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彦强
(徐州安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江苏 徐州 221000)
城市的经济基础往往制约着道路建设。过去汽车较少,道路较窄。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人们对日常的衣食住行有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老旧的道路和设施已经不能满足新的交通需求,人们的出行节奏和方式对道路建设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道路服务能力的提升迫在眉睫。谋求交通便捷的方案,或成为缓解城市道路尤其是老旧路段交通压力的一种手段。
横断面设计应按道路等级、服务能力、交通特性,结合各种控制条件,在规划红线宽度范围内合理布设[1]。通过对徐州市多个片区的路况调研,发现其基本构成有如图1所示的几种形式。
图1 徐州市片区道路横断面构成的几种基本形式示意图
经调研发现,新城区道路断面构成合理;老城个别景区的单幅路段路面宽度较窄除外,其他路段路面宽度及布局基本合理。新、老城区的不同路段因分级、规划的不同,设施带、绿化带内容有所差异。
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实行右侧通行原则;行人和车辆应当服从红绿灯或者交警的指挥;行人先行,机动车需在没有信号灯控制的路口让行。
2.1.1 车道转向困难 有很多路段的左转车道所处的位置因路面宽度不同而不同,有的被设在左侧的快车道,有的被设在靠右侧的慢车道。路标线、箭头、停车线被车辆碾压,疏于维护,如图2的车道界限模糊,导致机动车驾驶人不能正确识别路面的车道和行驶指向,在监控交叉路口越线停车和错道行车均被视为违法驾驶,无标志线的行车道增加了驾驶员的驾驶难度。
图2 被摩擦到消失了的多车道标线
2.1.2 信号灯放行冲突 如果对平面交叉口红绿灯间隔时长控制不当,就会引发交通堵塞,车辆积压过多时还会影响其他路段的畅通。当行人通道放行信号与机动车直行、左行、右行放行信号同步时,车辆和行人会在路口形成正面冲突,存在事故隐患。
2.1.3 车道混行冲突 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的宽度近似,不熟悉路况的机动车驾驶员很容易将路段误认为是双车道通行。由于非机动车道发生拥堵,骑行者经常临时变道。变道后,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混行于同一车道,相互干扰,构成较大的安全隐患。
不能“指点迷津”的标志、标线为交通秩序带来诸多障碍。交通不畅,恶性循环。
右转道上的机动车可以在圆形红灯下不妨碍其他被正常放行的车辆右转。信号灯的高度是固定的,厢式货车和公交车的车身更高更长,如果直行道上有大型车辆挡住了右转小型车辆的驾驶员视线,人行横道上的行人不易被发现,此时右转不仅会被抓拍为“不让行”,还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在直行道上,车身较长的大型车辆起步缓、速度慢,过路口耗时久,通过路口耗时通常要大于一个绿灯点亮的时间,前面大型车辆挡住身后小型车辆司机视线,使其无法准确判断信号灯,如图3所示,小型车辆若在已是红灯的“盲区”下跟车,是闯红灯过失,不仅有事故隐患,还涉及违法行驶。尽管新城区道路中有一小部分平面交叉口的信号灯立柱上也装了信号灯,但双列都只是供自行车使用,且与机动车在直行、左转、右转的放行信号上存在冲突,因此,避免不了后面跟车闯红灯的过失。
图3 被大型车辆遮挡的信号灯盲区
在没有红绿灯但有抓拍装置的“礼让行人”路段,由于行人会在没有预警的情况下突然冲到道路中间,机动车的惯性让司机无法立即“车让人”而被抓拍。即使突然刹车,也可能导致车辆追尾,很容易造成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另外,在车站、医院、工厂、学校等人流量大的区域,过街通道上断断续续的行人会使有礼貌的机动车司机长时间空转发动机,尾气超量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亦不容小觑。
非机动车道上的行人要从起始位置到达位于逆行方向不远的目的地,若根据“右行原则”,要么沿“口”字形路绕转到达,这种方式需要走很多路并且消耗很多时间;要么跨路口左转、再左转,再跨路口左转、再左转,经多次一次过街或二次过街之后才能到达,这种方式同样需要消耗很多时间甚至绕更多的路,还有可能在通过路口时候因信号灯在放行上存在冲突点而与机动车发生碰撞。如图4所示,有人只想着方便自己,抛开绕行的烦恼,抱着“两害相权取其轻”的侥幸心理,选择了在最短距离的道上逆行。全然不顾这样做会给正常通行者制造迎面相撞的危险,无形中给按照交通规则出行的人增添了烦恼。
图4 逆行的非机动车
如图5所示,人行道只考虑人们进出车站、医院、工厂、学校和住宅等区域的便利性,并不关心门前的横向通道是否畅通。不符合设计规范规定的无障碍通道,导致路缘石问题普遍存在——严重突出的路缘石为人行道的平整度增加了两个“绊脚石”,给行人的日常交通带来了诸多不便。出入口光滑的沥青路面或突兀的窨井盖冲断了连续的无障碍通道,不一致的盲道口甚至没有提示盲道,无障碍通道中的障碍已成为视障人士出行的主要障碍。
图5 无障碍通道上高凸的缘石及路障
虽然住建部的《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对道路建设、路面材料、设计速度、设计使用寿命、通行能力、服务水平等方面作规范指导,但是由于在实际建设中存在不规范操作以及道路规划方案更新速度和经济快速发展下的需求脱节,“规范”的可持续性很快被削弱。老旧道路远不能满足新的交通需求,改造或新建道路的计划被提前提上日程。
除了视障人士外,人们主要依靠视觉于静态的交通标志、标线及动态的信号灯或交警的指示下通行。在交通导向系统中,交通标志、标线以图案、文字和符号的形式呈现并传达不同的指令,是疏导行人、维持秩序交通的重要方式。因此,优化视觉传达设计,以合理、规范的视觉元素引导车辆和行人交通。具体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就非机动车道而言,狭窄路道的导流功能较弱,存在交通堵塞等问题;宽松的路道存在利用率低等问题。宜通过优化交通标线设计,建立交通便利、畅通的道路。
