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性比较分析法在创业研究中的运用与展望

2022-03-19 06:29龙丹宋瑞麒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定性分析法创业者

龙丹,宋瑞麒

定性比较分析法在创业研究中的运用与展望

龙丹,宋瑞麒

(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安徽合肥,230009)

定性比较分析法以组态视角进行案例分析,可以得到产生特定现象的条件组合,日益受到各个研究领域学者的关注。文章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的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法研究创业的文献,从文献发表情况、研究主题等方面对于定性比较分析法在创业研究领域的运用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探讨了当前定性比较分析法在创业研究中的不足,指出了定性比较分析法在创业研究中进一步优化应用的方向。

创业研究;定性比较分析法;文献综述

一、引言

社会现象发生的原因多是相互依赖且非独立的,体现了多个并发条件的复杂集合与最终导致的现象间的关系[1]。解释社会现象发生的原因需要以整体的、组态的视角进行分析[2]。传统的单一变量案例分析法无法研究某个社会现象发生的多项并发条件,而基于线性关系的定量分析法也难以解释复杂多样的前因条件如何相互影响以及最终导致的特定社会现象。基于此,查尔斯·拉金(Charles C. Ragin)于1987年出版专著《比较方法——超越定性和定量策略》,提出了“定性比较分析法”(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QCA)。

定性比较分析法是一种基于案例导向,适用于中小样本案例导向的研究方法,它以集合理论和布尔运算理论为基本原理,发掘中小样本案例中所展现的普遍特征,探究导致某一现象发生的前因条件,以及前因条件之间的作用机制,以数量有限的案例归纳出影响结果的前因条件组合[3−4]。定性比较分析法为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种与定量分析方法不同、更适用更有效的研究方法。首先,从因果关系的角度来看,传统定量研究假定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是线性的,通过回归分析验证自变量与因变量在大样本统计上是否存在显著相关性。而定性比较分析法基于集合论原理,假设某个现象的因果关系是非线性的,某一现象的产生由多个前因条件相互作用共同造成,因而克服了传统定量分析方法只能分析单一因素与结果线性关系的缺点,更加适用于分析社会科学领域的问题。其次,从样本数量的角度来看,在中小规模样本的分析中,由于样本量的限制以及多种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定量分析方法难以提供有效的分析结论。而定性比较分析法采用多项个案研究,系统地比较中小样本案例中的研究数据[5],避免了单一分析的局限性,并使研究者在得到导致研究现象发生的组合原因条件后,可基于布尔代数理论,通过反事实分析(采取假设“如果……将会……”的论证形式,假定某个没有发生的因素发生了或者某个发生过的事情没有发生,推断其对结果的影响),进一步降低所得结果的复杂程度,最终得到造成特定结果的最简约的条件组合。最后,从研究结果的角

度来看,定性比较分析法的研究结果具有非对称性。具体而言,定性比较分析法可以通过分析单一前因条件对结果的作用程度,得到导致某个结果的充分非必要条件和必要非充分条件[6]。因此,与传统定量分析方法相比,定性比较分析法更加适用于社会科学领域的现象研究。

2007年,Fiss指出,定性比较分析法适用于要素互动的组态研究,可以探究条件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共同导致最终结果的出现,因此非常适用于管理学领域内的构型研究[7]。而后Ragin对定性比较分析法的具体应用流程进一步完善,促使定性比较分析法在管理学领域上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8−9]。国内关于定性比较分析法的研究起步较晚。国内最早由学者夏鑫于2014年从基本特征和研究逻辑等层面对定性比较分析法进行了系统介绍[10];而后多位学者对定性比较分析法在管理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例如张明[11]、张驰[12]、杜运周[13−14]相继阐释了定性比较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主要优势,梳理了国内外管理学领域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法的相关文献,有效地推动了定性比较分析法在国内管理学研究中的运用。

