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困变思维”的弱群创业动力熵增机制变革研究

2022-03-21 23:22谢保生韩和元因坦·麦祖拉陈义桂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1期

谢保生 韩和元 因坦·麦祖拉 陈义桂

摘要:“困则思变”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属于“困变思维”的典型表现。而“熵”则是形容系统中的无效能量,用来度量系统的“内在混乱程度”,若信息堆积,且缺乏有效地整理,熵值将呈现增长状态。目前,弱群创业动力由于面临的环境因素的复杂性,及其自身的局限性,往往存在“熵增”的表现。要如何应对“熵增机制”,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通过概述“困变思维”和“熵增机制”的原理,分析了弱群创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据此提出基于“困变思维”的弱群创业动力熵增机制变革建议。

关键词:困变思维;弱群;创业动力;熵增机制;

在《鬼谷子》的捭阖篇中,提及了“捭阖之道”,这是“困变思维”的基本表现。应该如何借助“困变思维”突破“熵增机制”的束缚,实现弱群创业动力的持续稳定正态发展,这是本文需要探讨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将通过概述“困变思维”和“熵增机制”的原理,分析了弱群创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据此提出基于“困变思维”的弱群创业动力熵增机制变革建议。

一、“困变思维”和“熵增机制”的内涵

(一)“困变思维”的内涵

“困则思变”属于积极的处事态度,若居于“进退两难”的困境之时,不可“坐以待毙”,要有“困变思维”,主动应变。鬼谷子认为:“世间的万物都离不开捭阖之道”。世间万物都处于不断变化的环境,若要在变化之中掌握主动权,须懂得如何在“困”中求“变”。“变”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只有及时做到“应变”,才能顺应自然的规律,化解“困境”。在处理事情时,若一味采用既定的模式和步骤,则会禁锢自己的思维,抑制本身的创新能力。故而改变常规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以此获得相对主动权。“事在人为”,只有看清形势,应势而行,方能实现发展的愿景。

(二)“熵增机制”的内涵

德国学者克劳修斯于1854年提出“熵增定律”,其认为“在封闭的系统内,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从有序走向无序”。若外界没有向该系统输入能量,则“熵增”的过程不可逆,使得系统从“有序”向“无序”转变。“熵增”基于“封闭系统”和“无外力影响”两个基本因素,只有解决系统和外力的问题,才能实现“熵减”。贝佐斯在1998年致亚马逊股东的信里提及:“我们要反抗熵增”。为什么要“反抗熵增”?这涉及对“熵增机制”内涵的理解。当“熵”达到最大的时候,处于“平衡态”,看似稳定,实则充满危机。所有的事物都可能从“有序”转变为“无序”,“自律”难以真正意义地达成。当“整体架构”变得细化,其流程将显得复杂,使得“效率明显降低”。这类现象的本质即“熵增定律”。著名学者薛定谔曾言:“自然万物都趋向从有序变得无序”,即熵值在增加,须通过不断抵消正熵,从而维持较低的熵水平,力争实现负熵。

二、弱群创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经过笔者的调研,发现弱群创业面临以下两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一)弱群创业之“盲”

弱群创业存在“盲”的表现。由于弱群对创业的认知程度普遍较低,识别信息能力偏差,故难以明确创业的方向。且弱群自身缺乏持续学习的意识,无法及时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从而体现出较大的“熵值”。此外,外部的“熵值”不断地增长和变革,使其方向感越来越模糊。弱群会因此沉浸于舒适区,丧失应有的创业志向,久而久之,令其“盲”的表现益加充分。因此,如何解弱群创业之“盲”,是需要我们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弱群创业之“困”

弱群创业存在“困”的表现。由于弱群的思维模式偏向“固化”,自律能力较差,且其与外界的交流不够充分,使得“熵值”逐步累加,呈现出“无序”的表现。弱群难以把握“熵减”的方法,又习惯性地安于现状,故无法拓展自身的视野,而难以获取新的认知,由此落入“困”上加“困”的境地,这加剧了弱群创业的难度。为此,如何解弱群创业之“困”,也是当前值得探讨的主要问题。

三、基于“困变思维”的弱群创业动力熵增机制变革建议

基于对弱群创业面临的“盲”与“困”的问题的分析,笔者参考“困变思维”模式,提出了有利于促进弱群创业动力熵增机制变革的两个建议。基于“困变思维”的弱群创业动力熵增机制变革模式如图3-1所示。

