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芳
一、个案资料入院护理评估
患儿,男,9岁,主诉发现全血细胞减少7年余,乏力4天门诊以“再生障碍性贫血”收入院,患儿7年前被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给予药物治疗7年余,于4天前出现乏力并进行性加重,入院后给予完善相关检查,结果回示:血常规(急):中性粒细胞0.59×109/L,白细胞147×109/L,血红蛋白26.0g/L,血小板5×109/L,给予白眉蛇毒凝血抗凝,尿常规:尿潜血+,尿白细胞+;胸部CT:双肺炎症;给予头孢唑肟抗感染,心腔密度减低,提示贫血,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ST改变。给予红细胞输注纠正贫血,血小板输注减少出血风险等对症治疗。目前患儿病情较平稳,贫血已纠正,乏力已改善。
家族史:患儿父母身体健康,非近亲婚配,否认家族中有传染病及遗传病史。
床旁查体:患儿发育营养稍差,神志清,精神欠佳,面色苍黄,呼吸稍促。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咽部稍充血,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粗。心率97次/分,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未闻及杂音。腹软,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
二、护理计划:
三、出院计划
1.生活规律、保持心情舒畅、劳逸结合、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早晚刷牙、禁止剧烈运动防止意外情况导致出血。
2.预防感染,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增减衣服避免受凉,做好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澡,勤剪指甲。
3.预防出血,根据病情适当活动,活动时防止滑倒或外伤,以免伤后出血。
4.饮食要避免辛辣刺激、过冷、过硬的食物尤其是要禁食海鲜品,建议食用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5.保持室内清洁,每天空气消毒,白细胞下降者应当保护性隔离以减少感染。
6.用药注意要严格遵医嘱服药不能自行调整或减量,定期复查血常规以及肝肾功能。
四、体会
再生障碍性贫血作为血液科的一种常见病,在临床上非常常见,发病人群主要为青壮年[5]。由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疾病比较顽固,病情复杂,缺乏明确的发病机制,使得该病在口服药物治疗存在一定的难度[6]。患者发病初期,进展比较慢,主要临床表现为由于有效的骨髓造血组织减少而导致外周血细胞减少而引起的一系列贫血、反复出血及感染等情况。西医治疗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主要为免疫抑制剂及促造血药物治疗,另外长期应用环孢素及雄激素联合治疗会影响患者肝肾功能,出现多种不良情况[7]。[8],[9]报道针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疾病知识、社会支持与自我照顾行为的探讨,结果发现本病知识认知愈清楚,其自我照顾行为愈好。因此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要多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思想顾虑,耐心的讲解病情,告知患者通过积极治疗能够控制病情及缓解症状,增强患者治愈的信心。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如何做到防止出血、感染等引起病情恶化发生的方法[10]。
参考文献:
[1] 马桂英 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发感染的护理体会. 中国实用医学,2014(22):215-215林君 雄激素联合环孢素A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19,(6).
[2] 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诊疗规范(2019年版)[J]. 王天有.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9(11)
[3] 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杨洁茹,王化泉,邵宗鸿. 中华血液杂志. 2019(09)
[4] 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的护理及预防[J].高静.西部中医药.2018(11)
[5] 王艳萍.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西医结合护理[J].内蒙古中醫药,2016,35(13):168-169.
[6] 叶蕾,井丽萍,彭广新,等.治疗前铁过载对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抑制治疗血液学反应的影响[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6,37(4):324-328.
[7] 彭仁通.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29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6,48(1):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