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玲
摘 要:德育是新时期教育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核心关键就是针对学生展开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高中阶段作为学生迈入成年的重要时期,对高中生落实德育,能够帮助其实现健康发展。本文立足立德树人视角下,针对德育对高中生成长的积极作用展开分析,探讨班级管理和德育结合需关注的一些基本原则,并提出实现班级管理和德育结合的具体策略,希望能够给广大高中班主任提供参考启发。
关键词:立德樹人;高中;班级管理;德育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04-0150-03
The Combination of Senior High School Class Management and Mor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de Shuren
FAN Wenling (Xinqiao Senior High School,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Mor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ducational activities in the new era. The core key is to carry out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for students, so that students can form good ideological qualities and moral cultivation. The senior high school stage is an important period for students to enter adulthood,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for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can help them achieve healthy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moral education,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moral education on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discusses some basic principles that need to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combination of class management and moral education, and proposes specific strategies to achieve the combination of class management and moral education. The senior high school class teacher provides reference and inspiration.
【Keywords】Morality education; Senior high school; Class management; Moral education
高中阶段,是整个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其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对基础教育的升级,同时也是迈入高等教育的前置。因此,对于高中学校而言,在育人过程中就不能再局限于知识教育,还需要落实思想教育,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展开培养。而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与学生的交互、接触最多,也承担着主要的德育责任。而班级管理作为一项面向整个班级的工作,将德育渗透进来,与班级管理形成结合,这样可以让德育在更大范围内铺开,对高中生形成有效的教育,促进高中生内在素养的发展提升。
1.理论基础
在十八大以来,教育事业受到空前关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成为教育活动的一个全新目标。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根本关键,要大力对东实现政治教育的创新改革,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并且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的结合,同向同行,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对于高中阶段的德育而言,基于立德树人理念的导向,则提出了全员德育的新理念。所谓全员德育,是指学校全体教职员工都参与到德育当中,立足自身的本职工作,从中渗透德育,在潜移默化中对高中生施加有意识、有针对性的思想影响,帮助高中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而作为高中班主任,除了要负责课程教学之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进行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内容,比如学习管理、班风建设、心理健康管理、劳动管理、文体活动等等。在这些不同的方面,都具有渗透德育的相应基础。在立德树人的全新教育理念下,高中班主任就需要立足自身的本职工作,关注德育的渗透,将其和班级管理有效结合起来,对高中生展开针对性培育,推动高中生的成长发展。
2.德育对高中生成长的积极作用
德育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从狭义教育来说,德育是指学校针对学生所开展的思想道德教育,其依照一定的目的、计划对学生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方面的影响。德育的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含了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心理健康、劳动教育、自觉纪律、三观养成、集体主义、法制观念等方面的内容。对于广大高中生群体而言,实施德育教育,对于高中生的成长能够起到多方面的积极作用,这需要高中班主任形成认识:一是能够帮助高中生养成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质。在迈入成年的最后阶段,高中生需要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这样在将来步入社会,才能正确对待各种各样的外界事物。通过德育的融入渗透,就可以对高中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实现引导,让高中生向着具体的方向发展。二是可以增强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是高中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保证,只有心理处于健康状态,才能和外在生理发育形成对应,从而呈现出身心同步发展的良好形势。当前社会发展迅速,尤其是互联网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上的各种信息,可能会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带来影响。因此,通过德育的开展,能够对高中生的心理发展形成导向,帮助学生突破一些心理障碍、解决一些心理问题,让学生可以形成健康的心理素养。三是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对于高中生而言,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学习,学好各科文化知识,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进入高校深造,这是高中生应该花心思考虑的事情,而这一切的根本就在于学习。通过德育教育的落实,能够对学生的自觉纪律、学习心态、理想信念等方面素养形成培育,从而让学生找到明确的学习方向,形成自觉的学习习惯,端正自身的学习心态,从而表现出整体学习水平的提升。四是让学生具备一些其他方面的综合素养。在高中生的成长发展中,不能只是具备理论知识积累,还需要具备一些其他综合性的素养,这样才能应对以后的学习与生活。比如法制观念,这就很重要,因为生活中很多方面都会涉及到法律,通过德育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可以让高中生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再比如通过德育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让学生形成参与劳动的思想观念,这样可以和劳动教育形成契合。
