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倩倩,郭凌川,干文娟,刘 蔚,詹升华,黄仁鹏,黄 山
血管球瘤(gastric glomus tumor, GT)属于良性的间叶源性肿瘤,可发生于人体的多个不同部位,尤其好发于周围皮下软组织,发生于胃的GT非常罕见。本文收集6例胃血管球瘤(gastric glomus tumor, GGT),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影像学表现、内镜形态、免疫表型及预后,以提高临床与病理医师的认识水平。
1.1 临床资料收集2011年1月~2021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的6例GGT标本,男性3例,女性3例。4例发生于胃窦,2例发生于胃体。患者年龄34~60岁,中位年龄53.5岁,平均49.33岁。采用电话随访,截至日期2021年7月31日。
1.2 方法标本均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制片。采用HE、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一抗包括SMA、CD34、CgA、CD56、Syn、DOG1、S-100、desmin,均购自Dako公司;vimentin、Calponin、FⅧRAg、HMB-45、Ki-67、CK、CD117,均购自上海基因生物公司。具体操作步骤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并设阴阳性对照。
2.1 临床特征6例GGT临床表现:5例为无放射性腹痛、腹胀,1例纳差。1例有结肠癌病史,其他患者无特殊病史。胃镜:黏膜隆起,表面黏膜发红;腹部CT平扫+增强示胃壁内稍低密度影,增强扫描持续强化。5例患者行内镜下肿瘤摘除,1例行远端胃切除。
2.2 病理检查眼观:瘤体呈结节状,最大径0.8~2.0 cm不等,平均1.5 cm,切面实性,灰白、灰红色,其中1例黏膜面呈糜烂改变。镜检:5例GGT侵及肌层,周围肌层中均可见扩张血管、淋巴管,1例主要位于黏膜下层,侵及黏膜固有层,伴黏膜表面糜烂及肉芽组织形成,肿瘤富血管,与周围分界不清,1例局部有包膜,其余无明显包膜形成,部分病例肿瘤可呈多结节状分布(图1);瘤细胞较小,形态一致、温和,圆形、卵圆形或多边形,胞质中等量,胞质透明或淡嗜伊红,核圆形居中,缺乏多形性,染色质细腻,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无或偶见(少于5个/50 HPF),无坏死,围绕血管周围呈巢、团状排列(图2),部分血管呈扩张状态(图3),其中1例局部见小灶状钙化,4例间质透明变性及黏液变性,1例见神经侵犯(图4),均未见脉管瘤栓。
图1 肿瘤细胞巢在肌层内穿插分布,呈多结节状 图2 血管球瘤细胞小而一致,圆形、多边形,界清,胞质透亮或淡嗜伊红,胞核小圆形居中,无坏死,围绕血管周围呈巢、团状排列 图3 肿瘤局部血管呈开放扩张状态 图4 肿瘤侵犯神经(黑色箭头) 图5 肿瘤细胞弥漫表达Calponin,EnVision两步法(黑色箭头:肿瘤细胞;绿色箭头:肌层) 图6 肿瘤细胞弥漫表达SMA,EnVision两步法(黑色箭头:肿瘤细胞;绿色箭头:肌层)
2.3 免疫表型瘤细胞vimentin、Calponin(图5)及SMA(图6)均弥漫阳性;CD34血管内皮阳性,肿瘤细胞围绕血管巢状分布;神经内分泌标记CgA、CD56均阴性,Syn阴性、个别病例Syn少量细胞弱阳性,CK、CD117、DOG1、S-100、desmin、FⅧRAg、HMB-45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0~7%,平均3.166%。
2.4 随访6例患者术后均未行放、化疗,随访6~126个月,均未见复发。
GT来源于动静脉吻合壁的变异平滑肌细胞(球细胞),主要有3种组成成分,即球细胞、血管及平滑肌。根据其主要组成成分分为3个亚型:(1)固有GT主要由血管球细胞围绕毛细血管大小的血管构成(最多见,约75%);(2)球血管瘤主要呈海绵状血管瘤样血管伴周围少量球细胞构成(约占20%);(3)球血管肌瘤类似于固有GT,但是可见经典的球细胞向成熟梭形平滑肌细胞过渡的细胞形态(最为少见)[1-2]。GT主要发生于富于球形动静脉吻合的外周软组织,如肢体末端,尤其是甲下、手掌、手腕、前臂及足部,其也可发生于深部的内脏器官,如肺、胰腺、肝脏、胃肠及泌尿生殖器,但较为少见[2-3]。胃的GT主要发生于50~60岁中老年女性的胃窦部位,患者多因为上腹部不适、疼痛及上消化道出血、恶心呕吐就诊[4],也有较多无症状患者于体检时偶然发现,对比增强CT呈黏膜下层界清的软组织密度影,可向管腔或者浆膜外膨出[5],这些特征与胃的其他间叶源性肿瘤如GIST、神经内分泌肿瘤、血管瘤等具有交叉性[6],因该病发生部位较深且缺乏特征性临床、内镜表现,术前诊断困难。本组6例患者男女性各3例,中老年居多,患者多以腹痛、腹胀不适入院。
