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涛 田利博
作者简介:刘亚涛(1966— ),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田利博(1973— ),呼和浩特市图书馆馆员。
摘 要:2020年4月,由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资助的公共图书馆电子书借阅研究项目E-Lending发布报告《需求驱动下的公共图书馆——电子书市场透视》,该报告从图书馆的角度调查了许可条款对图书馆电子书采购决策的影响以及图书馆平衡不同用户需求的做法。文章对《需求驱动下的公共图书馆——电子书市场透视》进行了深入解读和梳理,旨在为我国公共图书馆电子书资源建设和借阅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22)02-0033-04
关键词:澳大利亚;公共图书馆;电子书
2020年4月,由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资助的公共图书馆电子书借阅研究项目E-Lending发布报告《需求驱动下的公共图书馆——电子书市场透视》(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调查了澳大利亚公共图书馆电子书采购决策情况[1]。E-Lending项目由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英国和美国的图书馆组织合作开展,旨在调查公共图书馆电子书借阅涉及的法律和社会问题,以及对电子书借阅的不同监管处理如何影响图书馆履行其公共服务使命的能力,为未来制定以证据为基础的电子书借阅相关法规和实践改革提供依据[2]。《报告》作为E-Lending项目的一部分,旨在从图书馆的角度了解许可条款对电子书采购决策的影响以及图书馆如何平衡不同用户的需求。笔者对《报告》进行了深入解读和梳理,旨在为我国公共图书馆电子书资源建设和借阅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1 调查的目的和方法
2018年12月,E-Lending项目组通过在线调查平台Qualtrics对澳大利亚公共图书馆进行了一次全国性调查,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公共图书馆电子书的采购决策,包括出版商定价和许可条款对其决策的影响。调查链接通过合作图书馆组织以及区域图书馆领导分发给各图书馆,共收到完整有效的回复126份,其中,102份回复由担任馆藏开发、负责电子书采购和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馆员完成,另外24份由图书馆工作人员集体完成。参与者共回答了47个问题,其中包括35个封闭式问题和12个开放式问题。在澳大利亚,每个州的电子书采购计划都不相同。西澳大利亚州、南澳大利亚州、塔斯马尼亚州、澳大利亚首都地区和北领地拥有集中的州或全州范围内的公共图书馆电子书采购系统,项目组收到了每个集中采购团队的回复。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地区的图书馆也可以购买额外的电子书以充实馆藏,项目组共收到来自这些图书馆的回复18份。维多利亚州、新南威尔士州和昆士兰州的图书馆通常在地方行政区域内购买电子书,一些图书馆在整个地方行政区域甚至州之间有规模较小的联盟,如:昆士兰州有77个地方行政区域,其中29个是昆士兰州农村图书馆管理的集中式电子书采购联盟的一部分,调查收到的昆士兰州农村图书馆的回复数量约占昆士兰州图书馆总数的48%。此外,维多利亚州有46个公共图书馆服务机构,共收到38份回复,占83%;新南威尔士州有90个公共图书馆服务机构,共收到回复46份,占51%。
2 《报告》的主要内容
2.1 调查发现的问题
《报告》列举了调查发现的12个问题。
2.1.1 图书馆的电子书支出可观并在快速增长。参与调查的图书馆引进电子书的时间各不相同,最早的在2003年,晚一些的则在2018年,2011—2012年引进电子书的图书馆数量最多。澳大利亚图书馆的电子书支出相当可观,收到的99份回复中,从小型农村图书馆的每年1,500美元到大型图书馆的100万美元,电子书年度总支出为1,177万澳元,尽管这只是澳大利亚图书市场(2018年为11.8亿美元)的一小部分,但在图书馆馆藏预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2.1.2 图书馆跨多个平台管理电子馆藏。参与调查的图书馆中有2/3使用一个以上的平台管理电子书,其中3家图书馆使用4个不同的平台。在126家响应的图书馆中,共确定了12个不同的用于电子书借阅的平台。虽然图书馆试图通过多平台以保证电子书种类的多样化,但依然有些图书难以找到。由于各平臺通常会收取托管费用,因此平台费是图书馆在分配资源时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2.1.3 公众需求是影响电子书采购决策最重要的因素。影响图书馆电子书采购决策的因素有许多,调查采用10分制,要求图书馆从5种因素中进行选择,即价格、许可类型、典藏、已知需求(已确定的用户的借阅需求)和预期的借阅需求。结果显示,已知需求得分最高,预期需求排名第二,之后是典藏、价格和许可类型。这说明图书馆应将公众的借阅需求作为采购决策最重要的因素,而不是相关的许可条款、价格或图书馆典藏使命。