创业管理作为管理学的新兴领域,定性比较分析法在创业研究领域的应用也处于待发展阶段。Aldrich[15]的组织演化理论提出,企业与环境的匹配决定了结果,在激烈的竞争面前,创业者或企业需要选择新的战略、资源和能力,并从中选择行之有效的要素结构,定性比较分析法因其独特的研究逻辑适用于创业领域的研究。目前,学术界研究创业领域的问题主要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探求前因条件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16]。但由于定量研究孤立地从某个或几个因素分析,常常得出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的研究结论。近年来开始有学者探索以新的研究方法来解释复杂的创业现象,定性比较分析法因其融合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二者的优势[17],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

对定性比较分析法应用于创业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有助于回顾与分析相关研究成果,为国内创业研究领域的学者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进一步深化该研究领域。基于此,本文系统梳理了创业研究领域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法的国内外文献,从文献发表情况、研究主题等方面对定性比较分析法在创业研究领域的应用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探讨定性比较分析法在创业研究领域中的不足与未来的方向。

二、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法的创业研究文献及期刊分布

(一) 文献选择

本文检索了从1987—2021年6月创业研究领域发表的采用了定性比较分析法的文献,对文献数量、发表年份、期刊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梳理了相关研究主题。本文的文献搜索与梳理以文献数据库为基础,国外文献选取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EBSCO数据库,以“QCA OR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和“Entrepreneur OR Entrepreneurship OR Entrepreneurial OR Business owner OR New Venture”作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国内文献选取中国知网数据库,以“QCA+创业”“定性比较分析+创业”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并对所得文献的引用部分进行文献追溯,对于同时被多个数据库收集的重复文献仅保留一篇,总计检索到国内文献54篇、国外文献354篇。然后阅读这些文献的摘要与全文,剔除与定性比较分析法或者创业研究无关的文献,并排除了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的分析类文献,最终得到199篇文献,其中外文文献148篇,中文文献51篇。

(二) 文献数量分析

在创业研究领域中,定性比较分析法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文献检索结果显示,2013年以前创业研究中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法的文献数量为0,2013年到2021年文献发表数量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2013年以前,定性比较分析法主要应用于政治学和历史学等学科,并未涉及创业研究领域。从2013年到2017年,与定性比较分析法相关的发文量较少,仅发表了22篇,占比仅为全部文献的7.43%,此时定性比较分析法在创业研究中的应用正处于摸索阶段。从2018年开始,在创业研究领域内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法的文献数量开始大幅增长,主要原因正如Misangyi等[18]发表在上的“Embracing Causal Complexity”一文所指出的,定性比较分析法采用基于连接、相等、因果不对称原则的归纳研究方法,可以分析所有前因条件相互依存的可能性,并探究产生结果的条件组合,非常适合研究因果关系复杂的企业现象。2020年创业研究中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法的文献数量最高,2021年目前检索为41篇,论文检索的日期为2021年6月28日,仅六个月发表的论文数量已经与2018年整年发表的论文数量相差无几,说明定性比较分析法已逐渐被创业研究领域的学者熟悉并运用。

图1 2013—2021年创业研究中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法的文献数量变化趋势

(三) 期刊分布情况

为了全面分析国内外创业研究中定性比较分析法的应用现状,本文对国内外管理学领域和创业学领域的权威期刊发表的研究创业问题且采用了定性比较分析法的文献进行了统计。本文纳入的权威期刊包括:①UTD-24、FT-50所列的最具影响力的8种创业领域期刊:、、、、、、、。②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认定的30种管理学领域的重要期刊。从这些期刊中最终筛选出72篇文献,其中国际期刊55篇,国内期刊17篇。发表的文献情况如图2所示,从中可以看出,发表在权威期刊上的文献数量基本呈上升趋势,说明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法研究创业活动的文献越来越受到权威刊物的重视。