肿瘤多位于胃的黏膜下层及肌层,胃镜下表现为黏膜下隆起型病变,少数可侵及黏膜表面,球细胞形态温和,小圆形至多边形,大小一致,细胞边界清楚,胞质中度嗜伊红至透亮,核圆形或卵圆形、居中,染色质细腻,无明显核仁,围绕血管呈巢状分布,少数病例可表现出非典型性或者脉管瘤栓,但无核分裂,仍认为是良性的;肿瘤的基质也可表现为透明变性、黏液变性、钙化及骨化,电镜及免疫组化染色均显示球细胞呈平滑肌分化[2,5],本组6例胃镜示圆形的界限清晰的黏膜隆起,表面黏膜未见明显异常(1例黏膜表面糜烂),镜下呈典型的GT形态,即细胞小而一致,圆形、多边形,界清,胞质透亮或粉染,胞核小圆形居中,细胞不具有非典型性,无核分裂(仅1例伴神经侵犯者偶见核分裂,<5个/50 HPF),无坏死,围绕血管呈血管外皮瘤样生长方式。免疫表型:vimentin、Calponin及SMA均弥漫阳性,有助于GT的诊断,黏膜呈慢性炎改变。恶性GT极少见,最多占GT的2.9%,具有非典型核分裂象,>2 cm并位于深部组织内,核具有非典型性,核分裂象>5个/50 HPF[7-8],而恶性潜能未定的GT是仅具备部分上述恶性指征的GT。本组仅1例具有神经侵犯,该例肿瘤最大径<2 cm,核分裂<5个/50 HPF,呈浸润性生长,属恶性潜能未定。文献报道,胃作为深部器官,>50%的GT最大径超过2 cm,多数恶性GGIs>5 cm,因此采用肿瘤最大径2 cm评判良恶性并不完全适用于胃,肿瘤最大径5 cm可能更加合适[2,9]。恶性及恶性潜能未定的GT可以发生远处转移,远处转移者预后较差,而良性GT通常仅少数发生局部复发,预后良好[10]。免疫组化标记联合检测在明确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GT的SMA、vimentin、Calponin、4型胶原和Laminin均强阳性[6]。
GGT约占胃良性肿瘤的1%[11],预后好,主要行胃大部切除或肿瘤楔形切除,偶有复发可能与肿瘤切除不完整有关[12],精准的病理诊断对于防止过度治疗极其重要;需与黏膜下病变鉴别[13],如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神经鞘瘤、平滑肌瘤、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 NEN)、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 SFT)、脂肪瘤、血管瘤等及异位的胰腺组织。(1)GIST:胃肠道最常见的软组织肿瘤,发病部位最高的是胃(55.6%),其次是小肠(31.8%)[14]。70%的GIST细胞呈梭形,合胞体样,胞质淡嗜伊红色,核卵圆形、排列呈栅栏状,有核周空泡,与GT易鉴别。约20%的GIST呈上皮样,胞质嗜伊红色至透明,呈巢、片状排列,该形态需与经典的固有GT鉴别。另有10%的GIST具有梭形及圆形两种细胞混合形态[15],需与具有球细胞向成熟梭形平滑肌细胞过渡的球血管肌瘤鉴别,主要依赖免疫组化检测,95%的GIST中Kit阳性,60%~70%的GIST中CD34阳性,30%~40%的GIST中SMA阳性,DOG1在Kit阴性GIST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15-17],而GT中SMA、vimentin、Calponin均强阳性,DOG1、CD117均阴性。(2)胃神经鞘瘤:非上皮源性肿瘤,细胞呈梭形,形成密集区及疏松区,伴血管壁透明变性及管周淋巴细胞袖套样浸润,S-100强阳性,CD117、CD34、desmin及SMA[18-19]均阴性,可资鉴别。(3)胃的平滑肌瘤:细胞呈梭形,排列呈束状,α-SMA、desmin均阳性,Calponin、C-Kit、CD34均阴性[20],可资鉴别。(4)NEN:分为神经内分泌瘤(neuroendocrine tumor, NET)和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NEC),NET为均匀一致的小至中等大细胞,胞质丰富,嗜伊红色、双染或透亮,部分呈颗粒状,核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细颗粒状,核仁不明显,呈实性巢状、缎带状、小梁状或腺管样排列,巢外有丰富的小血管;NEC包括小细胞癌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形态与肺内相应肿瘤相同[21],神经内分泌指标阳性,可与GT鉴别。(5)胃的SFT:梭形细胞呈席纹状排列、大量纤维蛋白原沉积,免疫组化标记vimentin和CD34均阳性,CD117、DOG1、SMA、desmin、S-100、BCL-2和STAT6均阴性[22],GT的SMA、vimentin、Calponin、4型胶原和Laminin均强阳性,可资鉴别。
综上所述,GGT临床较为罕见,其确诊依赖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必要时行免疫组化检测。尽管有少数文献报道个别病例可发生转移,但GGT临床总体呈惰性经过,完整楔形切除肿瘤,预后良好,应避免误诊而进行的过度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