,而没有征询他们的意见,这容易让一些学生产生挫败感甚至自卑心理。为了避免学生产生负面心理,确保分层教学取得预期效果,教师除了站在自己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初步分层以外,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同时说出自己的体育学习目标和需求等,再综合这些内容去分层,这更容易让他们接受。一般来说,全班几十个学生适宜分成A、B、C 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逐渐递进。A 层学生特征主要是平时运动几乎为零,对体育运动兴趣不高、身体素质一般甚至较差的学生,他们基础薄弱,体育成绩往往不达标,提升空间很大,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B 层学生特征主要是平时运动量一般、学习态度认真、有良好的运动习惯与学习品质,对体育运动兴趣浓厚,平时体育成绩在中等水平,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C 层则是体能突出和优异的学生,他们课后经常锻炼,在跑、跳、蹦等方面都有着突出表现,有上进心与端正学习态度的群体。通常情况下,B 层学生数量最多,占据全班学生总人数约一半,而A、C 两个层次的学生数量少一些,各占全班总人数约25%。要注意的是,学生的层次并非静态不变的,而是动态发展的。换言之,教师每隔一段时间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与努力程度对他们的层次进行适当的调整,避免一些学生产生倦怠心理,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

(二)教育目标分层

各层次的学生站在不同的起点位置,若是要求他们达到相同的水准,就违背了以生为本的教育宗旨,能力强、素质高的学生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目标,而同样一个目标,体能较差、水平有限的学生竭尽全力也无法达到,从而出现严重的分化问题。为了发挥分层教学减负增效的教学优势,教师在划分学生的层次后应针对每个层次设置明确的、差异化教学目标,从而发挥目标的导向作用。在设置目标之前,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个层次学生的特点,围绕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去设置目标,避免目标过高而让他们产生畏惧心理,也避免目标过于简单无法发掘他们的潜能。用通俗的话来说,教师要保证设置的目标在学生“触手可及”的范围内,要让他们看得见但是不能轻易够着,需要轻轻一跳。这样的目标才能将他们的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满动力。以乒乓球训练为例,A 层学生几乎没有接触过乒乓球,基础为零,教师应给他们设置基础目标,要求他们掌握乒乓球正确握拍方法,在初期训练阶段鼓励学生练习握拍动作,让他们正确且熟练掌握握拍与持球方法等。B 层学生接触过乒乓球但是技术不高,他们基本已经掌握了握拍动作,教师则重点训练他们的发球,要求他们练习乒乓球发球基本动作,并实施分组发球练习以及自我击球练习等。此外,对站位方法进行讲解,鼓励该层次的学生了解并掌握接发球的身体姿势,互相练习、监督接发球动作等。C 层学生平时经常练习乒乓球,有良好的基础,教师则重点训练他们的接球,引导他们掌握推挡的接球方式,同时了解有关乒乓球比赛的基本方式等。只有分层制定与实施教学目标才能促使学生逐层练习,从而逐步适应练习。在初期训练结束后进入中后期训练,教师再适当地提升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实现横向发展,从而推动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

(三)教学过程分层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法,教学过程分层是关键,这直接影响整体教学效果。体育教学过程比较复杂,涉及的环节也非常多,教师需要科学把握、细致处理,确保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一般来说,教学过程涉及新课导入、知识讲解、技能传授、课堂提问等,这里以教学方法为例简要阐述如何基于分层教育理念优化体育教学流程,从而推动高效课堂的构建。

