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户心理模型的景区共享摄影产品设计研究

2022-03-23 03:05邓茅妤曹小琴邓茅野
湖南包装 2022年1期
关键词:景区摄影心理

邓茅妤 曹小琴* 邓茅野

(1.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225;2.广东医科大学,广东 东莞 523808)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图片视频成为信息传递的重要介质,人们通过互联网展示生活,且近年来手机、相机摄影产品的迭代升级速度快,产品摄像功能独树一帜,拍摄美化APP产品层出不穷,给用户拍照带来极大的便利性,短视频平台的快速发展更是促使人们拍照带来内推力,摄影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针对90后和00后,“摄影”的概念已经渗透到旅游、饮食、网红店打卡、记录日常等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方面,尤其在外出旅游中,摄影成为人们记录旅游过程的必备环节。将共享理念运用于景区摄影设备租赁使用的过程中,以全新的功能需求和服务方式为导向,使景区共享摄影设备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不仅从基础设施维度增加景区的经济收入,而且提升用户景区摄影体验感,从而带来景区的关注度,景区共享摄影设备具有可观的价值挖掘。

1 用户心理模型概述

心理模型是知识系统与当前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体现的是一种思维方法,用户根据以往的知识系统,包括习惯或是经验,建立起有效的认知方法[1]。用户接触新事物时,会根据内部表征形成初步的认知过程,并最终将相似体验发展成一个认知体系[2]。用户心理模型从用户的角度拆分为思考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3个层次,与诺曼《设计心理学3:情感设计》中所提到的本能、行为和反思相交融,见图1。用户心理模型中的行为方式和情感与诺曼所提出的行为和反思趋向一致。设计师必须考虑到用户群体的知识结构和可能发生的操作行为,才能把产品的表现意向和用户的实践执行两个层面一一对应,使产品不断贴合用户的使用行为,降低用户的操作时间成本[3]。

图1 用户心理模型与情感化设计关系框架

2 景区摄影产品设计研究框架

2.1 当前景区摄影现状

在出行旅游摄影的图中,总会出现几种常见的现象,例如与好友结伴旅游的途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合影的情况,一般采取找路人帮忙拍照的解决方案,在麻烦其他游客的同时,路人游客摄影的照片成果与用户自身预期的效果不一致,用户采取放弃合影或是重新找路人帮忙拍照的思考方式。此外,在景区旅游中还出现“人体支架”的摄影现象(图2)。“人体支架”指人为拿着手机,摄影的画面朝向被拍者。“人体支架”降低摄影体验主要在于摄影操作者在摄影时积极情绪的反馈弱,摄影者与被摄影者在拍照过程中存在信息传递不对等,两者存在对摄影角度、构图、光线等差异化理解。换而言之,摄影设备和摄影技巧是导致摄影体验感不佳的主要原因。景区摄影不佳的体验感即游客在景区摄影过程中的体验存在技术上及物理设备上的问题,从而造成心理落差或不满[4]。针对此现象,共享摄影设备结合游客在景区摄影的使用心理模型转化成外在的产品性能,无限贴近游客在景区摄影需求的最佳模式[5]。

图2 景区摄影现象图

2.2 景区共享摄影设备用户心理模型研究思路

研究模型的建立可以有效地加强研究的逻辑性和更好的对比,得出关键的研究问题点[6],增加用户心理模型理论与景区共享设施设备的锲合度,因此构建景区共享摄影设备用户心理研究模型(图3)。从“用户使用—用户需求—落实产品”的路径构建景区共享摄影设备用户心理模型的研究框架,在“用户使用”这个环节中,从用户心理模型思考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需求3个要素分析游客旅游摄影,整合游客景区摄影的需求,提出共享辅助摄影周边设备和道具的解决策略,运算考量景区共享摄影设备技术的可行性。归纳用户使用、用户需求和落实产品3个维度中的要点,对景区共享摄影设备展开设计研究。

图3 景区共享摄影设备用户心理模型结构框架

3 摄影景区定位

时代发展促使消费升级,人们的消费诉求从满足基本物质需求转向自我价值的实现,注重精神层面的升华,成为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内驱力。国内的旅游景区琳琅满目,面向的消费人群多样化。景区类型可由经济、精神和空间3个元素交叉归纳分类为自然公园、美术/艺术馆和旅游购物3类景区类型[7],其中在90后、00后的旅游偏好报告中发现自然风光是其首选景区,其次是人文古迹和民族风情,见图4。由于景区共享摄影设备面向的是热爱摄影的90后、00后群体,因此,景区共享摄影设备应设立在自然风光类型的景区,服务受众消费群体。

