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市九华镇九华小学 李敬元
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并将“语言运用”定为核心素养的基础性、纽带性角色,为后续语文核心素养的“言语建构”奠定了基础。因此,关注言语经验的形成,对于践行2022版新课标中积极提倡的“素养导向”,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从个体语言经验形成的过程来看,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遗憾的是,很多学生受原始经验的限制,在学习和体悟的过程中,无法找到与自身认知相关的资源,这就需要教师依照言语经验形成的基本规律,从教材文本中探寻与学生认知能力相匹配的实践经验,研制出适切的语用路径,推动学生言语经验的不断形成。
基于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学生个体化言语经验形成的基础在于对书面文字符号的洞察,通过个性化的阅读、表达,促成言语经验的不断形成,而深入、高效的阅读则是个体经验形成的认知基础。入选教材的文本都是文质兼备的典范之作,是学生获取个体性经验的重要标本。基于2022版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定位,教师需要将教学重点从文本的内容信息转化到表达策略和言语形式的层面上,引导学生聚焦独特的言语现象,在深入辨析和洞察的基础上,丰富语言知识,搭建牢固的言语结构。
教师不能将教学的注意力和学生的思维能力仅仅局限在孤立的言语现象上,让语言现象处于相对割裂、逼仄的状态,而应该将语言现象与具体的文本语境相勾连,强化学生对独特的言语品质和散发出来的独特语文的体验。
比如统编教科书五下《军神》一文,对于手术中忍受巨大疼痛的刘伯承进行了这样的描写:“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这一段的描写虽然着墨不多,却生动地展现了刘伯承在没有使用麻醉药的情况下做眼部手术所承受的巨大疼痛,将人物钢铁般的意志展现得淋漓尽致,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表达技巧和独特的言语经验。对此,教师可以在组织学生品味语言描写之前,先说说这一段描写的是刘伯承在什么情况下的表现?借此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受伤”“眼部”“保护大脑”“不打麻药”等相关信息。这样,语段中的关键性词语,就在情境中凸显出来,冲击着学生的思维。
学生之所以对文本语言形成丰富、充盈的质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语境经验的获得和积累,让语言有了思维之根,其画面感高效地植入学生的意识之中。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都习惯于从文本内容层面进行语文教学,似乎只要把课文读懂,教学即大功告成。著名诗人歌德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对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因此,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洞察独特的言语形式所形成的表达效果,并自然地内化到学生的言语经验之中,则成为教学的重中之重。
统编版五上巴金的《鸟的天堂》一文中,作者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看到了群鸟纷飞的热闹场景,有这样一句话:“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如果仅仅从理解的角度来看,这句话绝无深义,无需进行过多地点拨和引导,因此很多教师都采用追问拓展的方式展开教学:比如“大的”有哪些鸟?“小的”究竟是哪些鸟?“花的”有哪些颜色,“黑的”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旨在帮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榕树中的鸟儿之多。这种做法无可厚非,但遗憾的是对学生言语经验的形成无任何帮助。因此,教师要从言语形式入手,尝试将这段文字信息进行补充,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对比,认识到这段话看似简单,但用跳跃式的短句展现快速闪过的画面,给人以应接不暇之感,凸显了群鸟的生命活力,将动态之美展现出来。
这一案例,启发教师摈弃对内容的拓展想象,聚焦于独特的短句形式,让学生从言语形式的角度感知句子的表达效果,促进学生言语经验的形成。
在阅读积累层面,学生的言语经验尚处于相对肤浅的状态,与预期达成的经验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距离。对此,教师不能听之任之,否则,这些经验就只能永久躺在学生的意识之中,久而久之,必将被尘封起来。不妨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出发,对这些业已积累的经验进行梳理和分类,让原本散落在脑海中的散点经验,逐步趋向结构化、条理化。
词语是构建语言的基础单位,是推动学生言语经验发展的重要载体。教师需要在某一阶段学习结束之后,组织学生回头看,将这一阶段形成的积累与之前的内容进行有效整合,通过必要性梳理与归类,提升品词析句的能力。以教学统编版三年级《火烧云》一文为例,学生积累了表示颜色的词语,有的是ABB式,如红彤彤;有的是半×半×式,如“半青半紫”;有的是ABAB式,如“湛蓝湛蓝”;有的是典型事物+色彩的形式,如“橘红”等。针对这种类型的汉语经验,教师要以课文中的词语为蓝本,组织学生回忆原始仓库中所积累的素材,在师生共同探究、提炼的过程中,最终形成相应的语言模型。
