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玲
摘要:民办高职院校科研工作主要是以加强高校自身内涵建设、提升办学实力和发展区域经济为目的。对科研认知不清、管理不到位、资源限制等原因,造成民办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发展滞后。本文从科研认知、科研管理、科研经费、科研团队等方面阐述了民办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 科研工作 建议
在提升民办高职院校办学品质的过程中,开展科研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深入持续地开展科研工作是实现院校持续长久发展的不竭动力。而目前对科研认知不清、管理不到位、资源限制等原因,造成民办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发展滞后。提高科研工作水平,促进学院及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内涵建设,是目前民办高职院校一项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
一、民办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现状
以《中国高教研究》为例,数据统计:“全国1468所高职高专2020年有47所发表论文,其中有2所民办高职院校发表论文,占同类院校0.14%;发表论文总数57篇,其中有2篇论文为民办高职院校发表,占高等学校论文总数的0.1%。”這些数据表明民办高职院校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的参与度极低,与其在全国高职高专中29.88%的占比极不相符。以管窥豹,从相关数据以及区域性调查分析结果来看,民办高职院校在科研成果数量上确实占比较低。
民办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水平差异明显,这些差异的产生与学院的重视程度、管理机制、团队建设、经费保障措施等方面联系密切。少部分民办高职院校把科研工作作为自身内涵建设的一部分,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并能有效应用于本校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相比之下,大部分民办高职院校对于科研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科研成果稀缺。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科研工作发展受限
从外部环境看,国务院对加强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等方面愈加重视,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关于抓好赋予科研管理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赋予了科研管理更大的自主权,而由于民办高职院校自身科研实力的限制,这些政策的惠及面极窄,也就是说,国家级政策对民办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的扶持力度较低。
从学校内部看,民办高职院校属于自筹式经费办学,办学经费来源单一,筹资能力有限,这样就容易造成不少民办高职院校投资创办者对招生数量的关注远远超过科研工作。他们对提升办学层次和扩大知名度的需求还停留在表面层次,没有清晰地认识到科研对加强学院内涵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这种办学指导思想上的错位,造成了一些民办高职院校把重心放在教学上,强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而轻视科研工作。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院的科研氛围,致使科研工作的推进非常缓慢。
(二)科研管理机制不健全
1.相关科研管理机构组织不健全
民办高职院校已普遍成立了科研管理机构,但机构组织仍处于不健全的状态。大部分院校专职科研管理人员很少,多数是兼职人员,职责混杂;甚至有的院校科研机构有名无实,每年只做些教职工论文发表数量的统计工作,无法对本校科研工作的开展起引导作用。
2.科研合作机制不健全
民办高职院校基本都是关起门来搞科研,缺乏与其他单位、平台与资源的沟通与整合,尤其是区域性校企合作,无法做到产、学、研深度融合,将科研成果实际转换。从笔者所在学院2020年科研立项来看,科研课题大多围绕教学与教法等内容,少有涉及社会、企业等实用技术项目;从研究项目的层次来看,基本都是校级课题,省级课题凤毛麟角,国家级项目更是让本校教师望尘莫及。这从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民办高职院校在科研过程中并没有完成资源的优化与整合,而这种整合需要完善的科研管理机构去协调、配置和引导,单方面的力量很难承担有价值的科研项目。
3.科研激励机制不健全
大多数民办高职院校对教师只有工作量的要求,没有或少有把科研工作量纳入考核范畴,缺乏鼓励及奖励的政策,很难调动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比如论文发表、课题建设等科研项目,学院能给予的科研经费或者相关奖励微乎其微,甚至连论文发表的版面费用都不足以覆盖。
4.考核机制不健全
民办高职院校对科研成果的考核普遍过于关注数量,对科研过程、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应用效率等实质性考核重视程度不够。这种考核体系,让民办高职院校在近年的科研成果数量上有了一定的突破,但多数科研成果只停留在表面,高质量、高层次的科研成果屈指可数,不能发挥出科研应有的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作用。
(三)科研经费得不到保障
民办高职院校经费大多来源于学生的学费,经费额度有限,在各类投入方面不得不考虑收益,所以在科研经费投入上相比于公办院校有先天不足,甚至连省级立项课题直拨经费发放都不及时,教师有苦难言,自掏腰包做科研。这些因素不但打击了教师开展科研的热情,也让很多科研项目中途夭折,或者质量下降,潦草结束。
(四)缺乏稳定的科研团队
1.人员组成结构不合理
民办高职院校在组建科研团队方面,大多以教研室为基础,无法形成跨学科、跨专业、跨区域的科研团队。还有一些团队随意组合,如通过“夫妻配”“搭便车”“拼盘组合”等方式随意组成课题组,并非真正为了一个科研目标而组建相对稳定的科研团队。这种年龄、学历、职称、研究经验、知识和能力等极不相称的科研团队,严重影响了科研成果的质量。
2.人员自身科研能力不足和思想重视度不高
