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嘉
摘要:“双减”政策强化了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对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双减”吹响了让教育回归本源的号角,“双减”实施的关键是要变革教育评价体系,要深入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文件精神的要求,解决好教育评价“评价什么、谁来评价和如何评价”的问题,遵循教育的规律,真正把每一个学生健康发展作为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这篇文章中,笔者就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的劳动诗词教学,聚焦学生的劳动诗词学习。
我们国家是一个拥有着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大國,而在这悠长历史长河中农耕文化这颗靓丽的明星显得熠熠生辉,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劳动兴趣、劳动习惯以及技能的培养。【1】习近平总书记11月24日提出: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而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学科,承载着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宣扬新时代美好精神的责任,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需要通过引导让孩子在感悟、熏陶中潜移默化地发挥劳动教育的作用。本篇论文笔者着重小学中高年段语文学科中田园古诗教学与劳动教育的有效融合,探讨在语文学科中如何渗透适合四至六年级的小学生劳动教育。劳动教育与进语文教材相融合是一种大趋势,小学语文的教学要融合基础劳动教育也是我们语文教师的一种责任,语文学科就是人文性与工具性高度统一的学科,让孩子们在语文学习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鼓励孩子们用他们自己双手创造美好的新生活,这是语文教学美好的归宿与远方。
一、吹响双减号角,推动劳动诗词教学改革
1、教师应该从劳动增智、劳动树德、劳动育美等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素养。【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新的时代,田园古诗对于语文的意义已经不仅局限于品味诗人向往田园生活的情感,我们作为小学一线教师更需要有强的时代嗅觉,发觉田园古诗中宝贵的因素----劳动元素。《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各级学校需要强化综合实施,可以采用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的方式来建设与推行新时代劳动教育。我们作为语文教师,要启动系统思维,统整各学科的力量,运行“大课程化”的劳动协同教育。
2、目前小学语文田园诗的学习还是比较集中于背诵、默写、翻译的层面,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对于田园古诗中劳动视角的发掘也是比较缺乏的,我们在进行田园诗教学时,可以把目光集中在田园古诗劳动意义的发掘之上。在双减的背景下,我们可以通过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征为劳动教育赋能,强调体力劳动,就是要让我们的孩子出力、流汗,对劳动的辛苦有切身的体验,用辛苦换来成果,感受其中的成就感。
因此,树立“出力、流汗,感受辛苦”的劳动教育观念很重要。从现实的角度来讲,大多数孩子都树立了“劳动最光荣”的观念,并不排斥劳动,需要改变观念的反而是家长,尤其是家里老一辈的家长,心疼孩子,生怕孩子累着了,其实孩子是乐于劳动、有能力劳动的,家长应该学会放手。锻炼生活技能、促进身体和大脑发育,劳动教育的意义还不止于此。从小培养孩子劳动的习惯,树立“劳动光荣”的信念,能成为他今后学习的目标方向。据刘玥廷观察,“热爱劳动的孩子,也是爱笑的孩子、心理健康的孩子。”从心理学上讲,出力、流汗的过程也是解压的过程。热爱劳动的孩子,家风也必定是脚踏实地、勤俭朴实的,这样的家庭培养出的孩子,适应能力、抗压能力必不会差。“这样的孩子,今后到哪里都会有自己的一方天地。”
二、提升教学效率,弘扬中国古典诗词文化
1、具体到小学语文课程,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学习活动中去体悟劳动,欣赏劳动成果或劳动过程的美,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体会劳动情感,理解劳动精神。鼓励孩子们用他们自己双手创造美好的新生活,这是语文教学美好的归宿与远方。就语文学科而言,我们如何用足现有的教材资源,调动匹配的教学方式,开展合宜的学习活动,为开展高品质的劳动教育做出应有的学科贡献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除此之外新时代的语文教学中还凸显了语文的实践性和社会性等特点。根据语文的学科特点出发,如何让一节劳动课上起来有语文味道呢,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诗词中的劳动分析可以课题上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入手为:它们分别是劳动的正面与侧面描写,劳动中的儿童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总结劳动规律。
让我们聚焦小学阶段中高年级语文田园诗歌,我们一起来聚焦:充分利用语文教材资源,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教育观。要充分利用好语文教材种的诗词资源,捕捉田园教学全音符,形成“劳动要素清单”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以统编小学语文为例,可形成如下“劳动要素清单”(表1)。这样的清单,有助于我们用整体的眼光审视全册教材中的劳动教育要素分布情况,以更好地实施整体化的设计与教学,从而提高小学田园诗词教学效率。