3.高中班级管理结合德育的基本原则
第一,全面性原则。将德育融入到高中班级管理,需要关注到全面性,也就是要立足班级管理的各项事务,全面将德育渗透进来,不能仅仅只是抓住其中某些方面渗透德育。班级管理涉及内容很多,不同的管理内容,适合渗透的德育内容也有不同。只有立足不同管理方面,针对性渗透德育,让德育和班级管理全面结合,这样才能构建起一个完善的德育体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切实对学生开展德育,帮助学生发展成长。
第二,实践性原则。德育的开展和效果取得,不能只是局限于理论化的引导中。只有身体力行,亲身实践,才能从实践中领悟德育真谛,把握其中内涵,实现有效的发展进步。比如对于劳动教育的渗透,如果只是单纯向学生灌输劳动的概念,理论讲解劳动素养,这并不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也无法形成劳动技能。只有通过实践锻炼,让学生实际参与劳动,才能直接体会到劳动的本质,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创造,从而形成相应的劳动观念和意识,才能够形成一定水平的劳动技能。
第三,差异化原则。德育在班级管理中的结合融入,还需要关注到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在高中班级中,学生的成长环境并不相同,这也导致学生在思想政治道德修养方面的水平并不相同。根据实际班级管理经验来说,一个班级中,有的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水平较高,如具有良好的自律能力、具有良好的劳动观念。而有的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的水平就相对低一些,表现出不爱劳动、自律能力差等问题。一个班级中,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养水平并不相同,彼此之间存在各自的不足,这就需要让德育体现出差异化,针对学生个体有针对性地实施德育教育,这样才能帮助每一个学生都取得切实进步。
4.高中班级管理与德育结合的有效策略
(1)创设主题班会渗透德育
德育在班级管理中的融入,需要对班会这一渠道引起关注。班会,是一个班级所开展的集体会议,主要是针对班级的一些基本情况进行说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正建议,并对未来的某些工作做出安排。不过从实际来说,班会需要讨论的日常问题其实并不多,因此一些时候并未有效开展班会。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可以将德育与班会结合起来,创设主体班会活动,将德育渗透进来,通过班会讨论的形式,对高中生施加德育教育。比如,针对学生心理健康,就可以创设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在班会中对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同时向学生发放心理健康调查问卷,根据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引导学生在班会上分享自身遭遇的一些心理问题,教师在班会中进行心理辅导,这样也可以对其他学生形成影响教育。再比如针对自律、道德品质等方面,也可以构建相应的主题班会活动,将德育切实融入进来,对学生展开有效的教育。
(2)立足班级活动融入德育
在班级管理中将德育渗透进来,除了创设主题班会这种形式之外,还可以立足班级活动,将德育与班级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在活动中对学生开展与教育。第一,可以立足班级合唱活动,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班级合唱,这在高中阶段是一项常见的活动,一般会举办合唱比赛。而合唱的歌曲,是以红歌为主,如《黄河大合唱》、《地道战》、《歌唱祖国》等歌曲。这些红歌中就包含了爱国主义精神,作为班主任,在组织学生进行合唱活动的时候,就需要从红歌中挖掘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对爱国主义精神形成认识理解,并内化吸收。第二,可以立足班级大扫除,渗透劳动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班级大扫除,也是比较常见的班级活动,一般需要全体参与,对班级整体环境进行清洁打扫。班主任在指导学生开展大扫除的过程中,便可以渗透劳动教育的内容,指导高中生认识劳动,体会其中的内涵。第三,立足文体活动渗透德育。在高中阶段,还有很多文体活动,比如诗朗诵大会、辩论比赛、运动会等等。班主任也需要立足这些集体活动,挖掘其中的德育资源,在实践活动中对学生有效展开德育教育。
(3)基于学习管理结合德育
学习管理是班级管理的一个重点,在学习管理中,班主任也需要将德育渗透进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受到德育的影响,从而提高思想政治道德素养。因为从高中阶段来说,学习是关键所在,需要让学生在学习中达到一定的目标,与此同时实现德育的发展。所以从本质上来说,高中阶段,仍然是以学习教育为主体,德育处于附属地位。因此,德育的融入,就应当和学习管理实现结合,达成交互。首先,针对课堂教学,班主任就需要严明纪律,并且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指引学生养成良好的纪律意识。比如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有的学生喜欢在课堂上与其他学生讲话,对于这种现象,就要给予一定的处罚。再比如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打瞌睡,也要予以提醒。通过对课堂纪律的管理,提高学生的纪律意识。其次,针对学生日常课后作业,也要将德育融入进来,以德育为导向,对课后作业的完成加强管理。比如,要加强对抄袭行为的打击,渗透诚信的思想意识,指导高中生养成诚信的品质,在课后作业中自主完成,不抄袭他人作业。最后,还可以为每个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监督学生按照计划完成学习活动,从而逐步形成良好的自觉自律素养。在一个班级当中,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都不同,各自存在的问题也不同。对此,可以针对每个学生,从其具体问题出发,制定学习计划,每日检查学生对学习计划的完成情况,对于没完成的学生要加强引导,使其形成良好的自律意识,能够自我约束,投入学习。
(4)强化高中生个体作用
班级管理和德育的结合,这不只是班主任的工作,还需要关注到学生自身作用的发挥。只有高中生切实投入参与进来,发挥出自身的能动作用,这样才能对思想政治道德素养内涵形成更加直接的体验感受。因为德育从本质上来说,也属于教育活动。既然是教育活动,那么学生在其中就应当具备相应的主体地位,发挥出个体的学习作用。所以对于班主任来讲,在对班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便需要强化学生的个体作用。首先,在班级管理中,可以构建起轮值班委的模式,将全班学生划分为多组班委,每半个月轮换一次,这样一个学期下来,每个学生都可以担任一段时间的班干部,发挥管理作用。通过参与管理,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进而提高自身的纪律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其次,构建“问题解决人”的管理模式。在班级中设置随机选择一些学生组建起问题解决小组,针对班级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并且予以执行。通过对班级实际问题的解决处理,发挥出学生的个体作用。最后,可以创设“德育大讲堂”的活动,以班会为基础,拿出一部分时间用于“德育大讲堂”,每周让几名学生分享自身的一些德育经历,或者是分享一些德育故事,亦或是针对某些德育理念进行阐述辨析。通過这种方式,让学生成为德育主体,将德育渗透进来。
综上所述,在立德树人背景下,高中班级管理需要将德育融入进来,实现二者的结合,这样才能推动班级建设,促进学生发展。在实践中,班主任可以立足德育创设主题班会,基于班级活动融入德育,立足学习管理渗透德育,并将高中生个体作用发挥出来。多管齐下,让德育和班级管理形成全面结合。
参考文献
[1]汤胤胤.浅谈立德树人视角下的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提升[J].高考,2020(31).
[2]李春梅.立德树人视角下高中德育管理的优化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