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职高语文教学中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2022-03-22 01:39罗应芹
学校教育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职高学科素养

罗应芹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赋予了职高语文综合实践更为丰富的内涵和特征,职业高中学校语文教学的职业性,决定了职业高中学校语文教学必须通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能力的内涵很广,本文特指学习能力、文字和语言运用能力、审美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在职业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社会责任感等能力。

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首次提出“語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概念,《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下简称《课标》)称“语文综合实践”。语文综合实践是职高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是以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为核心,以学生直接经验以及自身生活、社会生活和相关职业活动为基础,以学生自主学习、直接体验和探究学习为基本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培养语文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的语文情境活动”。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职高语文综合实践,融合了语文综合实践内在规定性特征和核心素养的基本特征,将更促进语文与生活、社会、时代的联系,更强调职高学生在多种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和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也将更凸显语文综合实践促进职高学生获得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价值。本文结合职高学生特点和语文综合实践的自身特质,阐述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职高语文教学中通过综合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一、通过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锻炼学生外在语言能力和运用语言进行思维的内在能力

“形于外的听话、说话、阅读、写作等言语操作技能,也包括隐于其中的思维——借助内部語言在头脑里进行认识活动的心智技能。” 人们的思维往往诗以语言为载体的思维。内在思维品质提高了,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也会提高。同时,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了,也可以更好地表达思维。《课标》在指出语言理解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基础的同时,也强调在语言实践中,能运用多种思维方式和选取恰当的思维方法,通过探究语言现象,理清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可见,语文学科作为一门语言与思维相统一的学科,正是在语言和思维的结合上既发展着学生的语言,又发展着学生的思维。这一特点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

因此,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职高语文教学中通过综合实践教学活动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首先就通过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锻炼学生外在语言能力和运用语言进行思维的内在能力。职高阶段是学生步入社会前的转折阶段,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口语交际和文字写作素养,以适应职场需要和终身学习与发展的需要。而语文听、说、读、写的训练综合实践,强调在具体的言语实践中,根据不同的交际对象和具体的语言运用情境,正确运用口语和书面语进行有效的表达与交流,这也是语文综合实践自始至终必须关注的本质特征。

二、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息蕴含在特定的情境中的相关问题的能力

“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语文综合实践侧重考查在不同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解决问题以及评价反思、发现创新等内容。”(《课标》)其中,“情境”“解决问题”和“发现创新”等关键词,明确了职高语文学科的教学最终也应指向于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且这些能力的培养必须要依托于真实、具体的情境。这就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不是直接由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在问题情境中借助问题解决的实践培育起来的” 。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情境式的言语实践活动。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语文综合实践,应将活动所要解决的问题的相关信息蕴含在特定的情境中,在这个情境中,除了包含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还要提供解决问题的条件,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和信心。当然,问题情境只是触发学生探究的“引子”,系统性和持久的思维训练才是重心,教师必须充分发挥指导、协调的作用。教师要通过语文学习活动,培养和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质疑精神,激发创新思维,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能力。

3.通过文字、文学层面的审美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课标》将“审美发现与鉴赏”作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方面,突出了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方面的功能与任务。“审美能力是人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语文学科是通过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独特的美和文学欣赏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课标》同时强调,要注重阅读中的情感体验,品味语言艺术,获得审美发现,感受和体验作品的语言美、形象美和情感美,丰富审美体验,提升发现美、体验美的能力,以及在审美体验的基础上开展审美鉴赏活动。可见,审美能力是审美体验的产物。

语文综合实践的“语文性”“综合性”特点,为审美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多样的媒介和素材,其“实践性”特点,为审美能力与品位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途径。具体教学中,我们一是可以通过演讲、辩论、观察、写作等丰富的言语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揣摩、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一步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审美意识。二是可以借助不同的活动主题,引导学生大量阅读相关的优秀文学作品,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品鉴作品,形成系统的认知,获得审美体验。三是可以通过“运用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效果和美感程度”,训练学生欣赏美、评价美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

4.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当代文化的关注和参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课标》中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文化传承与参与”方面的阐述,进一步明确了学生的社会责任。在具体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当代文化的关注和参与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总之,我们职高教师要在深入理解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基础上,通过语文知识和能力为“骨架”设计序列化、切合职高学生实际的系列活动,来培养职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其今后的职业生涯与终身发展提供扎实的保障。

1080501705345

猜你喜欢
职高学科素养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新课程理念下职高体育教学模式初探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假文凭泛滥“低职高聘”是推手
“超学科”来啦
职教人,难道你只能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