以常见的跑步训练为例,A 层学生通常体能较低、兴趣较低、基础薄弱,一般的训练方式难以调动他们的能动性,教学效果不明显。为了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教师首先要激发A 层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游戏教学法显然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符合他们的心理需求、认知特点等。如小学生喜欢看《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动画片,则组织他们开展“狼抓小羊”的游戏活动。将A 层学生平均分成两派,一派扮演灰太狼,一派扮演小羊。具体的游戏规则如下:扮演小羊的学生先于两秒从起点位置起跑,而两秒后扮演灰太狼的学生再从同一位置起跑。游戏规则是必须在操场内的跑道内跑动,不能横穿操场,任何出界的行为都视为犯规。任何到达终点位置后仍然没有被抓住的小羊即为获胜者,同样,在中途抓住羊的灰太狼也是获胜者,剩下的则是失败者,需接受惩罚。这样的游戏活动契合了A 层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能极大地调动他们的兴趣,促使学生在跑步中全身心地投入,既能提升他们的跑步水平又在无形中培养了他们体育学习兴趣。对B 层学生,可以采取情境教学法,比如,创设生活情境,将终点位置设为作战一线,而学生则是志愿者,需要将救援物资(以沙包、垫子、篮球等体育器材代替)送达一线,为一线战士提供可靠的资源保障。这样的教育方式实现了体育、德育并重,对提升学生跑步水平与体育品格有重要意义,助力他们体育核心素养的发展。对C 层学生,可以采取以赛代练教学法,比如,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接力赛活动,这样的教学方式契合了C 层学生好胜、好强的心理特征,也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体能优势。在竞赛活动中,学生拼尽全力,其体育潜能在无形中得到挖掘,实现不同程度的提升。实际上,适合A、B、C 三个层次学生的教学方法远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有效的教学方法,比如对A 层学生,他们基础薄弱,课堂上容易出现跟不上的情况,教师还可以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法,在上课前提供这个层次学生微视频资源,让他们提前练习,从而获得更高的听课起点,这样在课堂上就能游刃有余;对B 层学生,因为他们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各有擅长与不擅长的地方,所以可以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这样学生可以相互借鉴,实现共同提升;对C 层学生,可以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给他们设置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并让该层次的学生自主思考、探究,以此激发其潜能。总而言之,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不同对待,要让每个学生在舒适的位置上轻装上阵,实现不同程度的提升,达到减负提质的教学目标。

(四)教学评价分层

公正、客观、合理的教学评价发挥着重要作用,分层教育理念下,教师应以不同能力、不同特点的学生为依据实施多元化评价,要以发展的眼光去对待,坚持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的原则,确保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体育运动或比赛中获得成就感。对A 层学生,由于他们基础薄弱,所以教师要适当地降低标准与要求,尽可能地去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比如近期的进步以及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团队协作能力、集体意识、不服输的精神等,这些都可以作为肯定他们的切入点与素材,目的是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跑步项目为例,A 层可能有一些学生没有在规定时间内跑完全程,但是仍然坚持到达了终点,教师可以针对他坚持不懈、不言弃的精神品质进行表扬,然后再传授他们跑步的技巧与方法,有的放矢地提升其力量素质。这样的教学评价让A 层学生获得愉悦的学习情绪,也让他们在跑步上更加自信,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动力。而对B、C 层的学生也是如此,要以肯定与表扬为主,尤其是C 层学生,要对他们在体育上取得的成就进行表扬,再根据他们的身体素质发展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励学生不断挑战自我,达到更高的水平。总而言之,分层教育理念下,教师在实施教学评价时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运动过程以及该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发展的眼光,从而发挥教学评价的激趣、增效功能。

三、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让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改善,这一点可以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他们的体育达标情况看出。在以前的小学体育课上,学生的状态比较被动,通常是教师推一步走一步,而实施分层教学后,学生在体育课上更加主动、积极,表现出来的兴趣很高。比如,在跳高训练中,各层次的学生都踊跃参与,一些体能较弱、水平有限的学生虽然屡次失败,但是却屡败屡战,不断挑战自我。在平时课后服务活动以及日常的体育比赛中,学生参与度与积极性也明显提高,很多之前畏惧比赛甚至排斥比赛的学生也能积极参与,迎难而上,表现出很强的体育自信。当然,最可观的还是学生的体育成绩,即体育训练中的达标情况,自实施分层教学法以后,学生的合格率明显提升,而且每个学生的个体成绩相较之前也有了显著提升。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能显著改善教学质量,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及品质提升也发挥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是一种实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将其运用到小学体育教学中能满足各层次学生的特点与需求,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对他们潜能的挖掘有重要意义。高效教学视角下,教师应深入研究分层教学法并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教育对象、目标、过程与评价分层突出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法目标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