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精妙
摘要:目的:分析强化健康认知护理对小儿肠炎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在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时间段内,按照电脑随机原则,抽取100例我院收治的小儿肠炎患儿,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患儿分成对照组(n=50例)、观察组(n=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强化健康认知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前后对疾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要点、疾病诊疗知识、卫生习惯、饮食方式等指标,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儿的护理要点、疾病诊疗知识、卫生习惯、饮食方式等指标均更高(p<0.05)。与对照组患儿相比较,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对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更高(p<0.05)。结论:强化健康认知护理在小儿肠炎患者护理中,能够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家属对小儿肠炎健康知识的认识,患儿及家属的配合度和认可度更高,其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强化健康认知护理;小儿肠炎;疾病健康知识;并发症;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5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3--01
小儿肠炎是儿科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诱发该疾病的因素主要有病毒、真菌、细菌等。呕吐、腹泻、发热等是该疾病的主要表现症状。小儿肠炎需要进行及时的治疗,避免患儿出现严重脱水,随着疾病的发展,会危害到患儿的生命安全[1]。因患儿的年纪较小,缺乏对疾病的认知,患儿家属也不是专业的医护工作人员,对小儿肠炎的症状、病因、护理要点、治疗方案等认识不足,不能较好的对患儿进行护理管理[2]。所以,对小儿肠炎患儿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其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预后,提高患儿和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提高治疗效果,加快患儿康复速度。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强化健康认知护理对小儿肠炎患儿的护理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时间段内,按照电脑随机原则,抽取100例我院收治的小儿肠炎患儿,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患儿分成2组,对照组(n=50例)、观察组(n=50例)。对照组中男女患儿的比例是27:23例,年龄最小1岁,最大5岁,均龄(3.06±0.33)岁,发病时间最短1天,最长3天,均值(2.01±0.23)天。观察组中男女患儿的比例是26:24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5岁,均龄(3.04±0.32)岁,发病时间最短2天,最长4天,均值(2.08±0.25)天。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具有同质性,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应告知患儿和患儿家属该疾病的相关知识、注意事项等,指导患儿家属严格遵医嘱服药,告知患儿及家属健康饮食、按时接受检查等基础护理。
观察组:进行强化健康认知护理。具体护理内容是:(1)强化健康认知护理:护理人员应了解患儿的症状、病情、个人资料等信息,并为患儿建立个人资料电子档案,将患儿的治疗过程、用药情况详细记录在档案里。护理人员为患儿及其家属详细讲解小儿肠炎的发病机制、病因、治疗方式、易诱发的不良反应、护理内容、注意事项等,为患儿家属发放疾病健康知识宣传手册,提高患儿和家属对疾病的掌握程度,增强患儿和患儿家属的治疗信心,提高患儿的配合度。(2)强化患儿和家属的健康行为,指导患儿健康饮食,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避免高脂肪、高油脂类食物的摄入,防止患儿出现胃肠道不适等症状,加重病情。指导患儿家属严格按照医生叮嘱正确服用药物,告知药物易引起的不良反应,注意观察药物的毒副作用,并做好预防措施。了解患儿的日常生活习惯,及时纠正患儿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及错误认知。(3)培养患儿和家属的主观意识,护理人员应定期打扫病房,保持病房环境干净、整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交叉感染。利用真诚、温柔的语气和患儿沟通,了解患儿的主观感受,鼓励、支持患儿,使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若患儿按时用药、表现良好,则给予肯定和表扬,告知患儿和家属治疗、护理的目的,取得患儿的信任,促使患儿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
1.3观察指标
统计护理前后两组患儿对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主要包含护理要点、卫生习惯、饮食方式、疾病诊疗知识等,每一项均为25分,总得分是100 分,分值越高表示患儿和家属的疾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越高。(2)统计两组患儿的并發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包含:发热、呕吐、腹泻。(3)统计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于患儿出院时给患儿家属发放我院自制的纸质满意度调查表,认真填写后回收。问卷最高得分为100分,80-100分表示非常满意,50-70分表示基本满意,50分以下表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 总患者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有数据统计后采用SPSS18.0进行数据处理,(平均值±标准差)表示定量资料,[n/(%)]表示定性资料,分别采用t、x2进行检验,若p<0.05则表示组间数据具有显著差异。
2.结果
2.1观察两组患儿对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
护理前,患儿的护理要点、疾病诊疗知识、卫生习惯、饮食方式等指标组间对比,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患儿的护理要点、疾病诊疗知识、卫生习惯、饮食方式等指标相比较,观察组均更高(p<0.05),见表1。
2.2观察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更低(p<0.05),见表2。
2.3观察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对比于对照组患儿,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更高(p<0.05),见表3。
3讨论
小儿肠炎在儿科疾病类型中比较常见,且发病率较高,诱病因素有:患儿自身免疫力较差、不良的饮食习惯、个人卫生等,该疾病需要及时发现,并及时进行治疗[3]。患儿因年纪小,对疾病认识少,而且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低下,不能正确表达体征变化和疾病症状,增加了临床护理的困难度[4]。因此,需要重视对患儿的健康认知护理。常规护理已满足不了患儿及家属的护理需求,护理质量较差。而强化健康认知护理可通过了解患儿和家属对疾病认知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健康认知护理,告知患儿和家属该疾病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护理重点等,并发放疾病宣传手册,促使患儿和家属正确认识疾病,提高其依从性;通过强化患儿和家属的自身健康行为,指导其合理饮食、正确用药、纠正不良生活习惯等,促使患儿养成良好的日常饮食习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为患儿提供舒适、温馨、整洁的住院环境,多关心、鼓励患儿,培养患儿的自我肯定意识,增强患儿的信心,并勇敢、积极地面对疾病,战胜疾病[5]。本研究表示,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对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比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更高(p<0.05)。
综上所述,强化健康认知护理应用于小儿肠炎治疗中,可以显著提高患儿与家属对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儿和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万波.健康教育护理对急性小儿肠炎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6):274-275.
[2]杨璠.健康教育在小儿急性肠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3):205.
[3]李娟琴.小儿肠炎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 (91):201.
[4]孙彩霞.健康教育在急性小儿肠炎护理中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70):168.
[5]李如会,舒小凤.健康教育用于小儿急性肠炎护理中的价值探讨[J].医药前沿, 2016,6(13):250-251.
3325501908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