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金明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第10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本次会议亮出的鲜明基调是“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成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突出的关键词。日前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部署了湖南2022年的经济工作。贯彻落实好“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当以全面的“稳”,确保高质量的“进”。
全面的“稳”。这首先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需要。疫情叠加百年变局,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影响下,经济增速面临较大下行压力。2021年我国经济在稳健复苏的同时,增速呈现前高后低,第三季度经济增速“破5”显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考虑到基数效应等多重因素影响,防止经济下行形成惯性,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成为做好2022年经济工作的基点。其次,从应对变化趋势看,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021年有望达到11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2万美元,正在向高收入国家迈进。这一阶段经济发展的特征之一就是增速放缓;同时,进入这一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国际力量的结构对比正在发生深刻调整,全球的结构性问题日趋复杂,产业链结构、能源结构、贸易结构、金融结构等将发生深刻变革。从这个规律上来看,全面的“稳”非常重要。第三,进入新发展阶段后,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对此需要准确认识和深刻把握。比如,要正确认识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要稳步朝着这个目标迈进;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防止资本野蛮生长和无序扩张;作为人口大国要保障初级产品有效供给等;要把握好经济运行的时度效,不能把长期目标短期化、系统目标碎片化,更不能把“持久战”打成“突击战”。最后,从当前大环境看,也需要全面的“稳”。今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要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宏观、微观、结构、科技、改革开放、区域、社会等方面作出了七大政策部署,以保持宏观经济大局稳定为关键,将稳增长、调结构、推改革有机结合,为稳定大局保驾护航。位居七大政策之首的是“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稳健”重在强调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有效”则强调政策支撑经济发展要有力度,能更好抵御经济下行压力。会议强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协调联动,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这传递出一个重要信号,做好经济工作必须坚持系统观念,遵循经济规律,加强统筹协调,防止顾此失彼。综合起来说,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的“稳”是全面和全方位的,不仅要稳住速度和节奏,还要稳住方向和风险。一是稳住速度。2022年外部环境预计更加严峻,不仅防疫措施绝不能松懈,而且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基于这一背景稳住经济发展速度极为重要。二是稳住方向。要牢牢把稳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的战略方向。三是稳住节奏。要稳住经济结构调整的节奏、碳达峰碳中和的节奏,先立后破,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四是控住风险。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严守风险防控的关,做好应对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的预案。省委强调,要坚持稳字当头,保持经济平稳发展,稳步扩大投资,稳健恢复升级消费,稳固畅通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供给生产要素,稳住农业基本盘。
高质量的“进”。稳中求进的根本点在于保持大局稳定的前提下谋“进”,而“求进”的目标是坚持高质量发展。一是要优化政策组合,实现多重目标动态平衡。深化对“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的认识,“跨周期调控”意味着不仅要考虑当下经济运行情况,更要考虑刺激政策对未来经济的影响,有没有后遗症,并统筹协调短期与中长期、规模与质量、节奏与目标等复杂关系。为此,中央强调,经济稳定政策的供给,政策发力适当靠前: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振市场主体信心;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重在畅通国内大循环,重在突破供给约束堵点,重在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改革开放政策要激活发展动力,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区域政策要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社会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我们要学会在中央政策中找资源,在党中央决策部署中争项目。二是要围绕“进”字做文章,不断激活发展活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大力培育市场主体特别是扩大规上制造业主体数量,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大力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开展“纾困增效”专项行动,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营造各类所有制企业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大力创建“五好园区”,提升园区承载力。坚持打造“三个高地”,培塑经济发展动能。要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制造业的GDP占比,实施产业发展“万千百”工程;要强化科技创新支撑作用,用好用足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加计扣除政策,建设好岳麓山实验室,提高区域创新能力;要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扩大高水平开放,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高标准建设自贸区、加快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建设,深入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全面对接RCEP。坚持统筹协调,提高发展的韧性和平衡性。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坚持常态防控,落细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措施;统筹防范各类风险隐患,落实“六个一批”化债措施;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县域经济提质提量提速;统筹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守护好一江碧水”,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保护修复。
统筹“稳”和“进”。经济运行是一个动态过程,“稳”和“进”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如果只有静态的“稳”,没有动态的“进”,终究也稳不住;如果只一味地“进”,不注重“稳”,最终也“进”不了。“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就是要以全面的“稳”确保高质量的“进”。所以,一方面,要坚持稳字当头、以稳为基,增强风险意识、强化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和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工作准备,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统筹推进能源保供、生活必需品稳价保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努力做到稳经济、稳人心、稳大局。另一方面,要坚持稳中求进、积极作为,既要防止冲动蛮干、急于求成,又要反对消极应付、不思进取,聚焦促进共同富裕、规范资本发展、保障初级产品供给、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碳达峰碳中和等大事要事抓緊抓实抓好,紧盯经济结构调整、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就业增收等方面敢闯敢干、勇于突破,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巩固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良好势头。做好这些工作,关键在于,一要坚持做到“四个必须”:必须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必须加强统筹协调。二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五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强调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要稳步朝着这个目标迈进”;提出“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防止资本野蛮生长”;部署“抓好风险处置工作”;明确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等。深刻认识这些重大问题,有利于凝聚共识,找准“稳”的关键点和“进”的切入口。事实上,“四个必须”的规律性认识和对“五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深刻阐释,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最新成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为如何实现“稳中求进”指明了方向,也对领导干部做好经济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以更全面的“稳”,保障更高质量的“进”,努力实现多重目标的动态平衡,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时代新考卷。
(作者系湖南省政协常委、经济科技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