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利利
奥运电影是体育电影的一大门类。学界普遍认为:“奥运电影一般包括两大类:一是奥运会官方拍摄的电影,二是以奥林匹克运动会为题材、表现奥林匹克精神的电影。”[1]实际上,对中国而言,相比其他世界赛事,奥运会对于中国有更为特殊的意涵。人们看重奥运会,不光因为它是最具影响力的体育赛事之一,也因为中国运动员参与的首个国际性赛事就是奥运会,而“中国选择奥运会作为竞技体育的最高层次,也表达了中国体育与世界体育融合的决心。”[2]这使得中国的奥运电影和其他国家的奥运电影从诞生伊始就有了本质区别,而这一方面在于中国奥运电影在中国体育电影中的重要性,奥运电影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体育电影;另一方面也在于多元文化对中国奥运电影的形塑,这里面不光有中国的体育文化、中国的民族文化参与画面建构,还有电影文化、娱乐商业文化、跨文化等参与其叙事和审美搭建。无论是官方奥运电影还是非官方奥运电影,文化都在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很多时候中国奥运电影是一种多元文化的糅合。这种文化不是静态的、一成不变的,而是运动发展的,虽然中国的奥运电影发展时间不长但变化很大,这种变化一方面是中国对奥运会以及奥运电影的重视程度提升,另一方面也是由体育文化等多元文化的发展带来的。这两方面造成了一种叠加的协同效应,使文化演进对奥运电影的影响力加深。学界对奥运电影背后的文化也有了一些研究,但是这种研究往往是静态的,并没有从根本上分析文化与奥运电影的深刻联系。文化不是静态的文化,只有从文化演进的视角剖析奥运电影,才能真正将奥运电影背后的文化要素了解清楚,才能真正了解奥运、体育在电影中的文化精髓。
一、奥运电影与主题:中国奥运电影的民族文化和主流意识文化变迁
(一)严肃而励志:深受民族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影响的奥运电影
电影技术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几乎诞生于同一历史时期,一同见证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电影也开启了以奥运精神等为主题的奥运叙事时代,诸多奥运体育题材作品被相继搬上银幕。
叙事是奥运电影的灵魂。奥运电影通过镜头语言来叙事,在审美中传达内涵丰富的奥运精神。实际上,人们对奥运会的理解离不开以影像为载体、采用相应的叙述视觉和叙事方式所展示的奥运故事,其能够引起人们的心理期待和视觉惊奇。中国的奥运电影的叙事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具有明显的时代性特征。在主题叙事上,往往倾向于以严肃、正统的宏大叙事视角讲述中国的奥运故事。中国体育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也使得中国的体育电影具有较强的主流意识形态属性。
中国的奥运电影紧贴时代脉动,通过讲述奥运故事,反映了中国由弱变强、不断飞跃的历史进程。中国的奥运电影通过一个个严肃、励志、极具细节真实感的镜头叙事,将奥运与青春、民族尊嚴以及时代巨变交织在一起,最终把观众引向对奥运命运的关注和对时代的思考。中国早期的奥运经历充满曲折,1984年上映的奥运电影《零的突破》讲述了中国三次参加奥运会三次得“零”分的悲惨经历,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日后中国体育及体育电影的发展历程。这也使得中国奥运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就承载着中华民族不甘屈辱、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民族精神,承载着中国人民勇夺金牌、百年梦圆的文化期待。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奥运电影总与民族文化和励志奋斗元素紧密结合在一起。
