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两次“再工业化”与创新生态系统建设

2022-03-22 22:39赵春明
世界知识 2022年5期
关键词:联邦政府里根工业化

赵春明

经济科学出版社

美国是世界范围内的第二代工业化国家,20世纪初已经成为实力最强的工业化国家,两次世界大战极大地促进了美国制造业发展,战后长期稳居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

20世纪70年代以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石油危机的爆发、来自联邦德国和日本的经济竞争、严重的“滞涨”,以及老工业基地的衰落等,极大动摇了美国制造业的霸主地位,出现了典型的“去工业化”特征。上世纪80年代前后美国国内出现了一次“再工业化”问题大讨论,学术界和媒体对于要不要实施“再工业化”以及如何实施等问题意见不一,产业界也存在严重的意见分歧,传统产业的积极推动和新兴产业的强烈反对形成鲜明对比。里根在竞选期间明确提出“再工业化”口号,但执政后在其经济措施中却只字不提“再工业化”,而且刺激美国制造业对外的产业转移,从而加速了美国经济的“脱实向虚”及“去工业化”进程。这也成为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危机后执政的奥巴马政府重提“再工业化”并付诸实施。

裴桂芬教授出版的新书《美国两次“再工业化”及中国制造业的战略选择》,从比较的视角展开研究,重点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三大工业区的“再工业化”实践以及金融危机后企业回流、吸引外资和创新生态系统建设方面的问题,特别是针对美国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的研究,提出了三个重要的观点。

首先是延续性。美国创新政策的起点是1980年通过的《拜—杜法案》和《斯蒂文森—维德勒技术创新法》,前者明确科研工作者拥有联邦政府资助取得科研成果的专利权,后者则明确技术转让是联邦政府职能部门的重要职责。里根政府执政后出台的《国家协同研究法案》《联邦技术转让法》《综合贸易和竞争法案》等进一步细化和拓展了创新政策,奥巴马政府连续提出了三个创新战略,将创新生态系统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其次是承继性。里根政府基于《综合贸易和竞争法案》出台了《霍林斯制造业拓展伙伴计划》,由商务部下属的国家标准技术研究员组织实施,伙伴成员包括联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大学科研机构和产业界,形成了完整的创新生态网络。奥巴马的先进制造业计划是构建“国家制造”创新网络战略,在国防部、能源部、商务部牵头下成立的14家创新中心囊括了前沿技术领域,投入巨额财政资金,通过创新网络推动高端制造的科技创新。

最后是执着性。曾被称为“新兴市场之父”的安东尼·阿格塔米尔在2017年与荷兰《金融时报》原主编巴克共同出版了《智能转型:从锈带到智带的经济奇迹》一书,书中详尽描述了“锈带”地区的大学、科研机构或地方政府及大公司等创新主体,作为创新生态系统的“联络者”,成为唤醒“再工业化”的核心角色。

总之,该书通过翔实的数据资料、严谨的理论分析和实证考察,对美国的“再工业化”问题和创新生态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我国“脱虚向实”的政策背景和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该书也将对我国的产业发展和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的发展提供借鉴。

3122501908200

猜你喜欢
联邦政府里根工业化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爱溜冰的凯丽猫(下)
爱溜冰的凯丽猫(上)
美国联邦政府高等教育的治理机构及其组织设计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美国民兵领袖被判68年
南希·里根:1921~2016年
美国联邦政府高等教育财政资助政策历史评述
工业化住宅渐行渐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