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灵敏
摘要: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及《地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指导以及地理教学的新课程标准的形势下,如何加强对地理课堂教育教学改革,本人就多年来的地理教学和近一年多来实施新的地理课程标准的教育教学实践的体会,提出在地理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课堂教育教学改革中:如何“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些设想和做法。
关键词:减负增效 教学情感 互动教学 地图化 学习评价
多年以来,在社会急功近利思潮和应试教育思想的双重冲击下,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兴趣逐渐低迷。地理教学质量差强人意,本人发现,尤其在近一年多的地理新课程教学中仍然有相当多的学生对经纬度判读、实地距离计算等基础实用技能掌握不够。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地理,学好地理,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堂的“减负”:
一、推陈出新,避免单调教学
由于长期以来不少初中地理课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在教学中往往沿用了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新课引入普遍存在两种方法:一种是“请听讲”法,即“同学们,现在老师讲……”将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引向“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活动;另一种是“翻书”法,即“同学们请把书翻到…页”把地理授学上成纯粹看书、划线的枯燥文字教学课。而在实际地理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引入”新课的新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在学习“中国的矿产资源”时,我会引入故事趣闻“多年前日本派代表团参观攀枝花钢铁公司,对堆积如山的废钢渣,提出可由他们帮助清理,还很慷慨补充,如果答应,可提供一定补助。攀钢公司听到这消息,兴奋地向上请示,最后国务院周恩来总理裁定并拒绝了日本代表团的提议……同学们,为什么呢?日本人帮我们清理垃圾还付给我们钱,为什么还不答应呢?这故事说明了什么?等等,从故事中展开问题、吸引学生思考、了解到我国矿产资源的多样性及重要性,继而掌握知识点。
二、加强“情感”教育
“有趣”仍然是促进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关键点之一。因此,初中地理教师教学意识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高,需抓好知识、情感两方面。初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对老师的好感度密切相关。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要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以趣激疑,以趣引思,以趣导知,知趣相融”,努力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师生都能享受无拘无束亲切的地理课堂教育教学,实现地理课堂教学中欢声笑语。不能搞“一堂式”,要发扬“民主”。
三、“启发式教学”
目前,学习渠道的多样化使地理课不再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的唯一渠道。因此教师应该从单向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到“启发式教学”的转变,即将师生引入“互动”的地理课堂,遵循“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如举办学生地理新闻发布活动、地理新闻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等。 比方说我在八年级(1)班上课,让学生围绕“面对我国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紧张的严峻局面,如何治理?”的问题积极议论,有一男生举手发言,一本正经地提出将黄河“几”字形拉直,从甘肃的兰州到河南的洛阳挖一条运河,使黄河上游的水少走弯路流到中下游...类似的情况屡见不鲜,学生的想法很稚嫩,经常出乎人意料。我不会嘲笑或者指责他,而是给予表扬并让学生继续发言。在学生大胆设想后,我话锋一转:假如全班一半的同学住在这“几”字形地区,是否同意他的建议,为什么...由此全班同学思考问题,课堂讨论既活跃又深入,知识点的掌握自然水到渠成。
四、地图式教学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有人把地图比作一副建筑框架,学生需记住的地理知识,就如同砌墙的砖,都要附在这副建筑框架上,地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教具,也是学具,是其他任何工具所无法取代的。因此,帮助学生树立空间地域概念的基础是培养其地理思维的主要手段。学好地图,并用好地图,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当前初中生的地理學习还停留在简单、机械的记忆上,理解和运用地图的能力比较薄弱,缺乏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对此我们可以合理运用教学中牵涉的各种各样的示意图、景观图、统计图表,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观察、记忆、想象、演绎、分析、判断等方式加深对图像的了解,进而掌握阅读地图的综合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地图也将越来越多地进入课堂,对地理教师的地图能力又有了新的要求。因此,地理教师尚需努力学习和运用电子地图等新的地理的教学手段,才能符合新形势下的地理素质教育的新理念。
五、“开卷有益”的评价
地理课堂教学改革要与改革地理教学学习评价方法结合起来,特别要对死记硬背的考试方法进行改革。例如,在一些地方的初中地理教学学习评价改革是闭卷改为全开卷;开卷的范围从地图、课本改为只“开”地图不“开”书;学生学习评价的内容重在读图和用图的分析能力。而地理学科在不少地区实行中考统考,学生很重视,教师教学积极性也很高。所以,我认为地理学科也能参考开卷的考试形式,既减少学生“作弊”现象的滋生,又提供了客观公平的环境,操作上方便也有可行性。这种考试方式既能考出学生的真实地理水平,又能让教师重视地图教学、引导学生提高读图能力,确实起到地理教学“减负增效”的作用。
在新的地理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针,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加强地理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牢记“三个代表”和树立“三个一切”的思想,与时俱进,适应网络环境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高效完成地理学科的教学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理念,通过多互动与联系生活等教学方式,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地理教学中如沐春风,最终使学生从“认识地理”到“学会地理”。
2005501705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