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痕融入:让基于学的教学语言更加自然

2022-03-22 01:45:41徐苗
格言·校园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火烧云颜色变化

徐苗

“基于学的教学语言研究”是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小学语文教研员带领大家一直研究的课题之一。教师的教学语言非常重要,教学语言应从何出发,应从学生出发,应从学生的学出发。如何将教师的教学语言无痕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去,这是需要一线教师不断探索、实践与反思的。本文中,笔者以执教的《火烧云》一课为例,浅谈如何在教学中将教师的教学语言更加自然地表达出来,力求让教学语言指向学生的学。

一、“趣”: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基于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一个知识点,要让学生有兴趣去主动地学,就需要教师的语言引导。课文《火烧云》中有一个词“笑盈盈”,在引读完“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是呀,看到自己的小白猪都变成小金猪啦,喂猪的老头儿笑得嘴巴都合不拢啦!请你读这个词。一句话就把笑盈盈的意思解释了,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学生自然会有兴趣继续学下去。接着,“盈”这个字,下面是皿字底,代表器皿。东西在器皿里装满了,就会溢出来。你看,老头笑得?是呀,脸上满满的笑容,你再读读这个词。第二步把“盈”的字形和字义也点出来了。最后“盈”是后鼻音,要读满,又强调了字的读音。三句话简单又有趣的引导,完成了词语教学的任务,学生在读中加深了字音形义的认识,看看图、读读词,学生学得有趣、学得轻松,学生也能感受到汉字的趣味。在这么多变化当中,你觉得哪个变化最有趣?有的学生说红公鸡变成金的了,哦,都变成金鸡啦,多有意思!有的学生说白胡子变金胡子了,是呀,胡子都变成金的啦,怪不得这个乘凉的人对他说一起读。用语言去感染学生,把学生带进有趣的氛围中。

二、“巧”: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基于學生的思维发展

怎样巧妙地设计教学语言呢?教师在教学时的语言是要贴近学生思维的,用学生能听懂的语言来跟他们交流。在磨《火烧云》这一课时,笔者引导学生感受火烧云形态的千变万化,在总结时笔者说“变得如此之快,让人目不暇接。”有老师就指出来了,孩子们懂“目不暇接”吗?是呀,有的孩子连目不暇接都不懂,他怎么感受形态变化的快与多呢。后来,笔者改成“变得如此之快,让人看都看不过来呢。”学生就更容易接受了。教师语言除了要贴近学生思维,更要指向学生思维的提升。怎么去激发学生的思维呢?不是用一个一个问题去问学生,让学生思考,而应是教师深度解读文本,找准重难点,用语言引导学生去突破。在备火烧云变成马这一形态时,笔者看了很多教参分析。萧红写形态变化,先写变成什么,再写变成事物的样子,最后写变的动态。很多课例上老师以问问题的方式去让学生发现,可笔者觉得这样用问题堆砌出的课少了语文的美。在这一块的处理方式上,笔者是这样做的:学生读完后,孩子们你们看,一开始,这匹马是(跪着的),过了两三秒钟,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这匹马还动起来了呢!多有趣啊!谁再来试一试!这匹马动起来了,可在这个过程当中,只是过了(两三秒钟),嘀嗒嘀嗒,就这么两声的时间,马就变了,用的时间真少啊,“秒”字里就有一个少字!谁再来读。短短的时间内,一连串的动作,让这匹马活了起来。一起读。笔者将课文朗读分成了三个层次,引导学生读出了马的样子、马的变化,同时也感受到了萧红用了一连串的动词写出了火烧云变化的快速。这样做,通过教师的语言引导,不仅能让学生在读中发展了思维,也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还有教学火烧云颜色变化时,笔者也是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层层推进地读:多好看啊!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引读。颜色这么丰富,真是(变化极多)!谁能读好这两句话。这层读旨在读出颜色变化的多。这么多的颜色,现在老师把它变一变,自己读一读,比一比有什么感觉。是呀,变化不仅多,还特别快呢,这就叫“变化极多”!你能读出来吗?这层读旨在读出颜色变化的快。想不想看看?(出示图片)这么多美丽的颜色交织在一起,让我们再美美地读一读。这层读是在品读文字、欣赏美景后有了直观感受的读。最后旨在背诵同学们,作者用了这么多丰富的颜色写清楚了火烧云的变化。这绚丽多彩的火烧云要是能留在我们的心里,就更好了。我们来试一试。没有过多的问题,就是通过教师教学语言的引导,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以读促悟、以悟促读、评价促读。