中国奥运电影受到政治环境的影响,在叙述上,个人视角往往与国家、民族视角相互关联。2008年由侯咏执导的电影《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再现了1932年东北短跑名将刘长春拒绝代表日本扶植的伪满洲国参加洛杉矶奥运会,他含泪告别妻儿,逃出日寇占领的大连,躲避关东军的一路追杀,决意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的故事。刘长春参加奥运会既是个人意志,也是国家行为。如电影中他在给国内写的信中所说:跑步乃是余之生命,乃是余心中抱定恒久之主张。这也是中华文化的坚韧、顽强、不屈不挠之精神象征。正是在这样的态度下,中国在奥运上才能实现“零的突破”。2012年上映的奥运电影《许海峰的枪》讲述了许海峰如何从安徽省和县新桥供销社卖化肥的供销员成长为在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上,打破中国奥运史上“零”金牌记录,为国争光的奥运冠军的故事,展现了以许海峰为代表的中国人为实现奥运梦想所付出的赤诚情感与艰辛努力。
在叙事方式上,早期中国的奥运电影主要采用线性与穿插叙事融合等方式,这样能将个人的奋斗精神与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像《闪光的羽毛》(2008)、《破冰》(2008)等奥运电影所折射出来的体育文化,更多是民族文化、政治文化和体育竞技文化相融合的综合文化。它既反映中国体育的早期基本面貌,也决定了奥运电影的基本格局。
(二)国家叙事到个体叙事:奥运电影的个性化、生活化观照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的奥运电影从叙事上开始由国家视角向个人视角转变。运动员到奥运赛场上角逐金牌和奖牌,不仅是为国争光,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个人热爱体育运动,为了实现自己的体育梦想。当然,像《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许海峰的枪》等影片也有较强的个人热爱体育运动的成分,在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形态的掩盖下,并没有在影片中以主流姿态表现出来。由为国争光到个人热爱视角的转变,一方面提升了民族自信心,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随着国力不断增强逐渐开放。
奥运电影在叙事上的变化,也象征着奥运精神和体育精神逐步得以回归。随着奥运会的逐渐普及,原来的奥运电影把叙事中心集中在专业运动员身上。非专业运动员甚至普通老百姓越来越多地以主体的方式参与电影叙事。奥运电影《深山球梦》(2007)、《梦之队》(2008)、《麦田跑道》(2008)、《买买提的2008》(2008)等表现了一群热爱体育的少年追逐奥运梦的故事。随着奥运电影叙事范围的逐渐扩大,民众的参与方式也由原来的通过运动参与转变到多元化参与。以《我和我的祖国》(2019)中《夺冠》和《北京你好》两个单元为例,其中《夺冠》单元讲述了中国女排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夺冠,首获世界大赛三连冠的同时,上海石库门弄堂为了观看奥运会比赛,房顶的天线时不时需要有人手动寻找信号的故事;《北京你好》则讲述了出租车司机张北京意外获得一张千金难买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门票,没想到却遭遇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风波,之后把门票给了四川男孩的故事;《梦之队》(2008)讲述了一群大山里的孩子和身残志坚的韩建设老师,不畏困难一心向上,最终获得了整队观看北京2008奥运会的资格的故事。奥运题材的电影不但见证了全民奥运的历史时刻,也通过电影对奥运项目和奥运精神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进行独特注解,将市民情感故事与奥运巧妙结合,同时这些影片也从不同视角描绘了国人对奥运精神的理解和不懈追求。
(三)奥运叙事的确立:民族自信与文化多元形塑的奥运电影
随着奥运会在北京的举办,中国迎来了一个全球化的经济、文化发展的时代。奥运电影的叙事环境虽是中国城市空间,但它的视野与角度却是世界性的、开放和多元的。中国的奥运电影真正地进入了奥运叙事单元。
在叙事模式方面,很多中国奥运电影摒弃为国争光这样的宏大叙事而转向奥运竞技的类型叙事,遵循类型化的叙事结构技巧。比如电影《我心飞扬》(2022)表现了1980年中国代表团开始参加冬奥会,屡次与金牌失之交臂。为实现零的突破,秦杉组建以杨帆为代表的中国短道速滑国家队,临危受命,立志一雪前耻的故事。片中虽然无法回避为国争光的主题叙事,但更多的是奥运精神的展现。在两人向金牌发起冲击的同时,师徒关系也面临着重重考验,这样的剧情设置符合类型片从戏剧冲突、场景设置和人物心理挖掘等方面带来叙事格局的提升。
