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大学生网络文化社区构建路径探究

2022-03-22 21:16雷宇桥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12期
关键词:微信社区大学生

雷宇桥 高 远

(吉林农业大学 吉林 长春 130118)

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将“社区”定义为“具有共同价值观念的人所组成的具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群体”[1]。而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由SNS等社会化媒体引领的因兴趣、共同话题聚集在网络上便产生了“网络社区”[2]。网络文化社区具备传统社区和新媒体的优点,被大学生广泛接受。如在微博内,因某共同话题而建立的“微博超话”,用户可以在这个小群体内交流探讨想法。网络文化社区更贴近大学生生活,对各类讯息有着更好的传播效果。但是这些网络社区缺乏有效监管,传播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因此也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如何通过新媒体建设优质大学生网络文化社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

1 新媒体发展对大学生产生的不利影响

1.1 新媒体传播呈现碎片化,学生接收消息过载。相对于80后、90后,00后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的成长正是我国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快速发展的阶段。这也使得00后大学生对新媒体使用起步更早,应用更广。

我国高校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随着智慧化教学的推广,高校在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都在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平台以保障学生的智能化需求。比如,学校官方依托QQ、超星学习通、微信、钉钉、易班及其他各类APP搭建的新媒体平台数量较多;学生在社交活动乐于使用QQ、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知乎等平台;在学习中使用超星学习通、钉钉等。但是每天大量的消息通过不同平台进行传播,信息传播呈现碎片化趋势,学生需要对接收信息进行多次筛选才能确定重要消息,信息过载增加了学生的生活压力。

1.2 新媒体传播呈现匿名性,学生发布消息自由。大学生正处于思维方式快速发展的阶段,热衷于通过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进行人际交往,发表观点,分享生活。很多学生不愿意在现实空间内寻找知己,交流观点。而在新媒体平台上,可以快速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通过群组的方式可以让用户聚集,所以相比于现实环境,大学生更愿意在新媒体平台上表达自己的感情、想法。学生在抖音、微博、微信朋友圈内分享自己的生活,点赞评论的也会让学生满足感得到大大提升。

但是新媒体平台信息传播的匿名性也容易让学生出现本末倒置,难以协调处理好现实生活与虚拟空间的关系。部分学生现实生活中表现内向,但是到了新媒体平台变的善于交谈、乐于交友。另一方面,虚拟空间内学生发言不加思考,缺乏道德约束,表达言论更加任性,发布消息缺乏细致思考,这也会导致大学生缺乏责任意识,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这都是高校思政工作者应该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1.3 新媒体传播呈现开放性,学生思维方式受到影响。新媒体具有开放、自由等特点,这些特点与大学生的个性需求相符。但是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不是单向的,大学生本身也是信息的发布者。当前,部分大学生通过新媒体平台夸大自己的生活,以博取他人的关注,这导致大学生个性过度张扬[4]。长此以往,这都不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2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网络文化社区构建方案

2.1 创新活动形式,把握传播主旋律。在新媒体时代,高校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应进行充分思考,创新活动形式。通过不同活动类型寻找有兴趣的学生群体,以此搭建相关网络文化社区,如音乐交流文化社区、电影文化交流社区、体育文化交流社区。将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进行聚拢,为网络文化社区建设奠定基础,同时可以加强学生思想建设。

寻找不同类型的学生群体最好的方式就是开展相关活动,以电影文化交流社区为例,通过开展微电影、微视频制作活动可以快速找到学校内对制作、剪辑视频感兴趣的学生。且目前各类短视频平台功能完善,相关的后期剪辑技术也越来越智能化,通过手机、平板就可以完成视频制作。这些平台有着大量的用户,每天查看短视频、发布短视频成为年轻人的高峰活动。活动开展中,可以将作品在短视频平台内发布,还可以分享到QQ、微信等其他社交平台,实现广泛传播[5]。开展此类活动,也要注重让学生积极开展宣传,让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传播者。

2.2 搭建传播平台,加强网络文化社区技术支持。随着各个平台的完善,高校应该寻找合适的新媒体平台,整合传播资源,提升内容质量。在平台内将教学、生活、文化等多项服务进行融合,学校也可根据师生需求搭建特色应用、三方平台,为师生提供有效交流平台。

在平台搭建完善基础上,高校可以引进最新技术,为网络文化社区活动开展添砖加瓦。如当下流行的VR(虚拟现实技术)和AR(增强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具有沉浸性、交互性、多感知性等特点,通过辅助设备,可以打造更生动、逼真的环境,增加使用者的感官体验。虚拟现实技术近年来也被国内众多高校引进,相比于传统的灌输,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更乐于接受。而增强现实技术,在旅游业、广告购物等领域也得到了诸多应用,通过技术手段可以将文字、图片显示更为直观、立体。以此类技术为依托,高校在网络文化社区建设过程中可以设置体验专区,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中参与到网络文化社区建设中去。

2.3 成立学生社团,开展“线上”“线下”交流活动。网络文化社区虽然以网络活动为主,但是不应仅局限于线上平台,也应注重线下活动。高校应以网络文化社区为重要依托,区分不同类别网络文化社区,同时对相近类型网络文化社区进行整合。对符合条件的网络文化社区,成立线下学生社团或网络学生社团,以此规范对网络文化社区的管理,让学生网络文化交流更积极向上,引导学生向善、向好发展。

3 结语

综上,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想要正向引导学生进行网络交流,建立网络文化社区,最重要的就是依据学生个性化发展和需求进行设计,创新社团活动形式,搭建信息传播平台,激发学生参与网络文化建设的热情。通过网络文化社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协助高校完成“三全育人”。

猜你喜欢
微信社区大学生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微信
微信
微信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社区统战与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