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家校合作,助力个别化指导的高效实施

2022-03-22 18:01南通大学附属实验小学许培柳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22年10期
关键词:家校家长生活

南通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许培柳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师更加注重个别化指导,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助力每位学生健康生长。而达成这一目标,不能仅仅依赖学校,还需要学生家长的密切配合,通过家校合作,形成教学合力,取得最佳效果。

一、了解学情,夯实个别化指导的基础

落实和强化个别化指导,是“学生是课堂主体”这一理念的集中体现。因此,教师要从家庭和学校两个维度,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原始经验和接受规律,否则,难以摸清学生的认知起点,所有的教学,尤其是个别化指导将浮于表层。

1.关注学生课堂表现

收集和了解学情,是实施个别指导、铸造高效课堂的基础。语文教学不能纯粹落在纸面检测中,只有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才能更加精准、全面地了解课堂教授内容的接受情况,为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奠定基础。

比如教学统编版五上第一单元《珍珠鸟》一文时,可以指导学生紧扣“起先……后来……紧接着”等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将其与小珍珠鸟活动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尝试复述小鸟一步步接近作者的过程。此时,教师不能只做“甩手掌柜”,布置任务就了事,而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准备过程,关注学生复述时的言语组织以及表情状态,对学生表达中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比如有的学生只能机械套用课文中的语句,显得生硬。为此,教师要提醒学生小珍珠鸟从“笼子四周”到“窗框”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广,能做到胸中有数。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化指导时,就可以本着“时间推移、范围扩大、不断接近”的思维过程,理清思路,精准把握文章结构。

2.关注学生家庭生活

随着双减政策落地,机械性习题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基于实践性的活动作业,这样家长的作用就凸显出来。因此,教师需要与家长进行多维沟通,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为学生个别化指导做好准备。

还以《珍珠鸟》教学为例,教师可要求学生将小珍珠鸟一步步与作者接近的过程讲给家长听,并与家长约定,及时反馈孩子的复述状态。有的家长用文字形式,将孩子复述的状态、优点和不足向教师反馈;有的家长拍摄了学生复述时的精彩照片或视频;有的家长录音,并将自己的看法通过语音的形式与教师交流和反馈。

家庭和学校是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环境,缺一不可,否则教师对学生的了解都只能局限在表层上,不能全面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

二、精选内容,确定个别化指导素材

好的课堂教学就如同烹饪佳肴,如果没有好的食材作基础,即便厨师的技艺再高也无济于事。因此,选择适切精准的教学内容,才能为家校合作中的个别化指导提供最匹配的素材。

1.紧扣教材要点,选择精准素材

语文教学究竟选择什么教学内容,不是教师说了算,而应该从两个维度思考:首先,学生“要什么”。要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将教学内容的选择建立在为学生服务的基础上。其次,教材“有什么”,要精准把握教材编写者选择文本的用意。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化指导时,不能随心所欲地想教什么就教什么,而要找到准学生认知需要与教材要点之间的融合点。

如统编版五上习作1的主题是“我的心爱之物”,学生完成草稿后,笔者发现一位学生习作的最大问题是忽略了主题中“心爱”这个关键词,习作成了纯粹的状物类作文,只是客观展现事物的特点,未能突出自己的情感。对此,教师的个别化指导就可以借助教材单元中的课文,引导学生领悟作者对比反衬、借物喻人等描写方法,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对学生个别化的指导,就没有停留在最原始化的认知层面,而是把握学生的内在缺失和认知不足,提高学生的抒情能力。

2.联系生活,围绕情感选材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语文的外延即生活。”没有生活的源头活水,语文学习就只能走向死胡同。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化指导,不仅需要利用教材中的信息和资源,更要充分,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捕捉信息,让学生将生活经历与语文学习联系起来。

仍以“我的心爱之物”为例,针对学生忽视“心爱”、缺少情感抒发的状况,教师不能仅仅从写作策略层面教学,更要引导学生审视生活,寻找感性资源,形成情感积淀。比如一位学生将自己养了三年的狗作为描写对象,但习作中丝毫不见内心的情感流露。为此,教师邀请家长帮助孩子一起回忆与狗相处的点点滴滴,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能够体现“心爱”这一关键词的素材,然后让学生重新选材写作,大大提升了习作质量,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开辟路径,明确个别化指导的方式

1.从课堂走向家庭,实现教学扩展

依照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教师要树立“生活之中处处皆有语文”的理念,更要让学生认识到语文无处不在。无论是整体性教学或者个别化指导,都要充分关注课堂教学与家庭生活两个平台,推动学生言语素养快速形成。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典型的观察单元,要求学生从课文中学习作者多样化的观察方法。显然,这一任务并不是依靠积累一些标签式的方法概念就能完成的,需要学生将课堂所学方法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去,开辟实践运用的广阔空间。比如学习了《爬山虎的脚》后,学生掌握了整体观察、细致观察和连续观察的方法,教师就可以邀请家长积极配合,与孩子一起选择一种植物,分别运用整体观察、细致观察和连续观察等方法,对这一植物进行全面观察,并借助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观察所得,将认知思维从家庭拓展到生活。