奥运叙事形塑下的中国奥运电影与世界奥运电影更加同步,最典型的特征是观众的价值取向已由以往的“唯金牌论”逐渐转化为实践奥林匹克精神与自我价值的实现。奥运电影背后的中国体育文化已不再单一地呈现为国争光这样一些主题叙事,奥运文化中的时尚性、娱乐性和运动员个人需求不断显现。中国的奥运电影已经从国家荣誉、民族尊严的严肃主题中跳脱出来,更多体现出商业化、生活化、人性化和娱乐化的人文精神和特征。以2020年陈可辛执导的电影《夺冠》为例,影片讲述了中国女排从1981年首夺世界冠军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生死攸关的中巴大战的故事,诠释了几代女排人历经浮沉却始终不屈不挠、不断拼搏的传奇经历。但和以往奥运电影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影片中有一个由巩俐饰演的郎平主教练,问女排队员:“你们爱排球吗?”随即有两个主力球员明确表示“不爱”并因此退出了集训。影片通过这一细节既反映了女排这种精神的流动与传承,又在很大程度上关照了每一位个体的内心感受和情感需求:个人没有必要因为为国争光给自己带来无尽压力,是否选择为国出战开始成为个人选择。同时,奥运电影的文化内涵与主题意蕴得到了拓展和升华。
时代的进步带来了文化的演进和发展,中国的奥运电影通过影像记录了这些变化:一方面,国人以更加自信的心态面对奥运等体育竞技;另一方面,中国的主流意识变得更加开放,老百姓对体育文化审美和观影需求也在与日俱增。金牌已不再是体育强国的唯一衡量标准,体育精神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这些变化在奥运电影中得到了更多的表现。《夺冠》中陈忠和带领中国女排只获得了季军,而郎平带领的美国女排超越中国女排获得了亚军。电影并没有批判陈忠和的败绩,也没有谴责郎平的行为,而是对郎平的职业精神给予充分的肯定。由顾筠执导的奥运电影《筑梦2008》(2008)用丰富鲜活的人物细节编织出一幅中国人民构筑奥运梦想的动人图景。剧中刘翔在2008年奥运会上并没有取得任何成绩,反而在中途因伤退出奥运会。该剧没有一味地追求胜负、推崇金牌,刘翔作为2008年奥运会的追求金牌的“失败者”在影片中仍旧被赋予了正面形象,他身上的体育拼搏精神依旧在被肯定和弘扬。
二、奥运电影与娱乐:中国奥运电影的发展及嬗变
(一)背离与偏差:奥运电影竞技娱乐元素的缺失
无论是体育还是电影,娱乐文化都是必不可少的。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娱乐活动贫乏是当时的常态,娱乐对民众不是必要项。由于物质条件较差,温饱成为中国人民首要考虑的问题。那个时期的奥运电影也并没有把娱乐元素作为叙事主体。无论在奥运场上还是在观影上,人们都渴望运动员扬眉吐气、一展国威。奥运的娱乐精神和文化被民族和国家尊严所替代。一味夺胜的政治觉悟決定了奥运电影的叙事表达。无论是《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还是《许海峰的枪》,都很少能看到奥运娱乐精神和电影娱乐文化的展现。
中国奥运电影早期的娱乐呈现出一种“异化”的趋势,“国家的政治趋向、文化形态、民族主义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着人们对奥林匹克价值体系的认识,从而使奥林匹克的价值观发生着背离与偏差,影响着媒体奥运报道的原则和话语。”[3]奥运电影娱乐不是由奥林匹克文化中的“更高、更快、更强”精神和文化所带来的,而是被国家荣誉和尊严所取代。奥运娱乐精神被放到了次要位置,实际上这是对奥运精神的一种背离。奥运文化和精神的本质在于:重在参与,是否取得荣誉应放在次要位置,能获得金牌是一种胜利,没有获得奖牌但努力参与也是一种胜利。有运动员多次参加奥运会却无功而返,他们身上仍旧体现了奥运精神。奥运会中各个比赛的娱乐元素,是在运动员竞技过程中产生。而人们通过电影欣赏奥运竞技比赛,这种竞技观影体验本身也是一种娱乐体验。但是在反映在中国早期的奥运电影中,本身该有的娱乐审美被民族和国家话语取代,成为一种异质性的审美,或者可以说某种程度上中国奥运电影在竞技娱乐性上是比较欠缺的。
(二)自信与拥抱:奥运娱乐元素的回归与绽放
