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玲儿 王恋
[摘 要]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借鉴和吸收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在人类历史上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赋予人民历史的主体地位。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的获得感、安全感与幸福感;积累了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大力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和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经验。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人民观
[中图分类号] B0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479(2022)01-0026-08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1] 那么,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原因很多,最关键的一点是其人民性。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2](p8)换言之,也就是一部践行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历史。它反复证明:什么时候能够紧密团结人民群众,党的事业就会胜利;什么时候脱离人民群众,党的事业将遭受挫败。1945年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参观延安时,向毛泽东主席提出中国共产党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 的疑问。毛主席自信地说:“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3](p65) 在毛泽东看来,人民民主是超越“历史周期率”的制胜法宝。只有把广大人民群众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赋予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才能兑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气候环境危机、霸凌主义、单边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给各国发展带来严峻挑战,考验着执政党的智慧。中国共产党唯有继续坚守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和衷共济走新型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不断提升人民主体地位和共同富裕水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有希望。
一、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基本含义
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所不同。马克思恩格斯在充分批判、借鉴和吸收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赋予人民历史的主体地位。
(一)“人民”概念的由来
“人民”概念从产生到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演进,其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因此,在不同时期人们对其含义有不同的解读。古罗马人最早使用“人民”一词,把贵族、平民看作人民。在中国古籍中,“人民”的含义主要分为以下两種:一是泛指人类,如“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二是指平民、庶民、百姓,如“掌建邦之生地之图,舆其人民之数”。这是古代中国对“人民”概念的一般认识。早期西方国家对“人民”的理解与之类似,在他们看来,“人民”一般指共和国的国民,不包括奴隶。近代以后,特别是在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后,“人民”这一概念开始被广泛使用,但此时往往泛指社会的全体成员,容易与其他概念混用,如“公民”和“国民”。马克思主义诞生后,“人民”概念的自由权利意识逐步深入人心,其内涵也被广泛接受。
(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人民观”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民的思想贯穿在他们的全部著作中,通过阐释“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等核心概念,突出了人民主体思想。这些词汇虽然在使用上并没有严格规范,具体含义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一定的差别,但核心内涵是相近、相通的,蕴含着丰富的系统的人民思想,建构成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可以称之为“马克思主义人民观”。马克思认为,“人民”概念具有以下几重属性:一是人民被看作是社会的主体力量,是社会中的大多数人,占社会人口的绝大多数。二是人民在经济地位上是处于社会底层的穷苦劳动者,他们可能拥有少量的生产资料,甚至有些是无产者。三是人民在政治权力上是不能独立行使自己各种权利的群体。四是人民在历史地位上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4](pp6-7)。
在思想论战和革命实践的双向互动中,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揭露英雄史观的偏见,探索历史创造过程中人民的历史地位,确立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他们主张人民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但并不否认个别英雄的作用,英雄人物也是人民。这是对人民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最好诠释。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指出,“不是国家制度创造人民,而是人民创造国家制度”[5](p281)。人民创造历史的作用与推动社会前进的进程相一致,他们是社会革命的主力军。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一文中高度赞扬人民的革命精神,恩格斯也认为:“在十七世纪的英国和十八世纪的法国,甚至资产阶级的最光辉灿烂的成就都不是他自己争得的。”[6](p325) 人民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人民是历史主体与价值主体的有机统一。
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观,并结合俄国的实际情况,在俄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当时的俄国正处于社会矛盾激化的复杂局面,资本主义的发展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列宁带领俄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推翻了沙皇专制,建立了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列宁将人民视为“自觉的历史活动家”,充分肯定了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他指出,“我们应当让人民群众享有发挥创造精神的充分自由……一切问题将由农民自己来解决,他们的生活由他们自己来安排。”[7](pp20-21) 只有相信人民,关心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坚持人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才能赢得民心,保持执政党的活力与生机。
二、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百年探索实践
中国共产党历经风雨而越盛、饱含艰辛而越强,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凸显人民主体地位,在发展中不断改善民生,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的获得感、安全感与幸福感,其探索实践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人民观的探索实践
在艰辛的探索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一时期,毛泽东结合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发展并形成了毛泽东的人民观。他对“人民”这一核心范畴的系列论述,都是在深入探索人民在历史中的作用和地位而得出的重要结论。早在1927年12月,毛泽东就指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8](p9) 其中的工业无产阶级、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都属于人民范畴,因而这时毛泽东对人民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1935年之后,毛泽东多次使用“人民”一词,对“人民”概念的认识不断深入。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什么是人民大众呢?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9](p855) 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10](p1475) 毛泽东的这些论述,表明其在对人民概念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在中国,人民才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力量。
这段时期,毛泽东人民观的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几方面:
人民创造了历史。意大利著名记者埃德蒙德认为历史是由少数伟人创造的,而马克思批判了这一观点。毛泽东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指出人民才是历史的英雄。世界上不存在救世主,如果一定要有,人民才是真正的救世主。“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9](p1031),中国革命战争的伟力存在于民众之中,中国革命事业取得成功的源动力在于人民。毛泽东深刻认识到人民在社会实践中的主体作用。中国共产党要想打胜仗,必须始终坚持依靠人民的力量,必须紧密团结人民。中国共产党正是依靠人民的力量,真正做到了团结人民,最终带领中国人民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944年,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第一次系统阐述了为人民服务。1945年6月,七大制定的党章第一次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这是党逐步认识人民地位的结果。毛泽东认为,党除了人民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应站在人民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不符合甚至会损害人民利益的事情坚决不能去做。党在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言行一致,这是检验党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这些观点,彰显毛泽东人民观的理论特色,是中国共产党的始終遵循,是中国共产党赢得民心、创造奇迹的根本原因。
坚持团结人民,向人民学习。毛泽东形象地把党和人民的关系比喻为种子和土地。他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10](p1162) 这个比喻鲜明生动地诠释了共产党与人民是密不可分的,人民是力量之源,是生存之基,如果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党的革命事业就无法顺利进行。因此,毛泽东一再强调,党要心系人民,时刻与人民保持密切的联系,从人民中汲取养分,想人民所想,始终关心、帮助、团结人民。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紧密团结人民,同人民一起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人民强大力量的支撑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人民观的探索实践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完成了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各方面的民主改革,在实践中以制度来落实和保障人民的各项权利。这段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坚持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中国人民主人翁精神,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毛泽东的人民观在社会革命和建设时期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拓宽了人民概念。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在现阶段,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11](p274) 由此明确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是人民,人民始终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力军,也是占社会人口的绝大多数。二是高度重视人民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当中国经济和人民生活遇到困难和挫折,只有广大人民共同努力,才能使国家由贫穷转向富有。三是深化党的人民路线。正确区分两类不同的矛盾,提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集中人民力量建设社会主义。四是强调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性。通过认真地调查研究人民真实的生活现状,从群众中收集意见和反馈,在实践中密切联系人民。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和人民打成一片,在实践中完成党的事业。
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开拓者,毛泽东引领人民坚定地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掀起了近代中国崛起史上最为深刻的历史变革。毛泽东带领人民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深入分析社会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积累了宝贵经验,也留下深刻的教训。这也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
毛泽东的人民观是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首要成果,其“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的核心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取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人民观的探索实践
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带领中国人民持续奋斗,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毛泽东的人民观,形成具有这一时期特征的人民观。
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不断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民观。
邓小平的人民观主要体现在:一是坚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要求不断提高。在邓小平看来,人民只有在满足物质需求以后才能更好地去建设社会主义。因此,党要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标尺,并以“三个有利于”标准检验工作成效,把人民的需要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工作纵有千条万条,关心群众利益是第一条。把“人民高兴不高兴”作为制定政策的出发点,满足人民的利益要求,更好地推动改革事业的蓬勃发展。二是尊重人民首创精神。邓小平始终把人民作为我们党的力量源泉,激发人民的创造力,为改革开放注入新的活力。人民是改革开放的主力军,他们的敢闯敢试精神,展现了无限的创造力。三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邓小平带领全党实现党的工作转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科学揭示社会主义本质,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他提出的共同富裕是物质和精神的有机统一,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邓小平一直自称“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他的人民观坚持保障和维护民生、民心、民利,坚持经济发展是人民生活的根基,心系人民,实现了人民对富裕生活的期盼,是中国共产党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财富。
在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实践中,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江泽民总书记代表党中央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人民观与党的建设结合起来,构建了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一是党要与人民保持血肉联系。“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12](p572)中国共产党吸取苏联解体历史悲剧的经验教训,始终保持与人民血肉联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人民的拥护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党的根基、力量和血脉在人民。二是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江泽民反复强调,党要代表和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在维护人民利益上,要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人民的利益;要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保证民主权利真正掌握在人民手中,保障人民获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利益。江泽民将党在新时期的发展任务与密切联系人民相结合,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心怀人民、造福人民,始终保持政权人民性的价值内涵。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总书记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把人民观与发展观结合起来,形成了胡锦涛的人民观。胡锦涛指出,“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3](p4) 心里装着人民,凡事想着人民,最大限度保证人民享有机会公平;体现人民享有权利的内在契合性;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以人民为师,关心民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人民利益无小事。党和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应做到权为民所用,服务和造福于人民,对党和人民负责。情为民所系,真诚倾听人民呼声,为人民坚持不懈做好事,真心办实事,竭力解难事。利为民所谋,实现人民利益至上,深入了解民情,广集民智,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最终造福人民。胡锦涛的人民观,立足党的根本宗旨,体现了党不断深化的人民立场,表达了强烈的爱民情怀,赋予了人民价值主体以更为丰富的时代内涵。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人民观的探索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人民观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论述。习近平的人民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将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全面回答了新时代执政“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重大问題,体现了新时代人民主体地位的价值取向,实现了人民观的与时俱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首次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的价值立场,从人民的角度做决策干事业,脑中常谋富民之策,以增进人民福祉为价值指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14](p85) 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以人民为中心内蕴着深厚的人民主体价值观。习近平强调坚持人民至上,奏出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时代最强音。
