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的线上教学给教师带来了种种挑战,如何通过线上教学,出色完成教学任务,并将“抗疫精神”融入其中,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探索、实践的课题。文章分析了线上教学面临的困境,并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提出了一种基于教学过程和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取得了学生、同行及社會媒体的一致好评,并获得安徽省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发展联盟在线教学优秀案例二等奖,为后续的线上教学及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线上教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学过程;课堂思政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2)02-0107-03
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阻击战全面打响。1月29日,教育部明确提出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1]。
笔者作为机械制造专业的高校教师,执教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此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课程内容不仅包含专业理论和实践设计,而且契合中国制造和大国工匠精神的内涵。如何通过线上教学,在出色完成该课程教学任务的同时,将“大国战疫”的思政精神融入其中,是笔者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必须积极探索、实践的课题。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人生的“三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衣带渐宽终不悔”“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笔者觉得这三重境界用于形容线上教学,亦是十分恰适的。本文将从这三重境界出发,详细阐述线上教学面临的困境、探索与创新的情况及取得的成绩,并提出一种基于教学过程和课程思政的线上教学方法,旨在为后续线上教学及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提供借鉴。
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线上教学面临的困境
线上教学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只有从实际出发,客观分析线上教学可能面临的种种问题,才能做到从容不迫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甚至可以巧妙地利用线上教学的不足,“化困境于顺境”,最终提高教学质量。下面将从五个方面分析线上教学面临的困境[2-4]。
(一)缺少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
由于距离的限制,线上教学比起线下教学,缺乏及时有效的管控措施,如果无法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就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二)缺少增强学生线上互动交流的有效策略
如何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更主动地参与课堂上的互动,是线上教学面临的又一挑战。教师必须时刻注意并把握屏幕后学生学习的思维状态和心理动态,才能与学生“想到一起”,碰撞出思想交流的“火花”。
(三)缺少对学生进行系统深度学习的关注
互联网传播知识,往往会使知识“碎片化”,这对于学生构建课程整体知识框架和逻辑关系的培养是不利的。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对这种“知识碎片化”的现象予以重视,加强对知识系统化的构建。
(四)缺少“课堂思政的氛围感
课堂思政是我们当代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工作,也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但课程思政如果只拘泥于形式,停留在表面,就容易产生说教感,让学生萌生抵触心理。线上教学由于缺少线下课堂的氛围,就更需要教师在课堂思政上多想办法,多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全面推进课堂思政的建设。
(五)缺少课后师生互评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在线下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拥有更多和教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而线上教学,往往会使师生在课后缺少有效的交流,教师不仅难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真实掌握情况,也很难对自己的教学效果做出客观评价,并及时做出教学反思,改善教学效果的目的就很难达到。
二、衣带渐宽终不悔:线上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创新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主要从教学过程、思政教育、教学方法及载体本文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如图1所示。
(一)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特殊的认识过程,它遵循的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一般经过以下4个阶段:引导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实践作业、检查和巩固知识。具体如下:(1)引导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包括引导学生调研课程相关知识背景,如从日常生活使用的刀具印象中引入机床刀具的概念;比较两者之间的区别,引入车刀结构的知识点、刀具的发展历史及现状等。引导学生认识课程具体的学习目标,如掌握刀具的分类、结构和材料等。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教学内容,如告知学生学习重点为二维视图下刀具,引起学生重视[5-6]。课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学习,帮助学生建立对课程的感性认识,有助于迅速有效地达到理性认识,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及科研能力。(2)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包括在教授课程内容的同时,注重对课程前沿知识技术的介绍,如介绍新型刀具材料,高速切削刀具等;并提出开放性问题供学生思考、表达和讨论,如提问学生“还有哪些可能被利用的刀具材料?”等。把“被动地灌输”转化为“主动地学习”,基于学科前沿问题对知识进行探索,这个发展创造性思维和独立学习能力的中心环节,是不断形成和发展认识结构的基本条件。(3)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实践作业,包括引导学生构建知识框图,将零碎的知识点系统化;并进行习题训练,对学生作业情况进行反馈评价,如制作本课程知识思维导图、分析学生标注刀具角度时产生错误的原因等。这样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促进理论知识到应用层面的基础转化。(4)检查和巩固知识,主要是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如改编歌曲、情景扮演、游戏等,加深其对重要知识点的记忆,形成上下课程的逻辑联系,如根据刀具知识点改编歌曲《last dance》等。