(一)基于“困变思维”,促进弱群创业动力实现“无序”向“有序”变革

在弱群创业环境相对孤立的状态下,“熵”是“无序”递增的,若其发展过程能转变为“可逆”,则“熵”可以变革为“有序”递减。应该如何实现弱群创业动力由“无序”向“有序”变革?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第一,认知层面的“有序”变革。基于“困变思维”模式,可以借助“人工智能”学习的方法论,增强弱群创业的意识感和方向感,从而有效地控制“熵值”,据此提升其创业的动力。通过“人工智能”学习的方法论,能够实现信息的大量存储和分析,并将知识“有序”化,形成标准化的知识架构,有利于问题的提炼和方法的归纳,降低“熵值”的影响,促进弱群创业的整体效能提升。

第二,行为层面的“有序”变革。借助“困变思维”模式,构建开放式的弱群创业体系,确保创业相关的知识能够“有序”归位,形成规范性的协同作业,使得弱群创业动力能够摆脱“熵值”增长的束缚,实现“有序”发展。此外,弱群自身的成长也需要基于“困变思维”,从行为上突破认知的边界,在开放的环境中,获取更多的有用的信息,作为创业动力的支持性条件。

因此,弱群需要在开放体系中,基于“困變思维”,借助“人工智能”进行学习,由此均衡内部信息,降低“熵值”,增加“创业动力”的杠杆,从而提升创业的效率。

(二)基于“困变思维”,促进弱群创业动力实现“封闭”向“开放”变革

“熵”的“杠杆定律”表现为,杠杆的两端一边是“熵值”,一边是“效率”,当“效率”增加时,“熵值”减少,反之则“熵值”增加,可是,由于弱群创业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之中,其杠杆两端是难以实现平衡状态的。应该如何实现弱群创业动力由“封闭”向“开放”变革?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第一,构建“耗散结构”,促进“开放”变革。“耗散结构”可以对抗“熵增”,其属于非线性的开放体系,有利于帮助弱群突破“封闭”状态,在信息充分交流共享的环境中,实现创业动力递增。基于此,弱群可以侧重聚焦进程,通过执行单任务的形式,集中精力,逐步梳理碎片化的信息,进而达到较好的知识分类,技能强化,动力增长,效率提升的目的。

第二,培育“成长型思维”,促进“开放”变革。“成长型思维”可以帮助弱群突破“封闭型思维”的束缚,有利于其创业动力往积极的方向发展。通过高标准,使得弱群远离平衡状态,达到自我超越的目的,从而增强其创业意识,指导其获得颠覆式成长。故培育“成长型思维”,通过颠覆式成长实现S型曲线的飞越,能够有效地对抗“熵增”,并持续进行S型曲线的再飞越,以此促进弱群创业动力的稳健增长。

因此,构建“耗散结构”,并培育“成长型思维”,有利于弱群实现“熵减”,从而达到“聚焦进程+颠覆式成长”的目标,完成弱群创业动力由“封闭”向“开放”的变革。

综上所述,如何实现应对“熵增”的底层思维,突破弱群创业动力存在的“盲”与“困”的问题,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本文通过概述“困变思维”和“熵增机制”的原理,分析了弱群创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据此提出基于“困变思维”,促进弱群创业动力实现由“无序”向“有序”变革,并由“封闭”向“开放”变革。希望藉此能为弱群创业走出困境提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姜玉洁.新常态下“精准扶贫”的包容性创新机制研究[J].经济管理,2021(09):10-11.

[2]徐京平,邢兰若. 精准扶贫的现实困境与治理逻辑——基于互联网+视角[J].经济问题探索,2021(02):78-83.

[3]李渔.一个健康品牌——助力社区弱势群体实现就地创业[J].中国商人,2021(11):124-125.

[4]王锦.熵增变熵减:领导者推进组织变革的熵理论视角[J].领导科学,2021(06):63-65.

作者简介:

①谢保生(1983.11— ),男,汉族,UiTM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工商管理,高校讲师、经济师、电子商务师、高级职业经理人,现为广州工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教师,广东省智库专家,广东省企业科技特派员。

②韩和元(1978.05— ),男,汉族,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学,高级研究员,现为广东省生产力学会常务理事、副会长,广州大学南方治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③因坦·麦祖拉,女,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工商管理,教授,博士生導师,现为玛拉工艺大学教师。

④陈义桂(1982.11— ),男,汉族,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工商管理,现为广东共创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广州工商学院兼职创新创业导师。

1164501705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