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东阳
中国传统节日中涵盖了优秀的人文风俗知识、中华传统美德与精神.贯穿其中的风俗礼仪、节日饮食、游艺活动、文学艺术等,具有独特的审美教育价值。将传统节日美之内涵融入幼儿园美育主题教育活动中,能够让幼儿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感知传统节日的魅力,了解文化之美、艺术之美、人文之美。对培养幼儿感知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提升幼儿审美素养,促进幼兒对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民族精神的理解与学习,为幼儿形成系统的、良好的审美价值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一、基于幼儿引发课程,在节日美育主题活动中丰富审美体验
以传统节日为契机,以审美教育为主轴生成和推进主题活动过程中,幼儿对节日的感知经验基础、参与兴趣及审美发展需要是重要的依据。因此教师要认真倾听、了解幼儿对传统节日的所知、所思和兴趣点,接纳和解读他们的经验、感知与表达,倾听来自孩子们的一百种声音,同时要积极营造师幼、幼幼密切互动的氛围,捕捉幼儿高度关注和热情投入的点,选择易为幼儿感受体验和理解的节日文化元素来引发和生成节日美育主题活动,激发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探索和表达,丰富幼儿的审美体验。
如在“春满莲幼 怀思清明”的美育主题系列课程中,小一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立足生活从闽南清明特色食品“春卷”引入,带着孩子在“清明美食之旅”中探究节日美食,分享、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品味感受节日特色食品的色香味美;小三班捕捉幼儿对“放纸鸢”这一清明节期游艺活动的兴趣热点,由“装饰风筝”“放风筝”“踏青放飞”引发,开展了“意清明、玩风筝”美育主题活动,发展对美的感受力、观察力、表现力及创造力,感受与爸爸妈妈、老师、同伴一起郊游踏青和游戏的快乐,体验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一班抓住孩子对故事的兴趣,尝试运用故事讲述的方式传承红色经典,生成“云上缅怀,别样清明”美育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在讲述和聆听中体验文学作品传达的美的信息;大三班以清明诗歌为统领,探究古诗新唱的形式,让孩子在古韵古风中感受清明的节日之美。顺应幼儿需求和兴趣点生成的美育主题课程,让幼儿在直接感知中体验节日文化韵味之美,润物无声中得到美的熏陶。
二、基于幼儿创设环境,在节日美育主题活动中引发审美创造
基于幼儿视角的节日美育主题环境创设,应是立足幼儿节日感知、追随幼儿审美需要、回应幼儿审美情感、引发幼儿审美表达的环境。营造渲染节日文化特有的审美教育氛围,能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美,在文化的熏陶下提高幼儿的艺术涵养、审美情操,提升审美能力。
在充满童真与想象力的儿童世界里,节庆元素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为孩子们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审美滋养。物化可视的习俗场景和节日氛围,焕发着艺术感染力,能唤起孩子们心中对美的喜爱、对美的欣赏。这样的环境能充分支持幼儿主动探索、感知蕴含在传统节日风俗礼仪、节日饮食、游艺活动、文学艺术等多元多样的文化艺术形态和表现形式中的美,积累审美经验引发审美创造。在“新年美洋洋 元宵乐融融”美育主题活动中,我们把孩子们在“找一找、看一看、玩一玩、乐一乐”的节日探秘活动中找到的、发现的、喜爱的有关春节元宵节日活动和习俗的实物、图片等,设计布置在幼儿园大厅、走廊、主题墙和活动区域中:造型各异的灯笼、工艺精巧的中国结、令人垂涎的节日美食、装满祝福的红包袋子、好玩有趣的传统游戏、喜气洋洋的窗花年画、抒发迎新情怀表达新年期盼的对联与福字……这些充盈在年节方方面面、美轮美奂的节日元素,好像散落在各处的珍珠,被孩子们一双双晶亮的眼睛发现了,捧到一处欣赏着,用喜悦的心感受着,用灵巧的小手创意展示出来。
泰戈尔主张“对儿童的美育功能是在审美愉悦中完成的”。我们利用春节元宵这一传统节日的美育良机,通过浓郁的节日氛围和亲身参与的搜索体验,让幼儿得到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的熏陶,培养对美的敏感性、对美的需求和对美的感受能力。基于幼儿角度创设的蕴含丰富审美内涵的节日美育主题环境,能吸引幼儿主动思考,主动探究,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具有支持作用,让幼儿大胆想象,勇敢尝试,在与环境互动中不断丰富感知,获得发展。
三、基于幼儿丰富感知,在节日美育主题活动中培养审美意识
审美意识是一种内在的从感性到理性的审美心理活动。幼儿的审美意识培养必然经历无意识感知到有意识感知的过程。在传统节日美育主题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支持、参与、引导幼儿丰富节日生活经验基础上与幼儿互动,敏锐捕捉幼儿体验所获经验中具有审美价值的点,引导幼儿在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索中进一步形成更丰富的审美经验,激发对美的敏感性形成有意识的感知过程,培养审美意识。
通过节日生活场景,让幼儿在自主选择、亲身参与中了解传统节日特有的习俗,发现和体验蕴含其中的美的元素,能更深层次激发幼儿在多元互动和节日文化浸润下的审美感知。在端午美育主题活动过程中,我们立足幼儿生活,设计了“龙舟竞渡迎端午”、“粽叶飘香品端午”、“五月五·话端午”、“艾叶草香过端午”、“巧制香囊送祝福”等融体验和感知于游戏的节日美育主题特色活动,并跟随主题课程的推进在活动后期生成了“激情端午·龙舟竞渡”和“品味端午·与美同行”端午民俗坊混龄体验活动。孩子们打破班级和年龄界限混龄结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体验坊中进行大胆表达、丰富感知。他们大胆尝试运用肢体、表情、语言、线条、色彩等演绎童谣、编制香囊,感受艺术创造的快乐,在浓郁喷香口感各异的粽子里品尝食物的色香味美,在气氛热烈的龙舟竞渡比赛中感受竞争与协作的快乐,在结伴辨识采摘艾草、自己捣臼装包、制作香囊过程中体验自信和满足的快乐……在端午传统习俗坊活动中,孩子们感受着节日别样的精彩生活,体验了活动中节日文化和韵味之美;欣赏了端午习俗及文学艺术中各种形态的美,丰富了相关审美体验,收获鲜活的感知经验。更真切地在“浓情端午·古韵流长”端午美育主题活动中留存一份粽香绵长、情深意浓的记忆,激发了对美之向往和喜爱的情感。根据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和美育实施特点开展的富有浓郁节日文化意蕴和审美内涵的体验式主题活动,丰富了幼儿的审美感知,培养了审美意识。
结束语: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审美教育价值,是培养幼儿审美素养的良田沃土。利用传统节日美育资源的幼儿美育主题课程,立足幼儿视角,捕捉幼儿需要和兴趣点引发生成主题课程、通过节日环境氛围的营造、节日生活场景和特色活动的体验等有效策略,让幼儿在观察感知、主动探索、自主尝试、丰富感知等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之美培养审美意识,体味传统文化之韵积累审美体验,创新传统文化之用引发审美创造,在以美育人中更好地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陶金玲,王婷.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开展的策略研究[J].早期教育(教育科研),2020(09):44-47.
[2]林学.传统文化对幼儿美育的价值及渗透途径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10):7.
注: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基于传统节日的幼儿美育主题式课程实践研究”(编号2020XB0574)阶段性研究成果。
2596501705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