3.1.1 狭窄路道 城市道路的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不宜共平面设置[2]6。但由于过去的规划受条件限制,穿插在老城居民区的机非混合车道很常见,加上后期使用需求上的变化,路面变得拥堵。受条件约束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确需共平面设置时,应采取安全隔离措施,防止行人和非机动车出现冲突[2]11。笔者认为,居民区人口稠密,原来的道路较窄,不建议在狭窄的道路上设置护栏,否则可用的道路会变得更窄,通行更加拥堵,如果有车辆行驶中发生事故,护栏或对行人造成二次伤害。因此,建议在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及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之间的白色实线旁边各加一条色带。标线不占道路空间,醒目的双色标线可以让行人从视觉上更加清楚地辨识两者的界限,时刻提醒行人须在指定路道行驶,实现安全、舒适的通行目的。
3.1.2 宽松路道 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畅通舒适、安全可达、环境友好的基本原则[2]1。新城区的道路横断面宽度比老城的要宽松得多。基于此,可在宽度允许条件下实现非机动车车道标线分流的优化设计方案。即在非机动车道中间标线,构建“双向非机动车道”[3]67。单侧双向非机动车道的设置应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4]555。实现“口”字形路道内不跨路口不绕行、“品”字形路径少跨路口、不绕行的便捷通行方式。增设逆行非机动车道能降低逆行干扰,提高非机动车道整体运行效率[3]68。如图6、图7所示,从A点到B点的3种方式中,“双向通行”下的“3”最高效便捷。
图6 “右行”规则下从A到B的两种路径
图7 “双向通行”下从A到B的便捷路径
“确保行人空间的连续性,避免侵占”[5]是人性化疏导的基本要求。规范场所进出口的路面设计,不得让该路面破坏与其交叉的非机动车道和无障碍通道的连续性。车站、医院、工厂、学校等出入口人流量大,应设置明显、无歧义的引导标志和导流装置,确保各个方向的交通安全、畅通、舒适和秩序。
被分离出来的“双向非机动车道”除了具备逆行合规的交通功能外,还需配合机动车道,实现人性化导流。对路道箭头、标线和路旁标志进一步优化设计,不使用一拦到头的护栏做隔离,目的是方便行人及时无障碍调头,真正避免绕行距离和消耗时间,如图8所示,建议做成凸起的点状分隔线,当车轮碾压上面时会被颠簸,不适感提醒骑行者不要越界。
在超宽路口,行车道较多且宽度相近,导致驾驶员在转弯后很难区分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入口,常常误入非机动车道。如图8、图9所示,优化后的非机动车道的方向箭头、停车线和标志在颜色及形状上和机动车道的明显不同,人性化的视觉传达设计提醒,让机动车驾驶员在宽阔的路口对非机动车道一目了然,不再误入歧途。
图8 机、非车道界限及通行规则优化方案
图9 优化后的小区口非机动道和无障碍通道
信号灯的设置要有效保障交通安全,避免交叉口人、车通行冲突。建议在信号灯切换前显示不低于9s的数字倒计时,让通行者做充分的判断准备,不急停,不抢行。通行者应根据放行指令严格遵守停车线前停车、不入禁区的交规。交管部门宜建立健全奖惩制度,不只罚不奖,促进人们积极守法。优化平面交叉口信号灯显示范围设计。信号灯位置被优化前、后的对比如图10、图11所示,建议拉大挑杆上信号灯间距、在侧柱上增设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包括无障碍通道)信号灯,在行人视角内分布式显示,方便行人从不同角度、不同高度有效观察信号灯的变化,消除被大型车辆遮挡产生的盲区,提示司机保持适当车距,安全通行。
图10 优化位置前的信号灯“遮挡”模式
在信号灯放行存在冲突的交叉口,应改善灯控时间,实现错峰行驶。
城市建设是一项需长期使用、成本高、任务重的功能性工程。在道路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断面的构成、宽度和特殊需要,为满足当前和未来的使用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积极考虑绿化带在道路上发挥的优良作用,并将之高效利用;力争把单侧双向通行的非机动车道路与机动车道路同步配套建设;强化视觉传达设计,通过信号灯、标线、标志有效提升不同等级道路的通行和服务能力。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道路规划、设计、施工在“未来已来”的无人驾驶出行计划中,也必须考虑机器识别视觉传达信息的需求。
图11 优化位置后的信号灯“可视”模式
在城市道路交通语境中讨论的“视觉传达”,是可视化交通管制信息直观为行人做出去哪里、如何应对的指示系统,是笔者对信息传达方式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何种影响的解析方式。作为一种无声的语言,视觉传达设计默默地向行人提供道路交通中不断变化的指令服务。它就像一颗心脏,驱动着城市的大动脉,在安全、舒适、秩序通行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实中不难发现,交通标志标线和信号灯的不同设计和设置方法对同一种断面构成的道路通行能力有截然不同的影响,由此可见科学指导的重要性。因此,本文提出提升交通便利性方案:优化设计交通标志标线的形式,实现通行者各行其道和便捷通行;调整信号灯悬挂位置、间距及其绿灯间隔时间,实现错峰、安全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