目前定性比较分析法在创业研究中的应用主要受到国外创业领域专业刊物的关注,发表文献最多的权威期刊是创业领域的刊物(35篇),占全部文献的17.3%。同时,发表在UTD-24所列期刊上的文献数量为0,发表在FT-50所列期刊上的外文文献共计5篇,占全部文献的2.6%,发表在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认定的A类期刊的中文文献有10篇,B类期刊7篇,共计17篇,占全部文献的8.4%。

图2 2015—2021年国内外权威期刊创业研究中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法的文献数量变化趋势

三、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法的创业研究主题

(一) 主题数量

本文首先对检索到的符合标准的199篇中英文文献制定了编码原则[19]。由于定性比较分析法研究的是多种前因条件的组合对于结果的影响,一篇文献可能存在着多个研究主题,因此,本文对于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法的创业研究文献的主题编码进一步细分。在文献编码的过程中,对每篇文献的条件变量与结果变量进行编码,并将与主题相关的几个关键词作为初级编码,然后对每个初级编码进行归类,得到聚焦编码,并将文献的聚焦编码对应的主题进行归纳[20]。为分析当前创业研究领域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法的关注焦点,本文借鉴权威学者周冬梅[21]、蔡莉等[22]对于创业领域主题的分类,并综合所选文献的具体编码,划分了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两个层次,并将结果变量编码进一步划分为个体层面、企业层面和社会层面三个层面。其中,前因变量包含创业机会、创业资源与能力、创业网络、创业战略、创业认知、创业情境、个体或团队特征、企业特征、创业决策、创业知识等10个研究主题,结果变量包含个人结果、个体或团队特征、创业机会、个人决策、创业认知、企业结果、创业网络、创业战略、企业决策和社会结果等10个文献研究主题。编码提炼过程见表1。

如表1所示,在前因变量主题编码中占比最高的有4个主题,从高到低分别是创业情境、个体或团队特征、企业特征和创业资源与能力,占比分别为23.24%、17.3%、13.24%、12.7%,四类研究主题占全部研究主题的66.49%。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在于:一是在创业研究领域中,学者们普遍认为创业研究不能脱离研究现象所处的情境,研究对象的自身属性和其所处的情境通常会对研究对象的行为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不论是创业者个体层面、初创企业层面,还是社会层面的创业活动,都会受到创业情境的影响。因此大多数学者在利用定性比较分析法进行研究时会首先考虑创业活动所处的情境与创业者的个人特征或创业团队特征的影响,将其视为影响结果的基本前因条件,然后以此为基础延伸至其他的条件,找出最终导致现象结果的条件组合。二是这四个主题所涉及的创业活动要素更容易被研究者观测,因此便于进行相关数据收集。

表1 创业研究主题的编码提炼过程

从结果变量来看,目前创业领域内的学者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法对企业层面现象的研究最多,其占比为全部文献的53.27%。由此可见,在使用定性比较分析法对创业领域的研究中,对于企业如何提高绩效和企业如何选择战略等企业层面的研究更受学者青睐。对三个不同层面的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在个体层面研究中,定性比较分析法主要用于研究创业者创业意图的成因,占比为全部文献的16.08%;其次是对影响创业者创业成功的条件组合进行研究,占比为4.02%。在企业层面研究中,定性比较分析法主要用于探究影响初创企业发展的条件组合,占比为31.66%;其次是对初创企业资源获取的研究文献,占比为9.05%。在社会层面研究中,目前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在于探究提高创业活跃程度的并发条件,占全部文献的16.08%;其次是对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占比为5.94%。

(二) 主题内容

定性比较分析法以案例为导向,旨在从相关案例中探究能合理解释特定结果的条件组合机制。因此,本文以研究对象为导向,将定性比较分析法在创业研究中的主题内容分为个体层面研究、企业层面研究和社会层面研究三个方面,并对其进行分析。

