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新丰,赵鸿超,张 凯,田腾跃,刘尚伟,杨 旭
(1.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北京 100068;2. 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与安全监控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68;3. 中交基础设施养护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11;4.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01;5.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2600;6.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01)
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日趋壮大,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累计有50个城市投运城市轨道交通线路9 192.62 km[1]。巨大的建设规模背后,城市轨道交通事故也呈现频发态势。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具有工序繁多、地质条件复杂、建设周期长、穿越人口稠密街区等特点,建设期施工风险极高[2-3]。为此,多地建设管理单位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将现场安全风险巡视作为风险管理体系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在相关文件中均作出要求[4-6]。北京地铁自2008年建立地铁施工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以来,便引入了风险巡视的理念[7]。近几年,北京地铁每年平均建设通车里程约60 km,每年穿越风险工程达3 000余处,工程建设规模巨大,施工及穿越风险极高,亟需对安全风险巡视管理工作进行专项研究。
随着地铁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许多学者对地铁施工安全风险巡视工作进行了不同深度的研究[8-9]。余群舟[10]对地铁土建施工项目部安全风险巡视组织方式进行了阐述,提出地铁施工项目部巡视组织框架及管理流程相关观点;周诚[11]介绍了采用基于无人机的技术手段对深基坑施工安全风险进行巡视;于少辉[12]从技术要点方面阐述地铁浅埋暗挖法施工安全巡视工作要点。以上研究,或集中从技术方法方面解决单一工法巡视问题,或从某一施工项目部组织方式角度对现场巡视工作开展提出建议,但没有从某一城市轨道交通全网建设的高度去构建风险巡视工作机制,难以契合当前多方参与城市轨道交通风险管理的现状。因此,从城市轨道交通管理角度出发,研发一套适用于北京等超大体量城市的地铁施工安全风险巡视管理制度,提高巡视人员巡视能力,发现现场存在的风险,是一个十分迫切的课题。
安全风险巡视工作是指针对施工现场存在风险的工程及其部位或工序、周边环境等进行的巡查活动,在现场风险管控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北京地铁施工安全风险巡视工作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
(1)巡视主体的多样性。北京地铁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将风险管理分为3个层级,公司层、中心层和实施层,每个层级都建立了各自风险巡视队伍,对应公司层的为安全风险咨询组,对应中心层的为第三方监测单位,对应实施层的为监理单位。
(2)巡视客体的复杂性。按巡视对象划分,风险巡视可划分为明挖工程、暗挖工程、盾构工程及周边环境。因地下工程自身存在工法复杂、工序繁多、受力不明晰的情况,且受限于周边地质水文条件及各类既有线、管线、桥梁、建构筑物等周边环境,巡视对象状态复杂,造成风险巡视工作复杂程度增加。
(3)巡视长期性与延续性。风险巡视的对象是地下工程,一条地下线路自实质性开工建设至开通运营通常需经历3~5年时间,而风险巡视工作也需随着施工进度开展数年。由于地下工程前道工序施工质量往往对后续施工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在风险巡视时需重视前后工序结合分析,施工过程中“前因”对“后果”往往有决定性作用,因此风险巡视工作在时间上不仅具有长期性,也具有延续性的特点。
(4)巡视结论的针对性与全面性。风险巡视的结论不但需要具有针对性(对某项存在的隐患进行发布),还需具有全面性(对整个工程的全面风险程度进行研判)。
随着地铁线网不断加密加深,工程施工难度也不断加大,同时国家和社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也日趋严格,因此风险巡视工作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增加,风险巡视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逐渐凸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巡视工作的准备不足。风险巡视工作不仅是对施工现场可见的内容做出的一种合规性评判,更是对出现的现场情况及其前因后果做出的综合性分析。因此,在开展巡视工作之前,需要掌握如勘察、环境调查、设计方案、施工方案等一系列前置文件,才有可能在巡视中得出准确判断。而目前,大多数巡视人员缺乏对上述前置文件的深入了解,巡视工作仅停留在当前所见情形,难以发现安全事故前期征兆,巡视结论对后期施工缺乏指导性意见。
