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路旦 (扬州大学 法学院,江苏 扬州 225127)
互联网在近年来融合到了各个领域,从农业到教育各个行业均有所涉及,为我国经济发展、提高国民整体教育水平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特别是近几年,电子商务在城市的发展已经达到了超负荷状态,已经没有太大的发展空间。在多方共同的引导下,电子商务行业和物流业渗透到了农村地区。由于我国的农村人口基数大,电商将发展目光转向了消费需求源源不断的农村地区,农村地区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得到了质的改变。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农村的经济水平,还为农村居民提供了许多工作机会。我国的物流业同其他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但由于近年来人们购买模式的转变,电子商务得到了迅速发展,物流业也得到了迅速扩张,电子商务和物流业可谓是相辅相成。
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在“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相关政策的支持下,“互联网+”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进行了模式创新,使得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实现了加倍的乘数效应,为扶贫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互联网+”与精准扶贫的结合是一次质的创新,它使国家的扶贫工作在更大范围内获得了信息支持。通过互联网的传播,人们获取到了知识,得到了无法收集的信息。
“互联网+”实现数据共享,通过线上联系,人们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对共享数据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1]。
重视生存权与发展权的发展,将这两个权利落实平衡,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发展,发展成果非常显著。坚持落实生存权和发展权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
“互联网+”作为一个新兴名词,其特点之一就是人性化。首先,“互联网+”将分散在各个地区的信息收集整合,人们便可利用这些信息进行一些社会活动,在经济方面创造更多的资金,逐渐摆脱贫困,使平等的生存权、发展权得以落实。其次,互联网平台的构建于内而言筹集了资金,于外而言吸引了区域外投资者的投资,贫困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发展,为缩小贫富差距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精准扶贫的落实。
国家在近几年不断强调互联网的重要性并全面推进“互联网+”计划。由于政策的支持,加上“互联网+”行动的持续深入,农业方面得到了迅速发展。“互联网+农业”在现代化农业发展领域开始被重视起来,农村“电子商务+物流”这一模式的构建为缩小贫富差距创造了机遇。由于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交通运输渠道的不断畅通,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业务迅速发展、农村地区的网购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使偏远地区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2]。
随着“网购潮”的兴起,我国农村地区很多小规模产业或个体小农户通过电商平台在农产品市场获得了一席之地。“互联网+农业”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在科技时代,人们只需要一部手机和电脑,便可以将滞销的山货、土特产等通过网络卖出,扩大了农村地区农业产品的销售渠道,一定程度上为人们增加了可支配收入,提升了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与此同时,人们不必再选择城市务工的方式来养家糊口,互联网使得农村人有更好的就业选择;从长远角度来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留守儿童数量的增加。“互联网+”为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在稳健提高,在“互联网+”的支持下,农村和城镇之间的贫富差距也在逐渐缩小,人民的幸福感不断增强,农村居民对世界的认知更加丰富、全面。
文化软实力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在我国很多经济落后地区,不能保证每个人获得平等的教育资源,而教育公平是促进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和必要条件。而互联网的出现,为那些无法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的人带来了机遇。互联网的普遍应用特别是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等技术的发展,正深刻改变着教育的面貌,推动教育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通过互联网,教育资源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将有力的教育资源通过网络传输覆盖到每个角落,保证每个人可以平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3]。
教育除了其传统作用之外,还可以在教育过程中使受教育者获得各种发展平台和晋升机会。在部分落后地区,居民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网上创业的相关知识,激活其“网创”欲求,以带动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实际上,如果一个国家和地区贫富差距过大,则会有相当比例的人难以获得良好的教育,因此教育公平性将会无法保证。所以,共同富裕对促进教育公平也有推动作用。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发展水平不一。相比于城市,农村的存储、运输与配送水平一直是偏弱。特别是运输工具这一方面,农村没有专门的商品运送车辆,加上农村地区道路设施比较落后,严重影响了电商物流的发展。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物流的配送现状是由物流企业运送到乡镇一级的站点,然后由村民到站点自取;同时农民将农产品进行外销时,时常会面临着物流不及时等问题,生鲜产品面临腐坏的风险[4]。