1. 个体层面的创业研究

个体层面的创业研究指的是以创业者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创业者的创业意愿、创业者特征及创业结果的影响因素。Kraus等[23]指出定性比较分析法非常适用于分析创业者个人因素对创业结果的影响。现有文献中,在个体层面的创业研究中,定性比较分析法主要运用于分析个人因素对创业结果的影响,具体包括创业意愿和个体特征对创业结果的影响。

创业意愿是指个体成为创业者并进行创业活动的打算,是创业者进行创业活动的重要基础。传统研究方法受限于研究逻辑,不能很好地研究多种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机制,以及并发条件对于创业意愿的影响,定性比较分析法可以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例如Sahin等[24]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法分析了创业者的个人特征与创业认知对于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五种不同的创业者性格可以分别与不同程度的自我效能感相匹配进而产生强烈的创业意愿。Velilla[25]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法,研究了不同经济与社会情境下促使老年劳动者选择创业的多种条件组合。同时,对女性创业活动的研究也逐渐受到学术界重视,例如有学者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法研究了性别和制度环境对于创业意愿的影响机制,得到了可以促使女性创业者产生强烈创业意愿的两种条件组合:一种是积极的创业态度和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另一种是良好的环境和社会规范以及较高水平的自我效能感[26]。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的文献中有两篇文献利用定性比较分析法探究了创业者在创业失败后仍选择继续创业的条件组合。研究指出,创业者在创业失败后,将个人的失败归因于可控的内因、不稳定的外因或不可控的外因时,有助于创业者的失败修复进而重启创业[27−28],该研究对创业失败者从失败中重拾信心选择继续创业具有积极意义。

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法研究个体创业结果主要集中于探究创业成功的条件组合,而个人特征和情境因素在探究创业成功的条件组合时更多地被研究者考虑。例如Hatak等[29]研究了个人特征、创业意愿和创业行为对于个体创业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患有注意力缺陷和多动症的创业者在拥有强烈的创业激情时可以创造出更高的创业绩效,从而提高创业成功的可能性。需要指出的是,在个体层面对创业结果的研究中,对于创业成功或失败的判定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不同文献中对于创业成功的认定具有强烈的主观意识,因此难以在同一标准上对创业成功的条件组合进行对比研究。

2. 企业层面的创业研究

创业研究中的企业层面现象同时受到企业外部因素、企业内部因素和创业者因素三方面的影响,影响因素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传统研究方法仅能研究单个影响因素对结果的作用机制,因此定性比较分析法更适用于背景复杂的企业层面现象的创业研究。企业层面现象一直都是创业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也是当前定性比较分析法在创业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主题。目前定性比较分析法在企业层面的研究聚焦于企业结果、创业战略的主题。

企业结果的研究重点包括关注企业发展和资源获取的情况,在具体研究主题中,企业绩效是目前所有文献中占比最大的研究主题,企业内外部条件都会对企业运行的绩效产生巨大影响。例如McKenny等[30]通过定性比较分析法研究创业导向维度对于初创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稳定程度不一样的行业中,提高企业绩效应该强调不一样的创业导向维度。个体层面的影响因素同样也会对企业层面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例如Zhu等[31]用定性比较分析法研究了创业者特征的不同组合对新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并得出了创新、风险承担、成就需求、教育程度、主动性和工作投入几大要素作为前因条件的结论,以及通过不同组合提高初创企业绩效的7种配置。

当前文献中,对初创企业资源获取的研究集中于初创企业被投资的情况,如何更好地获得融资是目前学术界关注的重点。例如Edelman等[32]利用定性比较分析法研究了初创企业如何可信地传达其潜在优势并获得天使投资这一问题,研究得出了有效传达信息、提升融资可得性的三种条件组合。创业者的个人特征也是融资可得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Huang等[33]发现在不确定性程度不同的环境下,创业者的创业相关经验和项目可靠度需要通过不同组合才能使创业项目众筹成功。