(二)思政教育
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大国“战疫”背景下,如何将抗疫期间丰厚的思政教育素材,转化为打动人心的教育资源,时刻做好做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增强思政课实际效果,成为线上教学的重要责任。本案例提出,课程思政不应当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而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以贯之。包括:课前思政、课堂思政和课后思政。其中,课前思政主要是借着学生对课程知识背景的调研,加深对“新工科建设”的理解,对“大国工匠精神”的领悟,增强民族自信。课堂思政主要是将中国的传统文化知识融入课堂教学的问题设计中,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如提出开放问题:“从现代机械制造流程的角度,如果给关羽制造一把青龙偃月刀,它和古代制造的刀有什么区别?”课后思政则更加强调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结合,在作业习题的设计上,会特别考虑将“大国制造”“工匠精神”等关键字融入题目之中,另外,还尝试将学生喜闻乐见的中国流行文化和课程知识点融合,用学生乐意接受的形式来增强学生对中国当代文化的自信,如改编流行歌曲等。从这三个方面出发,深入发掘该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发挥该课程的育人功能。
(三)主要教学方法及载体
针对上述教学过程的四大阶段,只有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及载体,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主要做法如下:第一階段对应的教学方法是任务驱动法,教学载体是线上学习群讨论;第二阶段对应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讨论法和直观演示法,教学载体是线上课堂直播教学;第三阶段对应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讨论法,教学载体是线上课堂直播教学;第四阶段对应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讨论法,教学载体是改编歌曲、游戏等趣味方式。
(四)教学反思
在完成前面三者的基础上,借助自我评估和学生的反馈意见,对教学过程、思政教育及教学方法载体进行教学反思,实现教学相长,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下面,我们将对教学过程中的第二阶段和第四阶段的创新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1.引导学生理解知识:这一阶段应特别强调以问题为导向。不能只是简单机械地重复课本上的基本概念。如在介绍刀具安装位置对刀具角度的影响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模拟学生真实的解题思路,从基本的概念出发,循循善诱地帮助学生一步步探索出答案。这种“基于问题的探索教学”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图2所示(注:图中数字顺序为动画顺序,也是学生的思路顺序。)
2.检查和巩固知识:传统教学中的检查和巩固知识大多都是对教过的知识点简单的重复概括,吸引不了学生的关注和兴趣,其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笔者大胆创新,采用改编流行歌曲、设计桌游等一系列新颖的教学方法对已学知识内容进行复习巩固,深受学生的喜爱。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还巧妙地帮助学生记住了课程的重要知识。图3为根据刀具知识点改编的歌曲。
三、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线上教学初具成果
本教学案例在疫情的背景下,积极结合线上教学的特点,并从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创新改革,不仅取得了安徽省高等教师教学发展联盟“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优秀案例二等奖的成绩,还获得了社会媒体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首先,“改编歌曲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不仅深受学生的喜爱,还被包括凤凰网、安庆师范大学官网、安庆师范大学官方校园QQ号、安庆师范大学官方微博、梨视频等众多媒体进行报道。这种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极具借鉴和推广价值。
其次,对于教学效果的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客观评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经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课程满意度在95%以上。许多学生主动整理课堂笔记,从中可以看出学生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以及对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
五、结语
本文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为例,以“线上教学面临的困境”“线上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创新”和“线上教学成果”三方面为切入点,系统性地介绍了一种基于教学过程和课堂思政的教学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本案例对后续的线上教学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 何小蕾,莫名月,朱裕林,等.基于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高校在线教学实践探索[J].科技视界,2020(16):14-16.
[2] 张敏.线上学习的内涵、困境与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20(17):22-24.
[3] 王冬燕.抗疫背景下线上教学现实挑战与路径优化的思考[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20(5):53-56.
[4] 杨一丹.深度学习场域下的高职院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常态化构建[J].江苏高教,2020(6):77-82.
[5] 王茂元.机械制造技术基础[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6] 卢秉恒.机械制造技术基础[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收稿时间]2020-07-28
[作者简介]吴尽哲(1992—),男,安徽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面向生物医学工程的3D打印。
sdjzdx20220323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