从词语到语句,不仅仅是语言单位长度的转变,更是思维的转化与提升。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尝试从个别向类别的转变,丰富学生内在的言语经验。比如统编版三上《大自然的声音》一文有大量描写声音的词句,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看不见摸不着的声音难以描摹,而课文中的金句,给学生展示了丰富的经验示范。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朗读品味的基础上,对内容进行梳理与探究,从而掌握描写声音的技巧。比如有的语句运用对比,再现不同声音的特点,如“当微风吹过……;当狂风吹起……”;有的运用拟声词,展现了声音从小到大的变化,如“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有的采用拟人手法,赋予各种动物以鲜活的生命,如“听听青蛙的歌唱”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聚少成多、积沙成塔,不断丰富了描写声音的言语表达经验。
语段的建构,是建立在词语和句群基础上的。因此,进入中高学段之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理解语段内容的基础上,全面而深入地洞察作者的写作思路,在梳理和探究中促进学生言语表达经验的形成。
还以统编版五上巴金的《鸟的天堂》为例,课文第13自然段采用了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先从整体上展现鸟群喧闹的场景,再将描写的笔触聚焦在一只画眉鸟上,以特写镜头将思维对准最为典型的事物。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整个语段入手,梳理作者的表达思路,体会文本的整体性构思,为提升言语实践能力做好引导。
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关于祖国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其中,“运用”这一关键点决定了个体性语言表达经验,必须借助实实在在的迁移运用才能实现。因此,为保证个人言语经验的获得,我们要做好三方面的储备:其一,设置恰当的表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动力,唤醒学生的表达思维;其二,强化言语结构图式的完善,合理提炼教材样本中的言语结构范例,让学生学有所依。
比如统编版五上《珍珠鸟》一文中,作者以细腻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小珍珠鸟一步步向作者接近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应紧扣教材范例,组织学生在深度品析中解读作者的表达密码:首先,对小珍珠鸟的活动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灵活运用顺序词语,清晰地展现了小珍珠鸟从鸟笼到作者身边的活动过程,顺势得出“信赖,往往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一主题。完成了言语图式的建构之后,教师要适时设计这样的练笔:这段文字,作者将描写的视角都集中在小珍珠鸟身上,而对于自己的表现却几乎未提。事实上,人鸟之间信赖的形成,并不是靠一方就能实现的,正是作者近乎放纵的宠爱和宽容,才让这只不谙世事的小珍珠鸟逐步向着作者接近,甚至最后在作者的肩头放心地睡着了。请同学们针对课文中这一语段的内容,想象并补充在小珍珠鸟一步步接近的过程中,作者会有怎样的表现?
在这样的练笔迁移中,不仅学生个体化的原始表达经验得到了真正的释放,而且在解构语段范例表达密码的基础上,巧妙地利用文本的故事语境进行了描写视角的切换。由如此一来,学生心中有法,将迁移练笔建构在课本范例之中,促成了学生语言表达经验的积累。
从心理学层面来看,学生个体化言语表达经验有时表现得并不稳定,并不是只要掌握了就能永久性贮存在意识之中。虽然言语表达经验有其基本的内在机理,但学生都是依托最基础的语言知识和表达规律,在进入个体化意识系统之后,将这些语言知识和表达规律进行必然的改造,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表达经验。因此,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决不能一练了之,更需要学生在完成迁移表达之后,回顾迁移练习的过程,形成必要的反思,将公共的语言知识和基础性的运用规律,通过反思快速融入自己的认识之中,与原始的经验汇合,形成一个全新的表达体系。
以统编版五上《将相和》教学为例,很多教师都会依循故事情境,将廉颇负荆请罪的过程作为练笔内容,指导学生将重点聚焦在人物的动作、语言和表情上,对课文中描写相对简约之处进行拓展性补充。事实上,很多写作素材的选择以及表达方法的运用,不能仅仅依托教师的正向指导,还需要让学生在经历了真实的迁移尝试之后,通过反思明晰自身的不足,形成强烈的内在需要。如此,言语经验才能自然而然地融入内心,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学生依照教师的指导,紧扣人物的言行细节对“负荆请罪”的过程进行了扩写之后,教师不要急于对学生的练笔进行评价,而应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性反思:首先,关注指导方法的践行状态,比如在描写人物举止时,你关注了哪些方面?是运用哪些方法描写的?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不足之处?通过对写作过程的反思,积累经验,总结教训。其次,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练笔实践中思考,这个片段写好之后自己又发现了哪些方法?如很多学生意识到,虽然本次练笔描写的是“负荆请罪”的片段,但这个故事与前面“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两个故事有着紧密联系,可以将相关的情节进行链接,这样可以使三个故事有机融合成一个整体,人物的形象更加丰富鲜明。
学生言语表达经验从萌芽到成熟,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要善于从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入手,让学生经历完整的言语品质的铸造过程,助力学生个性化言语表达经验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