创业战略的研究主要涉及两个内容:一是将创业思维运用到企业战略制定过程中,创业导向(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EO)就是其具体体现。创业导向是描述企业选择战略应对环境变化的一种创业思维。在创业导向的研究中,可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法验证Covin[34]提出的创业导向维度理论。例如Hernandez等[35]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法通过大量案例分析研究证实了创新性、风险承担性与主动性三个维度作为创业导向衡量标准的信效度,并指出创新性是创业导向的充要条件。

二是企业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的变化制定出适合企业的战略,创新战略和国际化战略是定性比较分析法在创业战略研究中最主要的研究内容。例如Su等[36]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法研究了创业导向和创业情境的不同配置对创新战略的影响,指出企业选择创新商业模式取决于创业导向和创业情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并提出了五种促使企业实施商业模式创新战略的条件组合。Ciravegna等[37]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法分析了市场环境、企业家精神和态度对初创企业选择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影响,并揭示了3种促使企业选择国际化战略的前因条件组合。

3. 社会层面的创业研究

社会层面的创业研究主要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法分析社会创业活跃程度和创业生态系统对创业的影响。

创业活跃程度是衡量一定区域内创业率或社会人群创业倾向的重要指标。对于如何提高创业活动程度,已有学者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法得到了多种条件组合,例如Lv[38]通过定性比较分析法发现社会问责权力、政治稳定、监管质量和法治程度四个情境维度同时处于高水平条件是提高创业活跃程度的一条有效路径。程建青等[39]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法研究发现,以高创业意愿和高创业机会识别作为必要条件,优越的管制制度与规范制度、认知制度都可有效提高创业活跃度。

创业生态系统(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是一个能够促进创业主体获取创业资源、提供完善的创业配套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的系统[40],对创业活动有着较强的促进与支持作用,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March等[41]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法探索了对硅谷的移民企业家最有价值的情境因素,揭示了高水平创业生态系统的必要条件:具备快速构建投资者、企业和利益相关者三方创业网络的能力。黄钟仪等[42]指出网络中心性和关系强度是影响众创空间高绩效的核心条件。

四、定性比较分析法在创业研究中的应用述评

定性比较分析法为创业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为解释创业现象提供了新的角度。近年来,定性比较分析法因其研究创业活动的独特性以及适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相关文献的数量逐年上升,受权威期刊的重视程度也逐年增强。

进一步分析当前创业领域中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法的研究主题情况可知,一方面,从结果变量的角度来看,定性比较分析法较多地应用于研究企业层面的创业现象,主要探究“提高初创企业绩效的条件组合”以及“影响初创企业资源获取的条件组合”,其次是研究“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如何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创业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等问题;个体层面结果上的研究主要围绕“多种前因条件对创业者创业意图的影响机制”以及“何种条件组合能促使创业成功”;在社会结果层面上,现有研究主要探究“影响社会创业活跃程度的条件组合”和“使创业生态系统创造高绩效的条件组合”。这些研究问题的结论能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印证,得到更精确的条件组合结果,推动了创业研究的发展。另一方面,从条件变量角度来看,在设定条件变量时,创业情境、个体特征以及企业特征是条件变量中占比最多的几个主题,这说明较多学者倾向于将创业情境纳入考虑,其次会关注创业行为主体的差异性,如创业者个人特征、创业团队的特征、初创企业的组织类型以及企业特质等创业主体的独特属性。创业研究不能脱离研究对象所处的情境和研究对象的自身属性,创业情境和创业行为主体的属性都会对创业行为的结果产生影响,在今后研究创业领域问题时,创业情境和创业主体属性对结果的影响应该被充分考虑。