三、“活”: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基于学生的课堂生成

以前笔者上课,关注最多的是自己的教案,什么时候该教什么,该说什么会在教案上一字一字地写下来。可想而知,这样的课是没有生命的。后来,笔者才渐渐开始关注学生,去倾听他们的回答,去真正地和他们交流。笔者在上《火烧云》一课时,很多语言都是临时蹦出来的。比如在对比教学什么是火烧云时,一名学生回答课文的描写更生动,他用了比喻句。笔者就随机引导:“对,它把云比成了(火)。好像天空(着了火)所以才叫(火烧云)。”再如在教学比喻色时,引导学生发现这三个词,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学生说词的前面都是水果和蔬菜。像水果、蔬菜的颜色一样,这样的颜色,想想都好看。除此之外,倾听学生的朗读,及时给出恰当的语言评价,也很重要。比如,笔者让学生读一读描写火烧云变成一条大狗的句子,笔者就听出孩子把朗读的重音落在了“十分凶猛”上,于是就评价看看那条狗,十分凶猛。这个“猛”字,反犬旁,本来就是指狗很强壮,再加个凶字,说明这狗?大概是这个样子的吧!谁再来读一读。还有学生在读大狮子那一句的时候,学生读出了“一模一样”这个词,笔者就趁机引导“哪里一模一样啦?你读。”将重点放在了“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上面,多像啊,就像从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一样,难怪说他们是“一模一样”。从学生的读出发,又回归到学生的读上。当然,想要教学语言自然流露出来,提前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充足的准备,如何应对课堂上的生成。教师的教学语言就是要让自己的预设与学生的生成有机统一,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更有效。

此外,教师的教学语言也是需要修炼的,这是一个长期不断磨炼的过程。每次上课,笔者总会在家对着镜子不断地去练。一句话是说得抑扬顿挫,还是缓缓而谈,笔者会不断地揣摩。除了语气、语调,教师说话时的面部表情、神态都是需要不断练习的。比如“作者用一句话就能把火烧云描绘得如此之美。”笔者第一次说是作者用一句话就能把火烧云描绘得如此之美。第二次说是作者用一句话就能把火烧云描绘的如此之美。之所以后来把重音放在了“一句话”上是因为教学中教师本来就是通过文中的一句话和词典中的话对比,引导学生感受课文语言文字的美的,一句话就能写得这么美,可想整篇课文的语言一定更美,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火烧云》这篇美美的散文。教师的语言无痕地融入进教学中去。  

基于学的教学语言就是基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基于学生的课堂生成,只有这样教师的教学语言才能真正为学生的学,才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当然,此案例的研究仅限于此,而不止于此。基于学的教学语言还应如何,笔者将不断研究、探索、实践、反思。

2085501705279

猜你喜欢
火烧云颜色变化
从9到3的变化
学生天地(2020年14期)2020-08-25 09:20:58
《火烧云》的“变”
火烧云
火烧云
这五年的变化
特别文摘(2018年3期)2018-08-08 11:19:42
火烧云
小主人报(2018年7期)2018-04-24 03:30:54
认识颜色
特殊颜色的水
鸟的变化系列
诗选刊(2015年6期)2015-10-26 09:47:11
和颜色捉迷藏
儿童绘本(2015年8期)2015-05-25 17:5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