2.1.4 价格远远没有用户需求重要。为了进一步探讨需求对采购决策的重要性,项目组询问了图书馆是否会在不考虑价格的情况下购买高需求的电子书,38%的图书馆表示无论价格高低他们都会购买需求量高的书,只有1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不会购买需求量大但定价高的图书。这些回应再次凸显了读者需求在图书馆购买电子书中的导向作用。
2.1.5 图书馆应对高价图书的策略有限。为应对电子书的高昂价格,一些图书馆用较便宜的书取代更贵的同类书,但这种策略只适用于非小说类图书;一些图书馆通过采购最受欢迎的电子书降低成本,因为这类书可以保证图书借阅率。在没有其他办法可选择的情况下,一些图书馆只能减少购买数量。调查发现,相较于对每一次借阅图书进行跟踪,图书馆更热衷于对馆藏保有量进行跟踪,因为图书馆缺乏分析和报告的能力,无法跟踪跨平台的电子书购买情况。
2.1.6 图书馆对多种许可模式和价位的强烈需求。调查显示,图书馆将许可条款列为比价格更重要的影响采购决策的因素。因为担心单一的许可模式会影响馆藏质量,图书馆希望供应商能够提供多种许可模式和价位,以便选择最符合读者需求和预算的图书。随着越来越多的许可转向按流量计费,图书馆采取的战略是分担风险,即通过联盟规避风险。但这一策略可能会因许可模式的更改而受到破坏,如:英国麦克米伦出版公司近期规定,每本书只能向整个联盟提供一个OC/OU许可。
2.1.7 按流量计费受图书馆欢迎。在这种模式下,只有电子书被借出时图书馆才需支付费用,而不是预先购买永久许可、26次借阅次数或2年的借阅时限。这种模式可以使图书馆、出版商和作者更好地分配风险(未读图书)和回报(流行图书)。从潜在的利益角度看,该模式可提供更多的副本或允许更多人同时阅读,也意味着可以更迅速地满足读者需求;缺点是这种模式下图书的价格居高不下。
2.1.8 按流量计费有可能造成预算和藏书不足。由于是需求驱动,因而图书馆担心大部分经费用于购买热门图书,或很大一部分资金用在单一用户、单一类型的图书上,如果没有监督,馆藏将无法得到平衡。调查显示,图书馆目前还没有足够的借阅数据用于评估这一模式的效益,因此,图书馆需要引入相关管理工具捕获和分析数据。
2.1.9 同时使用许可是图书馆最大的需求。调查显示,同时使用许可是图书馆最大的需求,其次是更好的许可条款以及合适的定价。由于各平台的图书不同,图书馆需要访问多个平台才能满足需求,因此一些图书馆希望各平台的许可条款和定价保持一致。
2.1.10 许可和定价模式对馆藏深度和广度产生了负面影响。调查显示,虽然满足用户需求最重要,但保持特定图书的永久访问权限也很重要。然而现行的许可和定价模式,尤其是限制借阅次数和时间的MA模式(如26次借阅或2年,只要借阅次数或时间任何一个条件达成就终止服务,也称为触发式许可)正在对图书馆保留各种作品的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2.1.11 很少有图书馆利用电子书扩大馆藏为多语言群体服务。在被问及有多少非英语电子书时,68%的图书馆表示完全没有,只有25%的图书馆表示有少量的非英语电子书(主要是中文图书,其次为阿拉伯语、越南语、日语等语言图书)。缺少非英语图书成为开发多语言馆藏的最大障碍,同时缺乏专业人员是非英语电子书利用所面临的巨大挑战,由此造成了恶性循环:由于无法借阅而造成无法流通,最终导致很少有人投资制作这一类电子书。
2.1.12 为农村和偏远社区以及弱势群体服务面临的挑战最大。虽然大部分图书馆开展了面向农村和偏远社区的电子书推广活动,但由于这些地区的人们数字素养低、难以应对多个应用程序以及使用多个帐户和密码,有些地区甚至没有互联网覆盖,使得推广活动难以开展。
2.2 《报告》结论
基于上述发现的问题,《报告》认为,澳大利亚图书馆致力于把提供电子书作为一种更好的读者服务方式,但目前电子书市场的运作方式存在问题。公共图书馆的电子书购买决策受到用户需求的强烈驱动,这对图书馆其他任务的完成有明显的影响,如:获得重要的文化资源,为非英语社区和数字排斥群体服务等;许可条款和价格成为图书馆将读者需求较低的图书纳入馆藏的主要障碍;现有的电子书许可条款和借阅模式迫使图书馆采用多个平台,并为可能无法流通的图书购买触发式许可证,这使得图书馆效率低下,并且转移了原本可以用于购买传播内容的资金。基于这一研究,《报告》认为,图书馆、读者、作者和出版商的利益同等重要,需要找到一些方法更好地平衡这些利益关系。后续E-Lending项目还会从出版商的角度对电子书借阅进行补充调查和分析,以更详细地了解他们的决策和限制性条件,最终促进以证据为基础的相关法律的制定和实践的开展。
