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底腺肿瘤12例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分析

2022-03-22 14:10董新茜张学东朱晓云任玉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胃底腺癌内镜

刘 蕾,董新茜,范 雪,张学东,朱晓云,任玉波

胃底腺又称泌酸腺,正常分布于胃底、胃体部,包括主细胞、壁细胞、颈黏液细胞、内分泌细胞、干细胞。目前,以胃底腺细胞分化为特征的肿瘤报道大多来自于日本,该肿瘤多数以主细胞分化为主,与传统胃腺癌相比,有其独特的病理特征。本文收集12例胃底腺肿瘤,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分子遗传学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以提高临床医师和病理医师的认识水平。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收集2015年1月~2021年3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和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存档的约6万例胃镜切除标本,其中12例术后病理证实为胃底腺肿瘤。患者男性5例,女性7例,年龄46~75岁,平均63岁。因腹胀、腹痛、反酸就诊或体检偶然发现,病程数天~10年。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均完整,复习病理切片,明确肿瘤组织中各形态学亚型所占比例、脉管侵犯、坏死比例及周围黏膜情况。

1.2 方法

1.2.1免疫组化 标本均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取材,石蜡包埋,4 μm厚切片,HE染色,镜下观察。免疫组化染色采用EnVision法,一抗MUC5ac、MUC6、MUC2、CD10、β-catenin、p53、Ki-67、CD56、Syn、CgA及工作液,均购自北京中杉金桥公司。Pepsinogen Ⅰ、H+/K+-ATPase抗体购自Abcam公司,DAB显色,阳性呈棕黄色。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银染法试剂盒购自珠海贝索公司,阳性呈棕黑色。

1.2.2原位杂交 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EBV,试剂盒购自北京中杉金桥公司,以鼻咽癌作阳性对照。

1.2.3基因检测 采用北京吉因加公司高通量Panel测序技术,即第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通过检测蜡块中肿瘤DNA,一次性获得TP53、GNAS、KRAS、NRAS、BRAF、PIK3CA、APC、CTNNB1、HER2、MLH1、MSH2、MSH4、MSH6、PMS2等基因的变异信息,以瘤周组织作正常对照。

2 结果

2.1 临床特征胃底腺肿瘤12例均为原发,血、尿常规,生化检验无明显异常,仅1例CEA略升高(7.0 ng/mL,正常值≤5 ng/mL);尿素酶试验均阴性。内镜检查可见胃底或胃体中上部有一小灶黏膜呈隆起或浅表凹陷,颜色与周围组织相比,其稍红、褪色或微黑改变,直径0.3~1.2 cm,质软、边界较清楚,6例内镜下可见分支状扩张血管(图1)。

图1 内镜下黏膜一灶扁平隆起区,表面血管扩张 图2 肿瘤位于黏膜内,主要由立方/柱状主细胞构成腺管状或条索状 图3 肿瘤侵至黏膜下 图4 肿瘤细胞MUC6呈弥漫阳性,EnVision法 图5 肿瘤细胞PepsinogenⅠ呈弥漫阳性,EnVision法 图6 肿瘤细胞β-catenin膜阳性,未见核阳性,EnVision法 图7 肿瘤细胞Ki-67增殖指数较低,呈弥散分布,EnVision法

2.2 病理检查肿瘤主要由立方/柱状的主细胞构成腺管状或不规则分支小管吻合成条索状(图2),与周围正常腺体界限清晰。肿瘤细胞比周围正常胃底腺稍大(1.5~2倍)、深染,部分复层化排列。主细胞占60%以上,胞质略嗜碱或嗜双色,核圆形/卵圆形位于基底部,轻~中度异型,核仁小或不明显,未见核分裂象;其中见少数壁细胞,胞质富含嗜酸性颗粒。10例肿瘤侵至黏膜下(图3),1例局限黏膜内,1例黏膜活检标本无法判定肿瘤深度。间质纤维反应性增生轻微,未见坏死、脉管侵犯。

周围黏膜呈轻~中度慢性炎症,1例见个别胃底腺扩张,2例HP阳性。12例均未见肠上皮化生、萎缩、未见活动性炎。

2.3 免疫表型MUC6(图4)、PepsinogenⅠ(图5)均弥漫阳性,MUC5ac、H+/K+-ATPase阴性或少数阳性,MUC2、CD10均阴性。神经内分泌标记Syn、CD56、CgA均阴性或部分阳性,β-catenin(图6)均膜阳性,p53阴性或部分弱阳性,Ki-67增殖指数为1%~20%(图7),呈弥散分布(表1)。

