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第一小学 窦一凡
“红领巾奖章”是当下少先队工作新热点,是构建阶梯式激励评价体系的重要载体,更是新时代少先队员政治启蒙、价值观塑造与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抓手。如何实现“红领巾奖章”与学校少先队工作“无缝衔接”,以《关于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的指导意见》《“红领巾奖章”实施办法》两份文件为指引,江苏省锡实一小少工委创新实施“234”工作法,让红领巾奖章实现“软着陆”。
学校“红领巾奖章”工作要落实落细,离不开“科学统筹”。建立奖章工作管理机制,责任到位;制定奖章具体细则,实施到位。
管理机制是保障“红领巾奖章”实施有序的“定盘星”。学校少工委成立“红领巾奖章”特别工作委员会,具备策划协调、实施评价、监督反馈三项职能。由校少工委主任兼任组长,统筹每学期年级争章方案;大队辅导员任副组长,根据章目和要求设计每月争章活动、课程;中队辅导员任组员,负责争章启动课、争章活动、跟踪评价;少工委委员任监督员,负责定期考章、颁章,反馈问题,调整策略,从而形成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闭环管理机制。
实施细则是保障“红领巾奖章”实施有序的“总航标”。校少工委主任、大队辅导员、基层中队辅导员上下联动,立足奖章“激励”核心,紧扣“定量、定标、定时”三个准则,制定各年级“红领巾奖章”实施方案,明确争章目标、争章周期、争章种类、争章奖励等内容,将奖章核心价值观融入细则,通过活动、课程将其变为队员们的日常行为习惯。
争章定量,基础章含“红星章、红旗章、火炬章”三大类共6枚,根据少先队工作重点、特殊节日、时政热点,采用“3+×”争章模式,分两学期推动,实现基础章全年全覆盖,六年六个循环。“3”指每学期前三个月,开展三大类基础章目下1种基础章的争章实践。“×”指结合学校原有奖章设置的,设计满足个性发展需求的特色章。需要提及的是每学年需完成6枚基础章和至少2枚特色章的任务,才能触发“一星章”的评选。“定量”的优势在于既满足《“红领巾奖章”实施办法》中所提及“本年级基础章设定的数量要占本年级全部奖章数量的三分之二及以上”,又能保证队员持续接受奖章所涵价值观的塑造与成长。
评章定标,遵循队员认知规律,按高、中、低三个年级段,分层定制争章目标,呈阶梯上升的设计。每一枚基础章的获得标准应紧扣三个类别基础章的教育要点,具体而量化。可以围绕一个主题,开展一个系列活动,分设几个任务;例如依托“小主人章”所开展的“春‘锋’闪光行动”,根据细则划分为“知雷锋——听一个雷锋故事”“爱雷锋——写一张雷锋心愿卡”“做雷锋——完成一次公益行”三个子任务,由学习雷锋事迹、晒学雷锋活动的作品向参与志愿服务层层递进,完成争章。“定标”的优势在于将一个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转化为“小任务”,让队员在体验到一个个小胜利的喜悦中接近大目标。
颁章定时,“红领巾奖章”的内核是“激励”,这也是少先队员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定时颁章可以充分调动少先队员踊跃参加“红领巾奖章”活动的热情,营造“参与就是进步、提高就有奖励”的积极氛围。每月第四周的队活动课由中队辅导员负责基础章颁章,每学期第四个月由大队辅导员完成特色章颁章,每年6月进行校级“一星章”评选,每年12月表彰校级“争章先进”。定时颁章既能达到鼓励队员的效果,又能激励队员向榜样学习,主动寻找自己与榜样的差距,并积极缩小差距。
学校“红领巾奖章”工作要走深走实,离不开“因地制宜”。可以结合办学特色和五育发展目标,将“红领巾奖章”工作从文化、学科、评价三个维度进行融合,切实把握好争章活动的操作阶段,规范化、具体化地开展好实施工作。
文化融合,定章校本化特色章作为选修章,是对基础章的有益补充,制定时也应融入学校文化气质与育人指向。从学校原有“明礼儿童”四大核心品格出发,赓续校史,传承“明礼章”;聚焦“双减”,定制“运动章、艺术章、勤学章”等指向于德智体美劳五方面的5枚特色章融入学校的“红领巾奖章”评价激励体系,从而让特色章成为队员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有力抓手。