(2)日常巡视人员技术水平不均。巡视作为安全风险管控的基础性工作,工作内容点多面广,尤其是城区线路,暗挖导洞作业面多,巡视劳动强度大,随着工作面的逐步展开,需投入更多的巡视技术人员,造成技术力量的摊薄。据调查,日常巡视技术人员从业年限多在1~3年,经验及水平有限,难以对深层次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
(3)巡视工作的技术提升流程不明。巡视工作虽然开展多年,较为明确的是巡视-反馈-跟踪的工作流程,但是对于如何提高巡视工作质量的技术提升管理流程尚不明晰。在巡视水平亟需提高的现状下,研究一套可提升巡视工作质量的流程十分必要。
(4)巡视监督管理机制缺乏。由于巡视预警标准的定性指标多、定量指标少,巡视质量主要依靠巡视人员的自身经验及工作素质,因此工作质量弹性较大。为此有必要对巡视工作建立监督管理机制,既要从巡视数量、频率上满足工作需要,同时也要在工作质量上满足风险管控的需要。因此在后续工作中,提高巡视预警触发机制的量化判定指标及基于量化指标的监督管理机制十分必要。
安全风险巡视作为北京地铁施工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风险巡视组织机构至关重要。从建设管理者角度出发,地铁建设过程中安全风险巡视工作呈现多方参与、分层分级、施工全过程的管理特点,结合大体量地铁建设的现状,设立组织机构如图1所示。该风险巡视组织机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形成区分于公司安全质量部门的独立风险管理部门对现场施工安全风险进行管理,监督运行施工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及风险巡视工作的开展。整个巡视工作组织架构分为公司层-项目中心层-实施层3 个层级,3个层级巡视工作范围不同,巡视方法及预警标准相同。
(2)上级巡视单位兼有风险巡视及监管职能,除自身依据巡视频率要求以外,上级对下级风险巡视工作有业务监督及指导职责。
(3)总体咨询单位及各工法咨询组是公司层巡视工作及管理的主要实施对象,第三方监测单位是项目中心层实施巡视工作及管理的主要实施对象。
(4)组织机构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及时、准确发布预警,考虑到施工单位主要职能是预警处置,因此组织机构中不含施工单位。
为保障风险管理工作高效顺利开展,进行风险巡视流程设计,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巡视准备工作的前置性。为保障发现问题的针对性和准确性,需要前期大量的准备工作,设置熟悉巡视对象的必要前置环节,包括交底及培训等。
(2)问题处置流程的完整性。为保障发现问题的闭环管理,需要在风险巡视流程环节设置发布-处置-跟踪-消警的巡视问题闭环管理。风险巡视流程如图2所示,风险预警处置流程如图3所示。
(3)巡视成果总结的持续性。为提高巡视工作效率需要对巡视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对一段时间内发生频率较高的问题可以实行重点管理,进而对一定阶段的施工、监理、第三方监测单位的风险管控状态进行评价。
在确定安全风险组织机构及运行的流程后,安全风险巡视管理主要目的是提高风险巡视工作质量,使风险巡视工作达到发现及时、分析到位、预判准确3个总体目标。借助PDCA(计划、执行、查核、行动)的管理理念,将风险巡视管理工作分为4个部分的要点,其中准备阶段、过程阶段、总结阶段分别代表风险巡视的计划、实施、提升,监督管理为风险巡视的检查。风险巡视管理PDCA流程如图4所示。
巡视准备阶段主要是指在现场未实际施工前,巡视人员尚未开展实际巡视工作,但需为巡视工作的有效开展而进行的一系列准备活动,主要目的是在巡视人员正式参与现场巡视前,通过一系列巡视准备制度的执行,提升巡视人员掌握现场情况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1)巡视培训制度。现场巡视人员所学专业与地下工程相近且具备1年以上地铁安全管理相关经验,上岗前需满足初次技能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8学时,通过岗前培训及继续教育,使进入巡视的队伍经验获得较大程度的增加。
(2)参会记录制度。现场巡视负责人参加专项设计方案评审会、危险性较大方案评审会[14-15]、施工前条件核查会[16]等风险相关会议,编制风险相关会议记录表,记录会议中风险相关重点内容,并将会议中提到的内容结合写入风险交底中,如表1所示。
表1 风险相关会议记录表(例)
(3)风险图册制度。巡视人员依据设计文件中地下结构穿越风险源位置关系,将特级、一级风险工程的平剖面位置关系及风险控制措施进行整理并编制成册,如表2所示,便于巡视人员及时理解设计方案和风险控制措施,同时也为工程留下被穿越环境风险源的原状影像资料。
表2 风险图册记录表(例)
(4)巡视交底制度。巡视交底制度是指项目技术负责人在充分了解现场巡视要点之后,对日常巡视人员开展风险要点、风险控制措施、巡视频率等方面的技术标准宣贯。一般按分部工程或每册地下结构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巡视交底。巡视交底后,由巡视人员制作巡视准备表,将巡视重点风险辨识清单及风险控制措施进行逐一记录,在巡视过程中进行重点巡视。
