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婕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进而对精神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群众文化也应运而生。新时期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既是提高公民道德素养的要求,也是加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
关键词:群众文化;建设状况;发展策略
在新时代背景下,群众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打造良好的基础。当前群众文化建设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相关部门针对当前群众文化开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从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
1群众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1.1群众文化活动基础设施不完善
群众文化活动基础设施不完善,是群众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一大问题。一是许多地区特别是农村并没有专门的文化场馆等基础设施,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地方财力限制、规划滞后、思维陈旧等各种主客观原因,使这些群众文化活动的基础设施十分匮乏。尤其在一些中西部地区,文化场馆的覆盖率十分低。二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专门器材、活动工具等基础设施十分匮乏。例如,一些地区在舞蹈排演、戏曲排演过程中缺少专业音箱、服装道具等等,导致相关文化活动难以顺利开展。三是群众文化活动基础设施分布结构性失衡[1]。群众文化活动基础设施的不健全,严重阻碍了人民群众文化生活质量的提升。
1.2缺乏完善的配套机制
在开展社区文化建设时,完善的社区文化配套机制非常重要。目前,我国的社区文化建设机制并不完善,在开展社区文化建设时,许多居民缺少发言权,居民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没有得到真正体现,这不仅会影响到居民参与社区文化的积极性,同时也会影响到社区文化本身的质量。
1.3群众文化建设人才匮乏
近年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群众文化建设人才断层。一是愿意投身群众文化建设的青年人才较少,人员分布不均,大量中老年文化骨干在苦苦支撑着群众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群众文化建设人才青黄不接是群众文化建设面临的一大问题。二是群众文化建设人才的专业性不足,文化程度不高,推进群众文化建设发展的水平有限,与此同时,人才流失严重,这些都限制了群众文化建设的持续推进。
2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策略
2.1加大群众文化活动的宣传力度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要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高国家文化建设软实力,以人民群众为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为此,有关部门要加大群众文化活动的宣传力度,让广大群众深刻认识到文化活动的意义,可以利用广播、讲座和报纸等形式对群众文化活动进行宣传,使群众能够明白文化建设的作用[2],从而能自觉参与到群众文化组织活动中,使群众文化活动顺利开展。
2.2加快完善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推进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一是针对许多社区、乡村缺少文化活动场所的现状,相关部门需要引入社会力量,共同努力、逐步完善群众文化活动场馆建设,推动文化活动场馆社会化运行、市场化开发,进而有效地提高群众文化活动场馆建设覆盖率。二是要采用多途径的方式方法,加大群众文化活动器材等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政府要在其中发挥作用,同时鼓励社会捐助、企业赞助,通过多方合力、共同建设的方式,提高群众文化活动器材的覆盖率。三是逐渐扭转群众文化活动基础设施建设结构性失衡的局面。在巩固东部地区群众文化活动基础设施建设成果的同时,也要通过转移支付等方式方法,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群众文化活动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3],使广大中西部地区文化活动基础设施能够保持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宜的状态。
2.3坚持正确的群众文化工作方向
在开展群众文化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工作方向。相关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广大人民群众才是群众文化的主体,文化活动的开展要围绕广大群众的实际需求来开展,并将其切实落实到位,只有如此才能够获得更多群众的认可和喜爱,使人们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得到充分满足。由此可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不仅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宗旨,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所在。因此,在正确的群众文化工作方向指导下,要能够将群众文化的感染力充分发挥出来,使群众文化建设能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并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2.4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
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时,可结合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特殊的节日进行,像开展以端午节、中秋节等为主题的群众文化活动,并举行与之相适应的活动,使文化活动更加的丰富多彩,能使群众感受到新时期文化活动的魅力,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文化活动中[4]。因此,只有在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不断丰富,才能够使他们的需求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满足,也才能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5保障群众文化有充足的资金支持
群众文化活动要想实现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有足够的基础设施作为保障,而这些都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才能够实现。因此,相关部门必须积极探寻合理的解决方法,采用以政府作为主导、引导社会多渠道资助的模式,加强市场运作力度,从而引导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等加入公共文化建设当中。与此同时,各级政府部门应根据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予以适当的资金支持,并且要保证这部分资金专款专用,切实将款项落实到文化设施建设当中去。另外,还应出台相关的扶持、优惠政策[5],以此来吸引企业、个人为群众文化建设提供资金等多方面的支持。长期发展下去,则会在资金上得到更多的支持,让群众文化建设得到更好的发展,并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2.6完善群众文化人才机制
完善群众文化建设人才机制对有效推进群众文化建设有重要的作用。一是要提高基層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实施有梯度的奖惩激励机制,对于具有突出贡献的群众文化人才进行持续性的激励奖励,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青年人才不断受到吸引,加入群众文化建设中来。二是大力实施群众文化建设人才培养工程,积极践行“引进来、走出去”的策略,延请专家学者进入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人员中间,进行广泛的政策宣讲,使相关工作人员能持续地得到学习[6]。同时,要重视“走出去”,不断派出优秀的群众文化人才,到群众文化建设开展较好的地区,以深入接触当地的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不断丰富其自身工作经验,提高其专业能力,同时完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的水平在显著提升,城镇化的建设步伐也越来越快。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之中,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日益得到满足,从而开始追求更为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因此,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周雪然.浅述群众文化活动的作用及其组织开展方法[J].大众文艺,2019(09):8-9.
[2]王春波.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与发展策略[J].艺术大观,2019(005):213.
[3]刘华玉.群众文化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分析[J].戏剧之家,2021(01):197-198.
[4]李莹莹.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策略初探[J].中国民族博览,2019(02):61-62.
[5]罗悦.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唐山文学,2019(02):152-153.
[6]王奇杰.试论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打造[J].四川戏剧,2019(01):17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