表1 12例胃底腺肿瘤主要免疫表型、基因突变、临床病理资料

2.4 原位杂交检测检测结果显示12例EBV-EBER均阴性。

2.5 NGS检测本组12例胃底腺肿瘤中有7例GNAS错义突变,2例KRAS错义突变。其中2例GNAS、KRAS同时发生错义突变;1例TP53错义突变;1例APC、KRAS、NRAS同义突变;1例MSH6同义突变;其余基因APC、CTNNB1、BRAF、PIK3CA、HER2、MLH1、MSH2、MSH4、MSH6、PMS2均未检出变异(表1)。

2.6 治疗及随访10例胃底腺肿瘤患者行内镜黏膜切除术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切缘阴性。余2例患者未行完整切除,切缘无法准确判断。随访10~42个月,患者均无复发或转移。

3 讨论

胃底腺分化的肿瘤临床罕见,绝大多数呈主细胞为主型。2003年Müller-Höcker等[1]及2005年Matsukawa等[2]报道胃底黏膜内的主细胞为主型胃底腺异型增生性息肉。2007年Tsukamoto等[3]首次提出主细胞为主型胃底腺腺癌。WHO(2019)消化系统肿瘤分类将黏膜内的胃底腺肿瘤定义为泌酸腺腺瘤,有黏膜下浸润时为胃底腺型腺癌。有学者提出新分类建议,将胃底腺黏膜上皮性肿瘤分为3种亚型:泌酸腺腺瘤、胃底腺型胃腺癌和胃底腺黏膜型胃腺癌;前两者表现为低级别上皮性肿瘤,而胃底腺黏膜型胃腺癌归类为胃底腺黏膜上皮性肿瘤的侵袭性变体,表现为高级别上皮性肿瘤。Tohda等[4]报道4年内经内镜检查的3万多例患者中,仅4例被确诊为胃底腺肿瘤。本组在5年内检查6万例患者,仅12例被确诊为胃底腺肿瘤,其发生率均小于0.1%。既往研究中患者以中老年为主(36~87岁),男性略占多数[3,5-6],而本组女性略多。患者一般临床症状轻,如腹部不适、反酸就诊或无症状。临床检查均无明显异常,个别病例有C反应蛋白和CEA略升高[1],本组仅1例CEA略有升高,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均无特异性。

胃底腺肿瘤均发生于胃底腺黏膜,绝大多数为胃中上1/3的孤立性病灶,通常呈多灶[7]。直径多为1.0 cm,文献报道最大直径8.5 cm[8]。病变区表现为隆起、扁平或凹陷[9-10]。Fukatsu等[11]报道中央凹陷型胃底腺肿瘤黏膜下受累的可能大。本组瘤体相对较小,1例浅表凹陷病例完整切除后黏膜下浸润较深。此外,黏膜颜色的改变也有助于早期发现,有黏膜外观表现为白色、黄色或黑色素沉着[12]。约半数病例中可观察到扩张的分支血管,可能由于肿瘤生长方式位于黏膜层的深层,与黏膜下肿瘤相似,肿瘤压迫引起的充血导致扩张。虽然组织学上无法得以证实,但Ueyama等[13]认为胃底腺癌内镜下有分支状扩张的血管,可用来区分其他黏膜下肿瘤(除了类癌)。然而,内镜下的黏膜形状、颜色、血管改变均缺乏特异性,肿瘤标本的病理检查是必需的。

胃底腺肿瘤的组织形态学表现大多分化良好,肿瘤腺体结构可呈吻合腺体、实性腺体、簇状腺体或扩张腺体[5]。主细胞间可散见壁细胞,通常无内分泌细胞。肿瘤多轻~中度异型,即使发生黏膜下浸润,与传统类型、分化良好的腺癌相比,纤维增生反应较弱,肿瘤坏死少见[6]。肿瘤相邻黏膜基本正常,慢性炎症轻微。个别病例显示肿瘤周围伴少量扩张胃底腺,是否与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有关尚待进一步分析。本组肿瘤多数侵至黏膜下层(10/12),异型较轻;仅1例肿瘤周围胃底腺扩张,但无相关用药史。

HP感染、肠上皮化生、黏膜萎缩与传统型胃腺癌的发生有相关性;而在胃底腺肿瘤中的发生率比传统型胃腺癌低,仅少数报道显示有HP感染或萎缩、肠化[4,9,14]。本组HP轻、中度阳性各1例,12例均未见肠上皮化生及萎缩改变。缺乏萎缩、胃酸分泌正常,也可部分解释患者长期主观症状轻微的现象。