2、 中国诗词,是中国人的精神礼赞。这些耳熟能详、打动人心的篇章,浓缩了中华文化的精华,展示了几千年来中国人的精神风貌,正像一道清流直入学生的心、浸润心灵。这正体现出期待已久的第五季少年诗词大会即将拉开帷幕。“双减”背景下,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三至六年级的老师利用日常教学的课余时间和学生一起积累古诗的活动,掀起背诵古诗的热潮。各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沉浸式的参与体会古诗词的深刻内涵和魅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沉浸在传统诗词的意境中;用心朗读中华诗词,享受着传统文化之美。针对劳动诗词环节,每班将推选出表现最佳的学生参加年级“劳动诗词大会”。在双减背景下,我们也鼓励作业的多样性,例如,家庭作业的设置可以是:带着田园诗和父母一起在阳台形成自己家的劳作小天地;给自己的劳动田地取个好听的名字,写观察记录表,锻炼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和父母一起劳动,体验劳作的
三、加强家校合作,构建多维度诗词学习场域
“场域”一词是一个社会心理的词语概念,它是由各种的不同位置之间客观组成的一种学习网络。笔者此文中的学习场域指的是老师、家长、社会能够提供给学生进行劳动诗词学习的物理空间、思维空间、关系空间的主观性环境和客观性环境。根据劳动诗词教学所需要的教学形态,我们能为学生创设的教学情境场域形态大致有两类:
1、真实的物理场域形态:这里指的是真实的物理空间,比如教室里面、学校内、城市田园、城市劳作基地,学生家乡的田地,小区里面可以提供的劳作场所。
为了更好助力“双减”工作,劳动教育也应与时俱进,新时代呼唤新样态的劳动教育。“要开展成体系的劳动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會三方共同发挥作用,相互配合。我们以语文田园诗词教学课堂为核心阵地,可以向校内、家庭、社会辐射,最终为语文田园诗的教学服务,达到渗透劳动教育的目的。笔者身处的城市是广州,在广州这个大都市中,近些日子在双减的大背景下越来越看重学生的劳动能力的提升,在很多地方都有城市农庄的建设。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以及五年级下册《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这些有明显的劳作因素时就可以利用好广州已有的田园资源,如K11百货里的农田,广州花城汇里的农场里,这些新兴的劳作教育资源来服务于劳动诗词的创作,学生边吟诵劳作诗歌,一边进行菜花、麦子等具体农作物的种植,这种从小热爱劳动的品质相信一定会深深扎根于学生们的心灵之中。
2、虚拟的场域构建形态:这里指的是教室、家庭、社会能提供给学生多媒体、影像资源、表演方式为学生的劳动诗词服务。课堂上我们可以利用好课堂阵地,用在校时间给学生观看古代劳动人民劳作的还原场景。在学习《清平乐·村居》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以六人小组为单位,把劳动诗词改编成课本剧,邀请家长一起参与创作,让学生们真真实实地进行劳动表演,鼓励学生自己还原编鸡笼、剥莲蓬、锄豆的场面,并让其他孩子在下面根据自己收集到的影像资料、文字资料,评价同学的表扬是否正确,除此之外,在教学《清平乐·村居》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取里面乡村劳作之间的那种老小共享天伦的快乐,很多学生的老家有丰富的田间资源,爷爷奶奶辈也在家乡,对此背景我们可以设计以下寒假或暑假作业:帮助乡下的爷爷奶奶一起进行劳作,还能提升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自信心,形成良好的学习内驱力,为以后的古诗词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双减”政策的到来,给了孩子展示技能的平台,培养了孩子的兴趣爱好,我校讲将继续落实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让孩子们真正掌握各种劳动技能,感受劳动带给孩子们的快乐,让他们健康、幸福的成长。
科学设计劳动教育课程,优化培养劳动教育师资,并开发家庭和社会劳动教育资源,完善小学劳动教育体系,全面提高小学劳动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实效性。【3】在双减的大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不仅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还能提升孩子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教育教学中注入更多的劳动因子,激发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教育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劳动意识的培养,让学生手脑并用,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田园诗词中蕴含着小劳作、大智慧,这是符合时代主旋律的学习,语文姓语,小语姓小,我们教学的目的应该是让孩子在语文快乐的学习过程中诗意地生活感受世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语文核心素养,让孩子在小学语文学习的阶段埋下更多的学习内驱力。语文教师应当以课程的宏观视野去寻找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的融合点,形成语文、劳动的双重奏鸣,为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贡献学科力量。
参考文献:
[1]王霞.劳动技术教育与后进生转化措施分析[J].新课程,2022,(01):236.
[2]李培文.城乡结合部小学劳动素养培育实践研究[J].学周刊,2022,(02):69-70.
2295500520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