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之下,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得到蓬勃发展,“双创型”人才的培养注重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但是中职学校中存在人才培养的思维方式落后,课程设置不够合理,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建构还不完善等问题。实践教学在中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本文从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提出创客实践探索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索思路。
关键词:双创;人才培养;创客;实践教学;教学模式
一、“双创”背景之下中等专业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一)促进中等专业学校发展的要求
我国的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传统制造业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国家高度重视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中等专业学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承担着为各行各业培养基础创新型、技能型人才的职责。《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为国家制造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1]。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期望获得令人羡慕的既体面又轻松的岗位,但是如此“优质”的职位数量却远远满足不了毕业生的实际需求。职场供需矛盾日益显现,几乎成为新的社会热点问题,广大中职毕业生和家长期待就业岗位、就业方式进一步多元化。让更多的求职者成为工作机会、职业岗位的创造者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好办法。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大,职场竞争激烈,有一部分毕业生会萌生自主创业的想法,将其作为就业的选择,这是值得鼓励和夸赞的。创业不易是普遍认知,因此,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迫在眉睫。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基地,提高中职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中等专业学校责无旁贷。创新创业教育重在“教育”二字,既要考虑专业教育同“双创”教育的深度融合,也要培养学生“白手起家”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多变的环境和未来的挑战,将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伴随左右,教会中职学生如何适应和面对,成为中等职业教育改革面临的重要任务。为社会培养敢创会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已成为中职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
(二)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
我国的产业结构转型势在必行,中国深刻认识到低端制造业的利润微薄,正在把努力的方向逐渐转向高端制造业,以产业升级和高质量产品作为产业竞争的核心优势,中国的国际品牌将不只是价廉物美,还要贴上“创新”的标签,并最终实现我们的国家进入世界制造业强国的战略目标。教育部于2014年出台《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文件,国家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方向,从国家经济发展出发,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需求,紧跟“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的要求,中等专业学校作为人才培养重要的基地,中职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目前很多中职院校的教学模式还不能满足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中职学校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方向,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大“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力度,抓紧创客实践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培养出具有“双创”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二、“双创”背景之下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中职学校“双创”人才培养思想认识滞后
由于传统的中等专业学校专业课教育,在课程的设置、教育教学方法和学法上重课堂理论的教学,轻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的结果就是理论与实践脱节,不少中职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足,有的课堂教学内容比较陈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使得培养出来的中职学生很难满足现阶段国家产业结构转型的社会需求[2]。
人才培养模式规定了人才的特征,并集中体现出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部分中职院校只是单纯地呼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为深入研究双创教育的需求,导致一些中等专业学校对双创教学认识落后,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并没有将“双创”教育的理念和思想融入学校的教学体系之中去。根据2020年中职就业学生(升入高校学生除外)状况调查数据显示我市中职毕业生中有52.3%的学生有自主创业的想法,但其中只有1.5%的学生打算毕业就开始创业,在选择自主创业的中职学生中有18%的人昰由于有了好的创业项目,所以选择了自主创业。从总体来看,自主创业的比率是比较低的,但是学生如果有了较好的创业项目和想法,那么去进行自主创业的占比是比较大的,所以在中职学校进行“双创”教育的过程中进行教学引导是非常有必要的。
中职学校的发展得益于地方政府的支持,但是不少中等专业学校反作用于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意识比较薄弱,需要不断加强。所以“双创”视域下,中职学校创客实践探索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研究是保障高素质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增强学校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二)“双创”之路上的拦路虎
在目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指导方向下,不少中等专业学校不能认识到双创教育的核心精髓,陷入了误区之中。他们认为,“双创”教育就是单纯地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忽视“创新”的重要性,只是将重点放在了“创业”之上。中职培养的学生并不能够满足市场所需的人才的要求。
中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欠佳,学校理论教学与创业实践教学“脱轨”、创业资金不足等问题都是当前中职毕业生创业路上的“拦路虎”。从目前我市中职学生创新创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相对淡薄。受传统的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中职学生把稳定的生活和工作作为未来人生的目标,认为创新创业存在风险,因此家长们也对此态度消极,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对中职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目前,很多中职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以《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为主,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开展不足。若中职学生缺乏实习磨砺的机会,他们就无法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教学中可借助“工作室制”实践探索教学模式,不断优化创新项目内容,选择合适中职学生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
(三)“双创”背景下教师队伍能力有待提升
目前,我国中职“双创”教育的教师队伍很多是以思政课教师、加工制造类教师以及具有会计等商科背景的教师兼职为主,老师们相对缺少创新创业的实践经历,很容易導致“双创”教育局限于“纸上谈兵”。
创新创业教育日益被整个社会所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也日益受到教育研究者的重视。虽然我国一部分中职学校已经开设了创客类课程,但在实践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创新创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没有相应的理论和实践去支撑创客教育的实施,一些辅导教师仅凭着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教学,没有完整的创新课程的教学设计。
同时,由于中职学校教学体制和评价机制的特殊性,有不少一线专业教师没有能够正确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整日忙于科研项目申报、研究、论文撰写等工作,中职学校虽然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训练,不过很少有机会让中职的学士尝试真正的创业实践,导致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和中职学生的参与度比较低[3]。中职的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要去培养出多少成功的企业家,而是在新时期,中职学生素质教育有新的突破,这是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一种新的探索,更是为了当代中职学生展现风采、体现人生价值、服务国家而搭建的一个全新平台。
