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江石
率性德育,不是严肃而简单的口头说教,而是有过程、有尊重、有道理的师生互动过程。为了促进班级更具活力、更有凝聚力地向上发展,我以活动育人为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根据班级已有的优势、出现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并结合季节特点,因时因地制宜,精心设计了一系列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吸引力强的特色班级活动,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并达到师生共情共长的德育效果。
一、发挥已有优势,在交流中提升综合素养
每个班级在培养和发展过程中,都日渐形成其独特的优势与风格。利用这些已有的积淀与优长,设计与开展班级工作,于教师而言,得心应手,于学生而言,胸有成竹。如此实施,师生均在优势中获得发展,从而有效促进班级建设。如开展班级活动“赛诗会”。
(一)动情朗诵,陶冶性情
在实施我所负责的校内基金课题国学经典课程的过程中,我带领学生了解众多文人的生平经历、吟诵经典诗词语录、感悟中华传统文化,并多次示范领诵优秀诗篇,使同学们对国学知识有了较多的积淀,国学素养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在这一基础上,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与文人情怀的深入理解,提升综合素养,我组织学生在诗意盎然的金秋十月开展了以个人诗词朗诵为表现形式的“赛诗会”。
同学们精心准备了PPT和配乐,部分同学还特意穿上了古装以渲染气氛,足见同学们对此次活动的重视。班里有一部分同学参加过主持、朗诵类的课程培训,并多次参加朗诵比赛,在诗词展示方面有较为丰富的经验。这些同学的登台朗诵,不仅展示了自己良好的诗词素养和精神风貌,而且自己设计的神态、动作生动地表现了诗句含蓄的意境与诗人丰富的情感,给其他同学以示范作用。
(二)交流互动,精化细节
在诗词朗诵展示的过程中,有些学生由于个体差异与朗诵表演技巧的缺乏,只关注了对诗词的记忆与口头表达,而忽视了对表演细节的设计,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如表情生硬、身体无辅助动作、语调无起伏等,给人一种背诵的而非朗诵的僵硬感。
面对这些意料之中的现象,我首先肯定了同学们的积极准备,尊重他们存在的个体差异,同时组织同学们进行互动交流,为上台展示的同学们提出改进建议。
二、针对重点问题,在竞技中促进班级融合
在班级建设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插曲,随着年龄的增长,同学之间常会因为性格、认识与观点的不同而产生矛盾。如何有效化解矛盾、维护班级团结、形成正确的处事态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时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竞技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其融入到班级建设中,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情境重现,化解矛盾
进入高年级,班级里容易出现了男女同学之间的群体矛盾,对此,不能一味镇压、广泼冷水,更不能听之任之,而是要正视、重视,将出现的问题复盘到问题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去解决,在情境重现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
(二)趣味对抗,增进团结
本班同学在平日的学习与生活中,形成了几个经常在一起玩的“小圈子”。这种小团队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同时也极易产生排外性,有时会因某一位同学的个人矛盾而产生群体对外的冲突,影响班级整体的团结与稳定。针对这种问题,我与同学们共同设计了兼具对抗性与趣味性的飞花令游戏,这也正应“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之道。
在赛前同学们自由分组,而平时已形成小圈子的同学们更愿意合成一个组,这也正合我的设计初衷。经过微调,最后形成了八个人数相同的对阵小组。我们又共同拟定了五个关键字“花”“春”“月”“云”“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充分准备。正式比赛时,每两组进行对抗竞答,依次获胜晋级,最后决出冠军组。分组对抗的飞花令游戏,既加强了组内同学的合作与互助,又营造了班级内有序竞争的良好氛围,促进了不同小群体同学之间的接触与互动,有利于班级整体的团结与协作。
三、基于个性发展,在渐进中磨练意志品质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都有其独特的潜能,都有着自我实现的发展需要。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将翘起整个地球。孩子的成长亦然。尊重学生的个性,给予学生适切的机会,唤起学生自我发展的力量,其成长就会水到渠成。
(一)独立展示,锤炼自信
三月春归,万物复苏。我和孩子们共同策划了“在春天里放歌”班级独唱会。曲目由孩子们自由选择,只要是内容健康、积极正面的都可。我平时在课间也会听到同学们随口的哼唱,在音乐课上也旁听过他们整齐的合唱,但为了激发孩子们独立展示自我的信心与勇气,我将这次歌唱会限定为独唱会。
同学们选择了自己喜欢唱的歌曲,如《夜空中最亮的星》《少年》《踏山河》《忘川彼岸》《白月光與朱砂痣》等。其中有一名女生选了抖音“神曲”《鬼新爹》,后来经过同学们的讨论,她也觉得这首曲子不适合在班级里唱,遂换成了《少年》。这些自选曲目反映了当代小学生对歌曲的兴趣爱好,从中也可以窥见孩子们的审美情趣。教师应对此抱有宽容的态度,同时也可以采用自由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对当下流行的曲目进行深入剖析,分辨所谓“神曲”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从而达到知理、明理、达理的“有道理”的率性德育效果。
在同学们登台展示的过程中,我对同学们的印象也有了新的变化。这次独唱会,给了她们独立展示自我的机会,也使她们收获了同学们的认可与钦佩,变得更为自信开朗。
(二)横纵对比,日益精进
亚里士多德认为,德育过程是受教育者通过实际活动和反复练习形成美好德行的过程。在现代小学生所缺乏的意志品质中,对目标的韧性追求,对竞争的认真对待,尤为突出。为了培养学生在竞争中学习对手、提高自身的意识,我们班在天气渐寒、室外活动减少的十一月份,开展了室内踢毽子比赛。
这些班级活动立足于本班实际,并结合人文素养、能力才艺、体质训练、班级管理等因素进行设计,让学生的能力与才华得到了展现,自信与勇气得到了提升。而实行德育的原则之一就是坚持常态开展。班主任要有经常设计开展班级活动的热情与智慧,让管理融入班级活动中,让德育浸入欢声笑语中,激发班级的创造力,增进班级的凝聚力,形成班级建设的常态化,从而达到一以贯之、久久为功的德育效果。
283650052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