五、未来研究与展望

定性比较分析法已在创业研究的多个领域取得了初步成果,但在诸多方面仍存在局限。据此,本文分析了定性比较分析法在现有创业研究中的不足,并提出未来展望。

首先,在所有研究主题中,对创业机会、认知和决策三个主题的研究,不论作为结果变量还是作为条件变量,目前研究都相对较少,受重视程度不够。这三者聚焦于研究创业者个人行为逻辑的起点,影响着创业者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具体发挥,进一步影响着创业的结果,在创业研究中是不可忽视的因素。现有研究受限于研究方法,在忽视这三个重要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并不能很好地解释某些创业现象的形成机制。例如学者Bird[43]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就无法解释资源和特征相似的创业者采取相似行为却收获不同绩效这一现象。利用定性比较分析法这种新的分析方法,立足于创业情境,将个体层面的创业认知、机会开发和决策过程纳入前因条件范畴,结合创业者特征或资源等其他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就有助于解释该创业现象,完善现有创业理论。

其次,目前定性比较分析法通常用于研究创业活动的正面现象,集中在研究创业成功、企业绩效增长、社会创业活跃指数提升等正面结果,而忽略了对造成创业失败、企业破产、创业生态系统效率低下等负面现象的研究。Seny等[44]对2005—2015年定性比较分析法在管理学领域中应用的论文进行了梳理,发现已有研究聚焦于企业成功的前因变量构型研究,而忽略了企业失败的研究。本文检索到的199篇文献里,仅有2篇是研究创业活动的负面结果。Huarng[45]探究了创业者个人特征与创业失败之间的多重关系构形模型。张宝建等[46]研究了人才供给、金融支持和科技转化3个维度的因素缺失与创业孵化失败之间的多重并发因果关系。基于定性比较分析法的非对称性特征,从导致创业活动的正面现象的前因条件组合并不能推导出造成创业活动负面现象的条件组合,忽略创业活动中的负面现象及失败结果,不能准确地揭示创业现象的全貌。未来研究应注重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法研究创业活动的负面现象,探究成功与失败、消极与积极两种结果的条件组合,有助于完善研究结论,促进整个创业研究的发展。

最后,需要在定性比较分析法中纳入条件组合的时序性分析。定性比较分析法作为案例导向的研究方法,仅考虑条件变量的存在与否和程度强弱对结果造成的影响,并不考虑条件变量所代表的事件在具体案例中发生的先后顺序是否会对结果产生影响。然而对于创业研究甚至整个社会科学领域,事件的发生顺序对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很多情况下甚至是核心因素,因此应在定性比较分析法中纳入条件的时序性分析。现有的将时间顺序纳入前置条件的定性比较分析法主要有时序定性比较分析(temporal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TQCA)和多时段定性比较分析。其中,TQCA假设条件在案例中发生的不同顺序会造成结果的不同,探究时序性对于结果的影响,但案例中各条件的时间变化难以长时间跟踪,因此难以解释条件的时序性对结果的影响机制;多时段定性比较分析通过研究在不同时间段条件变量的不同表现形式,最终确定各条件变量的时间变化对于结果的影响。未来研究可以将时序性纳入定性比较分析法在创业研究中的应用,探究影响创业活动的前因条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对于结果的影响,更好地利用定性比较分析法深化创业研究。

[1] REY-MARTÍ A, TURPORCAR A, MAS-TUR A. Linking female entrepreneurs’ motivation to business survival[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5(4): 810−814.

[2] RAGINC C. Fuzzy-set social science[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0.

[3] MAS-TUR A, PINAZO P, TUR-PORCAR A M, et al. What to a void to succeed as an entrepreneur[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5(11): 2279−2284.

[4] FISS P C, MARX A, CAMBRÉ B. Configurational theory and methods in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Introduction[M]. Bingley: 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Limited, 2013.

[5] GRECKHAMER T, MISANGYI V F, FISSP C. The two QCAs: From a small-N to a large-N set the oretic approach[M]. Bingley: 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Limited. 2013.

[6] FISS P C. Building better causal theories: A fuzzy set approach to typologies in organization research[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11(2): 393−420.

[7] FISS P C. A set-theoretic approach to organizational configuration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7(4): 1180−1198.

[8] RAGIN C C. Redesigning social inquiry: Fuzzy sets and beyond[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8.