为了人民更加美好生活的新目标。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对美好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近平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5](p4) 中国共产党顺应人民的向往和期待,在发展中改善和保障民生,推进高质量发展,解决人民“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无论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开展精准脱贫、进行污染防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实施“一带一路”项目等等,都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权力运行不仅协调高效,而且能够充分及时有效地回应人民的诉求、代表人民的意愿。
需要人民做“阅卷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16](p6) 习近平用这一场特殊的“考试”生动阐述党的根本立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是新时代的建设者和见证者。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亿万人民理应成为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让人民满意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和价值归宿。
实现人民对民族复兴的新期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的命运与国家命运是连为一体的,国家兴则人民兴。中国梦是人民的梦,人民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力量,必须依靠人民来实现,其根本归宿在于人民,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17](p1)
习近平的人民观,着眼于国家繁荣富强与人民美好生活的高度统一,把人民价值主体的核心理念置于治国理政的全部实践活动中,是习近平新时代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新境界。
三、中国共产党探索实践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以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奋斗目标,为践行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积累了重要经验。
(一)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是践行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政治前提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长期不懈奋斗,通过暴力革命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使人民真正站起来当家做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就是打碎统治阶级的国家机器,夺取政权,建立人民自己的政权。中国共产党人总结近代中国人民奋斗的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从历史、现实和理论的高度阐发,唯有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共和国才是中国的出路。正如毛泽东所说,人民革命的胜利必然导致人民政权的建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实现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这一国家制度,从根本上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赋予国家强大的生命力和无限的发展空间。1953年,我国在基层普选的基础上,产生了地方各级政权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制度,由多种具体制度合理建构,是实现人民民主的具体形式和根本路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和灵魂,只有切实、始终遵循这一根本原则,才能集中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把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有机结合起来,保证了最广泛地凝聚社会各阶层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把人民当家作主提升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推行基层自治,这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广泛、真实和有效的实践。所以,中国共产党践行的人民观就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健全了广泛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构建了多样、畅通的民主渠道,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新型的政党制度,汇聚人民智慧和力量,实现民主决策和政治参与,真实、持久、广泛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行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各民族人民共同当家作主;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拓宽民主渠道,加强人民主体地位;民主集中制,既有效调动和激发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了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治理,满足人民的利益诉求,又确保国家的统一意志在人民中贯彻执行,使人民切实享受民主政治制度带来的成果。
(二)大力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是践行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经济基础
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促进经济发展,不断增加物质财富,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成为现实可能。如果经济长期不发展,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就失去了基础。生产力的发展永无止境,人民生活的改善永无止境,中国共产党始终关注生产力的发展问题。
社会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分散在广大的农村,封建的土地所有制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生产力十分低下,人民生活水平十分低下。为了改变这一现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迅速在全国推行,通过没收封建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实现“耕者有其田”,为进一步扫除封建障碍、推动中国的生产力发展迈出了关键一步,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大大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生活有奔头。翻身得解放的人民,在革命事业的发展过程中,生活得到不断改善。为了迅速改变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通过坚持工业化建设与改造同时并举,围绕工业化建设这一中心任务,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努力促进工业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更好地发展生产力。改造与建设同时并举的方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推動社会进步,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奠定了厚实的物质基础。
