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叶林
(怀化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 怀化 418008)
沅陵县,隶属于湖南省怀化市,有“湘西门户”之称,是湖南省面积最大的县。沅陵东与桃源、安化相连,南与溆浦、辰溪接壤,西与张家界市交界,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与散居并存的多民族县。总面积为5850.21 平方公里,辖23 个乡镇,人口65 万左右,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约54.5%。沅陵县内有四种汉语方言:一种是以县城话为代表的西南官话,我们称之为沅陵官话;一种是乡话;一种是“死客子”,一种是“蝴蟆闹”。沅陵官话是沅陵人的一种优势方言,整个沅陵境内的老百姓大多会说沅陵官话。经我们调查,发现沅陵官话的“调值分韵”比较丰富,有特色。本文记录的是沅陵县城沅陵镇荷花街的话。
2021年3月至4月,我们调查记录了《方言调查字表(修订版)》约3000 个沅陵官话单字和部分词汇,初步整理出同音字汇。2021年5月,对去声阳平的分混、清浊的分混及调值分韵等现象进行了专项调查,对此前的同音字汇做了详细的核对和补充。字表的调查有完整的录音文档。本文主要发音人:颜元春,女,1966年生,大专毕业,老家在县城沅陵镇荷花街,是一名退休教师,日常语言是沅陵官话。雷霖,1971年生,博士,沅陵县沅陵镇人,在家一直讲沅陵官话。本文写作中,胡蓉参与了大部分调查,唐玉月参与了部分调查及同音字汇的初步整理,在此表示感谢。
1.声母:沅陵官话的声母有25 个,包括零声母在内。
说明:
(1) [b][d][dz][dʑ][ɡ]发音时浊音明显,声带振动的同时,偶有漏气的浊流。
(2) [l]有时有鼻音的色彩,规律不明显,本文统一记为[l]。
(3) [tɕ][tɕ′][dʑ][ɕ]与[iau][iɔu]拼合时,有舌尖色彩,近似舌叶音。
2.韵母:沅陵官话的韵母有38 个。
韵母的主要特点:
(1) [εi]与[ai]、[uεi]与[uai]、[au]与[ɔu]、[iau]与[iɔu]四对韵母呈对立分布,例如:
从以上对比例字可以看出,来自同一韵摄的字,韵母随声调不同而有所变化。[ai][uai][au][iau]今声调主要为去声,[εi][uεi][ɔu][iɔu]今声调主要为阴平、阳平、上声。这种随声调不同而大体对应分布的韵母,我们看作是“调值分韵”。
(2) [ai][uai]逢入声11 调时,实际音值分别接近[æI][uæI],因听感上区别不太明显,发音人认为是同一韵母,所以没有分别列韵母。
(3) [o]与舌根组相拼或自成音节时,接近[uo],本文记作[o]。
(4) [ei][eu][en]中的[e]实际发音舌位稍后稍低,接近[ə]。
(5) [eu][ieu]逢去声35 调,动程要大些,即韵腹的开口度要大些,[eu]的实际音值接近[ɣu],[ieu]的实际音值接近[iɣu]。
(6) [εi][uεi]中的[i]实际音值接近[I]。
(7) [ieu][uen]中[e]的发音时值较短。
(8) [ieu][eu]的[u]实际发音双唇略展。
(9) [oŋ]与唇音声母相拼时,音值接近[əŋ]。
3.声调:沅陵官话有5 个声调。
阴平55 阳平24 上声41 去声35 入声11
说明:入声11 调读单字时略降,接近21。
说明:
1.本字汇以《方言调查字表(修订本)》为依据收入沅陵官话常用字3000 字左右,也有部分沅陵官话常用但《方言调查字表(修订本)》未收的字。
2.本字汇采用传统的方法,对有文白异读的字加以注明,加双表示是文读音,加单线表示是白读音。
3.估计一般读者理解有难度的字词,在字的右下角加注小字,有的是这个字的例词。如“辎~重”
4.一个字有几种读法而又不属于文白异读的,在字的右下角注释“又见”。如“没~的, 又见mai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