图4 90后、00后旅游景区偏好数据

自然风光景区映射范畴较广,在物质形态中包含以山体、水体、植物等为主题的景区,在精神形态中包含文化古迹和人文历史等元素,将自然风光景区按照形态和旅游功能进行分类,见表1。其中根据同程旅行、同程旅游共同发布《2021国庆假期旅行报告》中的数据(图5)显示,不同人群的旅游景区关键词不一样,综合90后和00后人群的数据,结合其热爱摄影的特性,最终确定景区共享摄影设备聚焦在古村古镇和综合性园区这两类景区中投放使用。

表1 自然风光景区分类表

图5 百度央广网发布《同程国庆假期旅行报告》

4 景区共享摄影设备设计研究

4.1 用户心理模型与景区共享摄影设备的联系性

从心理模型的理论层面出发,对景区共享摄影设备产品展开研究,即研究其造型、色彩、功能、情感体验等方面[8]。根据心理模型的3个层次,将产品的设计属性和要素做层级归纳,见图6。景区共享摄影设备产品最终通过交互、信息、形态等要素来引导用户作出使用选择,用户根据大脑的指令产生相应的行为,在此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以用户为中心,符合用户需求实现实用性的同时又要保持创新性。

图6 景区共享摄影设备产品设计属性归纳

根据上文中游客在景区的“人肉支架”和合影等摄影现象,结合用户心理模型进行分析,首当其冲的是改变用户摄影过程中的思维方式,通过使用共享摄影设备解决摄影的部分问题。

4.2 整合景区共享摄影设备需求

4.2.1 挖掘景区游客摄影需求 分析用户在景区的摄影现象的目的是在产品设计需求挖掘过程中,为解构游客期望需求划定方向和范围,更加清晰地同产品自身设计的出发点相结合,让设计既能满足游客的期望和需求,同时也能提升产品本身的价值[9]。由景区游客摄影现象得知摄影痛点是在不同的场景下产生的,针对多样的场景痛点问题,从基础设施维度划分为硬件需求和软件需求,硬件需求包括辅助摄影的产品和加强摄影效果的道具,软件需求为景区不擅长摄影的游客提供摄影的技术,为热爱摄影的游客提供社交平台。

4.2.2 考量利益相关者需求 景区的发展由多方组织共同经营所促成,多方组织即为景区的利益相关者,景区的决策权是多维化协商制定的[10],因此景区能否设立共享摄影设备需要考量景区决策员的意见,对于景区决策员而言,首要关注点在于共享摄影设备能否为景区带来经济效益,其次共享摄影设备空间放置是否与景区景点造成冲突,最后共享摄影设备的成本与收益比例以及是否需要人员维护等都是景区决策员需要考量的因素。

4.3 景区共享摄影设备技术可行性

共享摄影设备的落实聚焦到信息技术和运行系统上,设定多子系统分布的运行系统模式,将租赁系统、设备识别系统、设备消毒清洗系统和摄影社交平台沿着用户摄影流程的轨迹以分布式的结构发展,可视化的信息操作围绕用户心理模型中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进行规划。从运行系统上看,分布多个神经元似的子系统(图7),用户使用景区共享摄影设施所产生的交易关系为租赁系统,当用户归还设备时需监测设备的完整性,即识别产品的子系统,通过RFID技术自动识别归还的摄影设备是否与租出去时一致并根据设定产品完整性程序做出决策判断,最后由识别子系统的识别结果进行租赁金额运算并提供设备赔偿渠道。后疫情时代加强了人们对接触物清洁的关注度,因此,在景区共享摄影设备的主系统中建立设备定时维护消毒系统。从界面设计上,共享摄影设备易于游客使用。此外,构建社交平台,满足游客摄影参考及交流的行为[11]。总而言之,景区共享摄影设备的技术相对容易落地,实施成本在可控的范围内,利于共享摄影设备的研发落地。

图7 景区共享摄影设备技术框架分析图

5 用户心理模型的景区共享摄影设备产品设计

5.1 景区共享摄影设备产品设计模型

基于以上整合景区共享摄影设备需求及景区共享摄影设备技术可行性,结合用户心理模型对景区共享摄影设备产品进行分析,构建了针对现阶段景区共享摄影设备产品的设计开发模型,以此指导景区共享摄影设备产品的设计研发(图8)。其中,景区共享摄影设备中的硬件和软件支撑全程贯穿用户心理模型的思考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需求。