巡视过程阶段主要是指现场施工中,巡视人员对现场进行日常巡视,发现现场问题并报送。巡视过程阶段管理主要目的是在施工期间及时、准确发现现场问题,主要通过对巡视频率、预警标准提出明确要求,并建立相关台账管理制度、信息报送制度,确保现场问题及时发现。
(1)巡视频率管理。第三方监测、监理单位对所辖项目在施工中的自身风险工程及特级、一级环境风险工程每天进行1次巡视,安全风险状态评价结果为存在风险或存在较高风险的工点应加密巡视频率。第三方监测、监理单位对所辖项目在施工中的二级、三级环境风险工程,应3天进行1次巡视,安全风险状态评价结果为存在风险或存在较高风险的工点应加密巡视频率。安全风险咨询单位对所辖项目在施工中的自身风险工程及特级、一级环境风险工程每周进行1次巡视,安全风险状态评价结果为存在风险或存在较高风险的工点应加密巡视频率。
(2)渗漏水台账管理。暗挖工程伴随多种现场情况,因此在过程中形成各种各样的台账,有利于更全面的掌握现场情况。因暗挖工程伴随着坍塌及涌水情况,而坍塌涌水情况在相邻导洞或工程部位往往有重复出现的可能性,在巡视发现坍塌后,及时将坍塌部位及坍塌大小记录在台账中,在后续导洞或工程部位施工时,及时提醒施工单位对此部位加强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
(3)隐蔽工程风险台账管理。地下工程具有工序多,受力转换多的特点,前一道工序对后续工序有很大程度的影响,且若在处理巡视问题过程中不到位,在后续工况中往往不易发现。因此,应及时将巡视发现可能会影响后续工序的问题登记台账,分析对后续工序的影响严重程度,记录成隐蔽工程风险台账,如表3所示。
表3 隐蔽工程问题清单
(4)信息报送管理。监理、第三方监测单位将巡视发现的问题,反馈至风险监控系统,达到预警条件立即发布巡视预警,第三方监测单位统一将巡视问题汇总,并在问题整改前跟踪反馈现场整改工作。如在巡视中发现存在急需处置的风险及隐患,巡视单位须立即上报建设单位风险监测部,并对施工单位下达快速处置通知单。
(5)专家巡视管理。在解决日常巡视同时,如果现场存在穿越重要风险源、存在风险较大的工程以及出现同类风险多处普遍爆发等情况,需在过程中开展专家巡视。专家巡视由安全监控中心或项目管理单位组织专家、安全风险咨询、第三方监测、施工、监理、勘察、工点设计单位参加,形成专家巡视报告,各巡视单位对专家巡视判定为存在风险或存在较高风险的工点进行加强巡视。
巡视成果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方便回溯统计,提升问题总结和分析的能力,该阶段管理要点如下。
(1)巡视归档管理。建立工程部位树状菜单,按照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具体部位进行归档文件夹建立,将日常照片进行分类归档,同时在巡视照片存储归档前,对巡视照片按照日期-具体部位-发现问题的属性进行命名。
(2)信息统计分析。巡视问题统计主要有4类:按工法分类,将巡视问题分为矿山法、明挖法、盾构法3 类进行统计,便于统计在一定时期内不同工法发现问题的概率,对于工法突出的巡视问题可以重点管控;按照发现问题的种类,如渗漏水问题、坍塌问题等进行统计,主要目的是统计同类问题出现的频率,在同一时期内对某类问题重点管控;按照发布单位进行统计,如统计风险咨询单位、第三方监测单位、监理单位各发布多少风险预警,有利于对现场履职情况进行分析;按照巡视预警等级分类,便于统计不同等级的预警。
(1)风险巡视分级监督体制。随着巡视三级体系的建立,为压实风险巡视责任,更多暴露现场问题,依据风险咨询单位、第三方监测单位、监理单位巡视频率不同,由上级巡视单位对下级巡视单位巡视发现问题的及时性进行约束。风险咨询单位发现问题发布巡视预警后,第三方监测单位及监理单位将受履约扣分及违约处罚,第三方监测单位发现问题发布巡视预警后,监理单位将受履约扣分及违约处罚,以此通过层层监督的形式,督促相关各方,尤其是加大基础巡视单位发现问题的动力。另外,通过北京地铁施工安全风险监控系统建立巡视导洞清单目录,将需要每日巡视的导洞以巡视清单进行罗列,避免现场风险巡视单位未按巡视频率开展巡视。当巡视清单每日填报完成后,巡视工作可视为完成,当巡视清单每日填报未完成,系统将自动触发履约整改通知,通知相关单位对该巡视部位进行巡视。
(2)管理巡视制度。管理巡视是指对各风险参建单位应履行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及工作质量等参与风险管控人员履职行为进行巡视,安全监控中心组织安全风险咨询单位对第三方监测、施工、监理单位进行管理巡视,项目管理单位组织第三方监测单位对施工、监理单位进行管理巡视,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进行管理巡视。管理巡视的主要内容为人员管理、方案编制与审查、仪器设备、信息报送、监测点、基准点、监测数据比对、监测与巡视、监测成果、信息反馈及预警、监测及巡视成果、响应、处置、台账管理、监控资料归档管理、视频监控、测点库、工程资料、风险工程库、工程进度、盾构资料等。
风险巡视工作在现场风险管控中发挥基础性作用,风险巡视工作的开展需紧紧围绕公司风险管理体系运行。“十二五”期间,发生风险巡视预警数量为2 633个,“十三五”期间,在新的风险巡视管理机制运行下,风险预警数量达5 664个,比“十二五”期间数量上升115%,根据海因里希法则推算,可有效减少较大事故发生10起,有效遏制了风险事故的发生,事实上在“十三五”期间,北京地铁建设总体平稳受控,未发生群死群伤、结构坍塌、过量沉降等恶性风险事故。
本文重点描述了北京地铁施工安全风险巡视工作组织架构及工作流程,将巡视工作划分为准备、实施、总结3个阶段,针对各阶段提出管理要点,提出一系列巡视监督管理手段,从而实现地铁施工安全风险发现及时、分析到位、预判准确3个重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