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新伟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心肌梗死重症监护期;应用
【中图分类号】 R54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02--01
前言:急性心肌梗死是国际公认的急性心血管疾病,临床上具有变化快、发病急、病死率高的特点。临床资料证明,对心肌梗死重症监护期患者实施积极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病死率。我院将临床护理路径思想应用到临床后,收到良好效果,本文为了进一步研究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问题,选取我院于2016年2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43例心肌梗死重症监护期患者为观察对象,相关资料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6年2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43例心肌梗死重症监护期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22例,包括男14例,女8例;对照组患者21例,包括男11例,女10例。两组患者性别等一般资料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组间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在患者入院后,立即将患者送入CCU病房,并在同一时间遵医嘱采用有效止痛镇静、吸氧、静脉溶栓等护理,并详细观察患者病情发展情况。
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干预,主要内容包括:(1)由护士长、科室主任、护理人员等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检索文献,结合主治医师建议,为患者制定详细的临床护理路径流程表。(2)落实临床护理路径的基本措施,整个护理流程接受护士长与患方家属的监督,并由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对本次护理工作进行评价,填写临床护理路径表;一旦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紧急情况,及时填写护理措施变更信息;在抢救结束后,详细填写抢救工作的基本内容,记录抢救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的信息。(3)明确护理工作责任。在临床护理路径表格中,对责任护士的护理内容进行明确,包括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患者常规吸氧、配合临床治疗等。同时,护理人员根据医嘱为患者输注药物,制定针对性饮食计划,根据患者身体状况进行康复锻炼。在每一个护理路径任务结束后,在相对应的表格位置打“√”,并由护士长确认签字。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卧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对护理满意度等一般资料,其中对护理滿意度包括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总满意=满意+一般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本次研究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以X2值、t值检验数据间的差异,当P<0.05时,认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卧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对护理满意度等数据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证明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具有应用价值,本组患者的具体资料如表1所示。
3.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属于一种现代化护理手段,旨在为患者提供最佳护理服务的临床护理模式,满足医院“为患者服务”的基本思想[1]。从临床实践经验来看,在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思想后,患者的住院时间、身体恢复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从本次研究来看,在对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后,整个护理的基础是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并根据医嘱与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同时,考虑到心肌梗重症监护期患者的病情危重,因此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要时刻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及时评估护理质量。同时,由于肌梗死重症监护期的病症发展较快,在护理过程中经常需要面对抢救问题。因此在临床护理路径中,必须要考虑抢救等问题,及时在临床护理路径表格中对护理工作内容进行明确,为后续治疗提供完整的数据支持。
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实施临床护理措施后,观察组患者的卧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对护理满意度等数据情况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证实,在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后,护理人员能够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的完整性与系统性,使护理更具有针对性,这样有助于进一步减少并发症发生率,进而改善预后,这与相关学者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4-5]。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肌梗死重症监护期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斐,何樱,宋磊,等.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3,08:105-107.
[2]陈倩萍,黎仲雅,梁燕青.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17:77-78.
[3]曹春梅,宋文爱,乔继香.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3,21:2757-2758.
[4]刘春红.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肌梗死致心力衰竭急救过程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3,22:122-123.
[5]冯启敏,黄丽君,杨艳英,等.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与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5:2833-2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