学科融合,争章课程化思政课作为当下小学德育新课程,偏重理论;“红领巾奖章”活动强调实践,但两者的育人价值都在于政治启蒙与价值观塑造。二者的有机融合,是推动队员将“理论”升华和转向行动的过程。基于此,省锡实一小少工委研发了二十四节校本思政微课程作为争章启动课,涵盖“我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中国梦,我来了”“习爷爷教导记心间”等六大主题单元,解析每个章目的具体含义,明确每个章目的获章标准,引导队员充分理解每一枚奖章的教育意义。如一年级的“我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聚焦于队前教育,包含“知队史、知队名、知队标志”“学敬礼、学唱队歌、学呼号”等,据此开展红领巾奖章活动,使其质效兼具。
评价融合,颁章制度化《“红领巾奖章”实施办法》中提出要将“红领巾奖章”争章活动纳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省锡实一小少工委联合校教学处、校教师发展处,共同探索校本红领巾奖章评价制度。与队员评优相结合,根据每月获章情况,可参评月“明礼之星”;一学年获得10枚红领巾奖章,即可颁发一星章,直接评为“三好学生”,参选校年度“明礼标兵”;与中队荣誉相结合,获校“一星章”中队才有获得参评市、区“优秀少先队集体、先进班集体”的资格;与辅导员荣誉、绩效相结合,红领巾奖章推动工作中,有创新型做法,形成论文、案例,可组织进行校际讲座,参评市、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通过制度化评价,“争章”不再是队员的“独舞”,而是师生的“同台共舞”,让少先队员、辅导员参与“红领巾奖章”活动更有成就感,更具幸福感。
学校“红领巾奖章”工作要见行见效,离不开“量体裁衣”。要切中队员、辅导员以及参与评价的相关人员的需要,做到因势利导、因时制宜、因情施策,力求提高“红领巾奖章”工作效能。
“考核—游戏”,争章形式更潮“游戏”一直是队员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它含有“竞赛”元素,能极大地调动队员们的主观能动性和进取精神。
省锡实一小少工委联合队员、辅导员老师,根据“明礼章”考核细则,将特色章争章活动转化为“明礼棋兵”真人版游戏,分为支线任务、主线剧情、荣誉系统。每逢考章日,明礼园会出现一张浓缩了学校学园的神秘地图,参与挑战的队员,通过投掷骰子决定步数,抵达不同的学园,接受“明礼小先生”的考验。每个关卡设有不同“礼”主题挑战,如遇到“少先队研究所”所长,队员们需要准确地佩戴红领巾、敬一个标准的队礼、完成一次执旗等少先队礼仪活动,完成至少四处园区打卡,将触发“荣誉系统”,获得一枚“明礼章”、一个“盲盒”。盲盒里藏有奖励信息,如参加科技寻访活动、成为新一任考核园主、担任礼仪讲解员等岗位激励和实践激励。
“线下—线上”,争章场域更优为了倡导队员自己和自己比,天天有目标、时时有进步,循序渐进地接受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省锡实一小少工委积极开发线上争章场域。
依托无锡市少先队官方公众号“队队有声”所推动的“红领巾学院”,鼓励队员们积极聆听先锋故事,完成网上答题竞赛,每期上榜“学习小标兵”可直接获得当月“明礼之星”称号;借助学校“明仔礼娃红领巾电台”与“云升旗主题队会”,邀请中队获队员根据奖章要求录制“一起来嗨唱欢乐碳相约”“光荣的少先队”“红色故事会”等节目,进行网络展播;同时,发起线上投票,得票前三名,即可获章。
“定岗—轮值”,争章结果更实秉承“自己的活动自己搞,自己的阵地自己建”的原则,把“红领巾奖章”的参与权、民主权、决定权交给每一个队员。积极引导各中队根据队员们智能、体能等差异,将奖章由难到易设置级别;组建“考章委员会”,采用“轮值”机制,作为中队岗位激励,从而让不同程度的队员都有争章、获章的希望,实现队员在争章活动中的“跃进”。
如三年级“节约章”一级:分享一个生活节约小妙招,二级:制作一张节粮倡议卡。以上两级在小队考章,小队长为考评人。三级:完成21天“光盘行动”,这一级在中队考评,须队员在队会上申报,当场由考评委协商能否“定级”获章。
“无形—有形”,争章动力更强“考章记录”反映着队员们进步的节奏和幅度,记录着他们成功的喜悦。省锡实一小采用“一卡一册一园一章”,持续激发队员争章动力,切实增强荣誉感。设计“争章卡”,完成一个争章子任务可获星星一颗,积累一定数量可兑换当月奖章;分发“争章手册”,用于记录“争章心得”,获评“明礼之星”的争章日记可在校园月刊上发表;中队布置“‘巾’彩争章园”,及时跟踪、反馈争章情况;学校设计各类“红领巾奖章”实物,用于表彰先进个人。
江苏省锡实一小红领巾奖章“234”工作法在深度推进中,聚焦章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结果与过程的统一、激励与奖励的统一,让争章活动目标化、经常化、具体化,形成“人人有向上的追求,队队有攀登的行动,天天有奋斗的目标,经常有成功”的争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