三、“双创”视野下探索的内容与途径
(一)利用“工作室”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思路
近几年,“工作室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得到了许多学校的重视,但是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学校只是单纯设立几个工作室,而并没有与本专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度结合,其课程教学内容同工作室产出的成果并没有太多关联,工作室的组织与服务教学的功能都会被大打折扣,很难让每一位中职的学生都享受到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培养与工作室情境化实战过程,以至于最终流于形式,徒有虚名。
创客实践探索可以依靠“创客工作室”的加工制造类学生来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创新工作室为平台进行产品研发,让创新创业大赛为“试金石”对产品进行检验。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不断优化创新项目内容,教师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授课,这样的教学形式可以极大地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热情,但是要突出辅导教师的主导地位,让学生在创新创业课程学习训练中处于主体地位,这样的训练课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能够更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创新成果的展示让学生对创新的期望更加强烈,并化为动力,启发并发明更多的作品。借助工作室这样的平台,来实施“生产化教学和教学生产化”,辅导教师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来引入一些企业的实际项目,让学生通过团队的力量协作完成切实可行的项目,来提升自主分析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多样的创新作品中挑选出切实可行的来投入生产,进入市场进行分析和筛选,从中选择出拥有发展前景的产品,这一系列过程既是创新的训练又成为创新的动力。
以工作室为平台进行创客实践探索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研究,也可认为是对校企共育、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的研究,也是一种让学生、企业双赢的培养模式。与此同时,指导教师还需要持续引导中职学生来建立独立自主的意识,渐渐熟悉和掌握好当前市场发展的需求,努力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它不仅培养了中职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而且缩短了学生毕业后的职业适应期。
(二)创客实践探索的研究途径
推行创客实践探索人才培养的模式,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内容的灵活转化,在这个过程中,辅导教师积极运用有效并且科学的新型教育教学手段,来推动普遍化到个性化能力递增的发展。
1.进行“工作室”模式下的中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本课题将探究国内外创新能力培养的最新研究成果,努力学习其他兄弟院校在“创客”教育中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我校多年以来在创新创业大赛取得的探索经验,在研究过程中总结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具体详细的做法,以创新工作室为平台开展研究,在实践操作中提出能使中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有效提升的新思路,在创新能力培养途径和相关案例的研发中取得更高效、更科学的实践案例指导。
2.以工作室为平台,引领中职学生进入创新创业的大门
创新的能力形成并非一蹴而就,有其独特的规律,尤其是中职生由于其在之前的学习中频繁遇到挫折,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是具有特殊性。在参加各级各类的创新创业大赛中,抓住各种机会进行创新能力的训练,以赛促练,在训练的过程中,寻找合适中职学生的方式,尤其注意在创新方案中体现的创新点,引领学生学会创新,参与创新,制作创新作品,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笔者提出的基于创新工作室的创客实践探索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研究可以广泛地应用于中职学校。基于创新工作室的中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能有效地提升中职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为更多的中职学校提供具有参考意义的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提升其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的竞争力,促进职业教育的稳步发展。
(三)研究内容
(1)通过创客实践探索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寻找适合中职学生的培养模式,其中包括创新技能培养、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成果展示等。
(2)以名师工作室为平台开展案例研究。如对江苏省名师工作室——“耿一波电子名师工作室”、南通市名师工作室——“董晓课改名师工作室”、启东中等专业学校“姚亮创新名师工作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模式的研究等。
(3)探索创新名师工作室的中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包含在工作室中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径,例如:参与校企合作和企业技改项目开发、创新大赛和创业尝试等[4]。
(四)研究遭遇的困境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创新教育遭遇困境,笔者总结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学生创新意识普遍淡薄,认为在校只要学习操作技能与专业知识就行,科技创新与自己关系不大;学生创新能力薄弱,笔者进行一系列问卷调查,大部分学生渴望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大赛,希望学校能营造具有创新意识的校园文化氛围,提供适合学生参加创新能力训练的实训场所等[5];
(2)部分职业教育工作者重视不够,认为中职学校培养的是技术工人,重视的是如何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3)教师和企业高技能人才共同组成的创新团队还不够成熟。
国家科技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劳动者,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创新教育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不容忽视,笔者认为非常有必要构建创客实践的崭新模式,来系统化地全面培养在校中职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创新教育落实到人才教育的实处。拟解决以下关键问题:
(1)构建基于工作室的中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2)探究培养中职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策略。
在各种实践训练的过程中,提升创新能力。工作室教师研究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引导学生使用各种方式介绍产品功能、阐述创新来源、产品结构、产品创新点、实用性、应用前景等。研发创新作品,提高参赛作品的质量,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创新大赛的获奖率。
结语
本課题的研究源于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通过研究中职学生“做学教合一”,提高创新创业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寻找一种最适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根据实际情况,课题组专门建立了以电子电工名师工作室成员为研究团队的课题研究小组,制订了翔实的研究方案,通过教学研讨,结合各种教学竞赛和技能比赛,对本课题进行研究。通过基于创客实践探索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研究,可以高效开展校内外专业的技术服务,提高中职学生综合职业技能。
参考文献:
[1]徐杨.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慕课教学改革探析[J].广东蚕业,2018(10).
[2]黄海生.地方性应用型高校计算机人才“332”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池州学院学报,2011,25(3).
[3]陈亮.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慕课教学效果实证分析[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
[4]黄海生.地方性应用型高校计算机人才“332”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池州学院学报,2011,25(3):129-131.
[5]肖莉.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职通识性创新创业慕课体系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4).
作者简介:陆嘉斯(1984— ),女,汉族,江苏南通人,工程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中学生创新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