图8 景区共享摄影设备产品设计模型

5.2 共享摄影产品设计

5.2.1 产品定位

(1)外观造型定位:共享摄影设备的造型简洁圆润,采用律动感顶部遮挡造型,不仅给游客提供遮挡功能,以生命力的线条感与景区呼应,成为景区景色的一部分。

(2)结构、材质定位:在产品材质上,设备产品采用耐高温、耐摔的材质,增加产品的可用持久性,降低摄影设备产品的投入成本。例如市面上现有饮料售卖机钢铁材质,该材质具有极高的稳定性,防晒、防水、防人为破坏行为等。在产品造型上,共享摄影设备整体为一分为二的圆柱体,以形式追随功能来区分功能区域,一半为道具区域,一半为辅助摄影设施区域。如景区共享摄影设备律动形态的遮挡棚,其流线感与景区生机盈然的环境吻合,还可以遮阳挡雨,使共享摄影设备浑然一体于景区的景色之中。

5.2.2 景区共享摄影设备实体方案 景区共享摄影设备与用户心理模型结合,更易于被热爱摄影游客接受,根据游客的心理模型转化为表现模型,结合游客的摄影经验和认知,将其内在意向转化为产品外在形式[12],即景区共享摄影设备的外观、功能、结构、材质等,最终效果见图9。在景区共享摄影设备功能层面上,图9呈现的是共享摄影的正视图,共享摄影设备“左右前后”均有功能分布,左右两侧玻璃区域目的是对产品进行归类放置,从用户心理模型的思考方式上分析,摄影硬性设备种类多,划分摄影辅助设备和道具两个区域,使游客一目了然摄影设备并缩短挑选产品的时间,减少对后续消费者的影响,见图10。从用户心理模型的行为方式上分析,共享摄影设备的放置位置和朝向受游客的使用行为影响,游客本能行为下浏览使用的界面为租赁功能区域,即共享摄影设备“前”侧,该区域屏幕为用户提供浏览产品的途径,用户也可以选择另外一种途径,扫描屏幕的二维码进入小程序进行浏览,综合游客的使用行为方式为其提供多种选择。“后”侧是产品设备归还功能区域,见图11,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小程序点击归还设备,弹开门,将租赁的产品设备放入柜子里进行识别,关上柜子的门交付费用即可,见图12。从用户心理模型的情感上分析,共享摄影设备可以使游客初期摄影的低体验由相关硬性的加入进阶为高体验,高体验转化为高价值。

图9 景区共享摄影设施正视图

图10 景区共享摄影设施右侧视图

图11 景区共享摄影设施后视图

图12 景区共享摄影设施归还步骤

最后,结合景区管理者的需求,为了防止周边的人对其进行破坏,在共享摄影设备的正面与反面装有猫眼摄像头,监测共享摄影设备周边的环境,增加其安全性和为后期维护提供数据。根据游客使用的习惯,确定租赁产品后玻璃门打开,游客可以拿取租赁的产品,关门即完成租赁,如图13所示。

图13 景区共享摄影设施租赁

5.3 共享摄影产品软件设计

5.3.1 设计定位 功能定位:共享摄影设备由硬件与软件共同组建而成(图14),有形的设施设备与无形的小程序产品配套使用,游客扫描二维码,选定需要用的摄影设备,交付押金,即可从有形设备中拿到所需的摄影设备。

图14 共享摄影设备意向图

5.3.2 景区共享摄影设备界面设计 从思考方式上分析,景区共享摄影设备的使用界面颜色高明度低纯度,通过撞色的搭配传达愉悦的心情,吸引游客的视线,共享摄影设备屏幕界面中的色彩搭配尽量以清新、舒适为主,避免过于高饱和的颜色。以人物主题图片为共享摄影设备屏幕界面的主图,贴合摄影主题。

从行为方式上分析,共享摄影设备中屏幕上的所有元素都会与用户产生交互行为,因此,共享摄影设备屏幕的界面兼并信息可视化的同时要考虑用户的易操作性。

从情感需求上分析,共享摄影设备小程序在主题栏中有社区这个功能,用户点击进去是游客的摄影分享及摄影相关教程,游客可以从中得到摄影的相关小技巧,并能从中认识热爱摄影、热爱旅游的群体。

6 结语

基于用户思考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3个层次,建立景区共享摄影设备用户心理模型,为游客提供景区零销售和共享租赁的消费模式。通过游客景区摄影的体验现象,将游客摄影过程融合心理模型加以分析,在探索中寻找景区共享摄影设备的设计机会点,建设既能满足游客摄影需求的共享租赁设备,又能满足景区管理者需求的盈利设备,且能够让游客在使用共享设备时依据脑海中已建立的认知经验和惯性行为,降低游客的学习和操作成本,提升产品易用性和商业价值,从而促进景区经济的发展,对景区产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文章仅从用户心理模型的3个层面定性地对景区共享摄影设备进行研究,后续将注重于定量层面上,对景区共享摄影设备展开研究。

猜你喜欢
景区摄影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心理小测试
『摘牌』
心理感受
“摘牌”
某景区留念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