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梦笛 张希
摘要:目的:分析提高门诊导诊护士预检分诊准确率。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门诊部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门诊就诊的200例患者,根據抽签法分组(每组n=100),对比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等候诊疗时间、等候挂号时间、预检分诊准确率。结果:观察组等候诊疗时间、等候挂号时间均短于对比组,观察组预检分诊准确率(100.00%)高于对比组(94.00%),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门诊就诊患者等候就诊、挂号时间,提高分诊准确率。
关键词:优质护理;门诊;导诊;预检分诊
门诊是医院重要窗口,门诊导诊护士能否准确的预检分诊关系到了患者诊疗的速度与满意度[1]。门诊患者病情复杂,疾病种类较多,涉及到不同的科室,对门诊导诊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预检分诊错误,不仅会导致患者错过最佳的诊疗时机,还会引发医疗纠纷,有损医院声誉[2]。优质护理干预是现代医学模式的产物,与传统护理比较,更加重视患者精神、心理等多方面健康状况,激发了护士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基于此,为探究门诊导诊工作中优质护理对预检分诊准确率的影响,本文对门诊部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门诊就诊的200例患者研究,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门诊部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门诊就诊的200例患者,根据抽签法分组(每组n=100),观察组:68例男性、32例女性;年龄在32-80岁,平均(56.62±6.37)岁;学历:文化程度:32例初中(及以下)、44例高中、24例大专(及以上)。对比组:65例男性、35例女性;年龄在34-79岁,平均(56.71±6.28)岁;学历:文化程度:36例初中(及以下)、40例高中、24例大专(及以上)。两组相比P>0.05,可比较。
1.2方法
对比组:门诊导诊护士上岗时必须保证着装整洁,患者就诊时主动询问患者出现的不适,了解患者病情,根据病情为患者正确选择就诊科室,引导患者挂号,对于病情危重的患者,应开辟绿色通道。
观察组:①导诊与预约挂号:所有导诊护士上岗前必须受过专业培训,熟练了解预检分诊的实际工作内容、工作性质等,通过培训提高导诊护士服务意识、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等。主动、热情的迎接护士,对于病情危重或者行动不便的患者,应予以指引、陪伴,提供轮椅等服务,减轻患者无助感、不适感,明确导诊、分诊以及巡检的职责,确保导诊服务的各个环节无空白点、盲点。对于会使用微信的患者,护士指导其正确的使用医院微信挂号平台,以便在下次就诊时可以提前挂号,缩短等候挂号、分诊的时间。②优化分诊中服务:分诊期间护士应积极转变护理理念、态度,主动、积极的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面对患者时保持认真、耐心、微笑的态度,主动倾听患者诉说,观察患者表现、症状等。如果不明确患者症状时,导诊护士应及时与其他护士沟通、讨论,不能随意将患者打发,确保患者挂号以及分诊的准确性,对于老弱病残的患者,护士应陪同其进入就诊科室。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以下指标:等候诊疗时间、等候挂号时间、预检分诊准确率。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26.0软件检验,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等候诊疗时间、等候挂号时间),独立样本t检验为主不同组间数据,通过“”表示,计数资料(预检分诊准确率)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单元格期望频数<5,连续校正X2检验,以“[n/(%)]”表示,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等候诊疗时间、等候挂号时间对比
观察组等候诊疗时间、等候挂号时间均短于对比组,P<0.05,见表1。
2.2预检分诊准确率对比
观察组预检分诊准确率(100.00%)高于对比组(94.00%),P<0.05,见表2。
3.讨论
医院门诊导诊预检分诊工作质量可体现出医院的整体服务形象[3]。由于门诊患者病情复杂多样,部分患者病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导诊护士在工作压力、负荷较重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导诊错误[4]。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等候诊疗时间、等候挂号时间均短于对比组,观察组预检分诊准确率(100.00%)高于对比组(94.00%),P<0.05。表明优质护理干预在门诊导诊预见分诊工作中应用效果显著。分析如下:优质护理干预予以患者环境、生理、心理等多方面的支持,具有针对性、全面性、优质性,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优质护理干预下拓宽了患者预约挂号的途径,以达到最大限度的缩短患者等候就诊、挂号的时间,保证了导诊服务的及时性、准确性,同时通过系统的培训规范了护理人员分诊流程的规范性,让护士可以正确的完成预检分诊工作,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门诊导诊预检分诊的质量。
综上所述:门诊导诊预检分诊工作中通过实施优质护理,可有效缩短患者等候分诊、挂号时间,提高分诊准确率。
参考文献:
[1]梁桂婵,黄金姣,黄元琦,等.初级创伤救治培训模式在医院门诊导诊护士临床急救能力培训中的应用[J].广西医学,2019,41(23):3070-3072,3081.
[2]马在萍.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导诊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11):1903-1904.
[3]杜岳,薛宁宁,韩强,等. 急诊预检分诊流程优化对脑血管病患者候诊响应时长符合率的影响[J]. 中国卒中杂志,2020,15(7):775-779.
[4]陈胜棣,梁兴民,杨涛,等. 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在区域性胸痛中心的应用效果[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9,36(8):1384-1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