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云
想给自己弄一本危机避险手册或灾难逃生指南之类,因为如果突发意外或事故,紧急处置水平可能不太合格。
学点应急避险常识
我们这一代人,投胎投得不错,年代和区域都可以。加上苏州这个地方风调雨顺,每年就幾场暴雨台风,大多数时候也是喊喊,雷声大雨点小,到了眼门前要么就减弱了,要么转向了。小时候倒是看过暴雨积水淹了巷子弄堂,但毕竟是江南水乡,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水利市政建设上去了,低洼地被垫高,内涝也极其少见。
我们像是温水里煮着的青蛙,在灾害面前没有忧患意识,应急反应能力也弱。事儿要是真来了,第一反应是百度,再不然把急救的事儿交给急救中心,除非亲身经历过,相关知识储备少之又少。
大多数人大概率不会遭遇像荒野求生一样的处境,虽然我们国家地域辽阔,地震、洪灾、干旱、台风、海啸、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但户外旅行保不准会遇上,而且近两年见过太多“活久见”,没什么事情一辈子绝对不会发生。
在城市里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紧急状况会遭遇更多,交通事故、火灾、群体中毒、踩踏、被跟踪、遇到敲诈勒索、游泳溺水、被宠物咬伤等、中暑、被困电梯、鱼刺卡喉、烫伤、冻伤、触电、洗澡晕倒、被食物噎着、动脉出血、过度饮酒、过敏性休克、中风、急性腹痛、恶心呕吐等。意外出现时,需要当机立断采取行动,紧要关头时得有方向,我们要保护的不止个人,还包括身边的家人和朋友。
不安和担忧源于未知
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以来,已经两年有余,虽然大家对疫情可能会发生,届时会出现限制性的生产生活状态已经有所适应。时不时地,疫情也会在周围城市小范围出现。然而当疫情突然就地来袭时,我们还是从心底产生不安。不安源自于对事态发展的未知和不确定性。
袁方(化名)的儿子是密接者,从获知消息开始,夫妻俩就开始写“回忆录”、接受派出所的电话流调。之后儿子整个班级进行核酸检测,进酒店隔离,他跟去酒店陪儿子隔离。
每日每餐他都会发朋友圈,向家人和朋友传达一切安好的信息,也表达着对“自由”的向往。晚上儿子入睡以后,他会写当天的隔离日记。隔离点的日常很快就有了规律,如果出现“异样”,他就会背着儿子,过滤网上讯息,以解答萦绕在心头的疑惑和忧虑。
他们隔离的第三天清晨5点多,他突然接到派出所电话再一次进行轨迹流调。挂完电话后他内心就止不住忐忑,加上群里发送的紧急核酸检测讯息,当日他便不停地用手机刷着新闻。内心很是担忧,在孩子面前他得装得若无其事。
随着儿子最好的朋友被接走单独隔离治疗,担忧登上了顶点。小家伙因为对朋友的忧心,哭着问他:“爸爸,我们能活着回家吗?”不停地聊着自己跟朋友之间的趣事。在儿子睡着后,袁方找朋友吐槽,回忆从前的时光,慢慢平复情绪。
处于事件不同的角度和状况中,人的感触有很大的区别。14天集中隔离期平安度过,袁方说,第一周,儿子同学被确诊那天,他很担心,“可以说是非常非常担心。”从第二周开始,担忧的感觉就消失了,每天看抖音,想象着解除隔离后要做什么,“望梅止渴,日子才会过得快一点。”而事情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绝大多数人的感触并不深。
将不确定性转为可控
在新冠疫情的风险中,我们背靠国家构筑起的安全屏障,苏州本轮疫情迅速被控制住,绝大多数人受到的波及影响极小。但事情的本身,以及疫情出现后的紧急状态,还是给了我们一些有关于日常的思考。
为了减少不确定性,我们把尽可能多的不确定变成确定,或者控制在可控范围内。比如日常应该储备一些应急物资,比如可以购买一些对冲损失的保险,比如做事不要拖拖拉拉。我们无法预料明天会怎样,会不会出现紧急叫停或暂缓的状况,该看的牙医可能两三个月都看不上,该修理的东西可能迟迟无法修上,一直想做的事就此暂且搁置。再比如要踏踏实实工作,坦坦荡荡生活。一旦疫情就地而起,你又不幸有些关联,那么为了公众安全,厘清自己的行踪状况在所难免。
隔离第二天起,袁方儿子学校的老师及时发来了学习计划。他托朋友购买的台灯也借隔离点的工作人员之手,送达他们手中。父子两人每天一起做核酸、上网课,一起运动,写作业。像往常一样,儿子想玩游戏,他自然要以学习为条件,作对等交换。袁方吐槽网课,虽然聊胜于无,但时间短,要说学习效果还得面对面。
有人说,这个世界唯一能够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任何确定性,是人类为适应不确定性而构造出来的,即便这样,所谓的确定性也仍然处在不确定的变化过程之中。经历了此轮疫情,我们对我们生活的城市更有信心了,关键时刻,我们能够信任这座城市本身具有的力量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