[9] RAGIN C C. The comparative method: Moving beyond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trategies[M].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4.

[10] 夏鑫, 何建民, 刘嘉毅. 定性比较分析的研究逻辑——兼论其对经济管理学研究的启示[J]. 财经研究, 2014(10): 97−107.

[11] 张明, 杜运周. 组织与管理研究中QCA方法的应用: 定位、策略和方向[J]. 管理学报, 2019(9): 1312−1323.

[12] 张驰, 郑晓杰, 王凤彬. 定性比较分析法在管理学构型研究中的应用: 述评与展望[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7(4): 68−83.

[13] 杜运周, 贾良定. 组态视角与定性比较分析(QCA): 管理学研究的一条新道路[J]. 管理世界, 2017(6): 155−167.

[14] 杜运周, 李佳馨, 刘秋辰, 等. 复杂动态视角下的组态理论与QCA方法: 研究进展与未来方向[J]. 管理世界, 2021(3): 180−197, 12−13.

[15] ALDRICH H E, YANG T. How do entrepreneurs know what to do? Learning and organizing in new ventures[J].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2014(1): 59−82.

[16] SUDDABY R, BRUTON G D, SI S X. Entrepreneurship through a qualitative lens: Insights on the construction and/or discovery of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y[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15(1): 1−10.

[17] SCHNEIDER C Q, WAGEMANN C. Set-theoretic method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A guide to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2.

[18] MISANGYI V F, GRECKHAMER T, FURNARI S, et al. Embracing causal complexity: The emergence of a neo- configurational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7(1): 255−282.

[19] JONES M V, COVIELLO N, YEEKWAN T.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1989—2009): A domain ontology and thematic analysis[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11(6): 632−659.

[20] 蔡莉, 单标安, 朱秀梅, 等. 创业研究回顾与资源视角下的研究框架构建——基于扎根思想的编码与提炼[J]. 管理世界, 2011(12): 160−169.

[21] 周冬梅, 陈雪琳, 杨俊, 等. 创业研究回顾与展望[J]. 管理世界, 2020(1): 206−225, 243.

[22] 蔡莉, 于海晶, 杨亚倩, 等. 创业理论回顾与展望[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9(12): 94−111.

[23] KRAUS S, RIBEIRO-SORIANO D, SCHUSSLER M. Fuzzy-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fsQCA) in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research: The rise of a method[J].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and Management Journal, 2018(1): 15−33.

[24] SAHIN F, KARADAG H, TUNCER B.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entrepreneurial self-efficacy and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A configurational approach[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 & Research, 2019(6): 1188−1211.

[25] VELILLA J, MOLINA J A, ORTEGA R. Why older workers become entrepreneurs? International evidence using fuzzy set methods[J]. Journal of the Economics of Ageing, 2018(12): 88−95.

[26] DI PAOLA N. Pathways to academic entrepreneurship: The determinants of female scholars’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J].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21(46): 1417−1441.

[27] 陈睿君, 谢雅萍, 黄丽清. 失败归因如何影响创业失败修复[J]. 科学学研究, 2021(1): 103−110.

[28] 黎常. 失败归因对创业者再创业行为选择的影响研究[J]. 科研管理, 2019(8): 145−155.

[29] HATAK I, CHANG M L, HARMS R, et al. ADHD symptoms, entrepreneurial passion, and entrepreneurial performance[J].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021(4): 1693−1713.

[30] MCKENNY A F, SHORT J C, KETCHEN D J, et al. Strategic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Configurations, performance, and the effects of industry and time[J]. 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 2018(4): 504−521.

[31] ZHU F W, SUN S G, SUN M X. Influence of entrepreneurs’ personality and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on new venture performance: A fuzzy-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J].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2020(12): 1−13.

[32] EDELMAN L F, MANOLOVA T S, BRUSH C G, et al. Signal configurations: Exploring set-theoretic relationships in angel investing[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21(2): 1060−1086.