3 《报告》对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启示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电子书市场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发达程度仅次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公共图书馆早在20世纪末就已经开始探索电子书服务了,图书馆电子资源投入增长较快,仅在2015年,全澳公共图书馆的电子资源投入就比过去5年增长了83%[3],几乎所有的澳大利亚公共图书馆都拥有电子书馆藏并提供电子书借阅服务。为推动电子书借阅的发展,澳大利亚图书馆与信息协会(ALIA)组织和参与了多个有关电子书发展的调查,并在其网站上开辟了电子书与电子借阅专栏,用于发布调查结果,组织会议和论坛,收集图书馆、政府、读者的需求,试图推动电子书借阅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的解决,找到能够平衡各方利益的最佳做法,而《报告》就是ALIA参与的相关系列调查之一。经过近20年的发展,澳大利亚公共图书馆的电子书借阅服务模式相对成熟,内容日渐丰富,并制定了完善的电子书借阅政策。从《报告》中可以看到,虽然澳大利亚电子书借阅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依然没有解决(这些问题也是世界各国电子书借阅发展中的“顽疾”),但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态度值得学习。
在我国,近10年来,数字阅读已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的主要阅读方式。《2019年中国数字阅读市场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已达7.4亿人[4]。随着数字阅读的普及,公共图书馆纷纷加大电子书采购力度,普遍开展了电子书借阅服务;相应地,电子书馆配市场也迅速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资源集成商涌入电子书馆配市场,电子书产品和服务也逐渐丰富起来。然而,由于我国电子书市场培育和发展较晚,市場还不成熟,相对于资源集成商而言,图书馆话语权较弱,《报告》中发现的很多类似问题也存在于我国的电子书市场和借阅服务中。例如:各电子书集成商资源重复,各平台互补性不足,虽然图书馆购买多个平台,却依然满足不了读者需求;捆绑销售使图书馆经费捉襟见肘,包库购买的不能单本选择,可以单本选择的又必须打包购买平台;读者荐购模式虽能较好解决读者的部分需求,但是同样存在对于馆藏质量和经费的担忧;图书馆已购电子书的利用统计数据过多地依赖厂商,缺乏自己的统计分析系统,不能全面了解读者的使用情况;版权、权利边界模糊导致各方信任度下降,缺乏有效沟通,最终的结果是图书馆作为终端用户获得的新书更新缓慢等。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导致出版社、集成商抱怨权益得不到保障,图书馆抱怨只能满足读者部分需求,读者抱怨找不到自己想看的书。
4 结语
借鉴澳大利亚图书馆界的做法,只有充分、细致地了解各方需求,加强各方对话,在发展的同时不断寻求解决办法,才能有效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最终达到共赢。而要做到这些,图书馆、图书馆行业协会以及出版社、集成商需要共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图书馆行业协会的协调、组织和指导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Kennedy,J.Giblin,R.,Weatherall,etal.Driven by Demand: Public library perspectives on the elending market[EB/OL].[2020-10-22].http://elendingproject.org/report.pdf.
[2] ELending Project.ABOUT THE PROJECT[EB/OL].[2020- 10-22].http://elending project.org/#about.
[3] 郑琪.澳大利亚公共图书馆电子借阅服务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6(6):104-109.
[4] 路艳.2019年我国数字阅读规模达7.4亿人[EB/OL]. [2020-10-22].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489126.
(编校:周雪芹)
3817501908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