随着国家的飞速发展,温饱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人开始有更多空闲时期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4]原本奥运电影所缺失的娱乐元素得以回归、彰显和发扬。娱乐开始作为一个叙事手段被电影创作者重视并在电影中有所体现。在这种背景下,国人对奥运的态度也发生了非常大的转变。奥运会不再是扬国威的政治之举,更是回归了奥运本身的技击体育属性与娱乐属性,特别是奥运娱乐元素在电影中越来越占据着重要位置。
最能体现中国人对奥运情感转变的电影就是《我们的冬奥》(2022),这部电影集结了众多中国动画角色与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和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其围绕北京冬奥村、冬残奥村的开村仪式展开,讲述了一个因为相遇而产生关于团结、梦想、勇气和拼搏等的多篇章故事。无论是罗小黑和一群小动物们的幽默故事,还是小光头强和小熊大、熊二与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有趣刺激而又温情的成长旅程,都让人看过之后既感轻松又感温暖。该剧既将奥运精神和奥运理论通过影像进行了较好的传达,又把娱乐但正能量的元素进行了一一展现。
无论是古代的蹴鞠、击鞠还是近代体育界的切磋交流,休闲娱乐元素都是体育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休闲活动以及休闲生活方式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产物”[5]只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体育的娱乐文化才会得以回归。奥运电影的娱乐呈现也从某种程度上表征了国家经济的飞速变化,体现了奥运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不断演进与发展。奥运体育竞技元素与娱乐元素的回归,也使得奥运电影的竞技娱乐元素更加纯粹,中国的奥运电影更加具有国际化特征。
中国奥运电影由民族主义和主流政治话语主导严肃题材,向竞技娱乐方向的突破,既有国家的进步,也有人民的进步。这种双重进步使得中国奥运电影中“休闲娱乐体育具有更加‘亲民的特性”[6]人们在观影的同时,既能体会到奥运健儿拼搏的信心和民族力,也享受到体验的快乐,这种快乐既是体育体验也是电影体验。在这种由电影光影造成视觉冲击和情感的体验中,体育文化、政治文化、民族主义得到一种平衡,给观众呈现出一种由体育文化带来的特殊美感。
三、奥运电影与电影:中国奥运电影的商业化探路
(一)电影助力奥运电影作品的商业化
作为主旋律电影,奥运电影在文化的演进过程中也逐渐开启了商业化道路。电影作为一种文化商品,在商业化发展过程中,首先是产品的商业化。早期的奥运电影更多是政治文化上的宣传,商业元素并没有当作重点考虑。这也体现出早期的奥运电影商业化明显不足,电影类型相对单一。电影的商业化发展也推动了奥运电影题材的丰富。喜剧片、动画片等类型均在奥运电影中得以体现。比如既是喜剧片也是动画片的《我们的冬奥》,纪录片《筑梦2008》《12秒58》《独自·上场》等。
除了在电影类型上有所突破外,奥运电影的风格也呈现出多样化发展,形式也开始由写实向写意发展。以《我们的冬奥》为例,作为一个国产动画片,其不但吸收了国产动画电影(比如《熊出没》系列、《哪吒闹海》等)的精华,而且为国内动画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可参考的思路:无论是怀旧、混搭还是新编,既有搞笑的细节,也有情感的深度,它是现实题材的动画电影和神话题材的动画电影的成功融合。正是因为《我们的冬奥》这样一些优秀的奥运电影,中国奥运电影才能在世界奥运电影史上占据一席之地。
早期奥运电影大部分以纪录片和故事片为主,《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许海峰的枪》等都是由真人真事改编。随着电影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奥运电影开始以虚构的方式进行艺术化创作。比如《夺冠》看上去由真人真事改编,但其实很多情节像中途两个主力队员离场等情节都是虚构的。大量虚拟情节的设置加强了电影叙事功能,也给人们带来了多样化的观影体验。
奥运电影也在电影技术和文化的发展下逐渐走向成熟。比如电影技术的发展,不但使奥运电影的画面清晰度更高,同时通过复杂的光影呈现也能丰富表达奥运人物的细微表情和情感,观众借助一个个视觉特效体验到更高质量的体育竞技场面,更饱满的视觉冲击力和幽默感也使中国的奥运电影摆脱了严肃的主题叙事,呈现出轻松、娱乐、刺激、深刻等多重艺术的观影效果。