民办高职院校对于高素质、高质量的技术型人才引进力度不够,造成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不利于科研工作的开展。年轻教师或者文科教师参加科研培训的机会非常少,缺乏相关经验,无从提升相关科研能力。部分教师虽有较强的科研欲望、丰富的教学经验、一定的生产实践能力,但是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处理业务性工作和教学工作,甚至还要参与招生,留给科研工作的时间所剩无几。加之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的工资水平与教学、招生成绩挂钩,科研成果不在主要考核范围,出于经济利益考虑,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或者招生工作中,从而逐步失去科研工作的热情,形成一种敷衍了事的科研态度。还有部分教师把申请科研课题和发表论文看作是评定职称或晋升的手段,这种功利性意识导致其不潜心科研,很难有突破性和标志性成果。
3.缺乏科研学术带头人
民办高职院校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是少之又少,且由于科研经费紧张等原因,难以留住高水平的科研学术带头人;或是受大环境市场化的影响,教师频繁跳槽,无法稳定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教授往往是从公办学校退休返聘而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难以成为学术带头人,或是仅仅在科研项目上挂名,没有实际作为。这严重阻碍了民办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有效展开。
二、推进民办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建议
(一)完善扶持政策,加强科研指导
民办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推进,需要依托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关注与支持。上海从2005年起设立了“民办高校教学高地建设专项基金”,扶持民办高校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此,笔者呼吁当地政府等科研相关部门:首先,完善针对民办高职院校科研发展的相关政策,并在立项和评审等方面给予适当的倾斜,使民办高职院校突破资源的制约。其次,指导民办高职院校结合自己的特点,培养科研带头人,组建科研团队,走独立特色的科研道路。最后,争取设立科研专项基金,鼓励民办高职院校参与,增强民办高职院校科研活力。
(二)把握科研方向,明确科研目标
民办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自己的办学特色和资源优势,结合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从区域特色、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开展有实际效用、便于转化、具备经济价值的科研工作,使其能够真正服务于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更能反哺于学院科研,实现民办高职院校科研可持续发展。
(三)完善科研管理机构,加强科研管理制度建设
民办高职院校应加快完善科研管理机构的脚步,配备足量、专业的管理人员,对学校科研工作进行引导和计划。同时,制定并完善关于科研课题申报、经费划拨、管理等相关制度,使科研管理工作制度更加规范和清晰。
(四)筹集资金推动科研,进行产学研深度融合
科研工作离不开经费的支撑和支持,学校应积极开拓渠道,用更灵活的办法筹集资金,加大科研经费投入与管理力度,有的放矢,科学配置,保障科研经费提供给有质量的科研项目。一方面,民办高职院校应争取设立独立的科研专项资金,从学校预算中单独提取一定比例的科研资金,专款专用,保障科研经费的落实。另一方面,根据《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中“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优化专业结构设置,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的要求,民办高职院校要依托学校的资源优势,通过校政、校企、校校等合作途径,充分整合多方资源,积极开展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科研项目,不断加强产学研的緊密结合,达到共赢。
(五)完善科研考核机制,激发教师科研积极性
一方面,民办高职院校应把科研学术成果与教师的年终评奖评优挂钩,从科研成果的量和质两个方面建立考核机制,实行绩效考核,进行下一年度的定级定薪。另一方面,应采取激励鼓励的政策,根据教师每学年论文发表的篇数、期刊的层次、课题项目的级别等制订不同的奖励方案,以提升教师科研的积极性。
(六)完善师资学术队伍建设,加强科研人才的培养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能力影响学校的整体科研发展水平,因此必须采取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学校要引进一批科研经验丰富、具有学术远见、能把握学科发展方向、学术造诣高的人才作为学校的学术学科带头人,引导学校的科研工作。其次,对理论知识扎实、技术能力过硬、科研能力较强、发展潜力大的教师加大培养力度,给予关注与支持,鼓励其建立自己的团队,深化科研团队管理,尽快成为学术带头人。
三、结语
竞争和挑战都是发展的契机,科研管理工作的科学发展是民办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无法避开的课题。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民办高职院校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扩大社会知名度,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在激烈的竞争中蓬勃发展,全面推进科研工作是必经之路,也是有效途径。但由于科研资金缺乏、科研机制不健全等诸多原因,民办高职院校提升科研能力、实现内涵式发展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王小梅,周详.2020年全国高校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21(4).
[2]汤冬冬,徐兴林,王红霞.新时代民办高校科研能力提升探析[J].教育与职业.2021(8):91-96.
[3]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抓好赋予科研管理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7062/201904/t20190417_378380.html.
[4]沈坤.民办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建设研究[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4.
[5]邵传芳.民办高校的科研发展与政府扶持[J].教育发展研究,2007(10):80-83.
责任编辑:丁 蔚
383350190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