[33] HUANG S, PICKERNELL D, BATTISTI M, et al. Signalling entrepreneurs’ credibility and project quality for crowdfunding success: Cases from the Kickstarter and Indiegogo environments[J].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021(3): 1−21.

[34] COVIN J G, SLEVIN D P.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small firms in hostile and benign environment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89(1): 75−87.

[35] HERNANDEZ-PERLINES F, CISNEROS M A I, RIBEIRO-SORIANO D, et al. Innovativeness as a determinant of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Analysis of the hotel sector[J]. Econ Res-Ekon Istraz, 2020(1): 2305−2321.

[36] SU J Q, ZHANG S, MA H H.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and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A configurational approach[J]. Innovation- Organization & Management, 2020(4): 399−421.

[37] CIRAVEGNA L, KUIVALAINEN O, KUNDU S K, et al. The antecedents of early internationalization: A configurational perspective[J].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2018(6): 1200−1212.

[38] LV Z K, RODRIGUEZ-GARCIA M, SENDRA-GARCIA J. Does institutional quality affect the level of entrepreneurial success differently across the entrepreneurship distribution? [J]. Review of Managerial Science, 2021(4): 937−955.

[39] 程建青, 罗瑾琏, 杜运周, 等. 制度环境与心理认知何时激活创业?——一个基于QCA方法的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9(2): 114−131.

[40] AUDRETSCH D B, BELITSKI M. 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s in cities: Establishing the framework conditions[J]. 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17(5): 1030−1051.

[41] MARCH-CHORDA I, ADAME-SANCHEZ C, YAGUE- PERALES R M. Key locational factors for immigrant entrepreneurs in top 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s[J].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and Management Journal, 2021(3): 1049−1066.

[42] 黄钟仪, 赵骅, 许亚楠. 众创空间创新产出影响因素的协同作用研究——基于31个省市众创空间数据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J]. 科研管理, 2020(5): 21−31.

[43] BIRD B, SCHJOEDT L, BAUM J R. Editor’s Introduction. Entrepreneurs’ behavior: Elucidation and measurement[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12(5): 889−913.

[44] SENYKAN A K, ADEGBITE E, EL OMARI S, et al. On the use of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in management[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6(4): 1458−1463.

[45] HUARNG K H, YU T H K. Complexity theory of entrepreneur characteristics[J].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and Management Journal, 2021(3): 1037−1048.

[46] 张宝建, 段思垚, 贾梦宇,等. 中国创业孵化失败的构型分析——基于fsQCA的实证检验[J]. 中国科技论坛, 2020(2): 62−71.

Application and expectation of QCA method in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LONG Dan, SONG Ruiqi

(School of Management,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 230009, China)

QCA method can be used for case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figuration, which can obtain the combination of conditions that produce specific phenomena. Therefore, it has attracted increasing attention of scholars in various research fields.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combs the literature on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using QCA which has been published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academic journals. It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research status of QCA in the field of entrepreneurship from the aspects of literature publication status, and research topics, etc, discusses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current application of QCA in the field of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and points out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further optimization of QCA in the field of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QCA; literature review

2021-08-21;

2021-11-16

2019年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直觉还是分析?创业决策逻辑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其对新企业生成作用研究”(AHSKY2019D030)

龙丹,女,江西南昌人,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创新与创业管理;宋瑞麒,男,湖北天门人,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创新与创业管理,联系邮箱:srqrjx@163.com

C93.0

A

1674-893X(2022)01−0012−10

[编辑:胡兴华]

猜你喜欢
定性分析法创业者
异步机传统分析法之困难及其克服
分裂平衡问题的Levitin-Polyak适定性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当归和欧当归的定性与定量鉴别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基于时间重叠分析法的同车倒卡逃费探析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互联网创业者
AHP和SWOT分析法在规划编制中的应用
共同认识不明确的“碰瓷”行为的定性