为了改变人民落后的生活水平,尽快富起来,中国共产党作出了改革开放这一历史性决策,使中国经济逐步迈向飞速发展阶段。解决中国的所有问题,关键靠发展,发展是硬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快科技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立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成果,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人民利益实现上寻求完美结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释放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改革开放,使中国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人民不断向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把这一思想贯穿到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中,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持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紧紧抓住新发展理念的“根”,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把创新作为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解决科技上“卡脖子”问题,于变局中开新局,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现实生活中的幸福感、获得感大大提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逐渐从梦想变成了现实。
(三)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践行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文化基础
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为了建立现代民主国家,实现民族复兴,打破迷信盲从,培养民主思想和科学精神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新中国的成立打破了“臣民”这一精神枷锁,形成和发展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文化环境,民主意识得到广泛传播,中国人民真正实现了精神解放。
广大妇女是中国文化最容易忽视的群体。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把妇女的解放作为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通过扫盲运动、办夜校,提高妇女的文化水平,让妇女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通过报纸和杂志传播新思想,从个性解放入手,男女平等、自由恋爱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通过法律和制度,逐步实现男女平等,并让女性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及决策。当下,中国妇女的地位发生巨大变化,“妇女能顶半边天”,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妇女解放之路。
建国之初,百废待兴,多数地区烟毒、娼妓和赌博等社会丑恶现象泛滥,严重危害社会安定。中国共产党随之开展了消灭“黄赌毒”运动,采用科学的手段积极探索解决办法,令行禁止与循序渐进同时开展,有计划地卡断流通环节,确保打击措施稳、狠、准,最终成功地创造了迅速根治黄赌毒的奇迹。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采取广泛动员群众的方针,向全社会普及烟毒的害处,重视贩毒人员的检举揭发工作;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威力,支持、引导受黄赌毒危害最深的家庭妇女现身教育;成立多个戒毒所,采取自愿戒毒与强制戒毒相结合的办法,动员说服烟民戒除毒瘾。这场以整治黄赌毒为重点的社会改造运动,扫除了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取得了历史上前所未有过的成功。经过教育改造、移风易俗,人民精神境界大幅提升,整个社会形成了健康文明的文化氛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文化为民,注重人民物质生活的同时,关注人民的精神需求,不断构建满足人民精神生活的公共服务体系。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加强顶层设计,增强人民的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活跃。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随着科技的发展也朝着多样化和便利化发展,线上文化传播平台也进一步推动了先进文化的传播。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为依托、制作精良的影视作品更是层出不穷,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具有创意的文化活动更好满足了人们各方面的文化需求。
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践行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团结和带领人民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改造社会,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中国人民才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四、结语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几千年的文明古國遭遇前所未有的劫难,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在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均以失败而告终之后,中国共产党的出场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的曙光。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人民主体地位,走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紧密团结和带领群众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所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1]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犹如一面“照妖镜”,照射出各国执政者对待人民生命的不同态度,暴露出资本主义价值观的丑陋,同时也照射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不惜一切代价抢救每一条生命的可贵之处,“彰显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与中国担当。”[18](p26) 当前,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共同奋斗的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唯有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广大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忠心耿耿为人民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才能实现。
[注 释]
关于“历史周期率”,黄炎培先生的原话是这样的:“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个周期率。”请参见黄炎培《延安归来》,重庆:国讯书店,1945年10月。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21-07-02(002).
[2] 习近平.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 . 共产党员(河北), 2021(7).
[3] 黄炎培: 延安归来[M]. 重庆: 国讯书店, 1945.
[4] 李庆云.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及其当代价值[D]. 山东师范大学, 2015.
[5] 中共中央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56.
[6] 中共中央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64.
[7] 中共中央著作编译局. 列宁全集(第3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2.
[8]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1.
[9]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1.
[10]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1.
[11] 学习《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编写组.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7.
[12]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 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6.
[13]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 胡锦涛文选(第三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6.
[14] 中共中央宣传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 北京: 学习出版社, 2018.
[15]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8.
[16] 习近平. 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 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J].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8(02).
[17] 习近平.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J]. 党建, 2013(01).
[18] 李包庚. 世界普遍交往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J]. 中国社会科学, 2020(04).
责任编辑 陈建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