首先,农村地区整体发展水平较落后,资源远远达不到城市的标准,尤其网络资源极为稀缺。农村地区没有建成较为完备的网络系统,网络基础设施受限,特别是在某些贫困的农村地区,电商行业仍迟迟未进入这些地区。其次,互联网普及的范围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农村消息闭塞,人们并不能及时地获取互联网信息,电商业得不到及时发展。最后,农民的知识水平受限,他们无法充分利用互联网发挥最大的效能。而互联网电商平台的信息可谓是鱼龙混杂,网民对虚假信息的辨别能力较差而被骗或被欺诈,降低了他们对电子商务体验的满意度。
我国的电商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在发展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人才。农村地区的物流相关从业者大多都是当地的居民,并没有接受过正式的物流教育,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能代替专业的物流人才。农村地区,出现人才流失严重的现状。现实中,不仅仅是农村区域外的人才不愿进入,甚至很多从农村走出去的大学生在毕业后更倾向于留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整体来看,农村地区对人才的需求量有很大的缺口。妥善处理好这一问题将会对农村地区的电商业和物流业产生1+1>2的作用。
农村地区,养殖业和种植业是农村电商的特色。这些农产品对物流配送时间有着较高的要求,而农村的物流配送水平,无论是道路要求还是交通工具的要求,远远低于农产品产业所必需的要求。纵观国内比较成功的电商物流模式,无论是沙集模式、杨陵模式、遂昌模式、成县模式、通榆模式、大洼模式还是明水模式,它们较多依靠政府的关注与扶持。
首先,政府应当发挥带头作用,可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对道路设施和电商物流配送设施进行完善。其次,政府可以在农村建设、扶持集合型物流配送中心,由物流配送中心进行点对点的配送,以提高服务水平为出发点。最后,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社会面上的电商物流企业“走进来”,促进农村电商物流产业的发展。
由于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普及力度不大,农民匮乏互联网知识,因此在农村地区应当“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政府有关部门在优化宽带、网络基础设施的同时,可以对农民主动进行互联网知识的宣传教育,强化农民的信息分辨能力,提高他们的电商物流体验感和满意度,这将加快我国的扶贫力度,扶贫效果将获得意想不到的结果[5]。
我国各行各业都需要高质量人才,农村地区尤为需要。由于各种原因,农村地区亟需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首先,可以聘请有经验的物流专家对农村相关的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对他们进行电商物流知识培训和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其次,制定优惠政策也是很有必要的。为了留住和吸引人才,乡镇政府可以制定各项政策,对留乡人才进行财政上的支持。最后,农村电商物流企业可以和高校合作,培养专门的电商物流技术人员,在农村和高校进行人才对接。
近几年,互联网的原有功能出现了许多新变化、新态势。在特殊时期,我国各行各业都面临停工停业等发展困境,但依赖于互联网的优势,各个领域开始复工复产,并逐步影响到了农村地区。在这个阶段,农村地区继续保持着“电商+物流”模式,经济状况受到的冲击力也较小。一直以来,农村地区的电商物流对扩大农村消费市场有着积极作用,从经济层面来看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初期,电商物流模式比较僵化,仍是传统的外包模式。这种模式在发展初期确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不断发展,其弊端也不断地显现出来。这种模式虽然能够有效保障经济成本,但它过于依赖第三方物流,如果物流方在运营期间出现了问题,对电商产生直接影响。在这种趋势下,电商物流一体化模式的构建则显得很有必要。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成熟,在一体化模式中电商对物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我国物流目前的发展并不是特别成熟,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电商和物流不断发展的大趋势下,电商公司同时掌控物流或许会形成一个固定的新模式,现实中我国已经有几家公司初具规模,最典型的就是阿里集团和京东等。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同时,同样也需构建相似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网络空间是新时代人类生产生活的新空间,而网络技术使人类社会跨越时间、空间实现了真正的全域交往。互联网的发展与治理工作得到了高度重视,尤其是提出的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得到了多数国家的认同。
无论是我国还是世界各国,共同富裕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动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用共享发展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倡议,回应了各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普遍诉求,蕴含着传承千年的中国智慧,指明了人类文明的前进方向。我国在提出“共同富裕”这一理念之后,经过了时间的层层考验,建设成果颇为丰硕。为加快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我国向全世界分享了我国取得成果的经验和智慧[6]。
我国致力于推进电商物流一体化,电子商务与物流的深度合作,对实现我国共同富裕与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全体人民富裕起来不仅只是我国的目标,更是世界人民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