2.从家庭回归课堂,实现家校合作

语文学习需要链接家庭、关注生活。从另一种角度来看,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所得,可以在课堂中得到印证,并在课堂学习中得以巩固。

比如在生活中,不顺心的事情十有八九,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或者不开心的事情。面对这种情况,如何在他人伤心、失落时进行劝说呢?这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难题。对此,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的体验,作为激发语文课程教学的内在动力进行教学。比如统编版教材针对劝慰别人,设置了“学会劝慰”的口语交际主题。教学这一内容时,教师就不能完全局限于书本,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电话家访等不同形式,从生活记忆中搜寻和回忆这样的生活经历,并将自己收集的资料作为个别化教学的重要资源。比如教师在收集资源时,了解到班上小安的哥哥高考失利,情绪低落,就将其作为指导学生“学会劝慰”的绝佳资源。教师在提炼出劝慰的方法、设定了劝慰的基本范式之后,直接将劝慰的对象确定为该生的哥哥。如此这般,每个学生都有了属于自己生活中真真切切的劝慰对象,具备了鲜活的素材。在整个口语交际过程中,学生不仅灵活运用了生活素材,还做到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收到了良好的劝慰效果。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家庭生活中的经历进行关联,不仅让学生看到了语文课程的重要价值,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言语交际能力的运用水平,借助鲜明可感的情境,让原本生硬的训练转化成为自己生活的所需,这就是家校协商下个别化指导的意义所在。

四、搭建平台,遴选个别化指导的策略

1.搭建班级平台,蓄积认知经验

现代企业管理一直流行着这样一种理念:“没有检查,就没有布置。”对于语文教学而言,没有最后的展示和反思,就没有内化与吸收。基于家校协商质态的个别化教学,需要针对学生具体的学习过程、原始的学习经验等不同的维度,在学校层面搭建相应的平台,一方面回顾和巩固学生的认知能力,另一方面则为家庭层面的平台搭建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教学统编版六下《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为例,这篇课文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在纪念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的演讲稿,具有逻辑鲜明的严谨性和演讲稿独有的煽情性、鼓动性。因此,教学这篇课文,教师首先要将其定位于说理文,既要提炼中心论点,也要概括和提炼论据,并在梳理其内在逻辑联系的基础上,感受其论证的严谨性。与此同时,教师基于个别化指导的要求,针对个别学生的特点,可以将这篇课文转化成为演讲稿的文体,感受演讲稿的独特风格。鉴于此,教师可以在学生洞察文本特质的基础上,搭建自由朗诵的平台,给予学生丰富、自主、广阔的认知空间,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自身的特长和优势。这样,学生就完全认识了文体的特质,将一篇原本逻辑严谨的说理文,转化成为一篇激情十足的演讲稿。

正是充分发挥了教师的细心点拨和引导的功能,凸显了学生个别化学习的主导效能,为个别化学生搭建了契合他们自身认知的平台,不仅扩展了文本在教材中的价值定位,同时又丰富了学生的认知视域,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搭建家庭平台,打造专属空间

人所共知,语文源自于生活。因此,语文学习既要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又要回归生活。教师不能始终以逼仄的视野将语文学习聚焦在一间教室、一本教材之中,而要发挥家校协作的优势,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功能,发掘出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每一个学生搭建独属于自己的平台,让他们独特的个性得以充分释放,每个人独特的风采得到彰显,最终助力每一位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基于这样的认知,上文中所阐述的案例,在教学时就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中,可以借助教师在课堂中创设的平台,让学生将这样的训练延续到家庭之中。为此,教师就可以继续发挥《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作为演讲稿的特质,并取得家长配合,在广泛诵读的基础上,为学生搭建演讲的平台。可以提示家长要求孩子将朗读升级为演讲,父母和其他家人充当孩子的忠实听众。一方面,悉心聆听,与孩子一起感受演讲的特点;另一方面,也可以发挥自身的认知储备,对孩子的演讲进行洞察和点拨。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与孩子一起探讨演讲提升的空间,助力孩子演讲水平的不断提升。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功能,与孩子一起欣赏其他名家演讲的视频,观看脱口秀栏目;也可以将孩子的演讲拍摄成视频,与孩子一起研究、欣赏,逐步提高。

家庭不仅仅是学生锻炼和迁移课堂中所学习的方法良好平台,也是家长与孩子共同努力达成目标的园地。正因为这样的平台是建立在相对封闭的家庭中,不需要考虑其他学生的参与因素,因而显得更加纯粹,成为孩子独有的专属平台。在这样的平台上,学生可以尽情地发挥、展示,在演讲过程中展现的优点更加亮眼,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更加明显,家长的参与也就有了更加鲜活、深刻的体验,产生情感共鸣,能收到一举两得的教学效果。

有人曾经说过:“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教师要秉持“大语文”教学观,深化家校合作,从家庭和学校两条不同的维度出发,聚焦学生的不同认知,通过落实和强化个别化指导,构建优质的课堂教学整体框架。

猜你喜欢
家校家长生活
关于发起创建“家校共育实验校”的函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生活感悟
家长请吃药Ⅱ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