(二)中国奥运电影的商业化成就及其反思
奥运电影商业化道路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改变表述方式,重视叙事技巧。二、明星制和商业运作。”[7]奥运电影也开始越来越注重表述方式的改变,重视叙事技巧。比如《夺冠》有很多关乎个人内心活动叙事的人文主义视角,这也是类型片的典型特征。越来越多的奥运电影开始邀请大牌明星加盟,比如《我心飞扬》启动用夏雨、孟美岐等一线明星,《夺冠》由巩俐和黄渤领衔主演,《独自·上场》由胡歌倾情主演等。与其他类型片稍有区别的是,奥运电影会邀请奥运明星加盟。比如《夺冠》中的朱婷、张常宁、《筑梦2008》的刘翔等。这一现象也促进了奥运电影偶像文化的诞生与发展。奥运电影不断向商业化演进的过程,实际上是电影文化、体育文化、民族主义、政治文化、体育文化、娱乐文化等多重文化不断演进的结果;文化的多元化促进了奥运电影逐步向前发展。
当前的奥运电影的商业化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数字技术的应用,中国的奥运电影逐步增加了商业化呈现。比如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等技术的使用,会提升中国奥运电影观影效果,提高人们对奥运电影的接受度。越来越多的推广技术帮助电影拓宽营销渠道,让观众拥有更多机会知晓、体验和热爱奥运电影。另外可以开发奥运电影的衍生价值,比如奥运电影与电商界、收藏界(比如数字奥运产品的制作)等展开跨界合作等。奥运电影的商业化道路拥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目前中国奥运电影影响力不足,票房比较低迷。归根结底是因为奥运电影在中国的社会化、产业化与商业化程度还不高,电影的叙事类型还不够丰富。纵观国外的奥运电影,如《冠军之旅:48年奥运》(英国,2012)、《国家代表》(韩国,2009)等作品,除了喜剧元素、悲剧元素,青春、亲情、爱情、悬疑等元素,无论从类型上还是视角上都实现了质的飞跃。同时,中国奥运电影的叙事能力也有待进一步加强。中国的奥运电影完全可以借鉴其他电影类型的成功经验,开展各式各样的商业化活动,通过构建更加成熟的奥运电影商业生态网络,向观众提供更加全面、方便、快捷的消费体验。当然,中国的奥运电影有其特殊属性,商业化发展过程中也要避免过度娱乐,防止出现不敬畏历史和文化、只追求感官刺激等过度商业化的问题。只有在各种科学技术的理性加持下,中国奥运电影才能实现真正的繁荣。
结语
作为中国现代体育文化和主旋律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奥运电影展现出来的体育文化和民族文化、政治文化、电影文化、娱乐文化等均有丰富的内涵,具有强大的文化和精神感染力。这种文化感染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历经了文化的演进与发展;其不仅促进了中国传统体育与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播与弘扬,而且推动了电影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芳.浅谈奥运电影中体育文化特色的表现[ J ].电影文学,2013(20):27-28.
[2]李金宝.体育影像传播:百年中国体育电影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
[3]张腾.中国奥运报道叙事话语的嬗变与思考[ 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8(03):58-64.
[4][6]吴理财,解胜利.当代中国大众娱乐习惯变迁[ 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06):31-44.
[5]姜忠生.休闲娱乐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市場化之路[ 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2(05):68-71.
[7]赵静.探析主旋律电影的商业化[ J ].电影评介,2015(08):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