胃底腺肿瘤中主细胞表达PepsinogenⅠ、MUC6,多不表达小凹标记MUC5ac及肠型标记CD10、MUC2;Ki-67增殖指教通常较低,多小于5%,且p53无过表达,预示肿瘤生长缓慢,恶性潜能低。尽管可侵入黏膜下层,但长期随访无复发或死亡报道,被视为低度恶性肿瘤,预后良好。个别肿瘤细胞有明显异型、异常小凹分化、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则可能是侵袭性标志,提示预后不良[6,8,15-17]。本组有1例Ki-67增殖指数较高(10%~20%),但经完整切除后无明显异型、无脉管侵犯,患者预后尚好。在评估肿瘤黏膜下浸润时,需注意与异位腺体鉴别,根据无细胞异型性、无纤维增生和周围固有层,排除肿瘤黏膜下浸润[18]。另外,有关于胃底腺癌合并印戒细胞癌的个案报道[19]。

胃底腺肿瘤的组织学特征与神经内分泌肿瘤相似,均起源于深层;神经内分泌肿瘤呈黄色,肿瘤表面血管较少,外观质硬,而胃底腺肿瘤表面血管扩张,外观柔软。常规HE染色难以区分这两种肿瘤时,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鉴别:胃底腺肿瘤Syn、CD56、CgA的表达较少,且PepsinogenⅠ和MUC6弥漫表达有助于鉴别。

此外,胃底腺息肉中的异型增生/腺癌通常是由黏膜表面的小凹上皮引起,而不是深层黏膜的胃底腺,可以与胃底腺肿瘤进行鉴别。早期胃癌、正常胃黏膜伴局灶性萎缩、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可能呈扁平或凹陷状,与胃底腺肿瘤内镜下特征相似。因此,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对于准确诊断是必要的。

既往文献报道约1/2的胃底腺肿瘤病例可检测到CTNNB1、AXIN、APC、GNAS、PPP2R1A突变,并提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导致β-catenin过度积累和核转移可能在其致癌过程中起作用,β-catenin核染色优先出现于肿瘤的较深部位(侵入面)[6,8,20]。但发生基因突变的病例未必一定呈β-catenin核表达[21]。另外,胃底腺肿瘤中SFRPS、AXIN、APC基因甲基化介导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途径的激活,β-catenin蛋白在高甲基化病例中的核表达明显高于低甲基化,提示高甲基化可能与某些胃底腺肿瘤进展有关[22]。本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β-catenin膜染色而无核聚集,通路相关基因如CTNNB1、APC在本组也未检出突变,提示肿瘤尚处于早期阶段,预后较好。与传统型胃腺癌不同,GNAS突变在较多胃底腺型腺癌及个别泌酸腺腺瘤中有报道,而KRAS突变较少检出[6,8,23]。本组胃底腺型腺癌中GNAS错义突变率较高(6/10),而1例泌酸腺腺瘤未检出基因突变,突变与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大小无关,需积累更多病例进一步分析。另外,p53异常的发生率极低,目前尚无过表达的报道,本组仅1例TP53错义突变。本实验首次在分子层面显示胃底腺肿瘤与EBV无相关性,且肿瘤微卫星稳定,HER-2无扩增。

多数胃底腺肿瘤局限于黏膜或浅表黏膜下层,生长缓慢,脉管侵犯罕见,临床过程良性,缺乏转移和复发,病程可长达12年,无进展[24]。内镜黏膜切除术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可对浅表、异型轻的胃底腺肿瘤进行切除[25]。黏膜下浸润伴明显异型或脉管侵犯的患者,则通过全胃/节段性胃切除术+淋巴结清扫[6,16]。由于肿瘤通常位于黏膜深层,获得足够数量的组织对诊断、治疗及预后至关重要。本组2例仅行活检检查,建议患者行肿瘤完整切除后进一步分析。

综上所述,本组12例胃底腺肿瘤均为主细胞主型,根据形态学特征、辅以免疫组化检测可明确诊断。异型轻微、无脉管侵犯患者,预后良好。肿瘤完整切除对治疗及疾病预后评估是必要的。GNAS突变是胃底腺型腺癌较常见的遗传特征。

猜你喜欢
胃底腺癌内镜
miRNA在肺腺癌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管状腺癌伴有黏液腺癌分化结直肠癌临床病理与免疫组织化学特征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内镜止血的应用价值分析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的护理体会
云南地区多结节肺腺癌EGFR突变及其临床意义
改良三明治法与序贯联合套扎分别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效果
十二指肠腺癌88例临床特征及相关预后因素
一种用于内镜干燥的酒精收集器的设计与应用
分析比较经耳内镜鼓膜切开与耳内镜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