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娜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保护中心太碌林场 甘肃 天水 741020)
松叶蜂是指昆虫纲膜翅目松叶蜂科的昆虫,目前在我国已发现的有31种,其中,有5种为黑松叶蜂属,1种为丽松叶蜂属,13种为吉松叶蜂属,6种为新松叶蜂属,1种为小松叶蜂属,5种为松叶蜂属。松叶蜂主要分布在甘肃、宁夏、河北、云南、四川等20多个省份。在小陇山林区为害严重、发生面积广的松叶蜂主要有落叶松叶蜂、油松吉松叶蜂、马尾松吉松叶蜂等。松叶蜂主要以柏树、松树、云杉、油杉等的针叶为食,也有少数松叶蜂会以果实为食,如柏木丽松叶蜂等。大多数种类的松叶蜂的生物学特性相似,但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对林木的危害程度不同,有的种类种群密度总是很低,但是有的种群密度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增殖,对林木危害极大。我国31种松叶蜂中,为害严重的高达13种,如祥云新松叶蜂、落叶松叶蜂、油松吉松叶蜂等,这类虫害常常呈现周期性暴发,虫口密度甚至高达每株1.2万头,该类害虫的幼虫会把松林啃光,成虫产卵会损伤梢皮层,导致枝梢弯曲、枯萎,造成松林大面积死亡。
松叶蜂为全变态昆虫,大多数为两性生殖,少数种类为孤雌生殖。大多数种类的松叶蜂每年发生1~2代,经历卵、幼虫、蛹、成虫4种形态,其中幼虫阶段对林木的危害最大。大多数种类的松叶蜂主要为害5~20年生的中幼林,新松叶蜂、黑松叶蜂也会为害幼苗。大多数的松叶蜂喜光,因此郁闭程度小、生长于阳坡的林分遭受虫害比较严重;个别的种类如油松吉松叶蜂,喜阴,生长于阴坡,郁闭程度大的森林受害严重。不同种的松叶蜂对不同树种为害程度不同,如马尾松吉松叶蜂主要为害马尾松,对其它松树为害较轻,因此混交林发生虫害的程度要比纯林较轻。
松叶蜂种群动态受很多因素的影响,除了受自身生物学特性影响外,也会受温度、光照、降雨以及天敌等的影响,在自然条件下,其种群数量主要受天敌的制约。在松叶蜂幼虫期,大风、暴雨的机械冲刷,炎热高温等都会导致较小的幼虫死亡,如当气温升高到27℃,同时又遭受阳光照射时,就会引起1龄的南华松叶蜂幼虫死亡。中、高龄的幼虫多是因为蚂蚁、猎蝽、食虫鸟等天敌的捕食导致种群数量减少。一些寄生性天敌也会导致处于蛹期的松叶蜂死亡。降雨、空气湿度大时会使虫茧霉烂,过于干旱会使虫茧因脱水死亡。另外,降雨对成虫羽化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导致害虫数量减少。
4.1 营林措施。要树立健康森林理念,把培育健康森林作为工作的目标,把对有害生物的治理贯穿于营林造林的各个环节。①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以及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选择适宜的树种,大力推广种植抗病、抗虫、抗旱、抗寒能力强的乡土树种,确保造林质量;②合理搭配树种,营建多形式、多树种的混交林,如针叶松和阔叶树种搭配,可以有效的抑制松叶蜂的发生率。③对于现有的纯林要加强改造,并做好抚育管理,使幼林提前郁闭成林。④保护森林生物的多样性,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能力,促进森林健康生长。
4.2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成本低,容易推广。松叶蜂的天敌种类很多,有昆虫、真菌、病毒、细菌等。常见的捕食性天敌有蜘蛛、食虫鸟、猎蝽、蚂蚁、螳螂等;寄生性天敌有真菌、病毒、细菌、寄蝇类、姬蜂类等。另外,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利用细菌、病毒、真菌防治害虫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如通过喷洒白僵菌粉剂,可使松叶蜂幼虫死亡率高达65.26%[1]。
4.3 化学防治。在成虫羽化期,选择无风天气,对郁闭度>0.6的林分,早晚2次用苦参碱烟剂、BL-Ⅲ型杀虫烟剂和敌敌畏烟剂等熏杀。防治幼虫期松叶蜂,可喷洒杀螟松乳油、溴氰菊酯等化学药物。
4.4 物理防治。对于低矮的中幼林,可以在松叶蜂卵期、低龄幼虫期将有虫卵的枝条剪除;茧期可以人工将茧块挖出,并进行集中销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