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海
《诗耀中华》观海 编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2021年6月出版
诗歌有着极为独特而崇高的地位。诗歌,是人类抒情表意最为重要的方法之一。《诗大序》评价古诗,“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可见,国人早就认识到诗歌是抒发情感、表达意志的重要方式;有人说,诗歌是文学语言的最高形式;有人说,诗歌是文艺皇冠上的钻石;有人说,诗歌是天才大脑里生出来的文学珍宝……诗歌对于我来说是神秘而神圣的。
我对诗歌的热爱也许从幼年时就开始了。骆宾王《咏鹅》诗中鹅鹅鹅的叫声,好像磁铁吸引着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这些通俗易懂充满感情的诗句,深深扎根在我心里。在灿若繁星的诗歌世界流连忘返,认识了乐观豪放的李白、深沉忧郁的杜甫、天马行空的苏轼、清丽婉约的李清照……在他们奇思异想的诗词里,我看见了梦中的“黄河之水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进入了一个神奇的诗歌世界。诗歌的世界是没有国界的,在这个没有国界的世界,我认识了但丁和《神曲》、莎士比亚和《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异域文化的魅力与中华文明比翼齐飞,美不胜收。
对于我这一代人来说,在诗歌上影响最大的人还是开国领袖毛泽东。毛泽东诗词所展现出的高屋建瓴、大气磅礴、哲学思维、人民情感和精美文采,无一不深深地感染激动着我的心。我无数次背诵毛主席的诗词,去追寻伟人的足迹,到大雨中观海洗涤心灵,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中踏雪,感悟伟人博大的胸怀。他的诗词如高挂于九天之上的彩虹,吹绿神州大地的春风,我把它存放在了心灵的圣殿。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文化精神的需求日益增长,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诗歌创作有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机遇。群众性的诗歌创作形成了一股清流,一首首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诗歌奔涌而出,涌现出了一大批诗人。这是我国步入新时代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也称得上是新时代才能出现的文化盛事。我在不知不觉中跟着时代潮流走进了诗歌创作的圣殿。
法国的蒙田说:“灵魂如果没有确定的目标,它就会丧失自己。”诗是心灵的寄托吗? 我在诗歌创作活动中深切感到,古今中外但凡传世之作,都是反映时代先进的思想,从作者心灵深处喷涌而出的产物。秦时明月楚辞风骨,体物写志汉赋风韵,大气磅礴浪漫唐诗,出水芙蓉隽秀宋词。盛世孕育诗荣,佳作情系时代。正是有了这个文化传承,才有了中华民族千年不衰的生命线。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为当代诗歌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讴歌新时代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2021年“七一”前夕,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出版了我的诗歌集《诗耀中华》。该书收录了我近两年创作发表的68首诗歌。这些作品聚焦当代重大事件,热情歌颂我们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如《鲜红的党旗》《党旗百年红》《五星红旗颂》《北京颂歌》等。有歌颂人民军队的《崇高的军礼》《好大一面旗》,有为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而写的《致敬英雄》《永远的骄傲》等,有反映时代精神风貌的《爱在丽江》《日子》《诗耀中华》《雪花情》,有缅怀历史伟人的《永远的思念》《一个大写的人》。这些主旋律作品一经发布,立刻引起了广大诗歌爱好者的关注和参与。据网站统计,单个作品的诵读人数,一般在万人以上,多数在数万乃至10万人,作品被多家主流媒体、核心期刊转发。中国诗歌学会领导评价说:观海主攻政治抒情诗,主题开阔、气势恢宏,颇似诗界舞大刀的关云长,甫一露面,即有横扫千军之势。《新京报》《文艺报》《兵团日报》《夜光杯》和中国诗歌网等媒体、网站也刊发了《诗耀中华》出版发行的消息。国家广电总局有关部门把该书列为职工阅读书目。
诗歌在风吹云动穿越时空的境界里,开拓了人类的精神世界,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美感。与诗歌相伴,心里有远方灵魂有皈依,累在其中乐在其中。我知道,攀登诗歌这座高峰并不容易,我愿意做一个默默无闻的攀登者。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诗歌在我的面前,永远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无限风光在呼唤着我去勇敢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